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晶片同時檢測16種動物源性成分

2020-11-28 食品夥伴網


    近日,深圳檢驗檢疫局動植物檢驗檢疫技術中心研製出國內首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可以同時檢測16種動物源性成分的基因晶片,該中心運用這一技術對市場銷售的動物產品進行了動物源性品種鑑定,對標識為「羊肉卷」的產品進行了16種動物源性成分的檢測,結果顯示該晶片對是否含有羊肉成分以及羊肉的種類均能作出準確的鑑定和識別。

    基因晶片技術是將探針DNA有序地固定於玻片或其它固相載體上,待測的樣品核酸分子經過標記,與固定在載體上的DNA陣列中的探針按鹼基配對原理同時進行雜交,洗去未互補結合的片段。然後通過雷射共聚焦螢光檢測系統等對晶片進行掃描,檢測雜交信號強度,用計算機軟體進行數據的比較和分析,從而獲取樣品分子的數量和序列信息。基因晶片具有高通量、並行性、靈敏性的優點。

    自2007年以來,深圳檢驗檢疫局動物源性成分檢測業務量基本以每年50%的速率遞增,所檢測成分主要為牛、羊、豬、雞等源性成分,運用常規的基因檢測方法一次只能檢測一種動物源性成分,較為耗時耗力。2008年至2010年,深圳檢驗檢疫局專門立項開展動物源性成分檢測科研,該局動植物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承擔該項目科研,針對牛、山羊、綿羊、鹿、水牛、驢、豬、狗、兔、雞、鴨、鵝、鵪鶉、火雞、鴕鳥、魚等動物的mtDNA保守序列,設計了特異性探針,將數種動物的特異性寡核苷酸片段集合製作基因晶片。該晶片通過一次PCR反應和一次雜交反應即可對可能存在的牛、羊、馬、豬、雞、鴨、鴿等16種動物源性成分進行檢測,可提供高效、快速、準確的動物源性成分檢測手段。

    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而食品安全問題是關係到人體健康和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為保證食品質量安全,我國於2005年10月1日起實施了《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 7718-2004 )強制性標準。2007年8月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食品標識管理規定》,於2008年9月1日起施行。明確指出生產企業應按食品的基本屬性標註食品名稱,且必須採用表明食品真實屬性的專用名稱,不得使用引起消費者誤解或混淆的名稱,食品標籤上的語言、文字、圖形、符號必須準確、科學。

    現今,世界各國政府大多將食品安全、飼料安全視為國家公共安全,並紛紛加大監管力度,特別是加強出入境和市場的畜禽類肉食品、飼料及其它商品的檢驗檢疫工作,加強和研究監控畜禽類肉食品及其飼料動物源性產品安全監測技術在世界各國越來越受到重視。

    進出口的動物及其製品來自全世界不同國家或地區,種類繁多,特別是一些經過加工的製品與原動物相比在形態上有著顯著的改變,或已經完全缺失了用於鑑別的形態特徵,因此難以根據外形進行識別和鑑定。在進出口方面有越來越多的產品需要進行動物源性成分檢測,尤其是經過加工深加工的食品,是否含有動物源性成分,含有哪類動物源性成分,以及是否與食品標籤中所含動物源性成分相同等,凸顯出了對動物源性成分進行鑑定和識別的重要性。可以預見基因晶片技術在這一領域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可以大有所為。

相關焦點

  • 張家口率先將動物源性成分檢測技術應用於食品檢測領域
    長城新媒體張家口1月9日訊(記者 崔夢琳 通訊員 董博)近日,張家口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通過了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測試評價中心組織的「豬源性成分測定」的能力驗證,並成功獲得滿意結果。此項能力驗證的順利通過,標誌著張家口檢驗檢疫局在動物源性成分檢測領域實現突破,彌補了張家口轄區動物源性成分檢測技術的空白。食品安全問題是涉及民生的重大問題,當前,肉製品摻假造假事件時有發生,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危害人們身體健康,影響進出口貿易。面對真假莫辨的肉製品,鑑別肉類及其製品是否摻假已成為出入境檢驗部門檢測機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 中國進出口動物源性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介紹
    國家質檢總局2003年8月編印了《動物源性食品殘留監控法規文件彙編》,下發各直屬檢驗檢疫機構與有關企業學習執行。(2)進出口動物源性食品檢驗檢疫風險預警及快速反應工作辦公室(風險預警辦公室)設在標準法規中心,負責風險預警及快速反應的日常工作。
  • 動物植入晶片,小晶片大作用
    動物標籤為一個擁有15為ID號碼的玻璃管電子晶片,採用的是生物玻璃封裝,植入體內對動物不會有不良反應,對於動物本身與管理均具有極大的積極意義和作用
  • 新研究:對動物源性疾病的監控應擴大到蝙蝠、齧齒動物之外
    這項分析工作的負責人之一、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疾病生態學家Daniel Streicker說,未來對動物源性疾病威脅的監測工作應超越特定的動物群體,並將重點放在生物多樣性高的地區。但並非所有人都認可這種做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是切實可行的。由於蝙蝠攜帶幾種可導致人類嚴重疾病的病毒,因此把蝙蝠和齧齒動物作為大多數病毒檢測和監測工作的重點是有道理的。
  • 微流控晶片檢測技術_微流控晶片是否有前景
    與傳統的儀器分析系統相比,微流控晶片分析系統對檢測器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1.更高的靈敏度和信噪比   在微流控晶片分析過程中,被檢測物質的進樣體積小,檢測區域也非常小,因此要求檢測器具有更高的靈敏度和信噪比。   2.更快的響應速度   由於晶片通道一般較短 ,很多微反應與微混合會在很短時間內完成,因此要求檢測器有很快的響應速度。
  • 生物晶片應用於動物疫病檢測:「新」力量助力「芯」創新
    這項動物疫病檢測領域的創新技術,是洛陽中科生物晶片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高新技術成果。2017年3月,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馬宏偉以「0+X」納米膜技術為依託,與北京中科基因技術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洛陽中科生物晶片技術有限公司。
  • 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同時測定水果中10 種保鮮劑殘留量
    ,採用QuEChERS方法萃取淨化,樣品前處理方法操作簡單,能夠滿足水果中10 種保鮮劑殘留同時定量分析的要求。  結 論  本實驗建立了UPLC-MS/MS法測定水果中10 種植物保鮮劑殘留量的檢測方法。結果表明:該方法操作簡單,結果準確、重複性好,該方法可同時測定10 種保鮮劑殘留量,且具有操作簡單、回收率高、精密度好、靈敏度好等特點,滿足果蔬中農藥殘留量的分析要求,可為政府行政監督提供檢測技術支持。
  • 動物福利是保障動物源性食品安全、推動產業鏈發展的重要環節
    大咖訪談中國獸藥協會才學鵬會長:動物福利是保障動物源性食品安全、推動產業鏈發展的重要環節2020年10月,國家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創新聯盟(CAFA)主辦的「2020中國國際動物福利產業創新周」在上海隆重召開,同期舉辦了「2020動物福利科學(中國)大會
  • 液相色譜法檢測16種鄰苯二甲酸酯-上海伍豐
    2015年6月4日,歐盟官方公報(OJ)發布RoHS2.0(《關於限制在電子電器設備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修訂指令(EU)2015/863,正式將DEHP、BBP、DBP、DIBP列入附錄II 限制物質清單中,至此附錄II共有DEHP、BBP、DBP、DIBP四種塑化劑強制監管物質。
  • 176種檢測儀器匯總.
    冷藏櫃:食品樣品和試劑的存放;16.立式超低溫冰箱:食品樣品和試劑的超低溫保存;17.基因晶片分析系統:食品檢驗過程中多種致病基因的快速分析;72.懸浮晶片分析系統:食品中微生物的快速檢測分析;73.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食品毒理實驗過程中動物生化指標的檢測分析;169.
  • 基因晶片技術在轉基因食品檢測中的應用
    基因晶片技術是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前沿性生物技術。該技術具有快速、高效、大規模、高容量、高並行性等特點。轉基因食品是用轉基因生物技術生產和加工的食品,也叫基因修飾食品(GMF),具體包括2類:包含基因修飾組分的食品和食品基料;由基因修飾生物生產,但並不包含基因修飾組分的食品。轉基因食品作為一種新型的食品種類,其安全性一直是人們所關心的熱點。
  • 關注動物福利 做好動物源性食品安全保障
    摘要:近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指出,武漢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爆發的源頭之一可能是華南海鮮市場,非法售賣野生動物所致。動物福利關係著動物本身和人類健康,為做好我國動物源性食品的安全保障,相關部門應加快完善動物福利立法,加大懲戒力度。
  • 研究思路|高通量qPCR晶片檢測案例解讀(第四期)
    今天繼續給大家分享一篇高通量qPCR晶片檢測服務的應用文章,研究通過高通量qPCR晶片檢測技術對人類致病病原體和糞便汙染物來源進行檢測和定量,原文於2020年7月在Environmental Research上在線發表。
  • 土壤調理劑與人體相關16種必需元素的檢測與評價
    2   分 類   《土壤調理劑通用要求》(NY/T 3034-2016)條款4.1:土壤調理劑分為礦物源土壤調理劑、有機源土壤調理劑、化學源土壤調理劑和農林保水劑四大類。
  • 176種食品檢測儀器匯總
    如下為食品檢測實驗室常用的176種儀器匯總,希望對您有所幫助。高壓滅菌器:食品檢驗中滅菌試劑的製備 14   冰箱:食品樣品和試劑的存放 15   冷藏櫃:食品樣品和試劑的存放 16   立式超低溫冰箱:食品樣品和試劑的超低溫保存 17   超聲波清洗器:食品檢驗過程中樣品的提取、脫氣、混勻、細胞粉碎、實驗器皿的清洗等 18   超聲波提取器:提取食品營養成分或者汙染物 19   超聲波細胞破碎儀:食品檢驗過程中細胞的破碎
  • 專論綜述 | 轉基因動物及其產品檢測技術研究進展
    但該技術的反應產物是一系列大小不同的擴增片段,無法直接進行測序和克隆,同時容易產生非特異性擴增。  李津等針對轉基因豬的標記基因hCD39建立了LAMP方法。該方法可最小檢測到3 fg/μL,並且可以對豬活體進行無損傷採樣檢測,適合現場快速簡便操作。Tao等建立了轉sFAT-1基因豬的LAMP檢測方法,其檢測限可達1.26 fg/μL。
  • 生物晶片入門(一):生物晶片及應用簡介(生物晶片,基因,藥物,晶片技術)
    這是一項非常麻煩的工作,但基因晶片技術可以允許研究人員同時測定成千上萬個基因的作用方式,幾周內獲得的信息用其它方法需要幾年才能得到。由於人類基因只是地球上幾十萬種生物基因資源中的一份子,在今後的幾十年內,人類將測出所有物種的「基因圖譜」。
  • 研究:腸道細菌被發現跟內源性大麻素和抑鬱有關
    針對這個問題,研究人員發現了抑鬱動物的內源性大麻素系統的變化。在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對大麻在大腦中如何起作用的系統研究,人類的內源性大麻素系統才得以被發現。在揭示了大麻中的四氫大麻酚(THC)如何跟大腦中的特定大麻素受體相互作用後,研究人員隨後發現,人體會自然地產生內源性大麻素--稱為內源性大麻素。內源性大麻素信號的改變特別是在海馬體中,已經被證明跟抑鬱和情緒障礙有關。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微生物組的改變跟海馬體中內源性大麻素信號的減少有關。
  • 孩子過敏源檢測,如何避免被坑?
    原創 黃志恆 兒科黃哥黃醫生 來自專輯牛奶蛋白過敏近年來,過敏寶寶越來越多,門診經常有家長要查過敏源。但是,你知道怎麼選擇過敏源檢查嗎?查的過敏源意義在哪裡嗎?今天就科普這個問題。
  • 化妝品中激素類成分的檢測方法
    化妝品中激素類成分的檢測方法Determination of Hormone Components in Cosmetics1 範圍本方法規定了採用高效液相色譜-質譜法測定化妝品中的激素類成分,包括定性與定量。本方法適用於膏霜乳液類、液態水基類、液態油基類、凝膠類、面膜類等化妝品中激素類成分的定性與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