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積巖巖石地層剖面測量的基本要求

2020-12-03 地海探心

測制沉積巖地層剖面的目的是了解沉積序列的巖石組成和結構,正確建立調查區的巖石地層層序,合理劃分正式和非正式巖石地層填圖單位。

沉積巖巖石地層的填圖單位要劃分到組,組內必須劃分到段並進行翔實填繪。

在段內必須詳細劃分出與沉積成礦作用或層控成礦作用相關的特殊地質體、含礦層、蝕變帶、特殊的化學沉積層(如巖鹽層、鐵質殼層、結核層等)、黑色頁巖層(烴源巖層)、矽質巖層、微生物巖層、礫巖層、滑塌沉積層、生物礁、生物灘沉積層、巖舌、巖楔、火山巖夾層等標誌層,作為非正式填圖單位填繪在圖上。

測好地層剖面的三點基本要求

1、剖面測制中詳細分層描述是關鍵,分層描述要帶著基本層序 和相分析的理念;

雲南羅平中三疊統關嶺組二段中部地層劃分

基本層序野外描述要點

首先弄清楚區域內的基本層序類型

1).旋迴性基本層序:① 正向旋迴的,如曲流河沉積基本層序;② 反向旋迴的,如進積型礫石質海岸沉積基本層序;③ 雙向變化的,如潮汐作用序列基本層序

2). 非旋迴性基本層序:① 巖性均一的沉積;② 具某種隨機出現的夾層沉積

青海省拜溝口黃河階地剖面

其次弄清楚基本層序內的巖性相,巖性相是組成基本層序最小的巖石單位.。在野外工作中,通常根據巖性和沉積及生物結構構造類型進行命名。如一個曲流河沉積的基本層序一般由四種巖性相組合而成的,自下而上依次是:塊狀含礫砂巖(Sms)→槽狀交錯層理砂巖(St)→爬升層理粉砂巖(Fe) →水平層理泥巖(F1)

再次要明白基本層序的頂底界面,多以衝刷面、暴露面為界,在無海泛面或海泛面難以識別的層序中,常以特殊沉積層,如重力流沉積、生物富集層、火山灰層或特殊巖性夾層的重複出現分出基本層序。在濱淺海層序中,以海泛面為界;

青海循化縣王家組實測剖面

特別要理解疊覆特徵,基本層理內各巖性相有無優選的疊覆方向,基本層序之間的疊覆特點,可否構成進積、退積和加積型序列;

基本層序古生物內容:利用化石確定基本層序時代,解釋古沉積環境,可利用生境型的疊覆特點,闡明基本層序的疊覆關係

基本層序的縱橫向變化:利用詳測剖面、草測剖面及填圖路線查明基本層序的空間變化,可否構成進積、退積和加積型序列, 包括其組成、結構、類型、厚度及特殊夾層與某些重要界面的變化情況

與理想的相模式比較:對比異同點,幫助認識形成基本層序的沉積作用和環境特點,並起預測作用。

2、柱狀信手剖面圖要在野外完成;

野外記錄

狀信手剖面圖和實測剖面兩者記

剖面記錄完整

利用詳測剖面、草測剖面及填圖路線查明基本層序的空間變化,可否構成進積、退積和加積型序列, 包括其組成、結構、類型、厚度及特殊夾層與某些重要界面的變化情況。

3、系統採集好各類樣品,採集樣 品的目的性要十分明確。

採集標本注意事項

工具:地質錘,鉛筆或籤字筆,野外記錄本。

1)大小

打標本時有「三六九」之說,即標本大小規格以3x6x9(cm)為好,用地質錘扁頭敲去稜角,使標本外觀整齊。

2)新鮮面

巖石有風化面與新鮮面,要儘量敲出新鮮面,使風化面越少越好。

3)編號

採集下來的標本應立即貼上膠布,用鉛筆標註編號,或用籤字筆直接在標本上標註。

4)記錄

在野外記錄本上記錄標本採集地點、巖石分布特點、周圍巖石特徵,描述標本。

5)包裝

軟紙包裹,易碎的標本最好用棉花;特別用途的如地球物理上精密測量巖石密度,而巖石孔隙度又較大,則需立即蠟封。

最最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啊。

相關焦點

  • 知識窗▏海底淺地層剖面探測及其作業應用
    海底地層剖面測量是海洋物理探測的重要內容,它利用聲波脈衝在水中和水下沉積物內傳播和反射的特性來探測海底地層結構。
  • 【一日一題】(411)地層剖面
    下圖為距今2.3一1萬年期間薩拉烏蘇河流域 米浪溝灣地層剖面示意圖,其中黑壚土是發育 於黃土母質上的一種土壤。讀圖完成下面小題。沉積速率是指單位時間內的沉積物厚度。根據材料分析,薩拉烏蘇河流域米浪溝灣平均沉積速率最大的時期為A. 距今2.34~1.93萬年      B. 距今1.93~1.9萬年C. 距今1.9~1.45萬年D. 距今1.45~1.0萬年3. 地層剖面示意圖中甲時期的大氣環流特點是A. 受西北季風影響增強    B.
  • 難得的地層紀錄:薊縣剖面
    但科學家正在逐漸接近這一千古之迷的迷底,隱藏在遠古大洋中的各種沉積紀錄就是恢復地球歷史最為關鍵的證據。 01. 距今25億年至18億年間,現今的華北地區大部,是一塊較為穩定的大陸,地質上稱為「華北原地臺」或「華北克拉通」。
  • 地層剖面實測與剖面圖、柱狀圖的繪製
    目錄一、目的和要求二、野外實測剖面的步驟三、室內製作地層剖面圖四、室內製作綜合地層柱狀圖
  • 秦皇島柳江向斜地層剖面典型巖石圖冊
    書中以地質年代為縱坐標,用5 個典型路線實習剖面展示了自新元古界青白口繫到中生界上侏羅統共計23 個地層組的巖石特徵,按照上下層位關係從老到新順序編排各種巖石類型。其中,採用野外剖面照片42 張、手標本圖片25 張和薄片照片184 張等,每幅圖片均附有對地學愛好者很容易接受和理解的簡要說明。
  • 地質剖面測量的這些知識點,值得收藏!
    地質剖面測量屬於工程中的基礎操作,現階段一般情況下會選擇在地質填土工作的開始階段進行,只有少數因為實際情況的不同而放在工程後期進行。它是指測定剖面線上地形點以及工程點的位置和高程,嚴格按照規定的正確比例尺繪製成的圖。
  • 北戴河實習帶上ta:《秦皇島柳江向斜地層剖面典型巖石圖冊》
    書中以地質年代為縱坐標,用5 個典型路線實習剖面展示了自新元古界青白口繫到中生界上侏羅統共計23 個地層組的巖石特徵,按照上下層位關係從老到新順序編排各種巖石類型。其中,採用野外剖面照片42 張、手標本圖片25 張和薄片照片184 張等,每幅圖片均附有對地學愛好者很容易接受和理解的簡要說明。
  • 中國的11顆「金釘子」剖面分布
    「金釘子」確定條件非常苛刻必須滿足以下三大條件:一、地質條件:要求剖面地層出露完好,連續不間斷,巖性單一,構造簡單,而且能夠永久性保存。二、生物條件:要求巖層中的化石種類豐富,可以用於全球的對比和研究。
  • 區域地層的研究!
    區域地層的研究按現在的定義,翁貝拉塔那群是從尤德納穆坦納亞群的冰磧物開始,後者不整合益在被侵蝕的伯拉群沉積物上面。這些冰磧物可能部分沉積在淺海中,部分是大陸冰磧。這可能是一個超復的層序,但這個地區沉積了多少塔普菜山組是不清楚的。
  • 浙江安吉發現地層"天書":記錄5億年前海綿生物演化
    中新網杭州11月18日電(記者 王逸飛 通訊員 陳毛應)18日,全國地層委員會25名專家在浙江省湖州市確認,位於當地安吉縣的杭垓剖面,揭示了4.44億年前較深水相的底棲生物群落面貌,為研究海綿生物演化揭開了一個重要窗口。專家將其喻為地層「天書」,在此基本可以領略地球演變史全過程。
  • 中國的11顆「金釘子」剖面,你見過幾個
    「金釘子」是全球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GSSP)的俗稱。「金釘子」一旦在世界某個地方「釘下」,該地點就變成一個地質年代的「國際標準」,對照它,便可以對應標出其他巖層的「年齡」,是年代地層統一的「度量衡」。
  • 珊瑚沙島沉積年代地層學問題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邊緣海與大洋地質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陳天然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科學家合作,在珊瑚沙島沉積年代地層學問題上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珊瑚沙島發育於珊瑚礁坪,出露於海面之上,由鈣質生物骨骼堆積而成。
  • 早元古宙巖石的地層和地質年代
    早元古宙巖石的地層和地質年代早元古宙(中前寒武紀)巖石的地層和地質年代學的不同方面的討論是在W.R.範施馬斯等人的領導下進行的。範施馬斯指出,年齡(銣-鍶法)為21億年的尼皮新輝綠巖從底到頂侵入了休倫群,而且是在巖層褶皺期侵入的。
  • 地質圖是怎麼畫出來的,明明只有很少剖面能顯露出來?
    根據這一基礎,按相應的標準對不同的地層填塗上不同的顏色,繪製出相應的地層柱狀圖,圖切剖面等要素,再經過一系列修飾,你就可以得到一幅五彩繽紛的地質圖啦。一、繪製地層剖面示意圖 1、地層剖面示意圖內容 地層剖面示意圖是表示地層在野外暴露的實際情況的概略性圖件。
  • 沉積微相研究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沉積微相研究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1.基礎地質資料當在一定的區域範圍內對某一地層單位進行沉積相或沉積微相或沉積環境分析時:1.1.1應從最基礎的地質工作入手,研究巖層本身的性質,諸如成分、顏色、結構、沉積構造、分選性、組成顆粒的特徵(圓度、球度、表面微觀特徵)、
  • 新版《中國綜合地層和時間框架》發布
    利用地質記錄劃分地質歷史,解決不同地區的地層對比,是所有地質學研究的基礎。《中國綜合地層和時間框架》涵蓋了從埃迪卡拉紀到第四紀總共13個紀的綜合地層和時間框架,除生物地層方面的最新成果外,還包括各紀綜合地層和時間框架、中國主要板塊之間的對比等,以適應國際地層學有關後層型研究的新要求,為地學其它領域提供一個以中國剖面為主的時間框架。
  • 勘探線設計地質剖面圖的編制方法
    對於邊界不清的礦體或礦化帶,一般要求穿過礦體(或礦化帶)10-20m停鑽;但必須注意決不允許在礦化帶(或含礦帶)中停鑽,避免漏掉工業礦體。編制鑽孔設計書,作出設計鑽孔理想柱狀圖,簡要說明鑽孔位置、鑽進方位、傾角(或天頂角)、預計穿過的礦體、地層、巖石種類、產狀和物理性質(硬度、孔隙度等),斷裂破碎帶、流砂層、水文地質情況及終孔深度等。並附上對鑽探質量的技術要求和注意事項。
  • Geological Journal:寒武系年代地層劃分新方法——碳同位素變化型...
    吳亞生等-GJ:寒武系年代地層劃分新方法——碳同位素變化型曲線我國多個沉積盆地深部寒武系以白雲巖為主,且缺失可用於地層對比的化石信息,因此如何對這些白雲巖地層進行年代地層劃分是國內外研究的重點與難點。新疆柯坪的蓬萊壩發育了一條完整的近千米的寒武系白雲巖剖面,前人曾對這條剖面開展了大量的地層學研究,由於中上統數百米地層不含化石,此前一直無法進行階一級的精細年代地層劃分。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吳亞生副研究員與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中國石油塔裡木油田公司、美國蒙特克萊爾大學的專家合作,對蓬萊壩剖面495個樣品開展了碳同位素研究,獲得了一條高質量的碳同位素曲線(圖1)。
  • 奧陶系灰巖地層記錄了L群球粒隕石母體,現已將裂解年齡精確限定
    瑞典南部Hällekis-Thorsberg奧陶系灰巖是研究L群母體裂解過程的經典剖面。最近研究者利用該剖面全巖3He, 187Os/188Os確定了裂解事件對應的最低層位(Schmitz et al., 2019)。此外,該剖面鄰近區域奧陶時期火山活動發育,雖未發現斑脫巖(風化火山灰)層位,但灰巖中火山灰來源物質較為豐富。這些有利條件為本研究的展開提供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