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是所有人都無法選擇的一件事。有些人生於寒門,一懂事就要為生計發愁,整日為了填飽肚子而奔波不休。也有些人,含著金湯匙出生。現在家長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但是有些人出生就在"終點線"。這些人擁有著普羅大眾終其一生不可得的財富、權利、地位等資源。
即使如此,仍然有許多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寫了自己的人生。王中林就是憑自己的努力改變人生的成功者之一。
一、寒門逆襲"第一人"!
所謂"寒門再難出貴子"適合只會怨天尤人的弱者,強者王中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打臉所有"唱衰"努力的人。
1、即使餓著肚子也要堅持上學
1961年的一天,王中林在陝西蒲城出生了。王家在喜迎新生命的同時也增添了一絲憂愁,因為家中實在是缺錢,多一個人就多了一張嘴啊!所以,自王中林記事起家裡的頭等大事就是生計!家中所有人都整日為著幾兩銀米錢辛苦操勞。尋常人家貧窮至此只會為了多幾鬥米下鍋而讓孩子早早下地幹活,但是王家卻一直在堅持供孩子上學!
"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不僅高爾基知道,王中林的父親亦深諳此道。所以王爸爸寧願全家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也要讓王中林上完學,只要孩子願意學。他常常對年幼的王中林講述讀書改變命運的大道理。好在王中林聽話,早早明白了讀書能讓自己走出貧困的家鄉,走向更光明的未來。
於是在上學的日子裡王中林每一天都認認真真的學習,堅決不辜負父親和全家人的殷切期望。小學畢業之後,成績優異的他考上了重點初中,上了高中王中林也不曾放鬆過,每一次考試他都是第一名。王中林知道家中艱難,所以每次寒暑假他都會主動到田地裡幫助家人耕作。
到了1978年,王中林抓住高考的機會一舉考上了西北電訊工程學院(現在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進入大學的王中林本意是學習雷達、計算機等專業,但是由於他的物理成績優異,學校把他分到了物理專業。就這樣,王中林開始了在物理學界的徵程!
3年後,王中林參加了中國物理學生赴美留學考試,由於英語成績未達標沒能通過考試。經過這次考試王中林意識到自己的英語差距,於是開始了為期一年瘋狂的英語學習,他運用所有時間去學習英語的聽說讀寫。1年後,王中林考上了美聯合招收的物理研究生,他是當年西北5個省份唯一一個考上的。
2、走出國門,向著學術頂峰不斷進階!
如願走出國門深造的王中林選擇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師從J.W.Cowley。這位考利教授大有來頭,他是高分辨電子顯微學的祖師級人物!
在美留學的王中林付出了超出常人數倍的努力進行學術研究,他僅僅用了4年時間就拿到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物理學博士學位,這是該專業自成立以來的首例。博士畢業之後,王中林沒有停下科研的步伐,他先後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等從事研究工作。
1995年,他被喬治亞理工學院聘為副教授、電子顯微鏡實驗室主任。4年後,王中林被學校晉升為正教授,他是自建校以來第三位提前轉正的正教授!之後他更是在該校成立了納米科學和技術中心並擔任主任一職。2002年,王中林成為歐洲科學院院士。2年後成為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終身校董事教授,他的這一成就又打破一項紀錄成為校史上最年輕的終身校董教授!之後他更是成為該校的傑出講席教授。
隨著王中林在物理學研究的更上一層樓,他被選為美國物理學會會士,美國科學發展協會院士。
二、華人之光---王中林
王中林的出現改變了很多人外國人的看法。這個來自中國的科學家的優秀超出了他們所有人的意料。
1、"不管做什麼,王都是最好的"!
中國人是出了名的吃苦耐勞,無論多麼苦累的工作只要能達成目的,善於忍耐的中國人哪怕是皺著眉頭、咬著牙齒也會去完成。
王中林在國內學習一直都刻苦認真,成績從來都是前三甲。去往大洋彼岸的他更是如此,從電子顯微鏡到納米材料,不論課題怎麼變,任務如何艱巨,唯一不變的就是王中林的努力攻關和滿意答覆。所以,王中林的教授考利對他的評價是:"不管做什麼,王都是最好的!"這短短11個字的背後是王中林為了完成課題熬過的無數個日日夜夜。
人生之路從來不像康莊大道那樣平坦無礙,科研之路更是如此。王中林在凱文迪許實驗室進行博士後研究的時候他當時的導師很不贊同他的研究思路,對此更是毫不留情批評了他。即使後來論文成功發表,依舊為他招來了很多負面評論。王中林對此一一忍耐不加理會,繼續自己的研究,用自己日後的研究成果進行沉默而有力回應。
條件最艱苦的時候,王中林連自己的實驗室都沒有,一名科學家沒有實驗室就像是戰士在戰場上沒有武器一樣無助。為了研究,他借用別人的實驗室。皇天不負有心人,3年內他發表了80多篇學術論文!著成自己人生的第一本書《電子成像和衍射中的彈性和非彈性散射》,這本書在日後被評為"具有卓越成就的經典之作。"
"納米秤"的問世震驚整個學界,這個秤被稱為"世界上最小的秤"。它可以單個病毒的質量,這一發明對於生物學界和醫學界的發展有著重大幫助。王中林團隊"摩擦納米發電機"的發明,再次刷新了世界對於黃皮膚科學家的認識。
2018年王中林獲得了世界能源領域的最高獎項---埃尼獎,這個獎項被稱作"能源界的諾貝爾獎"。1年後,王中林獲得"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這個獎項每年只頒發一次,每次只有一人獲獎,獲獎之人都是為造福人類做出貢獻的傑出科學家。這兩個獎項王中林是全球華人中第一個獲得的!
他的這些成就不僅是為他自己掙得榮光,更是在為中國爭光。
2、人生三階段
作為享譽全球的傑出科學家,王中林將自己的人生劃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向世界證明展示自己的才華;第2階段:儘自己所能幫助他人;第3階段:用自己的知識為國家做貢獻。前兩個階段他已經做到了,現在王中林作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也在一步步地踐行著自己的第3個階段。
他曾經多次往返中美之間,目的就是為中國的科技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王中林還培養碩士生和博士生,他曾坦言:"作為一個教授,不教不授何為教授?"除此之外,他還教導自己的學生要敢於質疑權威、樂於鑽研。
3、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現如今總有人嚷著"社會階級固化"、"社會從來都不是公平的"、"有錢人只會越來越有錢"、"寒門再難出貴子"等消極言論。即使是大環境不好,客觀條件慘澹,但無論如何這些都不足以成為不努力、不進步的藉口。強者永遠在為自己的成功創造條件,弱者才會為自己的失敗尋找藉口。
人生是一座大山,有些人生在山腳下,有些人生在半山腰,有些人一出生就立於頂峰,更有不幸者出生在盆地。與其一味地羨慕旁人,抱怨現實不公,還不如省些力氣埋頭攀登,奮力拼搏來得實在!會當凌絕頂之時自有掌聲和鮮花為勝者歌頌凱旋。
只有不忘初心,一路奮進,才能有始有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