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林:從農村娃到世界頂尖科學家,他以實力打敗寒門難出貴子論

2020-12-05 青琯評史人

出身,是所有人都無法選擇的一件事。有些人生於寒門,一懂事就要為生計發愁,整日為了填飽肚子而奔波不休。也有些人,含著金湯匙出生。現在家長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但是有些人出生就在"終點線"。這些人擁有著普羅大眾終其一生不可得的財富、權利、地位等資源。

即使如此,仍然有許多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寫了自己的人生。王中林就是憑自己的努力改變人生的成功者之一。

一、寒門逆襲"第一人"!

所謂"寒門再難出貴子"適合只會怨天尤人的弱者,強者王中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打臉所有"唱衰"努力的人。

1、即使餓著肚子也要堅持上學

1961年的一天,王中林在陝西蒲城出生了。王家在喜迎新生命的同時也增添了一絲憂愁,因為家中實在是缺錢,多一個人就多了一張嘴啊!所以,自王中林記事起家裡的頭等大事就是生計!家中所有人都整日為著幾兩銀米錢辛苦操勞。尋常人家貧窮至此只會為了多幾鬥米下鍋而讓孩子早早下地幹活,但是王家卻一直在堅持供孩子上學!

"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不僅高爾基知道,王中林的父親亦深諳此道。所以王爸爸寧願全家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也要讓王中林上完學,只要孩子願意學。他常常對年幼的王中林講述讀書改變命運的大道理。好在王中林聽話,早早明白了讀書能讓自己走出貧困的家鄉,走向更光明的未來。

於是在上學的日子裡王中林每一天都認認真真的學習,堅決不辜負父親和全家人的殷切期望。小學畢業之後,成績優異的他考上了重點初中,上了高中王中林也不曾放鬆過,每一次考試他都是第一名。王中林知道家中艱難,所以每次寒暑假他都會主動到田地裡幫助家人耕作。

到了1978年,王中林抓住高考的機會一舉考上了西北電訊工程學院(現在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進入大學的王中林本意是學習雷達、計算機等專業,但是由於他的物理成績優異,學校把他分到了物理專業。就這樣,王中林開始了在物理學界的徵程!

3年後,王中林參加了中國物理學生赴美留學考試,由於英語成績未達標沒能通過考試。經過這次考試王中林意識到自己的英語差距,於是開始了為期一年瘋狂的英語學習,他運用所有時間去學習英語的聽說讀寫。1年後,王中林考上了美聯合招收的物理研究生,他是當年西北5個省份唯一一個考上的。

2、走出國門,向著學術頂峰不斷進階!

如願走出國門深造的王中林選擇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師從J.W.Cowley。這位考利教授大有來頭,他是高分辨電子顯微學的祖師級人物!

在美留學的王中林付出了超出常人數倍的努力進行學術研究,他僅僅用了4年時間就拿到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物理學博士學位,這是該專業自成立以來的首例。博士畢業之後,王中林沒有停下科研的步伐,他先後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等從事研究工作。

1995年,他被喬治亞理工學院聘為副教授、電子顯微鏡實驗室主任。4年後,王中林被學校晉升為正教授,他是自建校以來第三位提前轉正的正教授!之後他更是在該校成立了納米科學和技術中心並擔任主任一職。2002年,王中林成為歐洲科學院院士。2年後成為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終身校董事教授,他的這一成就又打破一項紀錄成為校史上最年輕的終身校董教授!之後他更是成為該校的傑出講席教授。

隨著王中林在物理學研究的更上一層樓,他被選為美國物理學會會士,美國科學發展協會院士。

二、華人之光---王中林

王中林的出現改變了很多人外國人的看法。這個來自中國的科學家的優秀超出了他們所有人的意料。

1、"不管做什麼,王都是最好的"!

中國人是出了名的吃苦耐勞,無論多麼苦累的工作只要能達成目的,善於忍耐的中國人哪怕是皺著眉頭、咬著牙齒也會去完成。

王中林在國內學習一直都刻苦認真,成績從來都是前三甲。去往大洋彼岸的他更是如此,從電子顯微鏡到納米材料,不論課題怎麼變,任務如何艱巨,唯一不變的就是王中林的努力攻關和滿意答覆。所以,王中林的教授考利對他的評價是:"不管做什麼,王都是最好的!"這短短11個字的背後是王中林為了完成課題熬過的無數個日日夜夜。

人生之路從來不像康莊大道那樣平坦無礙,科研之路更是如此。王中林在凱文迪許實驗室進行博士後研究的時候他當時的導師很不贊同他的研究思路,對此更是毫不留情批評了他。即使後來論文成功發表,依舊為他招來了很多負面評論。王中林對此一一忍耐不加理會,繼續自己的研究,用自己日後的研究成果進行沉默而有力回應。

王中林(左一)

條件最艱苦的時候,王中林連自己的實驗室都沒有,一名科學家沒有實驗室就像是戰士在戰場上沒有武器一樣無助。為了研究,他借用別人的實驗室。皇天不負有心人,3年內他發表了80多篇學術論文!著成自己人生的第一本書《電子成像和衍射中的彈性和非彈性散射》,這本書在日後被評為"具有卓越成就的經典之作。"

"納米秤"的問世震驚整個學界,這個秤被稱為"世界上最小的秤"它可以單個病毒的質量,這一發明對於生物學界和醫學界的發展有著重大幫助。王中林團隊"摩擦納米發電機"的發明,再次刷新了世界對於黃皮膚科學家的認識。

2018年王中林獲得了世界能源領域的最高獎項---埃尼獎,這個獎項被稱作"能源界的諾貝爾獎"。1年後,王中林獲得"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這個獎項每年只頒發一次,每次只有一人獲獎,獲獎之人都是為造福人類做出貢獻的傑出科學家。這兩個獎項王中林是全球華人中第一個獲得的!

他的這些成就不僅是為他自己掙得榮光,更是在為中國爭光。

2、人生三階段

作為享譽全球的傑出科學家,王中林將自己的人生劃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向世界證明展示自己的才華;第2階段:儘自己所能幫助他人;第3階段:用自己的知識為國家做貢獻。前兩個階段他已經做到了,現在王中林作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也在一步步地踐行著自己的第3個階段。

他曾經多次往返中美之間,目的就是為中國的科技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王中林還培養碩士生和博士生,他曾坦言:"作為一個教授,不教不授何為教授?"除此之外,他還教導自己的學生要敢於質疑權威、樂於鑽研。

3、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現如今總有人嚷著"社會階級固化"、"社會從來都不是公平的"、"有錢人只會越來越有錢"、"寒門再難出貴子"等消極言論。即使是大環境不好,客觀條件慘澹,但無論如何這些都不足以成為不努力、不進步的藉口。強者永遠在為自己的成功創造條件,弱者才會為自己的失敗尋找藉口。

人生是一座大山,有些人生在山腳下,有些人生在半山腰,有些人一出生就立於頂峰,更有不幸者出生在盆地。與其一味地羨慕旁人,抱怨現實不公,還不如省些力氣埋頭攀登,奮力拼搏來得實在!會當凌絕頂之時自有掌聲和鮮花為勝者歌頌凱旋。

只有不忘初心,一路奮進,才能有始有終。

相關焦點

  • 王中林:從農村娃到世界頂尖科學家,他用實力打敗寒門難出貴子論
    所謂"寒門再難出貴子"適合只會怨天尤人的弱者,強者王中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打臉所有"唱衰"努力的人。小學畢業之後,成績優異的他考上了重點初中,上了高中王中林也不曾放鬆過,每一次考試他都是第一名。王中林知道家中艱難,所以每次寒暑假他都會主動到田地裡幫助家人耕作。到了1978年,王中林抓住高考的機會一舉考上了西北電訊工程學院(現在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進入大學的王中林本意是學習雷達、計算機等專業,但是由於他的物理成績優異,學校把他分到了物理專業。
  • 我國頂尖科學家王中林:從一個農村娃,成為了頂尖科學家
    自古以來,人們都說寒門能出貴子,即使是出生寒門也就是出生在十分貧窮的家庭環境也是可以成為貴子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相信出身條件和家庭環境,人們已經不再相信「寒門出貴子」的諺語,取而代之的是人們開始相信「寒門難出貴子」這句話了。但是今天我們的主人公將告訴寒門可以出貴子。
  • 王中林:從貧苦農村到頂級科學家,為祖國爭光,實現真正寒門逆襲
    19年6月14日,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揭曉。王中林這個名字,震驚了整個世界。從貧苦農村到頂級科學家,王中林為祖國爭光,實現了真正的寒門逆襲。「寒門難出貴子」的魔咒,在他的身上並沒有應驗,這段貧苦的經歷反倒豐富了他的人生閱歷。回首王中林的人生經歷,不難發現他的成功早就有跡可循。他的人生軌跡,能夠為更多的寒門學子提供可靠的參考。誠然,每個人無法決定自己的出身,但是通過個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也能夠登上令人難以想像的巔峰,收穫更加精彩的人生,實現生命的價值。
  • 寒門難出貴子越來越成為事實,但階級通道仍然沒有關閉!
    「寒門難出貴子」越來越成為事實無論你怎麼否認,寒門出貴子變得越來越難。這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等因素共同決定的,在任何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都會出現階級固化的現象,中國的階段固化也逐漸形成。1.經濟實力等綜合實力強的家庭,給到孩子在教育方面的支持明顯會比寒門更多、也更好。
  • 不是寒門難出貴子,而是溺愛成就了寒門難貴子
    山區網絡曾流行,寒門難貴子的言論。寒門子弟養成紈絝子弟的習氣。曾聽過一篇文章,男子是家裡唯一的男孩兒,父母將其寵溺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裡所有的農活都由父母來處理,男孩兒上學都是父親徒步背送。母親想讓男孩兒幫幫他,但男孩兒還是和原來一樣,沒有絲毫改變。父母的出發點是自己受了一輩子苦,不想自己的孩子再受苦。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方式方法不對。應該言傳身教而不是寵溺他成為小王子。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請每位父母不要忽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
  • 「寒門難出貴子」?看完清華北大學生的家境後,網友無法淡定
    寒門難出貴子是真的嗎?看看清華北大的學生,個個家境優渥 「寒門是否能出貴子」這個話題一直是大家熱議的對象。雖然有許多寒門出貴子的實例,在《我是演說家》裡北大才女劉媛媛「寒門難出貴子」的演講引起許多人的共鳴,那句"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想告訴你,讓你用你的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也成了很多人的座右銘。但這也改變不了寒門出貴子只是少數人的故事。
  • 浙大鄭強教授談「寒門難出貴子」和「自主招生」,現實殘酷
    在現在我們社會有一種明顯的現象,重點高校裡,來自貧困地區的孩子越來越少,「寒門難出貴子」這個話題在一段時間也引起人們的熱議。實際上很明顯的就是,我們就用本省的經濟發達的城市和落後些的小縣城對比,在往年高考中,這些小縣城能出多少清華北大,能有多少上985、211學校,可能幾個小縣城學校加起來才能比得上城市裡的一個學校。教育追求公平,但實際上沒法絕對公平。
  • 他從貧苦少年到世界頂級科學家,今為祖國爭光,這才是時代的楷模
    這句話出自科學家王中林之口,在很多人看來,科研生活是枯燥無聊的,但王中林不同,只有置身實驗室,他才能全身心地感到放鬆和滿足。雖然醉心科研,但他在這條路上走得並不十分順利,他出身農村,能有如今的成就跟個人的努力和家庭的開明脫不開關係。王中林,首位獲得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的華人科學家,他出生於1961年,是陝西蒲城高陽鎮人,他的家鄉特別貧困,所以他家中的經濟情況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 從結構主義視角論寒門子弟的階層困境與教育突圍
    關鍵詞:寒門子弟;農村學校;結構主義;教育公平 一、問題提出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是一個極易觸動大眾神經的議題,這一議題的肯定性論斷將意味著一個國家社會流動途徑的阻斷。
  • 寒門子弟躍的過龍門,卻難跳出現實,所謂貴子實則都是一個個孝子
    殊不知「寒門難出貴子」這句話,也是廣泛流傳於普通大眾口中,相比寄希望於未來的發展,當下的困境卻是如此的真實。何為寒門?提起寒門二字,對生活在當下的年輕一代來說,其概念是十分模糊的。多寒才叫寒門呢?有的人說比起那些富二代,自己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工薪階級,沒能過上理想的生活,所以自己是寒門出生;也有人說自己從小父母離異,單親家庭長大,所以自己是寒門子弟;還有人說到自己沒有父母,是靠爺爺奶奶拉扯大的,所以自己才是真正的寒門。
  • 寒門真的難出貴子嗎?DNA似乎可以告訴你答案
    關於「寒門是否能出貴子」的爭論近年來一直都存在,大家普遍討論的核心在於,兒童的受教育水平似乎和家庭經濟條件的關聯越來越緊密。這個觀點似乎默認了一個孩子會取得怎樣的教育水平大部分取決於後天的教育條件。事實真的如此嗎?現代生物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DNA可以預測我們的疾病風險,是否也可以預測我們的教育成就呢?
  • 《富蘭克林自傳》:寒門貴子的逆襲人生
    富蘭克林的成功,用我們中國人的話說,可以稱得上是寒門出貴子,他出身貧寒,家裡兄妹眾多,父母不堪重負,只讓他念過兩年書,他通過自身刻苦自學,堅持不謝的努力奮鬥,他成為了美國歷史上一位非常傑出而又功勳卓著的人物,作為政治家,美國18世紀下半葉的每一件大家幾乎都在他推動之下進行的。同時,他還是科學家、外交家、出版家、作家和社會實業家。
  • 不是寒門再難出貴子,而是這4種打雞血方式,會讓貧窮代代相傳
    但隨著時代發展,階級固化的現象日益嚴重,於是有了「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說法。但不可否認,儘管競爭如此激烈,仍然有不少寒門出身的父母,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孩子跳出了階層限制,成就了孩子精彩的人生。01劉媛媛:從貧苦差生到女企業家,她的父母為底層家庭教育樹立了榜樣網上一直有一個很火的視頻,就是北大法學院的劉媛媛,在《超級演說家》總決賽上的演講《寒門貴子》,據說已經有了上億的點擊量,直到今天,熱度仍然不減。
  • 寒門還能出貴子嗎?窮搞IT,富搞金融!
    寒門還能出貴子嗎?這句話是最近和很多中小學家長探討最多的話題。筆者還是那句話:如果你不通過小升初、中考、高考,不斷得通過學習超越其他家庭實力雄厚的家庭,一旦進入了社會,各種因素導致的「不公平」都會顯現出來。
  • 寒門難出貴子,未必,莊子告訴你智慧的力量你想像不到
    最近看了一遍文章,主題是講寒門難出貴子,網友們也討論得非常激烈。我卻認為,現在的中國是最好的時代,國家太平,人人有飯吃,有衣穿,出行方面,各方面都在穩步向前發展。只要你肯努力,培養自己的智慧,那麼你必將會有一番成就。同樣的東西,不同的思考方法,結果就完全不同。
  • 寒門難出貴子?李子染一路走來,留給我們的除了驚嘆,還有什麼?
    奶奶撫養到14歲,無能為力。別無選擇的李子染便開始了8年城市漂泊,後來證明很不如意。結束8年漂泊後,李子染又嘗試開淘寶店,做點小生意,也是慘慘澹淡。也許那個時候,她的所有的願望,就是活下來,好好過日子,可是生活偏偏不能如她所願。一路走來,她經歷了我們沒有經歷的太多苦,承受了太多太多的委屈。苦難是一筆財富,放在李子染這兒合適。
  • purplekiss單曲預告公開,五代裡人氣墊底,寒門能再出貴子嗎?
    最後的希望是特點和實力雖然和大公司相比確實小公司有著很大的差距,但是如果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也能有著希望這也就說明了有著強大的實力和特點,繼續努力拼搏,小公司女團也還是有著一席之地的。雖然現在大家都說著寒門難出貴子,但是還是想著以前百家爭鳴時的韓娛,各種風格層出不窮的時代,希望小公司女團能抓住機會衝出大公司和選秀的重圍,也希望purplekiss出道順利前途似錦!
  • 傳統俗語「居在麻雀屋,輩輩人才出」,說的是「寒門出貴子」嗎?
    比如一句「寒門出貴子」,說的是外在的環境和生活條件,對一個人生觀尚未成熟孩子的思想和世界觀的形成至關重要,字字濃縮了人生的精華,直擊我們的心靈,讓我們不得承認,聽先輩人的話省了不努力!而從寒門裡出來的孩子,他們的獨立能力、動手能力、與人溝通能力、心裡承受能力都比其他孩子要強!正如有一位富翁就曾感悟說:「有錢難買少年窮!」
  • 寒門學子723分上清華,物化生都是滿分,2個好習慣成就好成績
    如今這個時代似乎越來越難出現「寒門貴子」了!我看過一本哈佛教授羅伯特·帕特南的書籍,針對107個出身工人階層和中上階層年輕人,進行數年的跟蹤調查。讓我看到了一個真相,階層對下一代的影響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中上階層的社會關係網、父母給孩子更多的陪伴和安全感,還有教育和學識上的眼界,確實印證了寒門難出貴子這個殘忍的事實。
  • 30平米宿舍養出兩個名校博士:哪有什麼階層固化,不過是你教育無能
    她意識到,唯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如果孩子像現在這樣沉迷於電視,只能是她晦暗一生的翻版。於是,她規定孩子們每個星期只能看兩檔電視節目,要求他們去圖書館看書,還要寫閱讀匯報。這個強制性的「命令」,徹底改變了卡森命運的軌跡。當小卡森沉浸在知識的世界之中,那一本本書籍為他開啟了一個難以想像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