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聊陝西最小的「大貓」——雲豹,秦嶺作為該物種分布的最北線,它的神秘,20年來連紅外相機都不曾捕捉到影像。希望它一切安好!
最獨特的「豹」
雲豹的名字中雖然帶有一個「豹」字,但它卻不是豹,按照生物學上的分類,它隸屬於貓科、豹亞科、雲豹屬,從距今640萬的中新世晚期獨立演化而來。雖然雲豹和獅、虎、豹、美洲豹、雪豹組成豹亞科,但是雲豹的花紋卻與所有的貓科動物都有著本質的區別,它們身上的花紋呈現暗色的雲狀,故而獲得了「雲豹」這樣一個雅號,雲豹的體型是豹亞科中體型最小的。成年以後的雲豹體長大約為一米左右,體重通常在二三十公斤,尾巴很長可達1米。流線型的身體軀幹顯得異常輕盈,所以它是爬樹高手,也是高度樹棲的獵食者!連行動靈敏的猴子、飛鳥都在它們的食譜裡。它可以頭朝下、尾朝上,從垂直的樹幹「走」下來,主要是因為短而強勁的腿和腳踝可以向後旋轉180°,令人驚嘆!
(已滅絕的臺灣雲豹繪圖)
還沒見到就已消失
2006年,科學家經過研究將雲豹屬一分為二,變成兩個物種,巽(xùn)他雲豹(也叫馬來雲豹)和大陸雲豹(包括臺灣雲豹、尼泊爾雲豹、指名亞種)。雲豹指名亞種是由英國博物學家愛德華·格裡菲斯於1821年首次發現命名的。但臺灣雲豹已經被認為滅絕,它首次出現在科學文獻是在1862年,學者羅伯特·斯文豪對其進行命名。20世紀80年代,臺灣雲豹有兩次可靠的目擊記錄,一次是發現了一隻死於陷阱的未成年個體,一次是發現了一張剛被剝掉的毛皮。從那以後,臺灣雲豹就完全消失了。
(馬來雲豹)
有「小劍齒虎」之稱
雲豹4顆犬齒長度可達4-7釐米長,和已滅絕的劍齒虎犬齒與頭骨比例接近,在所有貓科動物中比例也是最大的。所以它的咬合力能達到360磅,比體型大得多的雪豹還要厲害。
雖然早已是國家一級保護物種,但云豹出現在人們視野裡的次數卻越來越少。專家估算全國雲豹總數低於一萬隻,目前我國現在僅在雲南和西藏兩地能穩定發現有雲豹的蹤影,其他歷史棲息地已有十幾年沒有發現過野生雲豹的消息。我省秦嶺地區是雲豹分布的最北線。
20年前最後一次發現
陝西最近一次發現雲豹的確切記錄是2000年,可惜被發現的雲豹已被獵殺。2000年1月,犯罪嫌疑人石章明在旬陽縣公館鄉五組崔口溝梁的山林裡埋下一個鐵夾子獵捕野生動物。20餘天后,石章明前去查看,發現鐵夾子夾住一個很大的野生動物。他不知道是什麼動物,便返回告知同組村民侯富本,二人再次返回現場,侯富本認清了被夾住的動物是豹子(實為雲豹)。石章明、侯富本二人明知豹子是保護動物,不但未採取保護措施,反而用槓子、石頭將豹子打死。二人剝去豹皮,分別將豹骨、豹皮藏於山洞之中,伺機出售牟利。2001年8月7日,旬陽縣人民檢察院以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陸生野生動物罪批准對石章明、侯富本執行逮捕。石章明、侯富本聞風而逃。直到2004年,旬陽縣森林公安分局申請了網上追逃,才將潛逃3年的兩名犯罪嫌疑從外地抓獲。
2014年,觀音山保護區曾利用紅外線觸發照相機拍攝到疑似雲豹的照片,但因為是黑白色,清晰度不高,最終也未能確認。雖然20年來,人們一直還在期盼與雲豹見面,但所有人都知道,作為食物鏈頂端的存在,希望只會越來越渺茫,但有希望總是好的,願神秘的「大貓」一切安好!
(2018年,位於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紅外相機拍到雲豹活動的畫面)
(成都動物園飼養的雲豹,如今國內有雲豹的動物園少的可憐)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