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新知速遞 第118期|沈璽教授發現阻斷腺苷A2A受體通過抑制炎症和氧化應激保護視網膜脫離後光感受器細胞

2021-02-12 瑞金醫院圖書館

【Abstract】

Purpose: Adenosine A2A receptor (A2AR) signaling is neuroprotective in some retinal damage models but its role in neuronal survival during retinal detachment (RD) is unclear. We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A2AR antagonist ZM241385 would prevent photoreceptor apoptosis by inhibiting retinal inflamm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after RD.

Methods: The A2AR antagonist ZM241385 was delivered daily to C57BL/6 mice for three days at a dose (3mg/kg, i.p.) starting 2 hours prior to creating RD. A2AR expression, microglia proliferation and reactivity,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accumulation, IL-1β expression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production were evaluated with immunofluorescence. Photoreceptor   TUNEL was analyzed.

Results: A2AR expression obviously increased and accumulated in microglia   and Müller cells in the retinas after RD. The A2AR   antagonist ZM241385 effectively inhibited retinal microglia proliferation and  reactivity, decreased GFAP upregulation an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IL-1β expression of Müller cells, and suppressed ROS overproduction, resulting in attenuation of photoreceptor   apoptosis after RD.

Conclusions: The A2AR antagonist   ZM241385 is an effective suppressor of microglia proliferation and reactivity, gliosis, neuroinflammation, oxidative stress and photoreceptor apoptosis in a   mouse model of RD. This suggests that A2AR blockade may be an important therapeutic strategy to protect   photoreceptors in RD and other CNS diseases that share a common etiology.

【中文摘要】

目的:旨在研究腺苷A2A受體(A2AR)拮抗劑ZM241385對視網膜脫離(RD)小鼠光感受器細胞凋亡的調控作用。

方法:C57BL/6小鼠腹腔注射A2AR拮抗劑ZM241385(3mg/kg),自建立RD模型前2小時首次幹預,每天一次,連續三天。運用免疫螢光染色等方法檢測小鼠視網膜A2AR表達,小膠質細胞增殖和活性,神經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FAP)聚集,促炎性細胞因子IL-1β表達和活性氧(ROS)含量變化。通過TUNEL檢測視網膜光感受器細胞凋亡情況。

結果:在RD小鼠視網膜中A2AR表達顯著增加,並且主要聚集於小膠質細胞和Müller細胞表面。A2AR拮抗劑ZM241385幹預RD小鼠,可以顯著抑制視網膜小膠質細胞增殖和活性,降低Müller細胞GFAP和IL-1β表達,並抑制ROS的過度產生,從而有效減少RD後光感受器細胞凋亡的發生。

結論:A2AR拮抗劑ZM241385可以通過抑制神經炎症和氧化應激有效改善RD小鼠視網膜中光感受器細胞凋亡。

相關焦點

  • 黃芩苷對脂多糖聯合三磷酸腺苷刺激BEAS-2B細胞氧化應激的影響
    研究發現,黃芩苷可通過降低炎症因子的水平、抑制 NF-κB 信號通路的激活進而降低脂多糖誘導的急性肺損傷小鼠模型的炎症反應,為臨床治療急性肺損傷提供了有力的實驗依據。氧化應激:當機體受到刺激時,自由基過度產生,氧化/抗氧化失衡,機體就會處於氧化應激狀態。氧化應激被認為和機體炎症反應密切相關。
  • 抑制γ-氨基丁酸A型受體可誘導視網膜再生
    斑馬魚的視網膜可響應損傷而自發發生視網膜再生,而哺乳動物的視網膜不能自然再生,其常通過反應性神經膠質增生對損傷做出反應。研究者發現,負責斑馬魚再生的成體幹細胞也存在於哺乳動物視網膜中,但由於未知原因,Müller膠質衍生的再生在哺乳動物中被阻斷。在魚類中,Müller膠質通過去分化、不對稱分裂以及增殖性神經元祖細胞的產生對損傷做出反應,然後這些神經祖細胞可以遷移並分化成任何丟失的視網膜細胞類型。
  • 瑞金新知速遞 第七十五期|吳哲褒教授發現垂體泌乳素腺瘤耐藥潛在新機制
    多巴胺2型受體(DRD2)的表達決定了DAs的治療效果,但對DRD2調控的分子機制尚未完全了解。在這項研究中,課題組首先證明了DRD2可通過蛋白酶體途徑的方式進行降解,進一步採用酵母雙雜交尋找並鑑定CUL3-RING泛素連接酶複合物的底物分子KBTBD7作為DRD2的相互作用蛋白。
  • 瑞金新知速遞 第222期|楊國源教授發現Sestrin2通過mTOR介導的自噬流調控小膠質細胞分型轉化減輕腦缺血後炎症反應
    【中文摘要】背景:神經炎症是腦缺血後組織損傷的重要病理生理機制,腦缺血後小膠質細胞被激活並極化為促炎的M1表型或抗炎的M2表型,對神經炎症起關鍵的調節作用。Sestrin2對腦缺血存在保護作用,然而其是否通過改變小膠質細胞分型進行抗炎和免疫調節功能尚不清楚。方法:應用成年雄性C57BL/6小鼠建立短暫性大腦中動脈栓塞模型,並於側腦室給予外源性的sestrin2重組蛋白。模型成功後評估神經功能缺損和梗死體積,應用TUNEL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檢測細胞凋亡。
  • 保護眼部健康,我們需要了解的知識
    "這項研究首次表明煙醯胺可以抑制侵襲性傷口癒合,但也可以逆轉與疤痕組織相關的膜的發展,"該研究的共同研究者、西奈山醫學院Icahn醫學院細胞、發育和再生生物學助理教授Timothy Blenkinsop博士說。"這一發現有助於我們對傷口癒合以及炎症發生的理解。好的炎症本質上是促使系統進入再生反應,而壞的炎症則會造成有害的疤痕組織形成。
  • 機體應激或能干擾脂肪細胞的分化過程
    2014年7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近日,波士頓大學醫學院(BUSM)研究人員使用實驗模型,首次表明當人體處於應激環境下或炎症反應過程中所釋放的代謝產物腺苷,能停止脂肪細胞分化過程(即脂肪幹細胞分化成脂肪細胞)。
  • 瑞金新知速遞 第322期|李慶雲主任醫師發現線粒體ROS激活NLRP3炎症小體途徑介導間歇性低氧內皮細胞損傷
    【中文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患者夜間慢性間歇性低氧(CIH)誘發的氧化應激和炎症反應是OSA相關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機制。本研究旨在探索CIH引起的線粒體功能障礙在CIH致內皮細胞損傷中的作用及相關機制。
  • TREML4受體調節炎症和先天免疫細胞的凋亡
    TREML4受體調節炎症和先天免疫細胞的凋亡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8 22:14:01 在細菌性敗血症個體中TREML4受體調節炎症和先天免疫細胞凋亡,這一研究成果由澳大利亞樂卓博大學Hamsa Puthalakath
  • 段樹民團隊2020年連續在Neuron、elife和Glia等雜誌發表研究成果
    通過一系列分子遺傳學篩選,研究人員發現兩種GPCR蛋白SRH-79和STR-61,分別表達於AMsh 膠質細胞和ASH感覺神經元,作為受體蛋白感受氣味分子IAA(isoamyl alcohol;異戊醇),並通過TRP通道和IP3R引起細胞內的鈣升高響應。
  • 上海生科院發現對動脈粥樣硬化具有保護作用的磷脂氧化產物
    該研究在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中發現一類新的磷脂氧化產物,通過細胞、動物和臨床實驗研究證明這類氧化產物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以及對動脈粥樣硬化的保護作用。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動脈粥樣硬化是其發病和死亡的主要病因。在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過程中,炎症和氧化應激發揮重要的作用。
  • 瑞金新知速遞 第187期|徐向陽主任醫師發現衣康酸四辛酯激活Nrf2級聯反應保護成骨細胞免受過氧化氫誘導的氧化損傷
    【中文摘要】衣康酸四辛酯(4-OI)是衣康酸鹽的細胞滲透性衍生物,可以通過烷基化Keap1的半胱氨酸殘基來激活Nrf2信號。本文測試了4-OI對過氧化氫(H2O2)誘導的成骨細胞氧化損傷的作用。在OB-6細胞和原代小鼠成骨細胞中,4-OI激活Nrf2信號級聯,引起Keap1-Nrf2解離、Nrf2蛋白穩定、胞漿積聚和核移位。4-OI還增強抗氧化反應元件報告活性,促進Nrf2依賴基因(HO1、NQO1和GCLC)的表達。4-OI處理可抑制H2O2誘導的成骨細胞活性氧生成、細胞死亡和凋亡。
  • 如何減少仔豬的氧化應激
    中國和德國的餵養試驗表明,提供高質量的蛋白質可能會限制斷奶後應激症候群的影響。超過 25 年的豬場研究和實踐經驗表明,在仔豬飼料中使用高消化蛋白可增加體重,提高飼料轉化率,有效緩解斷奶期腹瀉。眾所周知,這種性能的提高 , 部分原因是仔豬未成熟的腸道需要易於消化的營養物質,而其他的生物過程則不太為人所知。
  • 營養與健康所發現RIPK3蛋白RHIM結構域調控細胞死亡和炎症的新機制
    壞死小體主要由受體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和3(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s 1/3,RIPK1/RIPK3)組成,RIPK1蛋白在人類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有報導發現RIPK1基因突變導致單基因遺傳的自身炎症性疾病。攜帶RIPK1突變的患者會發生反覆感染、早發性炎症性腸病等,正常基因型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緩解患者的炎症表現。
  • 瑞金新知速遞 第229期|尚寒冰副主任醫師發現腦腸肽通過抑制腦出血後炎性小體活化及激活Nrf2/ARE信號通路減輕繼發性腦損傷
    【中文摘要】腦腸肽ghrelin已被發現在數種中樞神經疾病中發揮神經保護作用;然而,其在腦出血後繼發性腦損傷中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究ghrelin對腦出血後繼發性腦損傷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機制是否與NLRP3炎症小體活化及Nrf2/ARE信號通路的調控相關。本研究採用自體血立體定位下二次注射法構建小鼠腦出血模型。
  • III期臨床試驗證明:先聲藥業先必新可顯著降低AIS引發的腦神經損傷
    神經保護是AIS的主要治療策略之一,自由基清除劑和抗氧化劑依達拉奉是目前指南推薦的神經保護藥物。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將新型的炎症抑制藥物右莰醇和依達拉奉經科學配伍,通過兩種成分多重作用機制——清除自由基、抗炎以及保護血腦屏障等,顯著降低AIS引發的腦神經損傷,為AIS患者帶來了新的選擇。
  • 【醉翁之藝】疼痛和應激狀態下的神經免疫相互作用:一類跨學科研究
    每種類型的疼痛都有自己的感覺成分和臨床特徵,通過了解各種類型的疼痛及其相關機制,將更有利於制定有效的治療和管理策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中樞與外周免疫系統之間的雙向通訊會影響疼痛的處理,這種通訊的失調是痛覺敏感性增強的病因學基礎。例如,關節炎(RA)引起促炎信號通路的激活,導致慢性關節性和全身性炎症,而慢性炎症會改變神經肽的加工過程,從而增強傷害感受器對化學,機械和熱刺激的敏感性。
  • 專題筆談|慢性腎臟病貧血與炎症|慢性腎臟病|腎性貧血|epo|貧血|炎症
    CKD炎症狀態機制尚不完全明確,目前對其研究認為,免疫介導的腎損傷是多種原發和繼發性腎臟病的主要發病機制,腎小球細胞損傷後血中白細胞介素(IL)-6、IL-8、腫瘤壞死因子(TNF)-α等促炎性細胞因子水平增加[6],糖基化終末產物、過氧化脂質等炎症標誌蛋白增加,造成體內炎症狀態持續存在[7-8],且隨著CKD進展,體內炎症因子水平不斷升高[6];炎症因子進一步引起白細胞激活、氧化應激加重,改變或幹擾腎臟再灌注
  • 氫氣抗心肺復甦後氧化應激【來自日本的臨床研究】
    心肺復甦後由於心臟和腦存在典型的缺血/再灌注損傷,會導致心臟和腦功能紊亂。組織典型改變時活性氧大量產生,氧化應激損傷和炎症反應是其核心病理過程。全身組織缺血再灌注帶來的典型炎症反應,多種炎症因子如白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TNF) -α等明顯升高。目標溫度管理是唯一明確可改善心臟驟停後腦損傷的臨床療法。其神經保護機制包括控制氧化應激和抗炎效果。
  • 中科大宣布新冠"炎症風暴"研究進展:發現阻斷藥物
    因此,發現新冠病毒感染誘發炎症風暴的關鍵細胞因子,阻斷其信號傳導,將大大降低炎症反應對病人肺組織和多器官的損傷。魏海明教授長期致力於NK細胞、IL因子等研究,通過基礎研究結合臨床實踐,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重要成果。早在2012年,魏海明教授的研究團隊就開始聚焦白細胞介素和幹擾素的研究。
  • 研究發現褪黑素通過抑制NLRP3炎症小體激活拮抗嗎啡鎮痛耐受
    該研究發現褪黑素可抑制嗎啡誘導的NLRP3炎症小體激活,進而拮抗嗎啡鎮痛耐受,闡明了褪黑素-嗎啡聯合使用能提高嗎啡鎮痛效果,減輕長期嗎啡使用引起鎮痛耐受的分子機制。疼痛是影響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是臨床最普遍的病症之一,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嗎啡是臨床上廣泛使用的鎮痛劑,但長期使用會引起鎮痛耐受和成癮等副作用,尋找能夠緩解嗎啡鎮痛耐受等副作用的藥物,是迫切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