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景提名獎】螢脈相承——基於生物鏈重構的血吸蟲疫區復育規劃

2021-01-17 艾景獎

作品編號:ILIA-S-20208774

作品名稱:螢脈相承——基於生物鏈重構的血吸蟲疫區復育規劃

主創姓名:李憶瑤

團隊成員:童鑫雨 張倚雲 任小波

指導老師:趙軍 陳潔萍 劉鐵冬 呂振華

參賽院校:東南大學建築學院

項目地點:湖南省嶽陽市君山區

設計時間:2020-08-20

項目類型:風景區規劃

獎項類型:第十屆艾景提名獎


文本圖紙1

設計說明


2020年發生了「新冠」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這讓我們想起了上世紀在中國兩湖地區可怕的血吸蟲病疫情,尤其近期的洪澇災害反覆,防血吸蟲戰役也隨著每年的洪澇期反覆打響。我們了解到,雖然目前血吸蟲治理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早期血吸蟲治理方式對生物鏈造成了一定的破壞:大量無差別人為滅螺手段使釘螺的天敵——螢火蟲、魚蝦的棲息地被破壞,且釘螺的食物——藻類增多。隨著人類的介入以及近年來水利工程建設帶來的影響,釘螺的分布區域更加難以控制,血吸蟲疫情出現反覆趨勢,螢火蟲也越來越少。
    既然血吸蟲疫情不能得到根治,設計便從生態鏈環節入手,回歸自然的層面,重新激活生態鏈,從而解決人與動物的用地矛盾。我們結合鄉村三生問題,針對血吸蟲疫情提出了生態鏈四步走方案,即:
    1、重構生態鏈:恢復以前被硬化的河道、修復被化學藥物滅螺所汙染過的壞境;
    2、激活生態鏈:螢火蟲棲息地的復育(血吸蟲的唯一宿主釘螺是螢火蟲的主要食物來源);
    3、維繫生態鏈:重構生產生活(劃定牲畜養殖區域、漁民用廁改造等);
    4、反饋生態鏈:通過螢光酶基因技術,建立可持續生物監測體系。
    採用可持續的生物防治、監測手段,達到人與疫區環境共生,提升人類社會整體免疫力,實現健康生活。


文本圖紙2


文本圖紙3


設計感悟


近年公共衛生事件頻發之際,我們需要從過去的相關事件中思考未來,就全球範圍的血吸蟲病去思考風景園林能為社會做什麼。我們以中國血防疫區嶽陽君山為示範點,採用景觀的手法恢復因常年血防而造成的生態損失,且從生物鏈角度入手「用生態治生態」,望能為我國甚至全球範圍內的血吸蟲疫區或其它寄生蟲病疫區提供參考與啟示。


文本圖紙4


設計亮點


本案旨在將疫區轉化為螢火蟲的復育地,再隨時間規划去融入人的活動。有如下亮點:
1、從重構生物鏈出發:我們挖掘了血吸蟲-釘螺-螢火蟲三者之間相生相剋的關係:血吸蟲的唯一宿主是釘螺,而螢火蟲是釘螺的天敵,需要以螺類作為主要食物來源,可以抑制釘螺的數量。此類血防手段可持續性自我生長,且與環境和諧共融。
2、採用模塊化設計:配合洞庭湖水位變化,為螢火蟲營造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環境條件。
3、建立了生態監測系統:通過將螢光酶基因轉到植物體內,可監測植物(作物)受洪、澇、旱等自然災害脅迫的情況。我們聯想到此技術也可用於釘螺體內,以數位化信息模擬手段,用螢光酶基因技術或可監測釘螺分布形式以及疫區的嚴重程度,為血防鬥爭做出貢獻。



相關焦點

  • 湖北血吸蟲病疫區調查
    常年受血吸蟲侵蝕的病人已經無力乾重體力活,「在家做點理髮手藝,一天掙七八元保自己的身體。」郭典金惟一感到幸運的是,現在由於治療手段的提高,他的病情變得容易控制了。熊口鎮北高南低,南北海拔有6米地面差,由於垸內水網型疫區的疫情與水源流向直接相關,因而形成鎮內疫情南重北輕的特點。
  • 湖北:投入18億治理12個血吸蟲重疫區
    新華網武漢6月8日電(記者郭嘉軒) 湖北省今年將整合資金18.58億元,用於該省12個血吸蟲重疫區的「整縣推進、綜合治理」,力爭在2008年底前實現所有血吸蟲重疫區防控達標。  湖北是我國血吸蟲病重度流行區之一,許多疫情指標居全國之首。全省有血吸蟲病人27萬,病牛1.3萬頭。
  •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湖南省消除血吸蟲病規劃(2016...
    二、工作目標  到2020年底,全省41個血吸蟲病疫區縣(市、區、場)中,26個已達到血吸蟲病傳播控制標準的疫區縣(市、區、場),達到血吸蟲病傳播阻斷標準;15個已達到血吸蟲病傳播阻斷標準的疫區縣(市、區、場),達到血吸蟲病消除標準。
  • 我市2009年血吸蟲病防治工作紀實
    市政府建立了市血防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血防聯繫點制度,由7個成員單位分別聯繫1個疫區的血防工作,定期下基層督辦指導。疫區各地政府相應成立了工作專班,不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血防工作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對重點疫區鄉鎮和重點疫區村實行政府領導或部門負責人掛點督辦。黃州區和團風縣還將血防工作納入政府承諾的實事之一。  統籌規劃,加強資源整合。
  • 國家確認江蘇省達到血吸蟲病傳播阻斷狀態
    中國水利網站5月26日訊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印發了《關於確認江蘇省達到血吸蟲病傳播阻斷狀態的通知》(國衛辦疾控函〔2020〕283號)。通知指出,江蘇省連續5年以上未發現本地感染的病人、本地感染的病畜,連續5年以上未查到感染性釘螺,血吸蟲病防治和監測資料規範齊全、數據準確可信,具有能反映當地病情、螺情監測工作情況的檔案資料,建立了敏感有效的血吸蟲病監測體系。根據《血吸蟲病防治地區達標考核評估方案》,國家評估組一致認為江蘇省達到了血吸蟲病傳播阻斷狀態。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成立國務院血吸蟲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一、主要職責  負責研究制定全國血防工作方針、政策;審定全國血吸蟲病綜合防治規劃及專項規劃;召開年度工作會議,部署防治工作任務;協調解決防治工作中的重大問題。血防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具體職責是:衛生部:負責牽頭研究提出全國血吸蟲病防治工作方針、政策、規劃和措施以及有關綜合協調工作,依法監督血吸蟲病的防治工作,加強預防控制;指導人群查病治病、疫情監測、防治技術和健康教育工作,根據疫情控制需要組織開展查螺和高危易感地帶藥物滅螺工作;引導和支持流行區群眾開展改水改廁,改善生活環境。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衛生部等部門全國預防控制血吸蟲病中長期...
    為加快血防工作進程,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疫區經濟社會發展,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血吸蟲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國發〔2004〕14號)精神,制訂本規劃。國務院血吸蟲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國務院血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與各成員單位的協調和溝通,督促其履行部門職責,落實國務院血防工作領導小組的工作部署;堅持「春查秋會」制度,建立成員單位年度述職制度、疫區防治工作定期通報制度等,加強對血防工作的指導和督查,確保規劃目標的實現。
  • 吳儀在全國血吸蟲病防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全文)
    《全國預防控制血吸蟲病中長期規劃綱要(2004—2015年)》,努力實現血吸蟲病防治(以下簡稱血防)工作近期目標的關鍵時期召開的。國務院有關部門編制印發了《血吸蟲病綜合治理重點項目規劃綱要(2004—2008年)》,實施了衛生、農業、水利、林業血防項目;疫區各地整合資源、綜合治理,廣泛普及血防知識,加強應用技術研究,將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努力控制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
  • 依法防治血吸蟲病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宇明 之曜 文敏 新修訂的《湖南省血吸蟲病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於去年11月30日經湖南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現正在實施。社會各界特別是疫區對認真抓好這部重要法規的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做到依法防治血吸蟲病,進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普遍關注。
  • 血吸蟲病防治常見問題
    非疫區人群進入疫區,偶爾接觸疫水,輕度感染,未表現急性臨床症狀,或僅有輕度臨床症狀,未引起注意,可誤診他病。經半年至l年左右有可出現隱匿型間質性肝炎或慢性血吸蟲性結腸炎病變,或B超檢查肝臟有回聲增強、增粗改變。更為多見的是流行區居民,由於常與疫水接觸,經少量、多次感染後獲得一定免疫力,居民對血吸蟲各期抗原,特別是可溶性蟲卵抗原產生耐受性,表現為慢性血吸蟲病。慢性血吸蟲病臨床可分為以下數型。
  • 我省連續10年無本地感染急性血吸蟲病例 63個血吸蟲病流行縣全部...
    「十二五」期間,在各級黨委、政府領導下,各級血防工作者努力和疫區廣大群眾參與下,全省血防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把送「瘟神」變成了現實。  多年來,我省高度重視血吸蟲病防治工作,把血吸蟲病防治及達標工作納入當地政府重要議事日程,作為政府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省政府與11個流行市、州政府分別籤訂了2011-2015年血防目標管理責任書,確保預防控制血吸蟲病中長期規劃的階段目標如期實現。堅持一手抓治標,一手抓治本的原則,各級血防領導小組在傳統的防治工作基礎上積極整合部門資源,創新思路,探索出適合不同地區的綜合防治策略。
  • 血吸蟲病傳播控制標準
    ●居民血吸蟲感染率降至1%以下。  ●家畜血吸蟲感染率降至1%以下。  ●不出現當地感染的急性血吸蟲病病例。  ●連續2年以上查不到感染性釘螺。  ●已建立以行政村為單位,能反映當地病情、螺情變化的檔案資料。
  • 血吸蟲防治:送「瘟神」警鐘長鳴(圖)
    逍遙津7月8日訊 從6月29日到7月4日,為了了解我省長江沿岸血吸蟲疫情,我們順著長江跑了蕪湖、銅陵、池州、安慶4個市,行程千裡,實地採訪了血吸蟲疫區防治和發病情況。  嚴防「急感」  6月29日,天剛剛亮,記者從蕪湖市中心坐車來到長江的邊上,開始了為期6天的長江沿岸血吸蟲情況調查。
  • 湖北省血吸蟲病防治條例
    第三條省人民政府和血防地區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領導,研究制定本行政區域血防工作的方針政策,將血防工作納入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並組織實施,制定血防規劃,部署防治工作任務,完善協調領導機制,解決血防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監督、考核本行政區域內的血防工作。  血防工作實行政府目標管理和責任追究制。
  • 血吸蟲重疫區要「掃盲」
    本報訊記者徐明報導:南昌市衛生局將大力鞏固血吸蟲病、地方病防治成果。今年,南昌市將擴大金溪湖三裡片區、金溪湖涇口片區省級血防試點;南昌縣、新建縣、進賢縣要在沿湖重疫區村各選擇兩所小學,高新區、恆湖農場各選擇1所小學,開展「無血吸蟲病人學校」創建活動。
  • 曾肆虐神州千年,「血吸蟲病」是如何被中國人降服的?
    這令人不禁回憶起上世紀50年代,中國人民與血吸蟲病進行的另一場生死角逐。經過惡戰,中國人民擊敗了「千年瘟神」,許多原先的重點疫區,病患就此絕跡。1958年6月,江西醫學院程崇圯教授對《人民日報》記者說:「我在舊社會從事醫務工作十六年,從來沒有聽說過,更沒有看見過哪裡曾經根除了血吸蟲病,在資本主義國家的文獻裡,根本找不到血吸蟲病可以消滅這一條。
  • 血吸蟲病防治
    【血防「四大工程」】 2017年,嶽陽市落實《湖南省消除血吸蟲病規劃(2016—2020年)》和《湖南省消除血吸蟲病規劃完成君山區、嶽陽監獄、臨湘市、華容縣既定淘汰牛羊和有螺洲灘封洲禁牧任務,完成1.3萬座疫區居民三格式無害化廁所改造;完成5個沿洞庭湖漁船碼頭建設,完成臨湘市白雲片垸內釘螺區域國土開發項目,實施南湖新區部分有螺洲灘生態改造滅螺工程;新建南湖新區、嶽陽監獄血防站,完成15個基層血防站和血吸蟲病網絡實驗室建設項目。
  • 血吸蟲病的防治
    血吸蟲病是什麼? 血吸蟲病俗稱「大肚子病」,是由血吸蟲寄生於人體引起的地方性寄生蟲病。寄生於人體的血吸蟲主要有3種:流行於北非的埃及血吸蟲、流行於拉美及中非的曼氏血吸蟲以及流行於亞洲的日本血吸蟲。日本血吸蟲學名Schistosoma japonicum Katsurada,因日本人首先發現而得名。我國只有日本血吸蟲病流行,故通常簡稱它為血吸蟲病。
  • 【古代】血吸蟲病致曹操兵敗赤壁
    (《資治通鑑》)是夜,瑜復見權曰:『諸人徒見操書言水步八十萬而各恐懾……今以實校之,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已久疲,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尚屬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眾,眾數雖多,甚未足畏。(同上)權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併力逆曹軍,遇於赤壁,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等敗退,引次江北。(同上)曹公軍不利於來壁,兼以疫死。
  • 中共中央批轉中央防治血吸蟲病九人小組《關於第九次全國防治...
    認清了目前血吸蟲病的流行情況還相當嚴重,廣大疫區人民的生命健康仍然受到它的嚴重威脅。從大量的事實中,進一步了解了血吸蟲病對發展農業生產的影響,像四川省廣漢縣和興公社國防大隊第九生產隊一百六十六名社員,就有一百二十七人患血吸蟲病,全隊四十二個主要勞動力,已有三十七人因患血吸蟲病體力減弱,有的已經喪失了勞動能力。他們說"不消滅血吸蟲病,生產實在搞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