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餘有個「寶藏村」,村裡數萬條「科技魚」即將上市

2020-12-05 澎湃新聞

新餘有個「寶藏村」,村裡數萬條「科技魚」即將上市

2020-12-01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新餘日報融媒體 新餘發布

新餘發布往期熱文推薦

「桃花流水鱖魚肥」。作為我國「四大淡水名魚」中的一種,鱖魚在暮春時節最為肥美。眼下,正值鱖魚稀缺的冬季,然而在羅坊鎮竹山村,數萬條新鮮肥美的鱖魚即將出塘上市,銷往全國各地。近日,新餘日報新媒體中心《走村看脫貧》來到羅坊鎮竹山村一探究竟。

鱖魚養在大棚裡

走近羅坊竹山村委頤養之家旁,一個個白色大棚映入眼帘,裡面並沒有種植大棚蔬菜,而是養了一缸缸鱖魚,這裡正是全省首個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基地——新餘科儂創富漁業有限公司。

進入大棚內,仿佛置身於暖春之中。放眼望去,整個車間內滿是巨型「魚缸」,每個「魚缸」直徑6.2米,距離地面1.25米高,底下呈漏鬥狀,最深的水位有1.7米。據基地工作人員鄒海龍介紹,每個缸體能裝30立方水,裡面有3000尾鱖魚,按96%的產出來算,每個缸體大概產出2800尾魚,根據每尾魚0.8斤~1.2斤計算,一個缸體能達到2500-3000斤的產量。像這樣的巨型「魚缸」,每個車間有10個,在養殖基地,共有6個這樣的車間。

一條魚背後的科技含量

工廠化養魚是怎樣實現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基地對養殖水體進行科學淨化循環處理,同時將溫度、溼度等指標控制在最適宜鱖魚的生長繁殖狀態,相當於人為給魚兒營造了一個像大湖養殖的生態環境。這樣養魚佔地面積少,養殖密度大,存活率高,品質得到提升,還能實現全年穩產、高產。

記者看到,每個巨型「魚缸」內通著4套管道,分別是供氧、面水、底水和補水系統。經過過濾、生化菌處理、紫外燈消毒等一系列的科學淨化程序,缸體內的鱖魚便能「喝」上循環水,「吸」上新鮮空氣。據介紹,經過這四套系統,一個車間10個缸體,共300立方水,每天的換水量為60-100立方,不僅節約了水源,實現水的循環利用,而且不產生養殖系統內外汙染。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除了投餌和排汙需要人工操作外,大棚內水質、水溫、水流的控制已實行全自動化管理,在手機app上就能操作。

養殖鱖魚的「寶藏村」

眾所周知,鱖魚是「三花五羅」中最為名貴的魚,肉質細嫩,滋味鮮美,然而養殖難度高,人工養殖存活率低也讓很多養殖戶望而卻步。說起當初養殖鱖魚的難題,基地負責人孔小冬娓娓道來,原來,鱖魚養殖對水質要求高,而且鱖魚膽子小,很容易因受驚而相互攻擊造成死亡。「車打個喇叭都會嚇到它,鱖魚需要幽靜的地方養殖,特別要避開交通要道,離公路至少達到一公裡以上。」正因如此,考察了多個地方後,空氣清新、環境幽靜、水質優良、生態宜居的「十三五」省級貧困村——羅坊鎮竹山村成了孔小冬眼中的「寶藏村」。2019年底,在市、區扶貧辦、鎮政府、竹山村委的多方支持下,竹山工廠化養魚基地建立。新餘科儂創富漁業有限公司對場地、大棚等設施進行租賃,所得租金的80%將由竹山村委按照本村的產業分配方案對全村32戶貧困戶進行二次分配;其他20%的資金,納入村集體收入,用於曉康驛站等村集體公益事業。

孔小冬告訴記者,這是全省第一家工廠化養魚基地,加上「寶藏村」優質的生態資源保障,這裡也是全國首家成功實現鱖魚工廠化的養殖基地。據介紹,鱖魚的生長周期是4個月,這樣的工廠化養魚,一年可以養2個周期。「2號車間的鱖魚養了3個多月,每條魚的平均重量已經突破了八兩。12月就能上市了。希望早點上市開賣,讓竹山村真正成為我們村民的致富『寶藏村』。」孔小冬說。

來源:新餘日報

文/圖:記者陳玉霞 見習記者唐齊 通訊員何蕾蕾

視頻:見習記者唐齊

原標題:《新餘有個「寶藏村」,村裡數萬條「科技魚」即將上市》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即墨「曬魚村」一年產乾魚260萬斤 房前屋頂到處是魚
    進入秋季以後,有著30多年曬魚歷史的即墨鰲山衛街道垛石村又到了一年中曬魚最為忙碌時節,家家戶戶房頂屋前到處是一片曬魚景象。據了解,目前村莊曬魚品種有30多種,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鮁魚。如今,曬魚已經成為村莊一項重要產業,整個村莊一年產乾魚260多萬斤,成為遠近聞名的「曬魚村」。
  • 文昌村 引得活水養鮮魚
    本網訊(通訊員 黃姚)「我們一家人都喜歡吃魚,這裡的魚肉質好、品種多,價格還實惠,我多買了一些,準備作為年貨。」元旦節前夕,安化縣冷市鎮文昌村來了上百名採購者。「我們村上開闢了5個魚塘,引用活水養殖,採取魚草為主、飼料為輔的餵養方式,產出的魚肉質鮮嫩,口感好,深受大家喜歡。
  • 探秘「中國第一蛇村」:幾百村民養300萬條蛇
    他是村裡最早的養蛇人之一,最多時他一人就養著近20萬條蛇。目前,除了展覽他仍然養殖著不少蛇,而博物館對面的一排低矮平房,就是飼養室。楊洪昌領著記者進入其中一間養著烏梢蛇的飼養室。飼養室光線昏暗,幾扇窗戶都蒙上了黑布,地下鋪滿了小石塊,「這是為了控制溼度和溫度。」楊洪昌說完停在一處木籠前,準備拔去籠上的插銷。
  • 濟南有個最牛「彩蛋村」,村裡養的雞聽搖滾樂,下「七彩蛋」
    每天早7點左右,她就要將1000多斤重的精飼料分多次扛上小車,再將飼料分別放入四五十個飼料槽中,餵雞的過程長達3小時左右。「都是最好的綠色飼料,有玉米、麥麩、小米等。」李聖臻表示,一隻雞平均每天要吃掉近2角錢的飼料,光飼料成本一天就是2000多元,除飼料外,在雞棚內雞也會啄食泥土中的蟲子、草莖等。
  • 總投資142億元,億元以上項目25個!新餘2020年三季度50個重點項目...
    2020年三季度集中開工重點項目簡介1、江西新鑫金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70萬噸優特鋼盤圓表面集中處理生產線項目簡介該項目由江西新鑫金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位於新餘袁河經開區鐵西路,總投資5.5億元,佔地124.13畝。
  • 杭州集體經濟薄弱村全「摘帽」 消薄有十法 增收更長久
    2018年5月,杭州根據全市鄉村消薄經驗,總結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十法」,探索出發展物業經濟、盤活資產資源、土地綜合整治、鄉村旅遊帶動等10條路子。如今,杭州已實施消薄增收項目660個。&nbsp&nbsp&nbsp&nbsp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杭州全市309個集體經濟總收入市定薄弱村和258個經營性集體經濟薄弱村全部「摘帽」。
  • 用滅掃利毒魚,整村停水11小時,這4人當庭判了!
    而這些魚的死因是因為前一晚有人用了「滅掃利」毒魚。(滅掃利: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   2020年9月17日,由臨安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汪某某等四人涉嫌非法捕撈水產品一案開庭審理。   四人深夜毒魚,其中一人還是飯店老闆   「老汪,晚上抓魚去不去?郡沃村那裡有魚抓。」   「好的呀,我讓老薑去準備藥。」
  •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個村,記憶中的三件事,那叫做往事不堪回首
    山還是那個山,村還是那個村,只是日子不是以前的日子。——記家鄉生活奔小康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個村,祖祖輩輩的家鄉父老居住在這裡,得益於這裡的山形,村子剛好處在盆地中,山的外面還是山,去過縣城的村裡人,用指頭也能數得過來。
  • 南部出逃78條鱷魚仍有5條下落不明 政府下令「活要見鱷,死要見屍」
    這家名叫天宇鱷魚養殖有限公司的養殖場內78條暹羅鱷魚在轉運途中,逃出養殖場,進入附近一處魚塘和旁邊的西河。截至目前,養殖場已經成功找回73條逃逸的鱷魚,仍有5條鱷魚下落不明,當地仍在組織人員追蹤鱷魚的下落。
  • 這條「萌魚」你見過嗎? 它可是娃娃魚的同宗親戚
    但是,奇怪的是,這條魚的腦袋上,竟然長著6個紅色的角,角上還有許多細細的須。在水中,那紅角就如同一簇簇珊瑚,很好看。  昨天,記者從臨海杜橋土城村黨支書金先國那裡了解到,這條魚是一個月前,村民老金從村口外的團橫河裡撈上來的。  「我覺得這魚長得真奇怪,我從沒見過,有點像娃娃魚。」老金平時喜歡撈點小魚小蝦,但長相這樣奇怪的魚,他也是頭一次碰到。
  • 「魚在塘裡跳,人在岸上笑」
    △村民正在拉網捕魚 肖亞輝 攝 半個小時後,漁網裡上百條活蹦亂跳的真塘魚,被拖上岸。大的鮮魚5公斤多,小的也有1公斤重。目前,按市場每公斤銷售價30元計算,貨款價值6萬多元。」鄧於軍說,三年來,經縣供銷合作社牽線搭橋,縣內外商家共採購鮮魚近40噸,貨款100多萬元。僅此一項,村集體經濟收入每年遞增5萬元,還解決了村裡24戶貧困戶的就業。 真塘村現有山地面積2000餘畝,大部分屬紫色頁巖地貌。其中,該村的山坪塘星羅棋布,鑲嵌在大小山頭和田野裡。
  • 實控人籤署股份轉讓協議 新研股份或易主新餘華控
    若本次權益變動全部完成後,新餘華控將通過直接持股、投票權委託的方式合計擁有新研股份投票權的股份數量3.30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2.1354%,該協議的籤訂可能會導致新研股份實際控制人由周衛華變更為新餘華控。華控基金總裁入主或將上位新研股份實際控制人的新餘華控是個什麼來頭?
  • 16條舊村!超1.1萬畝!2020年禪城、南海這些村要動!進度曝光!
    2020年,佛山城市更新又有了新進展禪城、南海接力推介,多達16條村將迎來整村改造!下面來看看,進度如何?南海區2020年,南海共推出9個舊村改造項目,共約7972畝,對比去年,今年新推出了羅村務莊、上柏、街邊3個舊村,以及小塘蓮子塘、橫溪2條村。其中,6條村已迎來房企「插旗」!
  • 六個角四條腿!這種魚你見過嗎? 臨海有驚奇發現
    昨天,記者從臨海杜橋土城村黨支書金先國那裡了解到,這條魚是一個月前,村民老金從村口外的團橫河裡撈上來的。 「我覺得這魚長得真奇怪,我從沒見過,有點像娃娃魚。」老金平時喜歡撈點小魚小蝦,但長相這樣奇怪的魚,他也是頭一次碰到。擔心撈上來的是娃娃魚,老金連忙帶著魚去找村黨支書金先國。「我首先斷定,肯定不是娃娃魚,顏色也不對。」
  • 中國「蛇村」是哪裡 年售300多萬條毒蛇
    蛇在醫學上有很大的藥用價值,而大多數人對於這種冷血動物充滿了畏懼。但是,在中國卻有這麼一個村莊。幾乎家家都養蛇。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塊看一下中國「蛇村」是哪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鼎通科技科創板上市:市值33億 王成海家族色彩濃厚
    (簡稱:「鼎通科技」,股票代碼為:「688668」)昨日在科創板上市。鼎通科技發行2129.00萬股,發行價為20.07元,募資總額為4.27億元。鼎通科技在2017年、2018年、2019年淨利潤分別為3013.2萬元、4572.5萬元、5393.8萬元;鼎通科技在2020年上半年淨利潤為3539.39萬元。
  • 千村萬戶看小康|鄒城上磨石嶺村:石徑古井石板路,築起山村致富
    (□記者 常青 報導)守著「金山」長嘆,捧著「金碗」沒飯,娶個媳婦都難,這是過去上磨石嶺村的真實寫照。這個位於鄒城市張莊鎮鳳凰山東麓山坡下的村子,古時便以出產磨刀石、磨盤石而聞名,故得名上磨石嶺。村中有傳統民居70餘座,300年以上的老柿樹30餘株,背靠魯西南第一高峰鳳凰山,旅遊資源豐富。然而,因村中交通不便、環境惡劣而鮮有人至。
  • 三水大塘六一村:北江過境,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裡有北江穿境而過,毗鄰大坑山森林公園,生態環境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是不可多得的一片淨土。六一村擁有廣東省首批傳統古村落和宜居村莊——梅花村,據說這條村已有500多年歷史。六一村黨總支部副書記告訴發布君,因為當年梅花村遍布梅樹,整條村仿佛被紅雲籠罩,宛如世外桃源,也由此得名「梅花村」。而在村頭大榕樹旁邊,有5個池塘呈梅花狀分布,因此也有人認為梅花村得名來源於此。
  • 陰溝裡連續出現11條娃娃魚!村民們都懷疑是野生的 全村都驚動了
    可是官渡區竹園村的村民,最近卻接連幾天,在村內的一處下水道裡,不斷發現有娃娃魚的身影,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從市民拍攝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兩條娃娃魚出現在村內一條排汙溝裡,體型頗為壯碩,還不時在流動的汙水中蠕動著。記者來到竹園村時,不少附近的住戶都還在對此事議論紛紛。市民:「這麼大,有這麼長,昨天兩條,今天有六條,大概四斤多(每條)。」
  • 智果村裡「種」文化
    從108國道轉入洋縣謝村鎮智果村的入村路,兩邊連片的稻田立刻映入眼帘。綠油油的稻田向遠處延伸,成環繞之勢將智果村包圍著,一幅「江南水鄉」的景象呈現在大家面前。到達智果村已是6月18日的中午,儘管烈日高照,但依舊擋不住勤勞的智果村人。綠色的稻田間,幾名身穿淺色衣服的村民正在除草,陽光灑下來顯得格外耀眼;村民家門口外,有人帶著小孩拿盆接水洗衣,看到有外人走過便會熱情打聲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