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的生存 溫暖的生活——《綠皮書》影評

2020-12-06 韋侃

《綠皮書》是由彼得·法拉利執導,維果·莫特森、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劇情片,於2018年9月11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2019年3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了義裔美國人保鏢託尼,他被聘用為世界上優秀的爵士鋼琴家唐開車。鋼琴家將從紐約開始舉辦巡迴演奏,倆人之間一段跨越種族、階級的友誼的故事

這是一部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也是一部能夠真正打動人心的電影,就如電影中的臺詞一般:「The world is full of lonely people waiting to make the first move.(世界上孤獨的人都害怕邁出第一步)」,這部電影也讓我們看到了勇氣和溫暖的力量。

「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綠皮書》其實是一本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黑人出行指南,在1962年,白人至上運動在美國又一次掀起小高潮,黑人郵政員維克多雨果格林編寫了這麼一本小冊子,指出哪些旅店和餐廳可以讓黑人入住和就餐。而小冊子的名字「Green Book」中的Green既是取自格林(Green),又似乎採用了綠色象徵通暢的含義。而電影《綠皮書》就是以這本書為基調,講述了兩位主人公拿著這本綠皮書開車趕往美國各地巡演,並在路上的遇到無數形形色色的事件後,打破了種族歧視、同族不平等、主僕之間、音樂家的社會地位、家庭關係等等後彼此接受成為摯友的故事。

主人公之一的Don是非裔美國人,血緣上的黑人,精神上的白人。他是一個音樂天才,剛會走路,母親就教他彈鋼琴,後來去列寧格勒音樂學院學習,是一位功成名就的音樂家。他「十指不沾陽春水」,高高在上的寶座,彰顯了他身份與榮耀。他有著「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的驕傲,有著「險躁則不能勵精,淫漫則不能致性」的克己,有著「瑰姿豔逸,儀靜體閒」的優雅,就如在進食的時候,他腿上少不了鋪一張材質優良的餐巾……而另一位主人公Tony是個義大利移民的後代,是個「最要然然可可,萬事稱好」的圓滑之人,擅長和三教九流打交道,有美滿的家庭卻胸無點墨,給老婆寫的信就跟小學生作文差不多。「事不凝滯,理貴變通」與Don不一樣,Tony是個非常懂得變通的人,就如夜總會開的時候,做些偶爾會讓人皮開肉綻的體力活;夜總會關門之後,就有什麼做什麼。什麼也沒得做的時候,也可以靠和人打賭在1小時裡吃下26個漢堡小掙一筆,勉強度日。他不大看得上有色人種,但只要薪水合適,也不介意給他們打打工。總而言之,他是個充滿生存智慧的快樂的小人物。

Tony和Don這兩個人怎麼看都是「猶至楚而北行也」不在一條路上的人,卻因緣際會的成為了搭檔和夥伴。Don他在白人眼裡是異類,雖然是鋼琴家,但因為膚色不同,他從來沒有被白人真正當作大師來對待。而在黑人的眼裡,他同樣是異類,因為他生活高雅考究,從來不把自己的姿態放低的做法,與當時的黑人大眾截然相反。熱鬧氣氛下的Don其實是孤獨的,他沒有辦法真正的融入到任何一個種族裡,他不黑不白,無處可去,他在「驕傲的活著」卻卑微到了塵土裡。而Tony一開始是抱著打工賺錢的心態,但當他目睹Don所遭遇的一切,他也逐漸打破僱主與傭人之間的關係,以朋友的立場伸出援手。《綠皮書》中發生的「廁所事」、「西裝事件」、「炸雞事件」、「寫情書事件」……讓Don和Tony的關係不斷地變化著,兩個人的每一次碰撞不僅是人性的碰撞,也是主人公的一次自我發現與自我認知。

電影《綠皮書》十分全面地展示了美國不同族裔、不同階級人中各種形形色色的人物,展示出人們的地位與所受到的尊重不應該只按照膚色來分,也不應該因受教育程度或貧富來被區別對待,每個族群裡都有好人、壞人,不要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他人。「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人性善變,但終歸性之本善,放下傲慢與偏見,不用拳頭去爭辯,就如劇中所言「You never win with violence. You only win when you maintain your dignity(你永遠不會以暴力取勝。只有保持尊嚴才能戰勝一切。」所以驕傲的生存著,溫暖的生活著,才是生命的真諦和意義!

相關焦點

  • 電影綠皮書插曲背景音樂BGM 綠皮書鋼琴曲歌名盤點
    電影綠皮書是一部音樂和政治掛鈎的電影,裡面的鋼琴曲都十分好聽,看電影的時候 讓人陶醉,下面就來介紹下在電影中出現的插曲和鋼琴曲。  電影綠皮書插曲  電影綠皮書的插曲一共有30多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出來的。
  • 看完《綠皮書》,這3部「黑白配」電影也不能錯過
    《綠皮書》的成功可以說是套路與反套路的勝利。 乍看上去,《綠皮書》的故事並無太多新意——經典的公路片+雙男主套路。 在查案過程中,黑人警探提布斯所遭遇的無端的猜疑、歧視、言語謾罵和人身攻擊,都真實地反映著美國南部黑人的生存現狀。
  • 2020年氣候變化綠皮書在京發布
    ■ 新冠肺炎疫情未改變全球變暖趨勢■ 全球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的影響正在加速,全球氣候風險持續上升,並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11月27日,第12部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0:提升氣候行動力》(簡稱《綠皮書》)在京發布。
  • 2020年氣候變化綠皮書在京發布!
    ——《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0:提升氣候行動力》(簡稱《綠皮書》)在京發布。《綠皮書》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未改變全球變暖趨勢,目前地球正面臨「氣候緊急狀態」,提升氣候行動力要正確認識氣候風險,統籌國家自主貢獻目標與減排承諾,儘早明確實現以淨零碳排放為導向的長期溫室氣體低排放發展路徑,提高適應「灰犀牛」氣候事件風險的社會經濟韌性。
  • 《綠皮書》——美國二十一世紀的神話寓言
    所以或許以前社會學意義上的「一切都與政治有關」變為了「一切都與經濟有關」,當然這也是由於消費社會的發展和意識形態在一定程度上將人們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會生活所切割導致的,這部分問題我同樣將會在《歷史的遺產》當中進行詳細的討論。
  • 電影《綠皮書》中,一黑一白,大相逕庭的兩個人
    by 米沃什《綠皮書》:顏色分辨對我們的蠱惑電影《綠皮書》中,一黑一白,大相逕庭的兩個人,搭伴前往南方,確切說是黑人鋼琴家花銀子僱傭了白人小混混,他們的車拋錨在南方的鄉間小路,黑白男主都有與在田地裡勞作的黑奴對視一撇的默然。早年讀過《晏子春秋》,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恰恰又在不南不北淮水之濱生生息息了不少年。
  • 綠皮書下雪那段背景音樂插曲什麼歌曲 英文歌名歌詞介紹
    近日,由維果莫特森、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劇情類電影《綠皮書》,榮獲第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配角,使這部影片在國內未映先火。據悉,影片主要講述19世紀50年代的美國,種族歧視與階級矛盾不斷衝突中,一名白人司機託尼利普與黑人鋼琴家唐謝利,跨越一切社會障礙成為最佳損友的故事。
  • 氣候變化綠皮書發布:綠色低碳發展狀況北京位列全國第4
    今天(27日)下午,《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0)》發布。根據綠皮書,在全國176個城市綠色低碳發展狀況的評分中,北京位列第4位。此外,綠皮書預計,未來我國區域氣溫、全國平均年降水量和近海海平面很有可能繼續上升,極端事件發生的強度和頻次可能進一步增加。綠皮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經濟學模擬聯合實驗室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
  • 氣候變化綠皮書指出霧霾天原因及危害
    (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圖)新華網報導,11月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3)》。綠皮書指出,社會化石能源消費增多造成的大氣汙染物排放逐年增加,是我國近年霧霾天氣增多的最主要原因。
  • 2020氣候變化綠皮書發布 地球正面臨「氣候緊急狀態」
    本報北京11月28日訊記者郭靜原報導:近日,第12部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0:提升氣候行動力》(簡稱《綠皮書》)在京發布。《綠皮書》指出,目前地球正面臨「氣候緊急狀態」,提升氣候行動力要正確認識氣候風險,統籌國家自主貢獻目標與減排承諾,儘早明確實現以淨零碳排放為導向的長期溫室氣體低排放發展路徑,提高適應「灰犀牛」氣候事件風險的社會經濟韌性。  《綠皮書》指出,2019年,全球平均溫度較工業化前水平高出約1.1℃,是有現代觀測記錄以來第二暖年份,全球平均海平面再創歷史新高,南極和北極海冰範圍保持較低水平。
  • 《流浪地球》破45億 《綠皮書》"奧斯卡效應"破億
    《流浪地球》破45億 《綠皮書》"奧斯卡效應"破億 時間:2019.03.0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拼很多 分享到:
  • 地球最後的夜晚綠皮書和手錶指的是什麼 構成一個輪迴
    ­  在《地球最後的夜晚》中,有許多標誌性的東西,漏水的房子、野柚子、手錶、綠皮書,當把羅紘武的現實和夢境重合之後,這些東西都有了意義,整場電影構成了一個莫比烏斯,也是一個輪迴。­  先來說綠皮書,在羅紘武在父親的遺物中發現了母親的照片,根據背後的地址他找到了萬綺雯的好友邰肇玫,根據邰肇玫的解釋,羅紘武發現原來這張照片曾經在萬綺雯的手上。
  • 以《綠皮書》為例,用弗洛伊德防禦理論,透視種族歧視的心理機制
    2、《綠皮書》——黑人定製旅行保命手冊《綠皮書》就是一部深刻展示和探討種族歧視的電影。在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的角逐中,《綠皮書》一舉拿下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原創劇本獎,成為當屆奧斯卡最大贏家。電影的名字為什麼叫《綠皮書》?片名《綠皮書》巧妙地暗示了故事發生的背景,《綠皮書》其實是一本小冊子,是在時代背景下出現的特殊產物。
  • 《吞咽》影評:當高層生存動機無法滿足時,獨立女性的嶄新蛻變
    人都需要明確的生存動機每種疾病背後都必定有其造成的原因,而大腦作為人體最複雜、充滿未知的神秘區域,無論是長期累積的壓力,或者瞬間經歷無法承受的劇烈衝擊,都可能導致心理疾病的產生。無論是亨特成天獨自在家無所事事、缺乏生活目標的孤獨與仿徨,或者突然嫁入豪門的不調節與自卑,《吞咽》都以「吞食異物」為核心,透過對跟家人互動與生活處境的描寫,一步步鋪陳角色從迷惘逐步成長的蛻變。
  • 你我之間需要和解——《綠皮書》
    所謂綠皮書,是一本在60年代專門為黑人在南方各州旅行時的指南用書,上面收集了各州區願意接待黑人的旅館和餐館,避免種族衝突的發生。這本書也正是影片中唱片公司經理交給Tony在旅行中傍身的指南用書。
  • 《十二猴子》影評
    在這篇影評開篇前,我想提出一些聲明。對於各種敘事作品,我不太樂意長篇大論直抒己見地進行評述,更不常寫影評,除非有某種潛在的衝動驅使。關於《十二猴子》的這篇影評就是這樣開始提筆寫起的。提筆前我幾乎思索了半個月的時間,始終在幾種形式之間搖擺不定,最終,我決定以這樣的形式寫作這篇影評。即儘量不談及拍攝技術層面的諸多問題,也儘量不觸碰影片情節內容上各個存疑之處。
  •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做客《今日影評》:強大祖國哺育優秀科幻
    2月8日,《今日影評》特邀《流浪地球》導演、編劇郭帆帶領觀眾共同領略「中國表達」給科幻電影帶來的獨特情懷。帶走地球,帶走鄉愁從中西差異見出中國科幻特有文化內核《流浪地球》正在熱映,電影中有很多龐大的數字,從這些數字中可以講述出電影精彩的故事背景。首先,「流浪地球」計劃需歷經2500年,100代人類負重前行,帶著地球去流浪。
  • 《指環王》阿拉貢為《綠皮書》增重30斤,三度錯失小金人讓人遺憾
    周五,期待了很久的電影《綠皮書》終於上映了,在前不久的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這部電影囊括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配和最佳原創劇本在內的3座小金人。而在之前的金球獎頒獎典禮上,《綠皮書》也獲得了電影類最佳音樂/喜劇片,馬赫沙拉·阿里還獲得了最佳男配角。
  • 《綠皮書》:人性之光,照亮了潛藏於人心之中的黑暗
    回顧這兩年的奧斯卡,《月光男孩》和《水形物語》分別聚焦同性戀和跨種族的愛戀,而今年的《綠皮書》同樣不例外,依然是對種族問題的反思和探討。從這些作品的得獎我們不難發現,人們的思想正悄然改變。而這些對於邊緣化群體的重視又共同組成一束人性之光,照亮了潛藏於人心之中的黑暗。
  • 《逃出絕命鎮》+《綠皮書》+克蘇魯神話?HBO恐怖新劇強勢來襲!
    劇情設定讓觀眾聯想到了《綠皮書》和《逃出絕命鎮》這兩部電影,與此同時又完美融合了克蘇魯神話元素,無疑提升了劇集的精彩程度。《惡魔之地》這部美劇,根據馬特·拉夫(Matt Ruff)同名恐怖系列小說改編。繼《新陰陽魔界》之後,喬丹·皮爾再度擔任製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