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幽門螺旋桿菌」引起大家的關注,關於此細菌感染的危險性也在網上傳播開來,有文章說:「該細菌感染會導致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就會造成胃潰瘍嗎?對於這一說法,大家是怎麼看的呢?有的人認為的確會有這樣的後果,有的將信將疑,還有的人卻是並不清楚什麼是幽門螺旋桿菌。那麼,什麼是幽門螺旋桿菌,體檢的時候又是如何檢測出來的呢?為此,央視財經記者來到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體檢中心。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體檢中心主任郝偉介紹:「它是一種特殊的致病菌,生活在人體的胃裡。在體檢中有幾種方法做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一個是採血的方法,它能夠看到既往有沒有感染,最準確的應該是通過C13和C14吹氣實驗來檢測幽門螺旋桿菌,還可以通過胃鏡檢測。」
郝偉告訴記者,從醫院近年體檢數據來看,幽門螺旋桿菌呈陽性的人數佔體檢總人數的一半左右。那麼,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到底會不會導致胃潰瘍呢?
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郭濤表示,「目前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是胃潰瘍,消化性潰瘍的重要致病因素。並不是每個人感染了都會導致消化性潰瘍或者胃癌。比如說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曾經得過消化性潰瘍或者胃癌,做過胃部分切處手術,甚至有胃癌家族史,就是直系親屬中有胃癌的,這類人群都應該積極地去治療。」
那麼,對於那些已經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但既沒有家族史,又無任何胃部不適症狀的人來說,是否也需要治療呢?
郭濤認為:「這個幽門螺旋桿菌的全球感染率大概是50%左右,如果沒有任何症狀,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患者,不必馬上開始治療幽門螺旋桿菌,可以到醫院進一步地確認諮詢。」
除此之外,還有網友說幽門螺旋桿菌會傳染,這又是不是真的呢?
郭濤給出了解釋:「現在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一個傳染性疾病,通過糞口途徑和口口途徑傳播,所以說大家應該提高衛生意識,在餐前便後要洗手,然後進食的東西要清洗,甚至有的要嚴格地消毒。」
根據專家解釋,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就會導致胃潰瘍,這一說法並不科學,但是幽門螺旋桿菌是胃潰瘍的重要致病因素。專家提醒,目前認為人是幽門螺旋桿菌的唯一傳染源,所以平時大家應注意個人衛生,如餐前便後要洗手以及飲食的衛生。
(責編:祝洋、胡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