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國綜合地層和時間框架》發布

2020-12-01 中國科學院

新版《中國綜合地層和時間框架》發布

2019-01-22 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沈樹忠、戎嘉餘主編的《中國科學:地球科學》專輯《中國綜合地層和時間框架》正式出版。這是對本世紀以來中國地層學研究進展的一次綜合性整理和總結,專輯中發布的中國高精度綜合地層框架,可為全球或區域地層深化研究、各省區開展大比例尺地質填圖工作,以及在相對精準的時間尺度上開展生物演化研究提供參考。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地層學研究不斷前進。1959年召開的第一屆全國地層會議對中國各紀地層做了第一次系統總結,後續開展了全國性區域地質調查,其中的巖石和生物地層相關工作為中國地層學研究帶來了重要進展。此後,每隔約20年召開一次的全國性地層會議。1997年以來,寒武系、奧陶系、石炭系和二疊系的11個階底界「金釘子」在中國確立,是讓中國地層學研究走向世界前列。

  時間和空間是物質存在的基礎。在地質歷史時期中,發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生物事件(如生物大輻射、大滅絕及其後的復甦等)和環境劇變事件(如大陸重組、全球海平面升降、溫度大幅度升降等)。為了了解這些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速度和原因,需要把它們在統一的時間框架中排定。利用地質記錄劃分地質歷史,解決不同地區的地層對比,是所有地質學研究的基礎。《中國綜合地層和時間框架》涵蓋了從埃迪卡拉紀到第四紀總共13個紀的綜合地層和時間框架,除生物地層方面的最新成果外,還包括各紀綜合地層和時間框架、中國主要板塊之間的對比等,以適應國際地層學有關後層型研究的新要求,為地學其它領域提供一個以中國剖面為主的時間框架。

  《中國綜合地層和時間框架》還提出了綜合地層研究領域今後需要重視的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繼續加強化石系統分類學研究,盡力提高各時期生物地層學的劃分對比精度和可靠性。二是加強高精度地質年代學、同位素地球化學地層學、磁性地層學、旋迴地層學、氣候地層學等的綜合研究,特別是注重海陸相地層系列和各盆地間的對比。三是優化各類地層學資料庫的頂層設計,做好深時地層學大數據工作,把關古生物地層資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做好定量地層學的研究工作。專輯還建議,要利用大數據開展高精度時間框架下的古地理研究,為圈定烴源巖和其它沉積礦產資源的時空分布提供重要參考,為深化基礎科學和滿足國家需求服務。

  專輯連結

專輯封面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沈樹忠、戎嘉餘主編的《中國科學:地球科學》專輯《中國綜合地層和時間框架》正式出版。這是對本世紀以來中國地層學研究進展的一次綜合性整理和總結,專輯中發布的中國高精度綜合地層框架,可為全球或區域地層深化研究、各省區開展大比例尺地質填圖工作,以及在相對精準的時間尺度上開展生物演化研究提供參考。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地層學研究不斷前進。1959年召開的第一屆全國地層會議對中國各紀地層做了第一次系統總結,後續開展了全國性區域地質調查,其中的巖石和生物地層相關工作為中國地層學研究帶來了重要進展。此後,每隔約20年召開一次的全國性地層會議。1997年以來,寒武系、奧陶系、石炭系和二疊系的11個階底界「金釘子」在中國確立,是讓中國地層學研究走向世界前列。
  時間和空間是物質存在的基礎。在地質歷史時期中,發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生物事件(如生物大輻射、大滅絕及其後的復甦等)和環境劇變事件(如大陸重組、全球海平面升降、溫度大幅度升降等)。為了了解這些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速度和原因,需要把它們在統一的時間框架中排定。利用地質記錄劃分地質歷史,解決不同地區的地層對比,是所有地質學研究的基礎。《中國綜合地層和時間框架》涵蓋了從埃迪卡拉紀到第四紀總共13個紀的綜合地層和時間框架,除生物地層方面的最新成果外,還包括各紀綜合地層和時間框架、中國主要板塊之間的對比等,以適應國際地層學有關後層型研究的新要求,為地學其它領域提供一個以中國剖面為主的時間框架。
  《中國綜合地層和時間框架》還提出了綜合地層研究領域今後需要重視的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繼續加強化石系統分類學研究,盡力提高各時期生物地層學的劃分對比精度和可靠性。二是加強高精度地質年代學、同位素地球化學地層學、磁性地層學、旋迴地層學、氣候地層學等的綜合研究,特別是注重海陸相地層系列和各盆地間的對比。三是優化各類地層學資料庫的頂層設計,做好深時地層學大數據工作,把關古生物地層資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做好定量地層學的研究工作。專輯還建議,要利用大數據開展高精度時間框架下的古地理研究,為圈定烴源巖和其它沉積礦產資源的時空分布提供重要參考,為深化基礎科學和滿足國家需求服務。
  專輯連結

專輯封面

列印 責任編輯:程博

相關焦點

  • 最新版中國綜合地層時間框架正式發布—新聞—科學網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沈樹忠和戎嘉餘院士主編的《中國科學:地球科學》專輯《中國綜合地層和時間框架》正式出版
  • 黃海第四紀年代地層框架研究取得新突破
    日前,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作在我國黃海第四紀年代地層框架研究中取得了新突破,精確確定了取自南黃海中部NHH01鑽孔巖心的底界年齡,建立了該區的年代地層年齡框架。海洋一所項目負責人石學法告訴中國海洋報記者,在「908專項」課題的資助下,兩個團隊合作對南黃海中部獲取的長達125.64米的NHH01孔巖心開展了系統的巖石磁學、古地磁學和沉積學研究。通過4年多的精心研究,綜合對比磁學和沉積學指標,最終將該孔69米處的年齡確定為78萬年,鑽孔底界年齡確定為110萬年。
  • 廣州地化所提出整合的東亞全新世火山灰地層框架
    正確理解氣候突變事件的時空差異和驅動機制,需要對高解析度古氣候記錄建立精確的年代學控制。目前東亞高解析度湖泊記錄的定年主要依靠14C法,但該方法在萬年時間尺度存在百年的定年誤差,因而難以制約百年尺度的氣候變化。東亞廣泛存在的火山灰等時標誌層,是古氣候記錄精確定年和時間同步的有力工具。然而,在利用火山灰關聯古記錄前,需要建立細緻的區域火山灰地層框架。
  • 中央氣象臺NMC新版網站發布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胡爭光 宋文彬報導 3月23日,中央氣象臺NMC新版網站(NMC 3.0)發布。該網站定位為國內最權威的國家級天氣預報預警服務產品發布渠道,是中國氣象局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的國際窗口,是對全國3000餘個下級臺站、氣象機構進行專業業務指導的網絡化平臺。新版網站應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充分體現國家級天氣預報發布渠道的綜合、權威、精準、智能、易用特點。
  • 新版航空氣象綜合服務平臺上線
    ,民航局空管局在廈門組織召開了飛行氣象服務需求研討會,並推出新版航空氣象綜合服務平臺。民航局空管局氣象服務部、氣象中心,各地區空管局氣象服務部和氣象中心,廈門空管站氣象臺,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中國航空運輸協會、中國飛行員協會、航空公司、機場、通用航空等用戶代表共約90人參加了研討會。
  • 高精度地層研究揭示奧陶紀末大滅絕與復甦新模式
    ,極大地提升了華南赫南特階綜合地層框架的對比精度。該高精度綜合地層框架對奧陶紀末大滅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奧陶紀末生物大滅絕是顯生宙地球生命所遭受的第二大滅絕事件,僅次於二疊紀末大滅絕,同時也是唯一一次與冰期相關聯的滅絕事件,是國際地學界研究的前沿與熱點之一。
  • 新版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發布 診斷流程被更新
    近期,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正式發布了《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新指南納入了最新的中國人群的研究結果,更新了高血糖的診斷流程,並首次將中醫藥寫入指南。糖尿病綜合控制標準與國內相關學術機構保持一致,並由心血管專科醫師撰寫相應章節。
  • 新版中國藥品監管APP上線 增設藥械化妝品數據查詢
    原標題:新版中國藥品監管APP上線,增設藥械化妝品數據查詢欄目新版「中國藥監」數據查詢欄目及單一欄位查詢頁面9月10日,國家藥品監管局官網消息顯示,新版國家藥監局政府網站移動應用客戶端「中國藥品監管」(
  • 最新版標準中國地圖發布!附新版鹽城地圖
    自然資源部發布2020年標準地圖,標準地圖服務系統新上線55幅公益性地圖和1幅自助製圖底圖。一線一界,都是國家行使主權的疆域;一點一段,都代表著祖國的壯美河山!一起規範使用地圖!中國地圖 1:4800萬世界地圖 1:2.5億G20國家分布圖中國分省地圖—北京市 1∶98萬
  • iTuner 再見,蘋果新版 Mac 系統發布
    iTunes 退出歷史舞臺iTunes 誕生於2001年,是蘋果公司為 Mac 和 PC 開發的一款免費數字媒體播放應用,最初別僅用於MP3音樂播放,逐漸演變成具備管理和播放音樂視頻的軟體。隨著新版 MacOS Catalina 的發布,iTunes 被新增的音樂和播客所代替,除此之外,新版Mac還新增加了隨行功能,用戶可以通過 iPad 來作為 Mac 的第二顯示屏,同時還新增了屏幕使用時間等功能;MacOS Catalina的發布正結束了服役長達18年的 iTunes ,新版macOS能否涅磐重生,我們拭目以待。
  • 新版的重疾險疾病定義和新版的重疾經驗發生率表都有望出臺
    因為這一年,新版的重疾險疾病定義和新版的重疾經驗發生率表都有望出臺,而這兩個標準,將影響整個保險市場若干年。這兩項工作,是保險公司設計重疾險產品的基礎,決定著未來重疾險產品的保障內容、類型、價格走向,與投保人息息相關。7月1日,重疾險定義將停止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早在5月7日,中國精算師協會已就重疾發生率表(2020版)向行業徵求意見。市場已聞風而動。
  • 關於發布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綜合指數和
    成份指數的公告為進一步豐富指數體系,為投資者提供新的分析工具和投資標的,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和上海證券交易所將於2017年1月25日正式發布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綜合指數(簡稱:新興綜指),中國戰略新興產業成份指數(簡稱:新興成指)。
  • 《STEM橫向技能評估概念框架》發布
    Framework)發布。 新發布的第五份報告基於上述四份報告以及已有的10個STEM教育框架,提出了一個評估STEM橫向技能的綜合概念框架。 建立在此前提上,該報告提出了一個STEM橫向技能評估概念框架,以幫助歐洲教育者就什麼是綜合STEM教育以及如何在學校使用一系列數字工具對其進行評估形成共識。 具體而言,該報告概述並討論了在STEM教育中設計和評估綜合STEM主題的四個基本組成部分:核心STEM能力、STEM學習設計原則、形成性評價STEM任務、數字評價工具。
  • 新版《中國藥典》發布,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等中藥被除名
    為什麼這些品種將會被刪除?健識局獲悉,除馬兜鈴和天仙藤存在腎毒性,黃連羊的處方中則含有夜明砂之外,穿山甲被新版《中國藥典》刪除,是因其升級成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 我省發布新版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我省發布新版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2020-12-30 10: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年劍橋KET、PET考試新版詳解
    該考試旨在綜合考察考生的英語聽、說、讀、寫等語言運用能力。 1.讀寫模塊 新版KET將舊版考試中該模塊的9部分56道題減少到7部分32道題,考試時間從70分鐘壓縮到60分鐘;為了全面考察考生在讀寫方面的各項技能與微技能,閱讀材料更加傾向實用類題材,內容深度有所增加;寫作不僅增加了一篇看圖寫故事,而且兩篇寫作均不再設字數上限,為優秀的考生提供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 中國政府網英文版今日新版上線,被贊時髦
    中國政府網英文版今日新版上線,被贊時髦 澎湃新聞記者 龍毅 2014-10-12 23:04 來源:澎湃新聞
  • 酒泉地區下白堊統綜合地層學研究又有新發現
    然而自上世紀80年代之後,該地區下白堊統古生物學和地層學研究進展緩慢,尚缺乏高精度的地層框架和古生物學綜合研究。  鑑於此,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現代陸地生態系統起源與早期演化研究團隊鄭大燃博士、李莎博士與張海春研究員等對酒泉地區下白堊統開展了近十年的地質調查,採集了近萬件化石和巖石標本,在生物地層學、年代地層學和地球化學等綜合研究基礎上,提出了酒泉地區下白堊統新的綜合地層對比框架,並探討了該地區陸地生物演化與環境事件的關聯。
  • 地層的定義哪個好?
    有問必答提個醒 地層的定義哪個好? 答: □地質學上把具一定層位的一層或一組巖石稱地層。
  • 中國氣象網英文版新版3月22日正式上線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永報導 3月22日,在今年的世界氣象日即將到來之際,中國氣象網英文版新版正式上線。    同舊版相比,新版在欄目設置和頁面形式上有了較大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