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還能出貴子嗎?這句話是最近和很多中小學家長探討最多的話題。筆者還是那句話:如果你不通過小升初、中考、高考,不斷得通過學習超越其他家庭實力雄厚的家庭,一旦進入了社會,各種因素導致的「不公平」都會顯現出來。
正如白巖松說的,高考是最能體現公平的,如果你不通過高考,如何能拼得過富二代呢?
很多家長朋友讓筆者推薦幾個好的大學專業,同時也讓筆者說一下哪些專業的各種坑,站在大局的角度來說,其實每個專業都有優缺點和不同點,但是結合現實又有喝多專業體現了其在國內的局限性。
第一 注意生物、環境、材料類專業,謹慎選擇
不是說以上三個專業不好,也有本科當老師的,考上公務員。這裡說的是從大多數同學的專業和就業垂直度,和未來的就業率角度去分析的。
生物、環境、材料這三個專業如果你在好一點的985大學就業都不一定好,當然這裡指的是本科階段,如果你考研的話就業率肯定會高很多。
第二 窮搞計算機、機械,富搞金融
現在很多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都去了華為、百度、騰訊、阿里,很多程式設計師或者搞軟體開發的都工作到晚上10點,甚至12點,更有甚者工作到半夜的。不過985、211類的計算機專業薪酬誘人,一般都是年薪30萬,再多的60萬、70萬的都大有人在。
而學機械專業的同學有很多進去了企業車間。而清華、北大、復旦、上海交大金融專業要比強勢的理工類分數都要高不少。
第三 好學校的醫學、法學好,圖穩定就選它。
一線城市醫院很難進,在二線、三線、四線、五線城市當醫生,相當於眾多工作領域中的中產,而且身份和地位都會受到人尊重。而且薪酬也不低。
法學的同學大多都考公務員,進公檢法,當然這裡說的法學專業一般指的是211及以上的大學。
第四 地質、海洋、農業,要謹慎
地質專業很多同學都體驗過到偏僻的地理位置去勘察勘探,未來工作容易漂泊。而海洋專業,筆者認識一個同學,在海上半年、一年不回家。農學也是比較辛苦的專業,除非你考研做研究。
寒門還是難以出貴子嗎?
這裡的寒門,一般指的是寒門家庭一般父母不是知識分子或者社會精英,遇到孩子成績好,可是不知道如何選專業。再加上寒門家庭一般不會挖掘自己孩子的興趣愛好,到了報考志願一般都是隨便填的,增大了盲目性。
如果你大學專業學的是行政、人力資源、市場營銷,你在企業裡面不是技術型人才,一般收入都在企業的中下遊水平。而且未來發展空間受限制,競爭力大。而技術型專業很看重你的大學專業到工作崗位專業之間的垂直度。
曾經一位家長笑著問筆者:你為什麼這麼提倡一定要高考呢?讓孩子多些興趣愛好,多去外國玩玩,多交一些外國朋友。後來筆者才知道這個孩子的父母都是當地有名律師,在孩子高二的時候就準備讓他出國,去了美國學習會計,現在在華爾街就職。
作為普通的孩子,要好好學習,通過高考,讀211、985大學,否則你未來找一份體面的工作都成了問題。我們只有不斷拼搏,才能追上家庭背景好的孩子們的步伐。
由於篇幅所限,今天就寫到這裡,想了解更多關於高考、大學專業、高考志願填報、中小學教育、家庭教育等信息,可以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