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冠疫情是否反覆取決於四大因素

2020-11-24 今日科學

重複感染,正是呼吸道病毒的一個顯著特徵。個體在其一生中,都受到同一病毒反覆持續的感染。人類社會中常見的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和人冠狀病毒)的持續存在和普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們產生重複感染的能力。

因而,自新冠肺炎大流行以來,人們一直在詢問一個問題:人類是否會反覆感染新冠病毒,以至其成為一種常見病。此次,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傑弗裡·沙曼和瑪爾塔·加蘭蒂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一項研究,首次探討了在「後疫情時代」可能造成新冠肺炎疫情反覆出現的四大關鍵因素。

首先是免疫系統因素。通常來講,人體的免疫系統會在初次感染之後生成一套「防禦機制」,產生中和抗體的記憶B細胞,以及幫助調節免疫反應並殺死被感染細胞的記憶T細胞。其中,記憶B細胞產生免疫活性物質,可以防止病毒再次引入人體內並複製。

但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適應性免疫反應不足、免疫力減弱和免疫逃逸,都會破壞或規避免疫系統的殺菌特性,導致再次感染。研究人員認為,目前看來,新冠病毒DNA突變率似乎比流感病毒要慢,但目前的數據還不足以得出更多確定結論,需要利用再感染者傳播病毒的能力以及臨床結果進一步觀察。

其次,是多重感染因素。其他呼吸道病毒的傳播模型可以表明,同種冠狀病毒在1年內再次感染是常見的;同一流感病毒也可能在不到2年的時間內再次感染;1年以內再次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也有記錄。而共同流行的呼吸道病毒,在爭奪相同「資源」時,還可能會相互幹擾。因此在未來幾年中,新冠病毒與其他呼吸道病毒,尤其是與流感病毒和其他致人感染的冠狀病毒的臨床和人口規模相互作用,還需要進行監測。迄今為止,已經記錄了一些新冠病毒的合併感染,也包括流感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合併感染。

再次,要看病毒的季節性表現。在熱帶以外的地區,許多常見的呼吸道病毒在特定季節會重複出現,如在溫帶地區,冬季流感高發,原因是人們久居室內,抑制了人體的免疫功能。

最後,則要看實施非藥物幹預措施的程度。從人口規模來看,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可能重疊暴發,從而對公共衛生系統構成嚴重威脅。每一年,季節性流感都會造成數百萬人嚴重感染,這種額外負擔,會對已經受到新冠疫情挑戰的衛生醫療系統造成災難性影響。

但從另一角度來看,鑑於不同呼吸道病毒的傳播方式是相似的,為減輕新冠病毒傳播而採取的非藥物幹預手段——譬如個人防護設備、社交隔離、衛生條件、室內聚集場所有限等,可能會減少季節性流感暴發的程度。

科學家表示,根據新冠病毒與其他β-冠狀病毒之間的免疫持續時間和交叉免疫持續時間,對新冠病毒大流行後情景進行了建模,顯示新冠病毒有可能會每年出現,而更長的免疫過程以及與其他β-冠狀病毒的保護性交叉免疫作用較小,亦可能導致幾年後病毒明顯消失,隨後又重新流行。當然,也有其他的可能性出現,因為在現階段,仍有許多情況仍在發展之中而未有定論。

相關焦點

  • 《科學》雜誌:新冠疫情是否反覆取決於四大因素
    個體在其一生中,都受到同一病毒反覆持續的感染。人類社會中常見的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和人冠狀病毒)的持續存在和普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們產生重複感染的能力。因而,自新冠肺炎大流行以來,人們一直在詢問一個問題:人類是否會反覆感染新冠病毒,以至其成為一種常見病。此次,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傑弗裡·沙曼和瑪爾塔·加蘭蒂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一項研究,首次探討了在「後疫情時代」可能造成新冠肺炎疫情反覆出現的四大關鍵因素。
  • 《科學》雜誌:新冠疫情是否反覆取決於四大因素
    個體在其一生中,都受到同一病毒反覆持續的感染。人類社會中常見的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和人冠狀病毒)的持續存在和普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們產生重複感染的能力。因而,自新冠肺炎大流行以來,人們一直在詢問一個問題:人類是否會反覆感染新冠病毒,以至其成為一種常見病。
  • 新冠疫情是否反覆取決於四大因素
    【新冠疫情是否反覆取決於四大因素】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傑弗裡·沙曼和瑪爾塔·加蘭蒂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一項研究,首次探討了在「後疫情時代」可能造成新冠肺炎疫情反覆出現的四大關鍵因素。①首先是免疫系統因素;②其次,是多重感染因素;③再次,要看病毒的季節性表現;④最後,則要看實施非藥物幹預措施的程度。
  • 《科學》雜誌發文提示:新冠疫情是否反覆取決於四大因素
    個體在其一生中,都受到同一病毒反覆持續的感染。人類社會中常見的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和人冠狀病毒)的持續存在和普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們產生重複感染的能力。因而,自新冠肺炎大流行以來,人們一直在詢問一個問題:人類是否會反覆感染新冠病毒,以至其成為一種常見病。
  • 《科學》雜誌發文提示:新冠疫情是否反覆取決於四大因素
    個體在其一生中,都受到同一病毒反覆持續的感染。人類社會中常見的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和人冠狀病毒)的持續存在和普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們產生重複感染的能力。因而,自新冠肺炎大流行以來,人們一直在詢問一個問題:人類是否會反覆感染新冠病毒,以至其成為一種常見病。
  • 新冠疫情是否反覆?或取決於這四大因素
    個體在其一生中,都受到同一病毒反覆持續的感染。人類社會中常見的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和人冠狀病毒)的持續存在和普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們產生重複感染的能力。因而,自新冠肺炎大流行以來,人們一直在詢問一個問題:人類是否會反覆感染新冠病毒,以至其成為一種常見病。此次,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傑弗裡·沙曼和瑪爾塔·加蘭蒂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一項研究,首次探討了在「後疫情時代」可能造成新冠肺炎疫情反覆出現的四大關鍵因素。
  • 《科學》:疫情會反覆嗎?新冠長期影響,取決於這四大因素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全球不斷增長的感染數字,疫情控制穩定的中國不斷有零星的本土病例,北半球秋冬季的來臨……都在提醒我們防疫壓力仍然嚴峻。從我們對其他病毒的了解來看,包括流感病毒、鼻病毒、其他致病性不高的人冠狀病毒在內,很多呼吸道病毒都可以反覆感染人類,這也是這些病毒能夠長期存在於人類社會的潛在原因之一。
  • ...首先是免疫系統因素。其次,是多重感染因素。再次,要看病毒的...
    【《科學》雜誌發文提示:新冠疫情是否反覆取決於四大因素】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傑弗裡·沙曼和瑪爾塔·加蘭蒂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一項研究,首次探討了在「後疫情時代」可能造成新冠肺炎疫情反覆出現的四大關鍵因素。首先是免疫系統因素。其次,是多重感染因素。再次,要看病毒的季節性表現。最後,則要看實施非藥物幹預措施的程度。
  • 歐洲央行管委魏德曼:經濟前景最終取決於封鎖後新冠疫情發展情況...
    歐洲央行管委魏德曼:經濟前景最終取決於封鎖後新冠疫情發展情況;歐盟各國政府應為加息做準備,不能假裝債務負擔能夠輕鬆承受;如果物價穩定需要更高的利率,歐洲央行不會考慮公共債務償債成本;利率政策的變動可能需要一點時間;預計未來幾年歐元區的物價壓力將繼續承壓;歐盟各國政府不應期望央行會永遠保持低利率;2021年德國的大選可能不影響是結束還是延長經濟救助措施的決定
  • ...①首先是免疫系統因素;②其次,是多重感染因素;③再次,要看病毒...
    2020-11-24 07:44:47來源:FX168 【新冠疫情是否反覆取決於四大因素】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傑弗裡·沙曼和瑪爾塔·加蘭蒂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一項研究,首次探討了在「後疫情時代」可能造成新冠肺炎疫情反覆出現的四大關鍵因素。
  • ...可能並非永久,接種新冠疫苗是人類抗擊新冠疫情最重要的防控手段
    吳尊友:是否有症狀,最主要取決於年齡,也會受到感染時病毒量的影響。像你年紀輕、免疫力好,就可能沒有症狀。要是家裡有老人,感染後症狀就可能很嚴重。從1月份到現在,沒有任何證據說明,新冠病毒的傳染性下降或者增加,也沒有證據說明其致病性下降或者增加。這完全於取決於:第一,病毒進入你身體的量有多少。
  •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徐建青:四大因素決定全球疫情會持續發展,好的疫苗需要雙管齊下
    徐建青教授表示,四大因素決定了疫情可能會持續發展。第一,病毒源頭依然不清;第二,是否存在中間宿主;第三,無症狀感染者難篩選;第四,局部性感染者不能形成免疫記憶,易感人群基數還在。新冠疫情發展至今,疫苗話題熱度持續升溫。什麼樣的疫苗算是好疫苗?病毒變異以後,疫苗是否會失效?為什麼科研機構研發實力強,產品的開發進度卻如此緩慢?未來疫情會如何走?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2020上海絲路方舟建康論壇」作為重要配套項目在滬成功舉行。
  • ...學專家吳尊友:抗體的保護效果可能並非永久,接種新冠疫苗是人類...
    吳尊友:是否有症狀,最主要取決於年齡,也會受到感染時病毒量的影響。像你年紀輕、免疫力好,就可能沒有症狀。要是家裡有老人,感染後症狀就可能很嚴重。從1月份到現在,沒有任何證據說明,新冠病毒的傳染性下降或者增加,也沒有證據說明其致病性下降或者增加。這完全於取決於:第一,病毒進入你身體的量有多少。
  • 秋冬季新冠疫情會重來嗎?北鬥如何影響你的生活?
    中國有信心有能力防範嚴重疫情「自年初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全球疫情發展呈持續上升態勢,目前病例數已接近3000萬,死亡數逼近100萬。全球仍然處在一種新冠疫情高水平流行的態勢,隨著冬季的到來,形勢可能會變得更加嚴峻。」吳尊友首先和大家分享了國內外新冠疫情的發展態勢。
  • 秋冬季新冠疫情會重來嗎?北鬥如何影響你的生活?這裡有答案
    中國有信心有能力防範嚴重疫情「自年初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全球疫情發展呈持續上升態勢,目前病例數已接近3000萬,死亡數逼近100萬。全球仍然處在一種新冠疫情高水平流行的態勢,隨著冬季的到來,形勢可能會變得更加嚴峻。」吳尊友首先和大家分享了國內外新冠疫情的發展態勢。
  • 秋冬季新冠疫情會重來嗎?北鬥如何影響你的生活?這裡有答案……
    中國有信心有能力防範嚴重疫情   「自年初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全球疫情發展呈持續上升態勢,目前病例數已接近3000萬,死亡數逼近100萬。全球仍然處在一種新冠疫情高水平流行的態勢,隨著冬季的到來,形勢可能會變得更加嚴峻。」吳尊友首先和大家分享了國內外新冠疫情的發展態勢。  截至目前,全球新冠疫情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
  • 重磅 | 影響新冠病毒後疫情時代傳播的四大因素!需深入研究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SARS-CoV-2)是導致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的罪魁禍首,儘管目前國內疫情已經受到良好控制,但我們仍舊關心的一個關鍵的問題是人類是否會再次感染?疫情會反覆嗎?
  • 《科學大家》專欄|學會與疫情共處:新冠疫情常態化意味著什麼?
    時值年中,正在大眾逐漸恢復正常生活節奏的當口,國內形勢突變,北京又有一次小範圍的疫情反覆。雖說已經被及時有效地控制,但依舊為大家敲響警鐘:數字的清零不代表病毒已經遠離我們,反而需要時刻保持警惕。國內外的疫情形勢處在什麼樣的階段?而普通大眾又應如何在點暴發成為常態的情況下進行正常的新常態的生活、工作?對於管理者和決策者來說,疫情成為常態,又意味著需要對什麼樣的新變化進行權衡?
  • 深圳三院與華大研究院揭示:新冠患者症狀嚴重程度與遺傳因素有關
    2020年11月10日,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聯合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發現》(Cell Discovery)發表了題為「Initialwhole-genome sequencing
  • 專訪|《快速評審:新冠》發起人:強調好科學 展示壞科學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衛生政策與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兼教授、《快速評審:新冠》(Rapid Review:COVID-19)發起人斯蒂法諾·貝託佐(Stefano Bertozzi),近日接受了財新記者的專訪。這位年逾花甲的教授談及身邊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時,神色平靜,語氣並無太大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