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殺死一隻知更鳥》: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2021-01-08 木木容的小屋

文:木容

圖:木容+網絡

《殺死一隻知更鳥》

故事簡介

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南部的梅科姆鎮,那是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

故事從兩條線展開:

一邊是鎮上一個奇怪的鄰居阿瑟,傑姆、斯庫特和迪爾對這個鄰居充滿了好奇和恐懼,他們通過鎮上的謠言發揮想像,編造了關於阿瑟的各種故事,並試圖進入阿瑟家常年緊閉的房子,一探究竟。

經過那件頑皮的事情後,他們發現在阿瑟家外的樹洞上總是出現一些禮物,正當他們想寫信感謝送禮物的人時,卻發現那個樹洞已經被堵上了……

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

另一邊是鎮上發生了一起指控黑人湯姆強姦一名白人女孩馬耶拉的案件,斯庫特的父親阿迪是湯姆的辯護律師,這引來了鎮上許多白人的不解和指責。

斯庫特和傑姆也不例外的被他人挖苦,但是阿迪仍舊堅持為湯姆辯護,並以身作則,引導斯庫特和傑姆理性、克制的思考,勇敢、從容地面對他人的誤解。

主要人物

讀外國文學,第一件事情就是梳理一下人物關係以及人物的名字。

01 瓊·路易絲·斯各特·芬奇

瓊·路易絲·斯各特·芬奇(後文統一稱她為斯庫特)。斯庫特是一個九歲的小女孩,她是一個頑皮且好勝,但十分善良的孩子。故事,便是從斯庫特的視角展開講述的。

02 傑裡米·阿迪克斯·傑姆·芬奇

傑裡米·阿迪克斯·傑姆·芬奇(後文統一稱他為傑姆)。傑姆是比斯庫特年長四歲的哥哥,儘管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不常在一起玩耍,但傑姆一直都是斯庫特的守護者。傑姆是一個富有想像力和行動力的孩子,對未知充滿強烈的好奇,也具有探索的行動力。

03 阿迪克斯·芬奇

阿迪克斯·芬奇(後文統一稱他為阿迪)。阿迪來自一個令人驕傲的芬奇家族,但是他沒有繼承祖業,而是學習了法律並回到梅科姆鎮上做律師。他是一個優雅又冷靜、理性且克制的人,是充滿了正義的律師,也是斯庫特和傑姆溫情的父親。他用自己的言傳身教,交給孩子如何理性的看待世界。

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芬奇一家

04 查爾斯·貝克·迪爾·哈裡斯

查爾斯·貝克·迪爾·哈裡斯(後文統一稱他為迪爾)。迪爾幾乎每年暑假都會到梅科姆鎮的姨媽家度過,他也成為了斯庫特和傑姆暑假期間的玩伴。

05 阿瑟·布·雷德利

阿瑟·布·雷德利(後文統一稱他為阿瑟)。阿瑟是這個鎮上的「怪人」,他們一家足不出戶,家門緊閉,不與任何人交往親近。斯庫特和傑姆從鎮上人們的口中聽說了一些關於阿瑟家的傳言,很長時間裡他們都對阿瑟家的一切充滿敵意,但是隨著傑姆、迪爾和斯庫特的一次冒險,他們開始改變了自己曾經的觀點。

06 鮑勃·尤厄爾

鮑勃·尤厄爾(後文統一稱他為尤厄爾)。尤厄爾是馬耶拉·維奧莉特·尤厄爾的父親,他們一家有7個孩子。他們是十分貧窮的白人家庭。

07 馬耶拉·維奧莉特·尤厄爾

馬耶拉·維奧莉特·尤厄爾(後文統一稱他為馬耶拉)。馬耶拉屎尤厄爾家中最大的孩子,承擔了照顧家庭的責任。她試圖引誘湯姆,不料被父親尤厄爾發現,隨後與父親一起指控湯姆強姦了自己。

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馬耶拉

08 湯姆·魯濱遜

湯姆·魯濱遜(後文統一稱他為湯姆)。是一個熱心助人、踏實工作的黑人,曾經因擾亂社會治安被判處三十天監禁。他經常幫助馬耶拉做一些家務並從未收取報酬,但卻在一次幫助時被馬耶拉抱住親吻,隨後被指控強姦。

創作背景

1931年,9名年輕的黑人被指控強姦了兩名白人婦女。經過一系列審訊之後,其中4人被判長期監禁。這個案件被稱為斯科茨博羅案件,本書以此為藍本創作而成。

讀後感

知更鳥只是哼唱美妙的音樂供人們欣賞,什麼壞事也不做。它們不吃人家院子裡的花果蔬菜,也不在穀倉裡築巢做窩,只是為我們盡情地歌唱。所以說,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犯罪。《殺死一隻知更鳥》

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

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犯罪,那麼人們用謠言「封殺」一個人的生存空間呢?在黑人和白人的對訴中法院判處一個無罪的黑人死刑呢?

(一)

謠言與偏見

「怪人」阿瑟家的房子總是籠罩著一層灰濛濛的陰影,孩子們不敢靠近那座房屋,碰了那個房子的一切都會死,這是孩子心中對鎮上流傳已久的謠言的解讀。

孩子們慢慢地成長,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在鎮上流傳著的謠言之上,傑姆帶領著斯庫特和迪爾,開始了他們自己的「藝術創作」。

他們根據自己創作的劇本,開始角色扮演。但是傳言中的那層陰影,令他們認為摸一摸那房子也需要極大的勇氣。但是在傑姆的鼓吹下,他們還翻進了院子,希望一探究竟。

阿瑟一家常年緊閉的大門,是否能將外界的謠言拒之門外?不得而知。

只是傑姆一行三個孩子進入阿瑟家中被發現,在逃跑過程中,傑姆的褲子刮落在柵欄邊。不希望父親阿迪知曉此事的傑姆,趁著夜色到柵欄處取回遺落的褲子,卻發現褲子不僅被疊放整齊,還被縫補好了。而且,還發現旁邊的樹洞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神秘的禮物。

而後,一個寒冷的冬天,或許正是那份寒意使得火爐燒得太旺,引發了火災。大家都在全力救火,斯庫特和傑姆站在路邊也看得出奇。轉眼間,他們好像也沒有在意到,自己身上被誰披上了毯子。

還會有誰呢?

似乎在剛剛救火的隊伍中看到了從不出門的「怪人」阿瑟,可是太混亂了,阿瑟也並不出門。

但,那好像又是可以呼之欲出的答案。

另一邊,黑人湯姆被指控強姦白人女孩兒馬耶拉的事情,也在鎮上傳得沸沸揚揚,而更多的是指責阿迪作為一個白人卻要為黑人辯白,所以連帶著斯庫特和傑姆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壓力。

但是阿迪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只是希望傑姆和斯庫特來向我尋求答案,而不是聽鎮上的人議論紛紛。我希望他們對我有足夠的信任……」

阿迪不希望斯庫特和傑姆去旁聽案件的審理,但是兩個小孩兒還是想盡辦法參與了旁聽。

案件審理的過程作者寫得十分詳盡,也是這個故事的高潮點。

阿迪在辯護中永遠保持著自信、禮節,對原告與自己的當事人都保持著克制與從容,令人十分欽佩。在阿迪的支持下,湯姆自信又堅定地講述了事情的經過。

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

而控方吉莫爾卻是極其鮮明的兩種態度,在對湯姆的問詢中極盡輕蔑之意。也正是代表了,大多數白人那份刻在骨髓中的種族歧視。

儘管案子仍舊存在疑點,包括原告證詞邏輯混亂、控方試圖以湯姆的體型力氣等方面確認他有侵犯的能力,且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湯姆強姦,但那些代表正義與公平的陪審員還是全票通過「判處湯姆死刑」。

旁聽了整個案件審理過程的傑姆,聽到判決結果後,痛哭了起來,他對父親阿迪直呼:這不公平,不公平!

而後,可能是對庭審失掉信心,等不及上訴的湯姆企圖越獄,結果被亂槍打死。

阿迪的辯護雖然失敗了,但是尤厄爾卻失掉了顏面。他曾在公開場合吐了阿迪一臉唾沫,還揚言不會放過阿迪一家人。

是的,斯庫特和傑姆在一次表演完節目回家的路上,他們遭遇了鮑勃的襲擊。就在那千鈞一髮之際,那個閉門不出的「怪人」阿瑟出現,救下了斯庫特和傑姆。

這一次,斯庫特是第一次見到這個奇怪的鄰居先生。

正是這個曾經代表了一切邪惡的阿瑟先生,將自己和傑姆從鮑勃手中救出來了。回想起那條被遺落的褲子,和樹洞中那些神秘的禮物,這位別人口中的"邪惡"的阿瑟先生,怎麼和傳言中的不一樣呢?

而那個大家口中的「黑鬼」湯姆,卻是一個熱心助人、踏實工作的好公民。

人們大多數時候,都熱衷於從自己的想像與固有的觀念中去認識一個人。在大眾的眼中,黑人是「黑鬼」,阿瑟是「怪人」,他們身上有著令人恐懼的一切。

而這一切認知,從來沒有延展人的身上,只是在人們固有認知的某種人身上。

事實上,不是"黑人"會犯那些事兒,是"有些人"會犯那些事兒。

(二)

評判的標準

古話說「三人成虎」,在這個故事中,關於阿瑟一切的評價,都來自外界在自我想像生成的謠言。

人們往往篤定地認為自己的所理解的一切都是正確的,他們繪聲繪色的描繪著自己創造的那個世界。這是謠言。

我們總說要「就事論事」,然而,我們真正做得最好的卻是「就人論事」。

喜歡的人,做任何事情都順眼;不喜歡的人,做再體貼溫暖的事情也看不過去。

這樣的情況,在我們生活中似乎並不少見。我們似乎更喜歡主觀臆斷別人的動機,像是那貧窮的黑人湯姆怎麼會常常幫助白人馬耶拉且不收取任何報酬呢?這是偏見。

可真相到底是什麼呢?我們的評價標準又應當是什麼呢?

在傑姆和斯庫特生活的這個小鎮,有那麼一些心照不宣的鄙視鏈:白人富人鄙視白人窮人,白人窮人鄙視白人怪人,而白人都鄙視黑人。

可是,既然都是人,為什麼不能和睦相處,為什要相互鄙視呢?這是小小的傑姆心中的疑問。

如同小說中的原告尤厄爾一家,他們一家十分貧窮,也不與小鎮上其他人來往,唯一的優勢便是他們是白人。所以,尤厄爾一家才敢公然說謊,儘管證詞前後矛盾,也不擔心自己會遭受法律的制裁。

這就是現實。

而當孩子們原封不動地將大眾的說法說給父親聽時,「阿迪克斯嘆了口氣。『我只是在為一個黑人辯護罷了——他的名字叫湯姆·魯濱遜,住在鎮上垃圾場後面的一片小居住區裡……'」

這便是阿迪的教養、克制,以及對孩子認識世界的引導。

隨著年歲的增長,小小的傑姆在經過湯姆案件的庭審後,似乎突然明白了父親曾經的話,也好像明白了為什麼阿瑟要把自己關起來——因為阿瑟想把自己關起來。

阿迪用自己的方式,踐行著心中的良知。他也有著驕傲的家族資本,但是他也公正與正直,並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帶領孩子在迷霧中尋找答案,去成為一個有良知的人。

阿迪說:「一個白人只要對黑人做了這種傷天害理的事情,不管他是什麼人,不管他多麼富有,也不管他出身多麼高貴,這個白人就是人渣。」

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湯姆

而儘管這個案子敗訴,阿迪卻也贏得了黑人的敬重。法庭宣判後,阿迪走出大門的時候,所有的黑人都紛紛起身肅立。

而塞格斯牧師還提醒著斯庫特:「瓊·露易絲小姐,站起來。你父親就要走過來了。」

在案件審理之前,斯庫特和傑姆並不明白父親為什麼要給湯姆做辯護,因為所有的人都說那是不對的。但是阿迪堅持要做,也許正是那場庭審,傑姆和斯庫特才開始明白一些什麼。

那些存活在兒時迷霧中,關於良知的東西,終於在那次庭審中清晰起來。

即便世人都說那是錯的,但我們仍舊要有自己的標準。

(三)

多維的視角

小說以一個九歲小女孩斯庫特的視角展開,筆者認為妙不可言。

首先,用小孩兒的口吻敘述,故事整體上充滿了孩子的幽默與真實的感知,語言上沒有什麼晦澀之處,淺顯易懂。

其次,兒童的視角充滿童真童趣,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眾原始的良知。但是由於自身知識、經驗的不足,這一視角又有一定的局限。

又通過兒童本身充滿好奇與探索的童真,我們又可以從這一視角收穫最真實的第一感知———沒有夾帶世俗固化的偏見的良知。

這或許也是為什麼,看到傑姆哭著大呼庭審結果不公平,以及阿瑟救出傑姆與斯庫特,阿瑟與斯庫特那段簡單的交談、握手,送阿瑟回家的情節後,感動不已。

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

最後,儘管講述者的身份一名九歲的小女孩,但是引導人視角卻是一名充滿正義感與良知的律師。

我們跟著斯庫特和傑姆不斷成長與豐富的視角,以及一步一步探尋的蹤跡,又重新搭建起一個理性的認知體系和行為邏輯體系。

二者之間的跟進與交叉的表現手法,使主題得以深化。

《殺死一隻知更鳥》討論的雖然是美國的種族歧視,但其主題意義,同樣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在我們生活的周遭,並非不存在歧視。但是今天,我不想討論歧視,我想討論視野與赤誠。

前段時間清華美院師姐的一個小小誤會,在還沒有拿到證據之前,便發出那個男生的個人信息,並揚言要其社會性死亡。

我從來都是支持那些遭受侵害的女生要積極維護自己的權益,但是應當通過正當的途徑。

而在大眾不知事情全貌時,都跟風指責那個男生的「不齒」行為。然而,最終監控顯示,只是書包不小心刮蹭了一下。

我們可以說,幸好有監控證明了男生的清白。那麼,在此之前的那位學姐和大眾的一窩蜂指責就真的可以抹去嗎?未知全貌時,又是什麼助長了一些人的底氣呢?

這一事件中的男生與這個故事中黑人湯姆的遭遇有何區別呢?

或許唯一的區別就是:20世紀30年代的湯姆沒有監控以證明清白。

童真與赤誠之間,每每被劃上一定意義上的等號。但這世上最可貴的便是——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出走半生,經歷這世間的複雜、多變與滄桑,仍舊抵得過那些涼薄的人性,飽有最初的那份赤子之心。

這是一部深刻的作品,值得品讀。

努力生活,赤誠生長

我是木容,喜歡記得一鍵三連哦

木木容的小屋持續分享努力點滴

相關焦點

  •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成網絡名句,蘇軾:其實我的原句更高明
    引言: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這首由內蒙古呼蘭浩特歌手夢然演唱的歌曲今年在網絡上爆火。這首歌的表層受眾是年輕人,可實際受眾卻是廣大中年人。因為經歷歲月洗禮、時光磋磨的中年群體更能理解歌詞的深層含義,同時也能從中找回自己逝去的青春,重新明確前進的方向與目標。
  • 陳奕迅,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歌詞「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你不屬於我;十年之後,我們是朋友,還可以問候。」無論是男女老少都會情不自禁的跟著哼。憑藉這首《十年》,陳奕迅終於敲開了內地市場,奠定了自己「兩岸三地歌王」的地位。成為了真正的「情歌王子」陳奕迅的出現,成為了早已飽和的香港地區樂壇的新的曙光。在之後的十年裡,陳奕迅用自己的才華再次給香港地區樂壇帶來了無限可能。
  • 《殺死一隻知更鳥》:願你克服偏見,願你一往無前
    《殺死一隻知更鳥》壹一本飽富盛名的小說關於人性最幽深的束縛和偏見美國女作家哈珀·李一生唯一的長篇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這本書已經賣出三千萬本,被翻譯為40多種語言,早已成為公認的美國文學經典。而在這部小說的盛名之下,她一直隱居在家鄉阿拉巴馬的小鎮上,拒絕各種採訪,過著平靜的生活。
  •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寫在第107個護士節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淺析《殺死一隻知更鳥》中「知更鳥」的象徵性意義指代
    父親說:「你射多少藍鳥都沒有關係,但是記住,殺死一隻知更鳥就是一樁罪惡。」因為它們只是哼唱美妙的音樂,供人們欣賞,什麼壞事也不做。《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美國著名的女性小說家哈伯 ·李的經典作品,該作品在1961年榮獲了普利茲文學獎,以該書為題材,在1963年拍攝的同名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也榮獲了奧斯卡三項大獎,最佳男演員,最佳編劇和最佳藝術指導獎。
  • 《小王子》: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每個人都曾有過最初的美好,你曾經被小王子所打動過嗎?今天和大家聊聊《小王子》,歡迎大家的分享自己的看法。有人評價過著是一本寫給大人看的童話書。小孩讀童話,啟蒙心智,留下美好的種子;大人讀童話,重溫美好,追尋赤誠。大人和小孩子的價值觀總是不同的。1.蟒蛇肚子裡的大象小說一開始,作者畫了一幅畫。
  • 《殺死一隻知更鳥》:孩子眼中的愛、公正、勇敢、教養
    《殺死一隻知更鳥》以8歲女孩斯庫特的視角向我們展現了善良與罪惡、勇敢與懦弱、正義與邪惡,讓我們反思是否已經忘記了出發的原因。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曾公開送給女兒兩本書,其中一本就是《殺死一隻知更鳥》。《殺死一隻知更鳥》影片劇照怪人拉德利02做真正勇敢的人勇敢就是,在你還沒開始的時候就知道自己註定會輸,但依然義無反顧地去做,並且不管發生什麼都堅持到底。你很少能贏,但有時也會。
  • 《殺死一隻知更鳥》: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最近讀完了美國阿拉巴馬州一位女作家哈珀·李一生中唯一的長篇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該作品在1961年獲得普立茲獎,由該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也獲得第25屆奧斯卡三項大獎。該作品也是美國中學推薦課外讀物,美國圖書館借閱率最高的書;歐巴馬給女兒公開推薦的書單中就包含這部作品。
  • 還在說「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原話出自歌女,流傳千古
    比如這句「林深時見鹿……夢醒時見你」,如此情意綿綿是否有種想要摘抄的衝動,雖然化自李白的「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而除去本身的格律限制外,在情感的表達上是否更符合當下熱戀情侶的心聲
  • 《殺死一隻知更鳥》:世上有很多醜惡的事,孩子,我希望它遠離你
    《殺死一隻知更鳥》:你永遠也無法真正理解一個人,直到你用他的眼睛來看世界《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美國女作家哈珀·李發表於1960年的長篇小說,1961年榮獲當年度普立茲獎。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在世界範圍內售出超過三千萬冊。由小說改編的電影獲第25屆奧斯卡三項大獎。
  • 網友: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最近網上流傳2021年和1971年日曆對比圖引發網友熱議仔細觀察在這兩年的日曆上日期和星期正好重合1月1日都始於星期五12月31日也都結束於星期五有人感嘆:歲月流逝了50年縱然世事流轉、滄桑變化願內心永遠如年少時明朗清亮
  • 排名在《聖經》之前的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
    《殺死一隻知更鳥》是20世紀50年代美國著名的女作家哈波·李在1957年創作並發表的一部自傳體小說,1961年獲普立茲獎。該小說自問世以來就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時至今日,它已被翻譯成四十多種文字,印刷了一千五百萬冊,是公認的現代美國文學的經典。
  • 《殺死一隻知更鳥》告訴我們,孩子們喜歡的爸爸是這樣的
    你們射多少冠藍鴉都沒關係,只要你們能打得著,但是要記住一點,殺死一隻知更鳥便是犯罪。」「知更鳥只是哼唱美妙的音樂供人們欣賞,什麼壞事也不做,它們不吃人家院子裡種的花果蔬菜,也不在穀倉裡築巢做窩,只是為我們盡情地唱歌。所以說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犯罪。」這是莫迪小姐給出的自己的理解。哈珀 李著的有名的《殺死一隻知更鳥》裡面,對知更鳥的直接正面的描述就只有這一段。
  • 名著金句撈,用《殺死一隻知更鳥》中的15大金句勸人,句句扎心
    今天我們名著金句撈,聊聊這本書《殺死一隻知更鳥》,豆瓣長期高達9.2分。聊聊本書本書是美國女作家哈珀·李發表於1960年的長篇小說。情節是對作者10歲時在家鄉發生的事件的粗略描述。她的父親阿蒂克斯·芬奇是一名律師,他為一名被指控強姦一名白人女孩的看似無辜的黑人男子(湯姆)辯護。
  • 上帝之鳥——知更鳥
    知更鳥在西方一直以來都是一種比較神聖的鳥,根據英國古老傳說,知更鳥的羽毛本來是啡色,當耶穌被釘十字架時,它飛往耶穌耳邊唱歌紓緩耶穌的痛楚,耶穌身上的血於是染在知更鳥身上,自此它胸脯羽毛的顏色便變為鮮紅色。知更鳥被稱為「上帝之鳥」,一夫一妻制,雌鳥、雄鳥共同築巢。
  • 哈珀·李走了「知更鳥」在
    2月19日,因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而聞名的美國女作家哈珀·李在阿拉巴馬州的一家養老院去世,享年89歲,其作品出版公司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對外公布了這一消息。記者從譯林出版社了解到,哈珀·李的第二部小說《守望之心》(暫定名)中文版預計今年下半年出版。
  • 每日一鳥 ▏知更鳥,究竟是一種什麼鳥?
    最有名的當屬那首非常有名的英國黑暗童謠:《誰殺死了知更鳥》,並且還引發了眾多分析和討論。故事中說,原本知更鳥是天上所有鳥兒喜歡的鳥類,卻在小鳥審判中被麻雀用弓和箭殺死,蒼蠅是證人,魚取走了它的血,甲蟲為它做壽衣,貓頭鷹為它挖墳墓……所有的動物都在為它的死做一點事,全部都在為它的死嘆氣哭泣。
  • 百變大偵探誰殺死了知更鳥攻略_18183手遊門戶
    百變大偵探是一款劇本殺遊戲,誰殺死了知更鳥怎麼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百變大偵探誰殺死了知更鳥攻略,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 當眾人都閱讀過名牌下白傳書精心製作的卡片後,他用事先布置的機關關掉了燈光,隨後爬上桌子,用麻繩把知更鳥布偶掛在扇葉上,當作一次預告。燈光亮起,馬明槓被這副場景刺激,與葉子矛爭吵,揮拳擊打後者的眼眶。隨後他丟下卡片,回到自己的房間。 那張卡片被白傳書撿起,放入口袋。餘雪毒癮發作,離席而去。佟小楷跟在她身後走出餐廳,目睹她神志不清,抓撓大門。
  • 《殺死一隻知更鳥》:從人格發展階段論,看孩子自立意識形成過程
    今天我會結合《殺死一隻知更鳥》這本書的內容,來說說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形成獨立自主的人格。 《殺死一隻知更鳥》自1960年發表以來,不斷被搬上熒幕,獲普立茲獎,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在世界範圍內售出超過三千萬冊。
  • 2021考研英語文章閱讀:殺死一隻知更鳥第1章-3
    2021考研英語文章閱讀:殺死一隻知更鳥第1章-3       During his first five years in Maycomb, Atticus practiced economy more than anything;for several years therea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