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是中國植樹節。從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了解到,今年,全市計劃完成義務植樹100萬株,撫育樹木1100萬株。同時,將結合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再建設5處區級「網際網路+全民義務植樹」基地。
今年是中國植樹節設立40周年。截至2018年,參與首都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的總人數已達一億人次,義務植樹2.05億株。
8類義務植樹盡責形式可選,認種認養受歡迎
據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義務植樹處處長楊志華介紹,為方便市民植樹盡責履行義務,北京市已將義務植樹盡責形式細化為8大類、37種具體形式。8大類分別是造林綠化類、撫育管護類、自然保護類、認種認養類、設施修建類、捐資捐物類、志願服務類和其他類型。每一種盡責形式,都可以根據工作量大小折算成一定的植樹株數,並且不管以哪種形式盡責,都可以獲得由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頒發的《首都全民義務植樹盡責證書》。
其中,認種認養這種形式深受市民歡迎。據統計,2018年,全年有264個單位、4472個家庭、1.38萬個人認種認養林木綠地面積750.9萬平方米、樹木3.9萬株。
今年將開「首都全民義務植樹」公眾號,方便市民就近盡責
目前,北京已在京西林場、八達嶺林場、共青林場和六合莊林場設立了4處市級義務植樹盡責基地,並在朝陽、通州建成區級「網際網路+全民義務植樹」基地2處,全年開展了春植(造林綠化)、夏養(認種認養)、秋撫(撫育養護)、冬防(防火防寒防病蟲害)主題鮮明的義務植樹盡責活動609場次,首都義務植樹盡責實現了全年化、多樣化、基地化。今年,還將力爭建設5個區級「網際網路+全民義務植樹」基地。
據楊志華介紹,今年還將開通「首都全民義務植樹」微信公眾號,完善首都全民義務植樹管理平臺功能,方便市民義務植樹網上預約、植樹盡責網上發證。
今年北京設18處春季義務植樹活動接待點
據了解,今年全市共設立春季義務植樹活動接待點18處,可供植樹面積近1700畝;設立林木認養活動接待點34處,可認養樹木59.3萬株;設立綠地認養活動接待點39處,可認養面積283萬平方米;設立古樹名木認養活動接待點32處,可認養側柏、檜柏、國槐、黃金樹、銀杏、椴樹、柏樹、白皮松、榆樹等古樹697株;設立林木撫育接待點21處,可撫育面積1.8萬畝。市民可登錄首都園林綠化官方網站,或關注首都園林綠化官方微博、微信了解詳情。
附18處春季義務植樹活動接待點名單:
手機訪問 北京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