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外出監考,發現一些學生,對試卷多次塗改。隨之我仔細觀察發現,這個考場裡所有的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有一瓶塗改液,放在各自桌子的不同位置。我隨機翻看了幾位學生的試卷,發現都多處塗改的明顯痕跡。
對於學生使用塗改液的行為,我是一概不允許的,我對所教的學生都是統一的要求,所以我班裡的學生如果寫錯了字,只是按要求把錯字劃一道斜線,所以學生沒有使用塗改液的。有的學生會問:「老師,我使用改正紙可以嗎?」我說:「不行!」改正紙雖然不像塗改液一樣有「毒」,但是它有「害」。
塗改液有什麼樣的毒呢?首先它有一種刺鼻的氣味,這就是它所釋放的毒氣。塗改液有一個特點,就是「幹得快」,可以隨塗隨寫,而幹得越快,則說明它的毒滲透性越強。其實關於它的毒,你在百度上一搜就可以找到答案的,比如長期使用對肝臟、腎臟、眼睛、皮膚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害。
所以,正在使用塗改液的學生,特別是一些字就把塗改液準備好的學生,一定要從現在起,戒掉塗改液。
為什麼要要「戒掉」一詞呢?就是因為它不但有毒,而且有害,它和上面提到的使用改正紙也有害一樣,它們的害是相同的,還有的學生寫錯字、算錯題以後,習慣把錯字、錯題用筆多次反覆把它們劃成黑疙瘩,其實也是一樣的有害。
它們的害,首先是影響作業、試卷的美觀,也就是平常老師說的作業、試卷不整潔。
其次,無論是使用塗改液、改正紙,還是直接劃成黑疙瘩,都是寫字不認真的緣故,沒有養成嚴格要求自己的好習慣,使用它們改正錯誤的時間越長,書寫不認真的壞習慣就越牢固,出現的書寫錯誤就越多。使用它們,會形成一種心理依賴,而且還會更馬虎,因為寫錯了可以隨意塗改,認不認真又有什麼關係呢。
所以,如果老師對學生這種「依賴塗改」的心理、行為,不去嚴格糾正的話,學生是很難「戒掉」的,因為他們在不知不覺中上癮了。
在我教學的幾十年裡,也遇到過好多回這樣的事情,前面老師不注意這方面的事情,任由學生塗改。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全班學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塗改現象,要去糾正他們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糾正學生寫作業的塗改行為,我採取了既嚴厲又循序漸進的措施,如,一開始(至多一個星期的時間,一般都是以三次作業為限)要求學生每張或每次作業中塗改,不得超過三處,超過了就要把整張紙撕掉重寫。塗改只能用寫字的筆,絕對不能用塗改液、改正紙,若用一次就要撕掉重寫。全班學生一視同仁,違反規定的要自己撕。
開始了一周或幾次之後,最終把錯誤固定為一處,也就是說,一次或一張作業紙上只準出現一次書寫錯誤,第二次出現,就要重寫。
其實,如果寫錯了,可以使用在錯字上劃斜線的方法,這個不限使用的次數。但是由於學生習慣了塗改,往往想不起來劃斜線用時,就隨手塗了,那就只能撕掉,撕了之後自然就會認真。
電腦閱卷已經被越來越多地採用,工整乾淨的書寫,可以讓電腦更好地識別,潦草塗改勢必會影響識別率,最終影響的得分。所以認真書寫是非常重要的。
認真是一個良好的品質,不僅對於學生,對於成人,尤為重要。如有的學生馬虎慣了,當在新發的作業本上寫自己的名字都會寫錯塗改,想一想他做其他事情會認真嗎?長大了以後這樣的毛病更是難以改正。
學習成績是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體現,所以老師要把工作做細,注意到學生的細節之處,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家長也注意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幫孩子改掉壞習慣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