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王守軍朗誦

2020-12-06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生命書,ID:Book-of-Lif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背 影

朱 自 清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回家變賣典質,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澹,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閒。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念書,我們便同行。

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遊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裡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於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頗躊躇了一會。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什麼要緊的了。他躊躇了一會,終於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我們過了江,進了車站。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行李太多,得向腳夫行些小費才可過去。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於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他囑我路上小心,夜裡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託茶房好好照應我。我心裡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託他們只是白託!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麼?我現在想想,我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鬆似的。過一會兒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裡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裡,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立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鬱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他的兒子。我北來後,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相關焦點

  • 【朗誦】麻煩
    麻煩 作者:國文 朗誦 - 01 - 當孩子不麻煩你時,可能已長大成人了 龍應臺在《目送》中說: 父母子女一場,你和他今生的緣分,就是目送著他的被背影漸行漸遠
  • 大學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原因: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大家都知道,朱自清的《背影》一直是中學語文課本裡必學作品。當時這篇報導引起很大爭議,但是最終《背影》沒有被刪除。
  • 朗誦的20個好處:朗誦,比唱歌還難
    隨著朗誦聲音的加大,身體的姿勢也自然越來越端正,因為不挺胸、不收腹是無法放開音量的,沒有一個含胸駝背能朗誦到位的。如果堅持長期鍛鍊朗誦,會糾正不良站姿,使人精神狀態處於興奮狀態,總有一種精神頭兒。看一看朗誦家們上臺演出的狀態,他們都是長期堅持朗誦使他們的精神面貌總是處於最佳狀態。
  • 有感抗疫英雄的背影
    背影我所看到的晃動的背影不是朱自清先生筆下的背影那是在全國抗疫的第一線上一個個浴血奮戰中鮮活的生命你們戴著N95口罩和護目鏡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衣的背影展現在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你們是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星我看不清你們清秀的面容但透過你們汗流浹背的背影我看到了你們博大寬闊的胸懷
  • 尕桑的背影
    編者按: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朱自清的回憶性散文《背影》,講述父親送「我」,從南京到北京給「我」買橘子時,在月臺爬上攀下的"背影」,親愛的戰友,說起「背影」,最先想到的是什麼?認識尕桑快五年了,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前年,仲夏的一個早晨,迎著自東山升起的太陽一路小跑到體育場。跑道上行走的、慢跑的、衝刺的,人特別多。籃球場上,人卻寥寥無幾。
  • 高山一樣的背影
    在我的記憶裡父親的脊背便是小時候攀上的第一座高山父親的肩頭便是那高山的巔峰提到父親最常聯想到的是那高山一樣的背影那高山一樣的《背影》……朱自清《背影》來自中國文明網00:0008:42在作家朱自清的回憶散文《背影》中,讓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父親在浦口站穿過鐵道
  • 朗誦的意義、概念和藝術形式
    為了加強朗誦藝術的群眾性和社會普及性,2004年中國歌劇舞劇院考級委員會開始策劃朗誦考級事項,於2009年正式把朗誦藝術考級推向社會,推到青少年兒童的身邊,在朗誦藝術考級上開闢了新路,成功打造了有聲語言的考級先河。並在十餘年裡發揮著重要的傳播作用。
  • 還記得朱自清的《背影》嗎?
    一次他跟我說起,覺得老師出的作文題目不知道該怎麼寫,我突然想到了《背影》。我問兒子,你們學過朱自清的《背影》嗎?兒子回答學過。我啟發他,那你覺得背影描寫了什麼?他正在想答案。我對他說,如果從文章敘述的事情本身來看,背影描寫的事件非常簡單,只是作者遠行,父親去送站,這樣一件很簡單的小事,但是為什麼這樣的一件小事在朱自清的筆下會感人至深?
  • 「2020年全民悅讀朗讀大會蘇州選區評委作品展播 一」傅國朗誦:春
    春誦者簡介:傅國,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主任播音員,江蘇省朗誦協會副會長、秘書長,中國詩歌學會演唱朗誦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全民閱讀促進會常務理事;獲得榮譽: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第二屆全國優秀電視公益節目主持人,江蘇省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青年榜樣導師,共青團江蘇省委「助夢青春
  • 劉奎宏朗誦《從小我就喜歡秋天》
    從小我就喜歡秋天 作者:歐陽文 朗誦平時喜愛唱歌和朗誦,為湖北省歌舞劇院大型舞劇《江湖》配唱片頭曲,被稱為「天籟之音」。2019年湖北衛視主演《將》,多次在各級比賽中榮獲金獎。他堅持全面發展,五歲以來多次在全國少年兒童歌唱和朗誦大賽中榮獲金獎。曾在亞太地區青少年澳門鋼琴公開賽中榮獲一等獎。他還喜歡體育運動,每周堅持遊泳武術等運動項目。
  • 中國朗誦聯盟十三人合誦:大自然在說話
    /徐 濤徐 濤:通哥,男,朗誦藝術愛好者,杭州文化廣播電視集團首屆十佳主持人,杭州市朗誦協會理事,首屆杭州市「十大朗誦家」。/宋維東宋維東:網名頌歌神暢,河北省滄州市公安局在職民警,中國網際網路朗誦聯盟會員,中國朗誦聯盟第二屆「朗誦之王」選拔賽第一名並獲「朗誦之王」稱號。
  • 朗誦 | 風從哪裡來
    朗誦:連續,著名朗誦表演藝術家、演員、主持人、歌手。
  • 6省8位兒童一起朗誦《黃河頌》
    核心提示: 三秦都市報全媒體聯合阿里天天正能量推出的「我的家鄉我的河」活動,目前,初賽入圍的53個(含團隊)參賽選手的朗誦視頻,正在公益記者公眾號上進行展示及投票。其中,紅領巾志願服務隊引來上千網友點讚,6省8位孩子集體朗誦打動人心。
  • 有聲│上海朗誦名家抗疫詩歌朗誦會《致敬春天》
    在這個特殊的春天,上海市作家協會和上海圖書館聯合發起了一場特殊的朗誦會,將2020「海上心聲·春」朗誦會搬到線上,希望能給經歷了寒冬的人民一些精神上的慰藉。「致敬春天——上海詩人抗疫詩歌朗誦會」特精選上海詩人抗擊疫情詩歌,邀請名家朗誦,製作音頻,助力武漢,助力戰「疫」,共克時艱。希望我們能儘快走出疫情,擁抱春天!
  • 少兒語言教師「朗誦+表演」培訓項目落地鄭州
    學習朗誦的最終目的是什麼?不是為了登臺表演或者參加比賽,而是為了塑造自己,培養自己的語言技巧和表達能力,利用語言來彰顯情感、文化、價值觀。——演誦藝術創始人 胡樂民近日,麥潤教育與北京和弦曲表演朗誦藝術中心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就少兒語言表演教師培訓、全國青少兒朗誦表演活動與比賽、「演誦語道」註冊培訓師落地與推廣等項目進行深層次合作。
  • 保定理工學院舉辦「致敬最美逆行者」朗誦大賽
    據河北保定11月23日消息 11月21日晚7:00整,以「致敬最美逆行者」為主題的朗誦大賽在保定理工學院一教211報告廳舉行。活動由圖書館主辦,圖書館學生讀者管理委員會承辦。「致敬最美逆行者」朗誦大賽歷時兩個星期,600多名學生參加。經過初賽、複賽,6組參賽選手成功進入決賽。決賽當晚選手們以聲音的力量為「最美逆行者」加油助力,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傳遞正能量。
  • 「愛戀蛇口,擁抱未來」——「彭慶元詩歌朗誦沙龍」誦響花果山社區!
    由社區黨委指導、社區老年協會和招商街道長青老齡大學主辦的「愛戀蛇口 擁抱未來」——彭慶元詩歌朗誦沙龍暨朗誦藝術學術交流會熱烈舉行。中國作協會員、詞作家、詩人彭慶元,詩人、文藝評論人謝湘南,喬翠陽、梁越等朗誦藝術家,國家一級小提琴演奏員張家寧等音樂人以及花果山社區的朗誦愛好者40餘人參加沙龍。這是一個朗誦詩歌的文學沙龍,更是一個傳播文學、教授朗誦技巧的實踐課。
  • 首屆全球華語朗誦大賽 世界各地孩子都可參加
    昨晚,人民大會堂的舞臺上,在一群朝氣蓬勃的孩子們飽含感情齊聲朗誦《少年中國說》的朗朗之聲中,《重溫經典·築夢祖國》——「曹燦杯」青少年朗誦大賽獲獎選手朗誦會落幕。同時,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事業發展中心、中國詩歌學會朗誦演唱專業委員會、北京市教育學會以及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委員會聯合主辦,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北京老舍藝術基金會大力支持的首屆全球華語朗誦大賽、第四屆「曹燦杯」青少年朗誦大賽也隨之正式啟動。
  • 「弦月之美」肢殘人詩歌散文朗誦大賽舉行
    原標題:「弦月之美」肢殘人詩歌散文朗誦大賽舉行  中國甘肅網8月25日訊 據甘肅日報報導 (記者 朱婕) 8月23日上午,由省殘聯主辦的「弦月之美」全省肢殘人詩歌散文朗誦大賽在蘭州舉行。
  • 黃偉明文化筆記《背影》:影像背後的故事
    黃偉明文化筆記《背影》:影像背後的故事 發表時間:2011-03-24   來源:解放日報 有著「記者」和「畫家」兩個身份的黃偉明,將多年來對藝術與環境、社會、時代關係的觀察與思考凝成一冊,以一個個畫面為切入點,講述影像背後的故事和體悟,名之《背影》。  這個「背影」,沒有絲毫垂暮龍鐘的老態,相反的,那些發表於數年前的文章,讓我們嘆服作者對藝術話題的前瞻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