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湮滅》到底在講什麼?你看懂了麼?

2020-12-06 妖怪的電影庫

原著小說是近年來非常優秀的克蘇魯神話作品,而克蘇魯的恐怖,便主要來自於強大而未知的力量,以及人類招致災禍的探索。小說在女隊員們未知的探索中開始,在無知無覺中潛入洞穴並發現了驚人的神秘,然後再一點點發現自身的轉變,把丈夫的古怪連同X區域的異狀一點點展現開來,讓恐懼慢慢滲入讀者的意識,然後在燈塔中引爆。

「衰老是上帝設計我們的一個缺陷。」這是女主角在電影開頭提到的觀點。但與結尾遙相呼應的,讓人類恐懼的事實卻是「只生不死,才是上帝設計一種生物的缺陷」。

這部作品最令人欣賞的部分應該是節奏的把握了吧,一步一步走向深淵。中間多次進行了鋪墊,在回答韓國人的提問時,女主角提到了「有時候也挺美的」,「它們沒有毀滅,只是改變了事物」…人類對於這一切大多是痛恨的,而她的反應令人匪夷所思。

克蘇魯類作品則比較喜歡把故事背景和關鍵地點設定在本來就不正常的環境裡面。比如與世隔絕的村落,雪山上的遠古墳墓,海底城市等等。克蘇魯則更強調對未知的探索的危險。克蘇魯神話裡面的異常物體大部分也都來自外太空和高緯度。

沒有邊界,與微光融為一體,就是湮滅——就是心理學家的情況。湮滅產生了耀眼的光芒,巨大的能量。這份能量是純粹的,你可以把它看做是本源。當女主角的血液滴入本源時,本源開始創造:血液中的細胞開始分裂,新的生物按照基因藍圖開始建築,新的「女主角」誕生了。

但是!這裡有一點很重要的是,由於微光的作用,女主角早已經產生了異變。也就是說,「新女主角」和還未進入X區域的女主角擁有截然不同的基因。甚至有可能,「新女主角」的基因比女主角原來的基因更加優秀。

最後電影進入尾聲,兩人擁抱,四目交錯,雙瞳閃爍的微光暗示兩人都是複製人。原著的結尾則更讓人回味,依我之見,湮滅更是一部愛情小說——幽靈鳥,最終打開了內心世界,她無比清楚的意識到自己對丈夫的愛,即便是在丈夫失蹤之後;又或者說,正是這份失去後才懂得的情感,讓小說更加的感人。

相關焦點

  • 《湮滅》到底講了什麼高大上的故事,讓電影如此晦澀?
    對《湮滅》這部電影的期待是很大的,除了是娜塔莉演的之外,科幻題材我是很喜歡的,但是到最後吧。我就在想:「這就完啦」?前面講現實生活中的那些事情,穿插在裡面的鏡頭,有什麼意義呢?好像沒什麼意義,感覺除了最後的特效很迷幻之外,也沒啥有意思的,至於細思極恐什麼的,有點多餘。
  • 科幻電影推薦:《湮滅》劇情燒腦景色美麗,科幻懸疑驚悚全都有
    《湮滅》海報今天美叔帶來的是一部電影,這部電影集合了科幻、懸疑、驚悚等時下流行的元素,由娜塔莉·波特曼領銜主演,看完之後讓人回味無窮,該片就是2018年2月上映的《湮滅》(Annihilation),本文可能會有少量劇透
  • 《湮滅》細思恐極的深層腦洞,你看懂了嗎?!
    在電影中,有著克蘇魯神話風格的科幻片,比較出名的就有《索拉裡斯》(2002),《月球》(2009),《普羅米修斯》(2012)等。今天聊的《湮滅》,大聰幾年前看過原小說,認為電影版本改編得已經是很好了。
  • 湮滅電影劇情全解析 年度最佳科幻片你看懂了嗎
    湮滅電影劇情解析有哪些?《湮滅》的原作小說曾經擊敗過《三體》,被搬上大熒幕的《湮滅》無愧於「年度最佳科幻片」的稱號。很多看完電影的人對於劇情都很迷茫。 《湮滅》電影劇情解析,一起來看看吧。熱門影片請點擊:毒液片尾彩蛋最後那個人是誰 「紅髮」人屠殺身份資料   「湮滅」是根據小說《遺落的南境》第一部改編而來。
  • 《湮滅》的結局到底是什麼意思?
    她似乎也不太確定她是否真的從閃晃中回來了, 因為她的眼睛在電影最後的模糊畫面中發出了耀眼的光芒。那麼, 這一切到底是什麼意思呢?6. 自我毀滅即生存如果一定要問《湮滅》的中心主題是什麼, 答案顯然就是自我毀滅。在電影裡,當莉娜與文崔斯談到凱恩 "去執行一個自殺任務"時,很明顯揭示了這一概念 。
  • 電影《你是兇手》,兇手到底是誰,你看懂了嗎?
    昨天沒事幹,在電腦偶然發現一個電影《你是兇手》,我看演員有宋佳,有王千源,再看又是一部警匪懸疑片,大呼這不就是我的最愛嗎。於是饒有興致地看了起來。開始的畫面有的讓人不懂,一段長長的錄音,一個車輛的飛馳,大概能看出是有人被綁架了。
  • 《信條》到底在講什麼 被譽為今年最值得期待也最燒腦的外語電影
    影迷們喜歡諾蘭電影中建構的新世界,因此解讀諾蘭電影劇情也成為觀影之後的一種儀式感。那這部《信條》究竟有多難懂,連電影主演們都看不懂劇本。 目的只有一個,希望讀過這篇文章的朋友,在進影院前能帶著更加準確的預期,並且更好的體會這部獨一無二電影的魅力。 《信條》難懂嗎? 相信面對諾蘭這樣一個以「燒腦」著稱的導演,《信條》究竟好不好看懂是個無法迴避的問題。
  • 《湮滅》:加蘭的啟示錄
    越靠近燈塔,動植物越顯現出各色各樣的奇觀,所以只有走進燈塔,莉娜才能破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二「湮滅」(《annihilate》),一個物理名詞,意為物質與其所對應的反物質碰撞後消失並產生高能光子的過程。20世紀70年代,美國第一次觀測到湮滅現象,那時一種足以點亮整個可見宇宙的強烈能量在太空出現,讓五角大樓一度陷入恐慌,以為是蘇聯研發的某種新型核武器。「湮滅」這個名字取得太好,有抽象的禪意,特別符合這部電影的基調。
  • 燒腦的《湮滅》,原來從頭到尾都只是一段謊言?
    《湮滅》作為2018年最燒腦電影,原著小說《遺落的南境》曾擊敗《三體》並獲得星雲獎,那麼你看懂這部電影了嗎?小編帶你解析這部電影的燒腦之處。湮滅片段大家如果去看了這部電影則會提出很多疑問,外星生物來地球的原因是什麼?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生命體?
  • 科幻片《星際穿越》你都看懂了麼?除了感動,還有什麼?劇情詳解
    本期包子將和大家來嘮一嘮諾蘭的兩部經典作品《星際穿越》,愛看科幻片得你,快來看看吧!《星際穿越》這部作品相信大多數喜歡看科幻片的網友已經看過甚至不止一遍了,但是,你真的看懂了麼?諾蘭的很多作品包括《星際》和《盜夢》都是十分燒腦的,許多人甚至在看完之後滿頭霧水,不明覺厲。
  • 《影》:電影到底講了什麼?張藝謀想表達什麼?
    現在,距離我上次看完《影》這部電影已經很長時間了,這部電影不僅僅給我帶來了視覺上的震撼,更讓我心中思考了一個問題,這世界上到底什麼是真的真假,陰陽,虛實,黑白。被八卦圖囊括進去的一切,構成了《影》的全部。伴著主演們飄逸的動作,歇斯底裡的嘶吼,我相信這不僅僅是《影》這部電影留給我們的思考,更是這部電影的背後所要揭示的意義!
  • 星爺都要致敬的電影,《低俗小說》裡面到底講了什麼?
    憑什麼《低俗小說》讓星爺都要致敬,劇情到底是什麼樣的?星爺都要致敬的電影,《低俗小說》裡面到底講了什麼?電影開頭盜賊「小南瓜」和「小兔子」兩人突發奇想要打劫餐館,這個想法讓他們心靈交匯一般,兩人親吻觸離然後注視著對方。女:「我愛你,南瓜仔。」男:「我愛你,小兔子。」
  • 科幻恐怖片《湮滅》詮釋什麼叫做「高級恐怖」
    到底什麼叫做「高級恐怖」?電影《湮滅》給了答案。不同於純粹的恐怖片,不是泰國恐怖片那種陰鬱,也並非日本恐怖片那種詭異,美國科幻恐怖片《湮滅》用自己獨有的特點全新的詮釋了什麼是不一樣的恐怖片。創新的驚悚視角之下,呈現出的一個美到極致也可怕到極致的故事。是誰說恐怖片裡不能有美的事物?
  • 《致命ID》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有什麼類似的電影推薦?
    很多網友們比較喜歡看懸疑探案類題材的電影,也有很多國家的這種題材的電影,深受觀眾們的好評。並且很多電影存在著非常多的細節,引得很多網友在平臺上進行討論表述自己的觀點。類似於這種懸疑推理類比較燒腦的電影,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影片叫做《致命ID》。
  • 生存競爭與死亡終末:《湮滅》、《降臨》與《死者代言人》
    文/beenoera本文第一小節對《湮滅》電影及《遺落的南境》均有大量劇透,還沒有看過小說或電影的,酌情閱讀。前言:17年《湮滅》的預告片剛出來那會兒,機核的新聞貼下面評論區裡面,很多人說感覺像《降臨》。
  • 2018年科幻驚悚片《湮滅》
    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 —— 你說你是你自己?可是你拿什麼來證明你是你自己呢?這就好比「我是誰?」這類哲學問題,反正我是說不明白。安逸的端午小長假過後,Albert準備給大家推薦點兒刺激的,這次就帶來了2018年科幻驚悚片 —— 《湮滅》。
  • 一部令人深思的電影,外星人的出現可能並非入侵,湮滅就是如此
    首先我們都知道如何來定義一部電影的好壞,恐怕不管什麼樣的電影能夠引起看電影人們的共鳴便能夠判定電影的好壞,無疑這部湮滅就是這樣一部大片,看完整部電影之後為個人是陷入了深思,然後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外星生物真的存在麼?
  • 安利一部我不敢看的科幻驚悚電影《湮滅》
    你想知道它有多強?曾擊敗了《三體》的科幻神作《三體》大家都不陌生了2014年,《遺落的南境》憑藉著強大的實力幹掉了大IP《三體》於是,有了這樣牛逼哄哄的小說,被改編成電影的日子就不久遠了(改編自長篇小說《遺落的南境:湮滅》)
  • 諾蘭電影《信條》:弄清5個燒腦問題,就能看懂劇情了
    其實,只要弄清以下5個燒腦問題,自然就能看懂了。01.如何「逆轉時空」?如果你對整部電影的故事完全一頭霧水,那麼你首先得去理解電影最基本的「逆轉時空」概念。祖父悖論:這到底是平行時空還是對稱時空?《信條》並不算是一部時空旅行的電影,主角與尼爾眾人,也並非在同一個時空中兜兜轉轉的行動,其背後所探討的還是「自由意志」與「宿命」的主題。
  • 全球十大高智商燒腦電影:看懂了算你贏
    8年前,《盜夢空間》電影上映,該部電影讓廣大影迷體驗了一把燒腦的感覺,許多人表示看了10幾遍才看懂,筆者記得當時是在電影院觀看,完全不知道電影想表達什麼,回家後又惡補了幾遍,同時在影片解析的幫助下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