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公司自主研發的高端離子源核心裝置。本報記者 夏升權 攝
9月25日下午,記者走進中山市博頓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博頓光電」)離子束微納製造設備與工藝試驗中心,只見一臺米白色的大型真空鍍膜機井然有序地運行著。
「它可不是一臺普通的真空鍍膜機,這臺鍍膜機裡鑲嵌了我們自主研發的高端離子源系列產品。如果這臺機器從國外進口,至少需要200多萬元。」中山市博頓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冀鳴自信地說,如果把真空鍍膜機比作汽車,他們研發的高端離子源系列產品就相當於它的發動機。
■80後創業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離子源技術原來大部分應用在高端科研、航天航空和軍工領域,但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很多領域都能接觸到高端離子源技術做出的產品。」冀鳴說,比如現在使用的智慧型手機,各類屏幕、越來越強的成像功能、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炫彩膜後殼等,這都是通過鑲嵌了高端離子源設備的真空鍍膜機實現的,因為高端離子源技術能夠讓光電元器件具備特殊的光電性能,並通過膜層實現各種功能。
研發出高端離子源系列產品的是三個同為80後大學同學。研究生畢業後,三人在電子信息和光電行業摸爬滾打多年。2015年,他們聚在一起,開始自主創業,用了不到5年的時間,高端離子源技術實現了產業化,並打破了國外對該技術產品的壟斷,填補了國內高端離子源技術空白。
2016年,博頓光電落戶火炬區工研院,同期參加第五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東中山賽區),獲得創新創業大賽初創組一等獎。2017年,團隊的《離子源裝置及其關鍵部件的研發與產業化應用》獲得中山市重大科技專項。今年參加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東賽區)在先進位造行業決賽中獲得三等獎。
冀鳴表示,掌握離子源技術不難,最難的是做出高端離子源系列產品。
冀鳴以其中的特種開關為例講述了研發過程的艱辛,「當時研發需要特種開關電源,這種電源能讓幾千伏的電壓迅速下降到幾伏,跟傳統電源有著很大差別,市場上買不到,我們只能自己購買電子模塊,自主研發匹配應用,前後一共燒了30多塊電源才成功。」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研發團隊也曾嘗試過外包項目讓其他公司生產,「那些公司不能理解我們的需求,做出的產品不符合預期。」冀鳴說,走了很多彎路後,團隊還是選擇自主研發。
現在,博頓光電研發出高端離子源系列產品主要有中空陰極霍爾離子源成套設備、射頻離子源成套設備、射頻中和器、中空陰極中和器等,已擁有核心專利近30項,近10項發明專利,近20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PCT(專利合作協定)專利申請,和中國科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均有合作。
■國產化產品搶佔真空鍍膜機市場
經過前期研發和市場開拓,今年5月,博頓光電迎來第一批訂單。該公司也於今年初從工研院搬至火炬零壹共創孵化器進行加速,辦公面積由過去的40-50平方米,到現在的500-600平方米,而且正在尋找新的空間,以釋放產能。
「一臺高端離子源系列產品在20萬到50萬元,同類的國外進產品,需花40萬到100萬元。」冀鳴表示,沒鑲嵌高端離子源系列產品的真空鍍膜設備只能滿足幾層到十幾層的鍍膜,但是如果鑲嵌高端離子源系列產品,則能實現上百層的鍍膜,這能讓生產出的產品更精細,提升產品附加值,使產品更具競爭力,企業經濟效益也能更高。
據冀鳴介紹,目前國內高端離子源市場分為兩個部分:一種是原有的真空鍍膜設備沒有鑲嵌高端離子源系列產品,有著升級需求,這個存量市場規模約30億元;另一部分是新增市場,企業每年生產新的真空鍍膜機需要鑲嵌進高端離子源系列產品,這類市場也差不多有30億元規模。
冀鳴說,現在生產真空鍍膜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廣東、四川、遼寧瀋陽等區域,也都是自己的潛在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