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最高學歷是什麼?都來自哪裡?

2021-01-13 梧葉鉛筆頭

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國設立的科學和工程技術領域最高學術稱號,其中科學院院士是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系統性、創造性成就的學者,工程院院士是在工程技術領域做出重大的、創造性成就和貢獻的專家。

2001年-2015年中國共增選39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44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均未計外籍院士),在院的院士共811名(其中工程院院士426名,科學院院士385名)。

兩院院士中,僅有一名院士未接受過高等教育(工程院韓其為院士憑藉自身的努力成為泥沙運動與河床演變領域的專家),有14名院士在國外接受的高等教育。

在北京取得最高學歷(位)的院士達230名(工程院院士112名、科學院院士118名),佔院士總數的28.93%,北京、上海、江蘇是兩院院士國內最高學歷(位)的主要獲取地,三地培養的院士佔全國院士的50.31%,各地分布懸殊。

而1955年~2001年在北京、上海、江蘇取得國內最高學歷(位)的科學院院士分別佔38.18%、9.3%和17.15%,總計達64.63%。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省之間的差距在縮小,區域之間的發展在逐漸均衡。

從南方和北方的對比來看,無論是工程院院士還是科學院院士,在北方接受高等教育並取得最高學歷(位)的院士多於南方:最高學歷(位)獲得地在北方的院士數量達428名,佔院士總數的53.84%,比南方高出了7.68%。

在東部地區獲得最高學歷(位)的兩院院士佔據絕大多數:工程院院士307名、科學院院士274名,東部地區培養的院士幾乎佔院士總數的3/4。院士數量從東部向西部遞減,中部院士數量高於西部。

在北方方言區取得國內最高學歷(位)的院士有553名,佔院士總數的75.86%,其中工程院院士324名(佔工程院院士總數的77.33%)、科學院院士229名(佔科學院院士總數的73.87%)。

居第二位的是吳方言區,共有113位院士(其中,工程院院士57名,科學院院士56名),佔院士總量的15.5%(其中,工程院院士13.6%,科學院院士18.06%)。

處於第三梯隊的是湘方言區和粵方言區,兩者各培養了24名(3.29%)院士和23名院士(3.16%),基本相當。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中國工程院院士和科學院院士有什麼區別,誰貢獻很大卻沒有入院士
    我國的院士可以分為兩類: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這也是我國學者可以獲得的最高榮譽稱號。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是中國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根據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截止2019年12月,中國科學院院士共有833人,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57人,化學部133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55人,地學部138人,信息技術科學部100人,技術科學部150人。
  • 中國科學院好於中國工程院,中科院院士含金量高於中國工程院?
    兩院的院士稱號是我國學術界的最高榮譽。「中國科學院院士」數量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基本一致,均800人左右,且兩年增選一次,增選人數也均在60人左右。中國科學院是我國自然科學領域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技界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
  • 超半數來自高校!2019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名單公布
    超半數來自高校!2019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名單公布 2019-11-22 13:15:00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官網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貢獻卓著,卻為何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
    袁隆平在我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上到年邁的老人,下到還在上學的學生,都聽過袁隆平的鼎鼎大名。首先明確一點,袁隆平是院士,但他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而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時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雖然中科院的影響力比較大,但是工程院也毫不遜色,一個人能夠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就已經十分了不起了,為什麼我要這麼說呢?請看下文。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統稱為兩院院士,而且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的地位相當,同屬部級單位,院士待遇相同。所以,不論是中科院院士還是工程院院士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啟動
    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規定,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2021年1月1日開始正式啟動。   中國科學院2021年院士增選總名額為73名   據了解,中國科學院2021年院士增選總名額為73名,其中支持新興和交叉學科與數學領域7名,支持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特別名額6名。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應重點關注的新興和交叉學科為:數學地球物理、化學生物學、生命科學與化學、環境科學、信息科學與生命健康、能源科學。
  • 平江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展在平江縣檔案館開展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周杏 方巍)8月18日,平江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展在平江縣檔案館開展。展覽主題為「科技創新、引領未來」,展覽主要介紹平江籍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眾託、中國科學院院士彭練矛、中國工程院院士向錦武三位院士的光輝事跡。
  • 袁隆平為什麼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卻是美國科學院院士?
    袁隆平於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並於2000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之一。他還於2006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這是老美主動評的。 在歷史課本中,我們還學到了錢學森的事跡,他不僅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時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那為什麼袁隆平沒有成為科學院院士呢?是他的分量不夠?
  • 兩院院士到底是什麼?
    大家好,在小編上大學時,就聽說過院士的厲害,一個院士對學校的重要程度高的無法想像,小編是無法接觸到的,但還是有許許多多的大學高校有著很多的院士。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中國的院士到底是什麼吧。目前我國院士一共分為兩種,一種是中科院院士,另一種是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中國科學院院士從國內外最優秀的科學家中選出,每兩年增選一次。工程院院士其主要任務是對國家重要工程科學與技術問題開展戰略研究,提供決策諮詢,致力於促進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
  •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2019新院士名單公布!50所高校新晉...
    備受矚目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2019年新院士名單同在今天(11月22日)公布。中國科學院共選舉產生64名院士和20名外籍院士,中國工程院共選舉產生75名院士和29名外籍院士。
  • 袁隆平為何被中國科學院拒之門外,就是不授予袁老院士
    袁隆平是中國現代、當代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袁隆平培育雜交水稻的中餐不僅解決了問題,同時也給世界人民帶來了福音,袁隆平已經挽救了成千上萬的生命,是世界上一個偉大的人,聯合國世界糧食獎授予他,我國科學家的最高榮譽,第一次會議的國家最高元科技獎項有資格老,在11年前的宮殿,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授予他榮譽
  • 科學VS工程院院士,誰含金量高?高福中科院院士,鍾南山工程院士
    在我國的高等教育學歷和學位方面,最高學歷為博士,與世界接軌,在學術榮譽上,應該是院士最高了,因為院士稱號是終身的,能評上院士說明在各自的領域裡面都有很強的實力,對於科技方面有重大和突出的貢獻,大家在評價大學的時候,都是以這所高校有多少院士作為一個衡量標準,那麼中科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中國科學院學部和院士
    198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決定,將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大會由中國科學院的最高決策機構,改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諮詢機構。1984年1月5日,在北京召開了中國科學院第五次學部委員大會。方毅代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講話,宣布將學部委員大會改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諮詢機構,學部委員是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榮譽稱號。
  • 10位華人科學家當選2018年美國工程院院士!
    美國當地時間2月7日,美國國家工程院(The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NAE)公布了最新入選的83名院士和16名外籍院士名單。加上今年新院士後,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總數為:院士2293名,外籍院士262名。
  • 正確率僅5%,公務員常識題:目前我國最高層次的學歷是什麼?
    是不是很多人認為博士後是最高學歷!科普:我國只有三種學位,學士、碩士、博士。而碩士、博士都屬於研究生,所以最高學歷就是博士研究生。博士後不是學歷,而是指在完成博士研究生的學歷教育,取得博士學位後從事一定時期的實踐工作的博士,它不是學位也不是職稱。
  • 袁隆平為什麼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
    袁隆平老先生是院士,但並不是中國科學院的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是我國在科學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對於很多學者來說這都是夢寐以求的終身榮譽,從設立以來,中國科學院的院士的人數還未超過1000人,他們是一個國家最為聰明、最有貢獻的人。
  • 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2018年5月28日)習近平各位院士,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隆重開幕了。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是國家科學技術界和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學術機構,是科技大師薈萃之地。長期以來,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團結帶領包括院士在內的廣大科技工作者,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己任,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破解創新發展難題,在重大科技領域不斷取得突破,為我國科技事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 中國科學院、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公布,環保領域6人上榜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增選當選院士名單:共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和7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29位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當選。
  •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逝世,共和國今年已痛失30位院士
    張俐娜是共和國在2020年送別的第30位兩院院士——作為國家分別在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均為終身榮譽,並稱「兩院院士」。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逝世 我們今年已痛失30位兩院院士
    今年以來,共和國已痛失30位兩院院士。大師遠去,榮光永存。張俐娜是共和國在2020年送別的第30位兩院院士——作為國家分別在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均為終身榮譽,並稱「兩院院士」。
  • 科協組織推選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新聞—科學網
    根據中央關於改進和完善院士制度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受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委託,中國科協負責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推薦(提名)工作。   1.根據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有關規定,同一院士候選人可同時通過院士推薦(提名)和中國科協組織學術團體推薦(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