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丨海洋二號C衛星成功發射 可獲取我國周邊海域全部颱風信息

2020-09-21 中國網

中國網9月21日訊(記者 趙曉雯)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該衛星發射後將與已在軌運行的海洋二號B衛星協同觀測,大幅提高海洋動力環境要素全球觀測覆蓋能力和時效性。

據了解,海洋二號C衛星採用非太陽同步軌道,配置了雷達高度計、微波散射計、校正輻射計、數據收集系統和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等5個有效載荷,可有效獲取海風、海浪、海流、海溫、中尺度渦等海洋動力環境信息。

在海洋防災減災方面,通過衛星搭載的微波散射計能夠在每個颱風生命周期內至少完成一次觀測,有效獲取我國周邊海域的全部颱風信息。在海洋資源開發方面,衛星觀測數據能為海上風能和波浪能等新能源設施的開發和建設提供環境信息保障。在大洋漁業方面,利用雷達高度計識別出的中尺度渦,能大幅提高探測大洋漁場區域的準確性,並為大洋捕撈提供漁場氣象保障。

海洋衛星在為多個領域提供服務的同時,也不斷提升衛星觀測的精度、空間解析度和時效性等方面能力。待明年海洋二號D星發射後,海洋動力環境衛星組網形成全天候、全天時、高頻次全球大中尺度的海洋動力環境監測體系,合力實現全球海洋環境信息高時效、高精度和多要素的同步獲取,屆時我國海洋衛星的綜合觀測能力和應用服務能力將實現質的飛躍。

目前,該項目法人單位自然資源部所屬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已經建立包括北京站、牡丹江站、海南站、杭州站以及相應分系統在內的地面接收應用系統。後續,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將會同水利、農業、應急、氣象等行業相關應用單位組織開展衛星在軌測試工作,保障衛星按時投入業務運行。

相關焦點

  • 中國發布丨海洋二號C衛星成功發射
    中國網9月21日訊(記者 趙曉雯)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該衛星發射後將與已在軌運行的海洋二號B衛星協同觀測,大幅提高海洋動力環境要素全球觀測覆蓋能力和時效性。
  • 撥雲瞰海,海洋二號C衛星發射成功
    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該星是由自然資源部主持建造的海洋業務衛星,發射後將與已在軌運行的海洋二號B衛星協同觀測,大幅提高海洋動力環境要素全球觀測覆蓋能力和時效性。對海洋強國建設、防災減災能力提升、開展海洋科學研究、解決全球變化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 海洋二號C衛星發射成功!海洋動力環境衛星星座又添新成員
    海洋二號C衛星發射成功(央廣網發 自然資源部供圖)央廣網北京9月21日消息(記者張佳琪)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海洋二號C衛星發射成功(央廣網發 自然資源部供圖)海洋二號C衛星採用66°傾角的非太陽同步軌道,星上配置了雷達高度計、微波散射計、校正輻射計、數據收集系統和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等5個有效載荷。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
    9月21日13點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03星。海洋二號03星是由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的第2顆海洋動力探測系列業務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研製。衛星雷達高度計、微波散射計可以對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風場實現高精度、高解析度的實時觀測。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
    長四乙火箭點火升空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火箭測試海洋二號C衛星是我國第三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也是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探測系列的第二顆業務星,將與2018年10月發射的海洋二號B衛星及後續規劃發射的海洋二號D衛星組網運行,共同構成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將構成我國首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
    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海洋二號C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衛星系列的第二顆業務衛星,國家航天局負責海洋二號C星工程組織實施管理,自然資源部為牽頭用戶部門,自然資源部所屬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負責地面系統和應用系統建設、運行。▲搭載海洋二號C衛星的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
  • 海洋二號C衛星:邁出「三星組網」關鍵一步
    C衛星發射現場汪江波 攝  9月21日13時40分,海洋二號C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建設再獲新突破。衛星在軌運行後,主要對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風場進行高精度、高解析度的實時觀測,並具備船舶識別功能,以及接收、存儲和轉發我國近海及其他海域的浮標測量數據能力。  海洋二號C衛星配置了雷達高度計、微波散射計、校正輻射計、數據收集系統和船舶自動識別系統5個有效載荷,可有效獲取海風、海浪、海流、海溫、中尺度渦等海洋動力環境信息。
  • 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組成星座後具備全球船舶識別等功能
    9月21日13時40分,海洋二號C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為該星提供了微波散射計分系統、數傳分系統等關鍵性有效載荷產品。天地傳輸的24小時 「綠色通道」可將衛星獲取的信息快速、準確地回傳至地面海洋二號C星的數傳分系統,在天地之間搭建了一條高速、高效的「綠色通道」。將衛星獲取的海洋相關信息快速、準確地回傳至地面,為高質量觀測海面變化、獲取測量數據提供了重要保障。
  • 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構建更進一步,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
    9月21日13時40分,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送入預定軌道。海洋二號C星是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的第二顆衛星,也是我國首顆運行於傾斜軌道的大型遙感衛星。其入軌後與海洋二號B星組網,將大幅提升我國海洋觀測範圍、觀測效率和觀測精度。
  • 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構建更進一步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送入預定軌道。海洋二號C星是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的第二顆衛星,也是我國首顆運行於傾斜軌道的大型遙感衛星。其入軌後與海洋二號B星組網,將大幅提升我國海洋觀測範圍、觀測效率和觀測精度。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星
    本報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陳海波、張蕾從國家航天局獲悉,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該衛星主要對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風場實現高精度、高解析度的實時觀測,並具備船舶識別,以及接收、存貯和轉發我國近海和其他海域浮標測量數據的能力。  海洋二號C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衛星系列的第二顆業務衛星。
  • 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 西安分院助力新時代海洋強國建設
    9月21日13時40分,海洋二號C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衛星成功發射後,將與2018年發射的海洋二號B星和後續的海洋二號D星,組成衛星星座,滿足海洋環境監測、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環境保護和海洋科學研究等方面的應用需求。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為海洋二號C星提供了數傳分系統和微波散射計分系統等關鍵性有效載荷產品。
  • 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西安分院助力新時代海洋強國建設
    9月21日13時40分,海洋二號C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衛星成功發射後,將與2018年發射的海洋二號B星和後續的海洋二號D星,組成衛星星座,滿足海洋環境監測、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環境保護和海洋科學研究等方面的應用需求。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為海洋二號C星提供了數傳分系統和微波散射計分系統等關鍵性有效載荷產品。
  • 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 西安分院助力新時代海洋強國建設
    9月21日13時40分,海洋二號C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衛星成功發射後,將與2018年發射的海洋二號B星和後續的海洋二號D星,組成衛星星座,滿足海洋環境監測、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環境保護和海洋科學研究等方面的應用需求。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星 海洋動力環境衛星星座又添新成員
    海洋二號C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攝影:汪江波中國日報9月21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國家航天局、自然資源部獲悉,今天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遙四十一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發射升空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
    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海洋二號C衛星是我國第三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也是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探測系列的第二顆業務星,將與2018年10月發射的海洋二號B衛星及後續規劃發射的海洋二號D衛星組網運行,共同構成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
    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海洋二號C衛星是我國第三顆海洋動力環境衛星,也是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探測系列的第二顆業務星,將與2018年10月發射的海洋二號B衛星及後續規劃發射的海洋二號D衛星組網運行,共同構成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實現對全球海面高度、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助力打造海洋動力環境觀測網
    9月21日13點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03星。海洋二號03星是由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的第2顆海洋動力探測系列業務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研製。衛星雷達高度計、微波散射計可以對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風場實現高精度、高解析度的實時觀測。
  • 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撥雲瞰海顯身手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遙四十一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海洋二號C星是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的第二顆衛星,也是我國首顆運行於傾斜軌道的大型遙感衛星,其入軌後與海洋二號B星組網,將大幅提升我國海洋觀測範圍、觀測效率和觀測精度。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星 可實現海面高解析度實時觀測
    2020年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遙四十一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高曉雷 攝)人民網北京9月21日電(趙竹青)記者從國家航天局採訪獲悉,今天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遙四十一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國家航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海洋二號C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衛星系列的第二顆業務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