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一隻知更鳥》:願你克服偏見,願你一往無前

2021-01-14 上官文露讀書會

《殺死一隻知更鳥》

一本飽富盛名的小說

關於人性最幽深的束縛和偏見

美國女作家哈珀·李一生唯一的長篇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這本書已經賣出三千萬本,被翻譯為40多種語言,早已成為公認的美國文學經典。而在這部小說的盛名之下,她一直隱居在家鄉阿拉巴馬的小鎮上,拒絕各種採訪,過著平靜的生活。有人問她為什麼不在盛名之下接著寫作,她回答:「有過這樣一次,還有什麼可寫的?」

那這究竟是一本什麼樣的書,能夠影響美國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同時又能夠容納一個傑出作家全部的人生感受呢?而這也的確是一本關於人生的書,關於我們該如何去看待這個世界,也關於我們如何去看待這世界上形形色色不同的人。小說裡有這麼一句話,是小說裡的父親對年幼的兒女說的:「你們可以把所有的藍背桎鳥都打下來,但記住,打死反舌鳥是一種罪惡。因為反舌鳥除了唱歌供人們欣賞外,不幹別的事情。」這聽上去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但做起來,卻太難。這個世界上總是充斥著種種的偏見,無論在怎樣的時代裡,總有人把愚昧當成道德,把偏見當做真理,人們固守著自己舒適區的位置,拒絕去理解他人,寧願去隔離和妖魔化那些處於弱勢的人。而《殺死一隻知更鳥》告訴我們的,其實就是該如何克服自己的不安和狹隘,學會去接納和理解,因為只有超越了各自立場的束縛,站在生命全局的角度去思考每一個個體,我們才能真正感受到這個世界的豐富和美麗。

圖片/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

那我們就走進這個故事。這本書是從一個小女孩斯各特的視角出發的,她和她的哥哥傑姆正處於成長期,對這個世界有強的獵奇心,各種各樣古怪的鄰居們,引起了他們強烈的好奇。而他們的父親芬奇,是一位律師,當時的美國南方,種族歧視還很嚴重,但芬奇卻選擇了為一個被指控強姦白人女性的黑人辯護,這在那個封閉的小鎮掀起了巨大的波瀾,而斯各特兄妹的成長,也在這場辯護中,悄然發生著變化。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會因為各自環境的束縛,而對他人存在著一些偏見。而孩童的魅力就在於,他們的偏見是不帶有利益的權衡的,所以他們的偏見裡有無知,但卻沒有大人們的固執。他們也更希望去理解那些看似古怪的人和事物,他們到底是什麼?跟隨著傑姆和斯各特兄妹成長裡的那些惡作劇,迷茫還有爭吵,我們仿佛也跟著他們,慢慢揭開真實世界的面紗。

種族歧視

白人為黑人辯護

斯各特家附近有一家奇怪的鄰居拉德利家,裡面住著一個怪人,從來都沒有露過面,甚至25年都沒有從房間裡走出來過。周圍的人們都把他描述得窮兇惡極,變成了人們從未見過,但卻妖魔化的存在。處於成長期的斯各特和傑姆,還有他們的小夥伴迪兒對這個怪人充滿了好奇,也夾雜著一些興奮的敵對。他們會經常走到怪人家附近,想要看清楚裡面到底是什麼人,他們也會惡作劇地爬進怪人的房間,最後卻也總是驚慌失措地逃出來。但奇怪的是,雖然怪人從沒露過面,但斯各特和傑姆卻總能在放學路過他家旁邊的時候,在樹洞裡發現一些小禮物,很顯然,是怪人送給他們的。就這樣,兄妹倆和怪人保持著奇怪又微妙的關係。這也構成了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最初印象,有很多奇怪的地方,所以也有很多的偏見,但這偏見裡卻也蘊藏著很多種的可能。而真相,永遠是從偏見到理解的一個過程,它永遠在某個角落裡等著你,出來嚇你一跳,讓你驚喜或痛苦,推翻之前對於世界的概念,這是思想的力量。

而這一課,是他們的父親芬奇給他們上的。芬奇因為接手了拿起黑人強姦白人女性的案子,並為黑人辯護,而激起了小鎮上的人普遍的不滿,斯各特和傑姆也在社區和學校裡受到了敵對。斯各特本能去反擊那些侮辱她爸爸的人,但她也不理解,爸爸為什麼要做這樣不討好的時期,我們來看她和父親芬奇的一段對話。

書中原文:

「阿迪克斯,」一天晚上我問,「什麼叫為黑鬼幫腔?」

阿迪克斯臉色陰沉。「有誰這佯說你嗎?」

「沒有,爸爸,杜博斯太太這樣說你。這是她每天下午的開場白。去年聖誕節弗朗西斯這樣說我,那是我第一次聽到。」

「你是為這個揍他嗎?」阿迪克斯問。

「是的,爸爸……」

「那為什麼還問我這是什麼意思?」

我對阿迪克斯解釋說,把我惹火的與其說是他說話的內容,不如說是他說話的神態。「好象他在說我們很下賤似的。」

「斯各特,」阿迪克斯說,「說人家為黑鬼幫腔和說人家下賤一樣,是一種毫無意義的話。這是很難解釋的。沒有知識的、下賤的人,認為有人站在黑人一邊反對他們時,就這樣說。他們要找一個粗鄙的、難聽的說法來污衊某人時,這種說法就是指我們這種人。」

「你並不真的喜歡黑人,是嗎?」

「我當然真的喜歡。我盡最大的努力愛每一個人……我有時處境不利……孩子,被人加上有人認為是很難聽的稱號並不是侮辱。這隻說明那個人太可憐了,對你並無損害。」

當整個世界都說你是錯的

你仍然要有自己的標準

芬奇是一個很有魅力的父親,他對孩子們的教導,不是單單口頭上告訴他們善良和正義,而是引導他們去認識這個世界的複雜之處。當他們被周圍的人敵對,芬奇教給孩子的,不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不是隱忍克制、忍氣吞聲,而是試圖讓他們去理解敵對產生的原因,並且學會辨別是非。這是一種中庸、克制、理性的人格,當整個世界都說你是錯的,你仍然有自己的標準,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在這世界上,一切恣意的謾罵和敵對,其實都代表著一種心虛,他們只是藉助某種話語權虛張聲勢,因為沒底氣,反而表面上顯得愈發強勢。而芬奇做出的為黑人辯護的選擇,卻是真正地發自內心的。他有底氣,所以才不慌不忙,手握真理的人,往往表現得平靜而克制。

在這場庭審裡,黑人青年湯姆·魯濱遜被誣陷強姦了白人女孩梅耶拉·尤厄爾。在當時的美國南方,白人普遍對黑人存在偏見,一個白人女孩被黑人強姦的新聞一傳出去,所有人都篤定地認為一定是黑人的錯。只有芬奇願意去放下所有的偏見,去了解事情的真相。

在芬奇的引導和支持之下,湯姆說出了事情的真相。尤厄爾一家是小鎮上最貧窮的白人家庭,在整個小鎮裡都格格不入,不與任何人來往,他們唯一的優勢就是自己是白人。尤厄爾家有七個孩子,而梅耶拉是其中最大的姐姐,所以要承擔起照顧整個家庭的責任。長久的封閉和重擔讓她變得萬分壓抑,一次偶然,湯姆路過門口,和她簡單攀談了幾句,梅耶拉請他進來幫忙,實際上卻只是想讓湯姆親親她,她已經太久沒有作為一個真正的女人而活了。只是在梅耶拉引誘湯姆的時候,尤厄爾先生恰好回來了,看到了這一幕,於是他就污衊湯姆強姦了梅耶拉,把他告上了法庭。事情的真相就是這樣,撥開表面上的種族歧視和案件紛爭,其實我們看到的,只是普通人千瘡百孔的生活,這一點,無論是對於白人還是黑人,都是公平的。我們來看從斯各特的角度出發,看到的梅耶拉。

圖片/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

書中原文:

湯姆.魯賓遜提供證詞時,我突然感到,梅耶拉.尤厄爾一定是世界上最感寂寞的人,比二十五年未出房門的布.拉德利還要感到寂寞些。芬奇問她有沒有朋友時,她開始仿佛不懂他問的是什麼,後來又以為他在奚落她。我想,她一定很不快樂,就象傑姆說的那混血兒一樣:白人不想與她打交道,因為她與豬玀一般的人住在一起。黑人不敢與她打交道,因為她是白人。她不能象多爾佛斯.雷蒙德先生——一個喜歡與黑人交往的人那樣生活,因為她既不擁有一條河岸的家產,也不是出身於名門望族。談到尤厄爾家時,人們不屑於捉及他們家的生活方式。梅科姆鎮給他們家提供福利費以及其他的幫助,聖誕節時還用籃子給他們送食品。可能只有湯姆.魯賓遜一個人對梅耶拉小姐彬彬有禮。但是,她說他欺侮她,她站起來看著他時,好象是看著腳下的一堆塵土。

人世就是這樣滿目瘡痍

而大多數人們卻選擇自欺欺人

人們不願去承認生活的真相,更不願去看見和理解別人的難處。大家似乎都習慣於對傷害自己的偏見和規則視而不見,卻轉而去把傷害施加在那些比自己還處於劣勢的人。這樣的鄙視鏈帶來暫時的安全感,但只要鄙視鏈存在,這個社會就註定無法給人們帶來一種真正的安定。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可能連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麼,但卻總是陷入惶惶不可終日的焦慮中,難以自拔。

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方法,其實就是要試圖讓每個人都從自己的小圈子裡稍微走出來一些,嘗試著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刷新人們對於人和事的認知。這樣當你理解了,你就會發現,這世界上,其實根本就不存在純粹的壞人。這是克服偏見唯一的方法,但實際上,它太難太難。大部分人越是狹隘,就越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狹隘。但是,總有一些人得站出來,告訴大家什麼是真相,別讓大家稀裡糊塗地就真的相信了自己給自己編織的謊言。站出來的人必然會遭到敵對,但是,要想改變一些東西,總是要付出代價的。但是,真正的思想者最終一定會引領時代的潮流。我們來看在法庭上,芬奇最後的總結陳詞,充滿了一種人道和智慧的力量。

圖片/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

書中原文:

諸位都知道這個道理:有的黑人說謊,有的黑人道德敗壞,有的黑人在女人面前——不管是在黑種女人還是在白種女人面前——不規矩。但是,這個道理可以應用於整個人類,而不僅僅限於某一特定的人種。我敢保證,在這個法庭上,沒有誰沒有撒過謊,沒有誰沒有做過不道德的事情;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男人不曾帶著肉慾瞧過女人。

託馬斯61傑佛遜說過:所有的人生而平等。……目前,在公元一九三五年的今天有這麼一種趨勢,那就是有些人不看具體情況,各取所需,斷章取義,濫用這句名言。據我所知,最荒謬的例子是,那些經營公共教育的人,讓愚鈍、懶惰的孩子與聰明勤奮的孩子一道升學,其理由是,所有的人生而平等。教育家會嚴肅地告訴你,後進的孩子會因自卑而備受折磨。我們知道,有的人比別的人聰明,有的人有更多的機會,因此運氣好一些,有的男人比別的男人會賺錢,有的女人比別的女人會做蛋糕,一言以蔽之,有的人的天賦是大多數正常的人所望塵莫及的。在這個意義上,不是所有的人都生而平等,儘管有人想要我們這樣去理解這句名言。

但是,在這個國度裡,有一個方面,所有的人都生而平等。有一個人類機構能夠使一個窮漢與洛克菲勒平等;一個笨蛋與愛因斯坦平等;一個愚昧無知的人與任何一個大學校長平等。這個人類機構是什麼?先生們,它就是法庭。它可以是美利堅合眾國的最高法庭,可以是最卑微的兼理一般事務的地方法庭。……我們的法庭有它的過錯——實際上任何人類機構都不可能盡善盡美;但是,在這個國土上,我們的法庭是推崇人類平等的偉大的機構,在我們的法庭上,所有的人生而平等。

圖片/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

芬奇的這段慷慨陳詞,彰顯了法律應有的人道和公正。在這世界上,從來都不存在絕對的平等,以同樣的標準去要求不同的人,帶來的只會是虛偽和壓迫。但我們仍然要高呼平等,追求平等,我們所說的平等,是指每一個個體,每一個生命,都能夠被平等地尊重,都有尋求理解的權利,每個人的立場,都可以不再排外,而是包含著接納和包容。這當然是芬奇在追求的東西,也是他試圖教給自己孩子的東西。但現實的頑固遠遠超出人的想像,儘管現場大多數觀眾都覺得芬奇會獲勝,但結果,法庭最後仍然判定湯姆有罪,隨後,湯姆因企圖逃跑而被殺死,這場關於正義和善良的抗爭,終於還是敗下陣來。

但就像芬奇曾經對孩子們說的一句話,「真正的勇敢是,在行動之前就知道要失敗,但還是要行動,不管怎樣,要進行到底。你往往失敗,但有時候你也能取得勝利。」失敗不能成為不去行動的原因,失敗也並不意味著芬奇所做的努力都沒有意義。這場庭審已經在整個小鎮引起了討論,最起碼,人們開始去直面這個早已存在的問題了。

當芬奇作為一個失敗者準備離開的時候,法院裡後三排的黑人全體起立,在斯各特旁邊的一位黑人對她說了一句話:「斯科特小姐,請起立。你的父親要經過這裡了。」就是這簡單的一句話,甚至比最後的結果要重要得多。某些改變,就這樣悄悄地發生了。

願你喜歡怪人

因為他也許會變成天使

但這件事也給芬奇一家拉來了不少極端分子的仇恨,尤厄爾先生對芬奇懷恨在心,芬奇差一點遭遇攻擊,而斯各特和傑姆,也在一天夜裡,從學校回家的路上,遭遇了尤厄爾的襲擊,傑姆被打暈在地上。而這時候,突然在黑暗裡竄出了一個人影,把尤厄爾打倒在地。大家有猜到這個幫助斯各特和傑姆的黑影是誰嗎?他就是那個25年沒出過家門的怪人布.亞瑟.拉德利,這個被鄰居們視為洪水猛獸的怪人,這個與孩子玩著捉迷藏遊戲的怪人,在最緊急的關頭,挺深而出,救回了兩個孩子的性命。人性所能達到的力量,往往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傑姆安然無恙之後,斯各特送亞瑟回家,這段短短的路程,卻仿佛一下子讓斯各特成長了許多。

圖片/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

書中原文:

我帶著他來到前廊,他不自在的步子停了下來,卻仍然握著我的手,沒有一點想放開的意思。

「送我回家好嗎?」

他聲音很低,象一個害怕黑暗的小孩的聲音。

我伸腿踏在第一級臺階上,但又停住了。我想領他穿過我們的房子,可決不想送他回家。

「亞瑟先生,您把胳膊彎一點兒吧,這樣對了。」

我的平挽住他的胳膊。

他不得不稍微彎下身子將就著我。要是史蒂芬尼.克勞福德小姐在她樓上的窗子裡張望的話,一定會看見亞瑟.拉德利在人行道上護送著我,正象別的大人也會這樣做一樣。

我們來到拐角處的路燈底下。不知道有多少回,迪爾站在這兒抱著那粗大的電桿,杲呆地張望著、等待著、希冀著。也不知道有多少回我和傑姆打這兒經過。但是進拉德利家的大門,這還是平生第二次。我和布登上臺階,來到他家的走廊上。他伸手摸到了門上的把手,然後輕輕放開我的手,打開門,走了進去,把門關上了。打那以後,我再也沒有見過他。

圖片/Alain Laboile

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人,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困境,所以每個人都必然會有某種偏執,或者缺點。但我們倡導的,不是去改掉這些缺點,而是試圖讓大部分人,都學會去尊重每個人的弱點,而不是把它妖魔化,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變得更加多元而豐富,請相信,你永遠都擁有改變這個世界的力量,問題就在於你敢不敢相信,敢不敢去做。

《殺死一隻知更鳥》的故事就到這裡了,故事的結尾處,斯各特站在拉德利家的門口,看著自己的家,她仿佛獲得了一種新的視角,仿佛是從布.拉德利的角度,去打量對面生活的一個父親和兩個兒女的生活。這樣一來,自己和別人的邊界仿佛就打通了,斯各特看到了布.拉德利眼中的世界,一切都變得溫柔起來。我們來看。

圖片/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

書中原文:

白天……啊,我心想,黑夜快要消失了,現在是白天,附近的地方好不熱鬧。史蒂芬尼小姐橫過街道,把最新消息告訴雷切爾小姐。莫迪小姐俯身向著她的杜鵑花。夏天一到,兩個孩子在人行道上蹦蹦跳跳地朝遠處來的一個犬人跑去。那人向他們揮手,他們爭先『恐後地向他跑去。

仍然是夏天,孩子們聚集在一塊兒。一個男孩在人行道上慢吞吞地走著,身後拖著一根釣魚竿。一個大人雙手叉腰在等著他。夏天,他的孩子和孩子們的一個小夥伴在院子裡嬉戲,自編自演一場奇怪的小劇。

一到秋天,他的孩子們就在杜博斯太太門前的人行道上打鬧。那男孩把他妹妹攙扶起來一道回家去。秋天,他的孩子們在那街道的拐角處徘徊,臉上帶著一天的憂愁和喜悅。在大橡樹旁邊停了下來,一會兒高興,一會兒疑惑,一會兒又害怕。

一到冬天,他的孩子們在門前冷得發抖,烈火燃燒的房屋映出了他們的身影。冬天,有個人走上大街,丟掉跟鏡,開槍打死了一條狗。

夏天,他看到他的孩子們憂心忡仲,又是秋天,啊,布喜歡的孩子們需要布的幫助。

阿迪克斯說得對,要真正理解一個人,只有站在他的立場,從他的角度,設身處地地考慮問題。只要站在拉德利的走廊上就足夠了。

故事講完了,我們仿佛跟著斯各特的成長,一步步揭開了生活的面紗。在旅程的盡頭,我們恍然間發現,喔,原來這就是生活,這就是人性。永遠都是裡面有有狹隘、邪惡與善良、理性,交織著前行。面對生活,我們永遠都是一個無知的孩子,因為生活永遠都大於人們的想像和理解。只願我們能不斷跳出自身狹隘的立場,去一往無前地發現這個世界更多的秘密。

相關焦點

  • 悅讀|《殺死一隻知更鳥》: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殺死一隻知更鳥》故事簡介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南部的梅科姆鎮,那是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讀後感知更鳥只是哼唱美妙的音樂供人們欣賞,什麼壞事也不做。它們不吃人家院子裡的花果蔬菜,也不在穀倉裡築巢做窩,只是為我們盡情地歌唱。所以說,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犯罪。《殺死一隻知更鳥》
  • 淺析《殺死一隻知更鳥》中「知更鳥」的象徵性意義指代
    父親說:「你射多少藍鳥都沒有關係,但是記住,殺死一隻知更鳥就是一樁罪惡。」因為它們只是哼唱美妙的音樂,供人們欣賞,什麼壞事也不做。《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美國著名的女性小說家哈伯 ·李的經典作品,該作品在1961年榮獲了普利茲文學獎,以該書為題材,在1963年拍攝的同名電影《殺死一隻知更鳥》也榮獲了奧斯卡三項大獎,最佳男演員,最佳編劇和最佳藝術指導獎。
  • 《殺死一隻知更鳥》:孩子眼中的愛、公正、勇敢、教養
    《殺死一隻知更鳥》以8歲女孩斯庫特的視角向我們展現了善良與罪惡、勇敢與懦弱、正義與邪惡,讓我們反思是否已經忘記了出發的原因。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曾公開送給女兒兩本書,其中一本就是《殺死一隻知更鳥》。這種深重的種族偏見,使得人們僅僅以膚色判斷一個人的好壞,而不是以他的行為做評判,最終導致了無辜黑人湯姆的死亡。他完全就是種族偏見的犧牲品,成為了一隻被殺死的知更鳥。而事實證明,白人中也有「人渣」。黑人中也受過良好教育,良好的品行和教養的人。不僅是種族間有這種固有的偏見,在人與人相處的時候,沒有真正了解一個人之前,不要對他人妄下定論。
  • 《殺死一隻知更鳥》: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最近讀完了美國阿拉巴馬州一位女作家哈珀·李一生中唯一的長篇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該作品在1961年獲得普立茲獎,由該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也獲得第25屆奧斯卡三項大獎。該作品也是美國中學推薦課外讀物,美國圖書館借閱率最高的書;歐巴馬給女兒公開推薦的書單中就包含這部作品。
  • 用知更鳥命名的書:你看到就是真相嗎?不一定
    顧名思義,你會不會和我一樣以為這本書用知更鳥命名,可能是和一隻知更鳥有關係?抑或可以展開想像,在叢林中碰到一隻知更鳥?總而言之,我第一印象就篤定這名字暗示了故事和知更鳥有關係。但事實上真的有關係嗎?往下讀。事實上,全書情節與知更鳥並沒有直接關係。知更鳥在這本書裡,是一種比喻。用一種比喻的手法來命名一本書的名字,首先就說明這個作家不同於普通人。
  • 《殺死一隻知更鳥》:世上有很多醜惡的事,孩子,我希望它遠離你
    《殺死一隻知更鳥》:你永遠也無法真正理解一個人,直到你用他的眼睛來看世界《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美國女作家哈珀·李發表於1960年的長篇小說,1961年榮獲當年度普立茲獎。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在世界範圍內售出超過三千萬冊。由小說改編的電影獲第25屆奧斯卡三項大獎。
  • 排名在《聖經》之前的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
    《殺死一隻知更鳥》是20世紀50年代美國著名的女作家哈波·李在1957年創作並發表的一部自傳體小說,1961年獲普立茲獎。該小說自問世以來就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時至今日,它已被翻譯成四十多種文字,印刷了一千五百萬冊,是公認的現代美國文學的經典。
  • 名著金句撈,用《殺死一隻知更鳥》中的15大金句勸人,句句扎心
    今天我們名著金句撈,聊聊這本書《殺死一隻知更鳥》,豆瓣長期高達9.2分。聊聊本書本書是美國女作家哈珀·李發表於1960年的長篇小說。情節是對作者10歲時在家鄉發生的事件的粗略描述。她的父親阿蒂克斯·芬奇是一名律師,他為一名被指控強姦一名白人女孩的看似無辜的黑人男子(湯姆)辯護。
  • 《殺死一隻知更鳥》告訴我們,孩子們喜歡的爸爸是這樣的
    你們射多少冠藍鴉都沒關係,只要你們能打得著,但是要記住一點,殺死一隻知更鳥便是犯罪。」「知更鳥只是哼唱美妙的音樂供人們欣賞,什麼壞事也不做,它們不吃人家院子裡種的花果蔬菜,也不在穀倉裡築巢做窩,只是為我們盡情地唱歌。所以說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犯罪。」這是莫迪小姐給出的自己的理解。哈珀 李著的有名的《殺死一隻知更鳥》裡面,對知更鳥的直接正面的描述就只有這一段。
  • 《殺死一隻知更鳥》|最光輝的人性是堅守內心、賦予生命積極意義
    導語:"勇敢是當你還未開始就已知道自己會輸,可你依舊要這麼做,而且無論如何都要把它堅持到底。"如果你看過《殺死一隻知更鳥》,那麼對這句話你並不陌生,或許你也被這句話傳遞出來的力量所折服。這本書主要就圍繞這句話開展了一個悲劇故事。
  • 上帝之鳥——知更鳥
    知更鳥在西方一直以來都是一種比較神聖的鳥,根據英國古老傳說,知更鳥的羽毛本來是啡色,當耶穌被釘十字架時,它飛往耶穌耳邊唱歌紓緩耶穌的痛楚,耶穌身上的血於是染在知更鳥身上,自此它胸脯羽毛的顏色便變為鮮紅色。知更鳥被稱為「上帝之鳥」,一夫一妻制,雌鳥、雄鳥共同築巢。
  • 百變大偵探誰殺死了知更鳥攻略_18183手遊門戶
    百變大偵探是一款劇本殺遊戲,誰殺死了知更鳥怎麼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百變大偵探誰殺死了知更鳥攻略,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 當眾人都閱讀過名牌下白傳書精心製作的卡片後,他用事先布置的機關關掉了燈光,隨後爬上桌子,用麻繩把知更鳥布偶掛在扇葉上,當作一次預告。燈光亮起,馬明槓被這副場景刺激,與葉子矛爭吵,揮拳擊打後者的眼眶。隨後他丟下卡片,回到自己的房間。 那張卡片被白傳書撿起,放入口袋。餘雪毒癮發作,離席而去。佟小楷跟在她身後走出餐廳,目睹她神志不清,抓撓大門。
  • 哈珀·李走了「知更鳥」在
    2月19日,因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而聞名的美國女作家哈珀·李在阿拉巴馬州的一家養老院去世,享年89歲,其作品出版公司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對外公布了這一消息。記者從譯林出版社了解到,哈珀·李的第二部小說《守望之心》(暫定名)中文版預計今年下半年出版。
  • 《殺死一隻知更鳥》:從人格發展階段論,看孩子自立意識形成過程
    今天我會結合《殺死一隻知更鳥》這本書的內容,來說說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形成獨立自主的人格。 《殺死一隻知更鳥》自1960年發表以來,不斷被搬上熒幕,獲普立茲獎,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在世界範圍內售出超過三千萬冊。
  • 每日一鳥 ▏知更鳥,究竟是一種什麼鳥?
    最有名的當屬那首非常有名的英國黑暗童謠:《誰殺死了知更鳥》,並且還引發了眾多分析和討論。故事中說,原本知更鳥是天上所有鳥兒喜歡的鳥類,卻在小鳥審判中被麻雀用弓和箭殺死,蒼蠅是證人,魚取走了它的血,甲蟲為它做壽衣,貓頭鷹為它挖墳墓……所有的動物都在為它的死做一點事,全部都在為它的死嘆氣哭泣。
  • 又是一隻「知更鳥」?——《正義的慈悲》影評
    許多隻知歌唱得知更鳥,被人當作罪惡的藍鳥——「名正言順」地處死。為了祭奠這齣尚未落幕的悲劇,哈珀·李於1960年寫下長篇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次年該書獲普立茲獎並被改編成同名電影,造就了一段文學與影史上的傳奇。經典難以被超越,卻始終被模仿!
  • 願有人陪你一起浪費人生,熱淚盈眶,長生不老
    十幾歲的人說出的情話不是情話,只是,昨晚夢到了你,清晨起來,蟲鳴鳥叫。餐桌上有一盤草莓,挑了一顆最好的,在放進嘴巴之前忽然想拿給你,於是拿給你,不辭萬裡。我想跟你一起去看五月的海,在六月的暖風裡奔跑,撐著傘走過七月的雨夜,而我只是在四月的早晨醒來,想起你。
  • 夜話丨汪國真:我喜歡出發,願你也喜歡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汪國真,用他的文字激勵著一代代青年人心懷理想,一往無前2015年4月26日,汪國真離世,享年59歲今晚,讓我們重讀汪國真願你經歷風雨,收穫成長讓生命煥發光彩我喜歡出發作者:汪國真
  • 2020年春節拜年祝福語賀詞大全,願你一年更比一年好!
    祝願你新年新氣象,事業步步高,財神福神對你笑,幸運之神圍你繞,生活順利處處好!二、鼠年到,迎新春,歡歡喜喜過大年,磨年糕,吃水餃,一年更比一年好,祝你鼠年:升官又發財,天天鴻運來,好事想著你,時時見財喜!
  • 2021考研英語文章閱讀:殺死一隻知更鳥第1章-3
    2021考研英語文章閱讀:殺死一隻知更鳥第1章-3       During his first five years in Maycomb, Atticus practiced economy more than anything;for several years therea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