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作在我國黃海第四紀年代地層框架研究中取得了新突破,精確確定了取自南黃海中部NHH01鑽孔巖心的底界年齡,建立了該區的年代地層年齡框架。
海洋一所項目負責人石學法告訴中國海洋報記者,在「908專項」課題的資助下,兩個團隊合作對南黃海中部獲取的長達125.64米的NHH01孔巖心開展了系統的巖石磁學、古地磁學和沉積學研究。通過4年多的精心研究,綜合對比磁學和沉積學指標,最終將該孔69米處的年齡確定為78萬年,鑽孔底界年齡確定為110萬年。
他表示,這是黃海迄今為止已報導的第四紀以來年代解析度最高、巖心年代最老的鑽孔,不僅為南黃海地區進行精確的地層對比劃分、古氣候古環境演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年代學標尺,也為陸架區的古地磁年代學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研究團隊將根據所建立的新的時間標尺,重建黃海地區100萬年以來的沉積環境和古氣候演化歷史。
據悉,陸架沉積物對於恢復海陸相互作用、海平面變化、環境氣候變化以及區域構造演化歷史等具有重要意義。過去,關於黃海地區長時間尺度沉積物年齡的研究存在明顯不足,缺乏可靠的年代學框架,嚴重製約了黃海第四紀環境演變的研究。此次在黃海第四紀沉積年代學研究方面取得的突破,改變了30年來人們對黃海第四紀沉積地層年齡框架的認識,這是「908專項」繼勃海第四紀沉積地層年齡框架研究取得突破後的又一重要成果。(記者 趙建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