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大開眼界!這就是固態金屬氫 如鑽石

2021-01-15 TechWeb

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愛丁堡大學科學家近日利用鑽石對頂砧製造出某種極端高壓狀態,從而生成「第五狀態氫」,即氫的固體金屬狀態。這是一種新的物質形態,這種狀態的氫通常存在於大型行星或太陽內核之中,分子分離成單原子,電子的行為特徵像金屬電子一樣。

早在80多年前,這種狀態的氫首次在理論中被提出。從40多年前開始,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嘗試再造這種狀態的氫,但均未能成功。此次英國愛丁堡大學科學家利用鑽石對頂砧對氫實施壓縮到前所未有的高壓狀態,從而證實了這種罕見的「金屬態氫」的存在。「金屬態氫」狀態不穩,科學家此前也從未見過「金屬態氫」。

太陽和太陽系的大型行星的內核主要由這種高壓形式的元素構成。比如,木星和土星的內核被認為主要由這種形態的元素構成。該項研究主要負責人、英國愛丁堡大學物理和天文學學院科學家尤金-格雷高裡安茲教授介紹說,「在過去30年間,在無數次的高壓實驗中,科學家們都聲稱製造出金屬態氫,但後來這些實驗結果都被證明無效。我們的研究首次拿出了實驗證據證明氫可以像預測的那樣擁有固體金屬態,不過所需要的壓力也比此前想像的要高得多。研究成果將有助於基礎科學和行星科學的發展。」

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團隊利用鑽石對頂砧製造出某種極端高壓狀態,即生成「第五狀態氫」所必需的壓力狀態,將氫壓縮成新的固體狀態。為了達到「第五狀態」,研究團隊所實現的壓力相當於325萬個地球大氣壓。科學家們利用雷射顯微拉曼光譜儀觀測到了這種狀態的變化,從而通過實驗證明了氫的這種不尋常特性。

在這種極端高壓狀態下,分子開始分離成單原子。研究人員發現,電子的行為與金屬電子的行為特徵相似。儘管此次實驗比此前的實驗邁進了一大步,但科學家承認還需要繼續努力加以佐證。此外,為了生成單純的原子和金屬狀態可能還需要更大的壓力。

相關焦點

  • 高能的金屬氫,威力比TNT大幾十倍,造它要用鑽石
    在實驗室製造金屬氫,就需要一種靜態下產生高壓的儀器,這就是金剛石對頂砧,它是一對經過精心切割和打磨的金剛石,兩個尖端在高壓下互相擠壓,最終能產生400Gpa的壓力,氫原子在這樣巨大的壓力下發生相變,成為氫元素的簡併態物質,質子和電子組成液態的系統,也就是液態金屬氫,假如質子形成晶體結構,這就成了固態的金屬氫。
  • 金屬氫短暫的一生
    氫,作為元素周期表的第一個元素,隸屬於第一主族,第一主族都是鹼金屬元素,唯獨氫顯得格格不入。那什麼是金屬呢?當金屬表面光滑時,它們反射光的效率很高(反射率高),因此它們具有「金屬光澤」;但非金屬卻沒有很高的反射能力,因而具有「無光澤的顏色」。這也是之後判斷氫是否金屬化的標誌。
  • 金屬氫是什麼?為什麼說金屬氫的誕生相當於當年的蒸汽機的誕生?
    在初中我們都學過化學當中的元素周期表,第一個也是化學元素中最簡單的一個元素那就是氫,在我們印象當中氫屬於氣體,不能導電易燃。雖然我們也知道屁氫還有其它的兩個狀態,液態和固態,但是你知道嗎氫還有另外一種特殊的狀態那就是呈現金屬的性質,也就是金屬氫。
  • 經過80年的探索,科學家終於發現了金屬氫
    概括地說,物理學家尤金·保羅·維格納80年前曾預言,當加大壓力時,氫會變成固體,最終變成金屬。創造這些難以置信的壓力來證實這個理論是極其困難的。由法國原子能委員會的保羅·洛貝耶領導的這項新研究小組,使用一種叫做鑽石砧的裝置,在鑽石尖端壓縮氫氣,然後在法國的太陽同步加速器上用紅外線對樣品進行觀察。
  • 金屬氫,氫現在是一種金屬!
    現在,在這種金屬氫第一次預測超過80年後,哈佛大學的物理學家已經創造了金屬氫-- 一種神秘的氫氣形式,能夠在室溫下無阻抗地超導電。科學家早就懷疑氫可以作為金屬在宇宙的某些部分存在,但這是第一次在地球上產生金屬氫,而且材料甚至比科學家想像的更陌生和更迷人。「這是高壓物理學的聖杯。」來自哈佛大學的首席研究員Isaac F.
  • 製得金屬氫,在425吉帕斯卡下面
    大約310GPa時,樣品可逆地變成黑色,如壓力增加時以315GPa和壓力減少時以300GPa拍攝的照片所示。在427GPa的壓力下,樣品處於金屬狀態,並且仍然能夠與錸墊片區分。鑽石尖端中心處的紅色外觀歸因於鑽石帶隙的減小。b,在各種壓力下的紅外透射光譜。分別由紅色星號和三角形表示與振動子和帶隙的閉合有關的固有吸收特徵。
  • 氣體有可能變成固體甚至金屬嗎,什麼條件下會發生相變?
    如氧在-218°C就會凝固成固態,氮在-209.86℃成為固態,最輕的氫氣,只要溫度低於-259℃,就會轉化為固態。但氦的熔點最低,為-272.2℃,因此氦需要達到-272.2℃以下才能夠成為固態。低溫是物質從氣態或液態相變成固態的條件。但任何氣體都可以相變成金屬,這一點恐怕很多人就不清楚了。
  • 法國科學家發現「金屬氫」
    氫能首席觀察按:對極端壓力下的低溫緻密氫的光學研究表明,材料中的電子像金屬中的電子一樣自由移動。這表明科學界可能已經證實了長期尋找的金屬氫。
  • 地球並不是鑽石最多的地方,太陽系的這幾個星球正下著鑽石雨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一個由巖層構成的固態行星,在地球的巖層中,不僅埋藏著上千萬年前的化石,封印著人類文明的歷史,同時也蘊含著世界上最美麗的寶石——鑽石。鑽石其實就是金剛石,最早在1870年被人們發現,這之後鑽石也成為了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存在。
  • 85年前預言的金屬氫,被創造出來了?
    早在1935年,理論物理學家尤金·維格納(Eugene Paul Wigner)就曾作出預測,在極端的高壓(超過地球表面大氣壓的400萬倍)下,固態氫應該可以表現出導體的性質,這意味著這種狀態下的氫可以導電。 自這一預測被提出以來,一場拉鋸戰式的搜尋競賽便由此展開了。
  • 這兩顆可能是「鑽石星」!
    由於前面四顆星球質量體積都比較小,而且由固態物質組成,因此被稱為固態小行星;後面四顆星球的質量體積比較大, 組成成分主要是氣體,於是被叫做氣態巨行星。但是許多人可能對於這八大行星的組成,都不是十分的了解。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太陽系中,八大行星的組成成分——其實在八大行星當中,很可能潛藏著兩顆「鑽石星球」,等待著人類去發掘!
  • 金屬氫媲美核武器,世上唯一一塊金屬氫卻消失了
    然而,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竟然可以製取金屬氫。2017年初,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在《科學》上發文,聲稱在高壓下發現了金屬氫,一時轟動全球。而在此之前,世界上還從未出現金屬氫的樣品。金屬氫是液態或固態氫在上百萬大氣壓的高壓下變成的金屬體。金屬氫是一種高密度、高儲能材料,之前的預測中表明,金屬氫是一種室溫超導體。金屬氫內儲藏著巨大的能量,比普通TNT炸藥大30─40倍。
  • 金屬態氫可能存在嗎?
    金屬氫是可能實際存在的。事實上,木星和其它類似氣態巨行星固態內核被認為主要由它構成。能否利用現有技術在地球上製造金屬氫是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這取決於你對金屬氫的定義。氫在大氣中通常以雙原子分子的形式(即H2,也稱分子氫)存在。當氫分子被壓縮時,它會在保持雙原子結構的情況下變成固態,再到金屬態,即金屬氫分子。
  • 法國科學家將氫氣變成了金屬氫,還是一種超導體
    所以當壓力達到一定強度後,就算是空氣也會變固體,甚至還能變成金屬,比如氫氣就能變成「金屬氫」。可能很多人覺得這太不可能,不過這是事實,在2017年,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稱,當給氫氣施加上百萬個大氣壓後,氫氣變成了固體-「金屬氫」,一種完美超導體,一種比普通TNT炸藥能量還強40倍的罕見固體。然而一個月後研究人員稱,由於失誤操作,他們製造出來的金屬氫樣品被毀了。
  • 那金屬氫呢?
    這是我們剛接觸天體物理學時,都會想到的問題,因為我們經常聽說氣體巨行星!第一印象就是一團氣體!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就來聊下,氣態行星的內核是什麼?以及金屬氫是咋回事?如果把木星放在水星軌道會發生什麼?我們知道太陽系中的行星分為兩大類。
  • 【漲知識】天王星&海王星 | 鑽石雨
    這兩顆行星雖然和木星土星一樣都是氣態行星,但大氣層以下星體結構組成,與木星和土星有較大區別。木星和土星主要由氫氦元素組成,星體結構上,木星土星的地函層,也就是相當於地球的地幔層,主要由液態氫和金屬氫組成。大氣層5000公裡深處,氫變成了液態氫,再深的地方變成了金屬氫,只是中心有一個很小由巖石組成的地核。
  • 氫明明是非金屬,可科學家為什麼說木星內部存在液態金屬氫?
    木星主要就是由氫和氦構成的,太陽也一樣。金屬與非金屬的區別要想弄明白什麼是金屬氫,就要先弄明白金屬和非金屬的區別。金屬和非金屬,我們通常是以它們在物理化學方面的性質差異和原子結構來區分的。>當氫被壓縮時,會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繼續施壓就轉變為固態,進而形成金屬氫。
  • 金屬氫和氫,有著怎樣撲朔迷離的關係
    金屬氫是可能的嗎? 金屬氫在物理理論上是可能存在的,並且事實上,金屬氫被認為是其構成了木星和類似大型氣態行星的大部分固體內部。是否可能更精妙地利用現有技術在地球上生產金屬氫,這取決於你如何定義金屬氫。在我們的大氣層中,氫始終是雙原子分子H2,也稱為分子氫。當分子氫被壓縮,其最終會呈現出固態,然後變成金屬,並同時保持其雙原子結構。這就是所謂的金屬分子氫。隨著進一步對其施加高壓,氫分子將解離,最終產生金屬原子氫。(也就是H代替H2)由於獲取金屬H需要比H2更高的壓力,因此有關其可行性或成功性評估的問題通常涉及並指代原子氫。
  • 人工智慧用來顯示氫是如何在巨型行星內變成金屬的 | 章魚通
    氫的密集金屬氫氣相像電導體一樣,構成了巨大行星的內部,但難以研究和了解。通過將人工智慧和量子力學結合起來,研究人員發現氫是如何在這些行星的極端壓力條件下成為金屬的。他們發現,氫的變化不是突如其來或一蹴而就,而是以平穩和漸進的方式發生的。研究結果在《自然》雜誌上報告。氫由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組成,是宇宙中最簡單和最豐富的元素。它是我們太陽系&34; 、 &34; 、 &34;和&34;以及環繞其他恆星的外行星的主要組成部分。
  • 終於揭開了金屬氫的更多神秘面紗!
    儘管金屬氫在地球上很罕見,但它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含量豐富,這使得羅切斯特大學雷射能量學實驗室(LLE)的研究人員非常關注金屬氫,他們研究行星的形成和演化,包括太陽系內外的行星如何形成磁場屏障。該組織的研究員Mohamed Zaghoo說:金屬氫是我們的行星系統中最豐富的物質形式,遺憾的是我們在地球上沒有天然的金屬氫,但在木星上,卻有金屬氫的海洋。我們想知道這些海洋是如何產生木星巨大磁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