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都區的一小區為國內首個第四代住房項目,家家戶戶的陽臺都種上了綠植,從空中俯瞰,十分震撼,居民住在三面環景的私家庭院中,層層有街巷,戶戶有庭院,看起來就像是居住在「森林」中一樣。這也是當地首個「垂直森林」住宅小區。
據了解,第四代住房重點在於增加可供綠化種植的平面面積,提高綠視率,為植物的生長尋找新空間,發展垂直綠化從而就成為了改善現代城市生態環境的有效手段。
20多種植物、三面環景
覆蓋在每家每戶庭院上的植物既有喬木、灌木,還有常春藤、桂花、三角梅、櫻花等花類植物。據了解,植物種類有20多種。
小區利用了住宅的全部建築外牆牆面進行垂直綠化、空間綠化,還採用了外挑平臺覆土後植樹綠化,使全部外牆都被花草樹木所覆蓋。
小區一共有8棟樓,每棟樓30層,依照戶型面積不同,庭院大小從40多平方米到100多平方米不等。
小區開發商相關人員表示:「8棟住宅樓空中牆面垂直綠化和空中庭院立體綠化面積有2.72萬平方米;小區總綠化面積達3.39萬平方米,綠化率高達160%,使建築達到了『零佔地』。」
這樣的空中森林是如何實現的?
小區開發商相關人員介紹,在設計方案中,所有院子的混凝板都是下沉板上翻梁。「下沉板有60釐米左右深度,也就是說可以回填土60釐米厚,在靠牆栽種大樹的地方還可以做一個向上50釐米的樹池,這樣在靠牆的地方便有1米多深的覆土,即可以栽種4~5米高的樹,並將樹幹固定在牆上,以防大風將樹颳倒或使其搖晃,在其它不靠牆的才栽種1~2米的低矮植物、果樹或灌木,這樣整個庭院的花草樹木便顯得錯落有致,抵禦任何大風也沒問題。」
目前入住的業主較少
從小區物管工作人員處了解到,該小區已經在去年9月份交房,目前入住的業主較少,大部分都還在裝修階段。
另據搜狐消息,目前整個小區僅有10餘戶業主入住。
今年5月,業主孫先生正式入住該小區。他於2018年在此購買了一套160平方米的房屋。寬敞舒適的庭院,是孫先生選擇這裡的重要原因。
關於植物的灌溉問題,孫先生透露,每戶庭院都配有自動噴淋設備,「是物業裝的噴淋系統。噴淋可以覆蓋百分之九十的植物,噴淋的位置可以自己調節,也可以自己開啟或關閉」。
據小區開發商,為了保持小區同一外景,庭院的綠化由專門的園林工程部負責,覆土裡設計了自動滴灌、噴灌系統,可以保證植物一直存活,還設計了三層防水系統,外加一層防穿刺,保證整個景觀不會被破壞掉。
但森林庭院也有令人煩惱的地方。一位已入住數月的業主表示,小區的外觀和室內的私家花園的確設計很不錯,但大量的綠植,也招來了大量的蚊蟲等,給平時的生活也帶來了困擾,綠植的灌溉和陽臺的承重,也讓他有一些擔憂。
從網友評論來看,大家憂慮最多的也是蚊蟲問題。
來源:頭條新聞、中國青年報、紅星新聞、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