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朗誦的最終目的是什麼?不是為了登臺表演或者參加比賽,而是為了塑造自己,培養自己的語言技巧和表達能力,利用語言來彰顯情感、文化、價值觀。
——演誦藝術創始人 胡樂民
近日,麥潤教育與北京和弦曲表演朗誦藝術中心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就少兒語言表演教師培訓、全國青少兒朗誦表演活動與比賽、「演誦語道」註冊培訓師落地與推廣等項目進行深層次合作。
▲ 演誦藝術創始人胡樂民談「表演朗誦對青少兒的意義」▲
本項目得到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播音主持實踐基地、中國詩歌學會朗誦演唱專業委員會、北京語言學會朗誦專業委員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專家顧問團:瞿弦和、張筠英、殷之光、曹燦、虹雲、張凱麗等親臨指導
講師團:胡樂民、張倩、雷凌等全程授課
課程特色:
1、借鑑京劇及美聲唱法中的呼吸、吐字方法,並結合手、眼、身、心、步等表演技巧的設計,提升學生的「精氣神」和舞臺表現力。
2、教材體系注重由內而外培養學生的藝術氣質和修養。
3、表演與朗誦的有機結合,既傳達出學生對作品的感悟和理解,又凸顯了學生紮實的表演功底和嫻熟的舞臺技巧。
4、作品演練注重實用性、藝術性、觀賞性和專業性的融合。
課程內容:
A、表演訓練:
1.想像力訓練
2.感受力訓練
3.表現力訓練
4.小劇本訓練
甲:你回來了?
乙:我不走了。
甲:我走。
B、作品訓練:
古典:《將進酒》、《木蘭辭》
現代:《繼母的帳本》
對誦:《那一夜·再別康橋》
C、氣質訓練:
外部氣質(形體動作)
內部氣質(表情眼神)
D、聲音訓練:
舞臺發聲
話筒發聲
E、吐字訓練:
反切吐字法
情意吐字法
師訓會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