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介紹了《山海經》第一卷中《南山經》的古今路線大對比,而在山川河流中孕育著多種多樣的植物、動物和神靈,同時還蘊藏著各種珍貴的礦產。
比如青丘山的九尾狐,而青丘山除了九尾狐還有什麼呢?九尾狐又是怎樣的一個形象?今天先說說《南山一經》中神奇的動植物。
《南山一經》:
1、招搖山:招搖山上長著很多桂樹,還有許多的金和玉。招搖山中有一種叫「祝餘」的草,形狀像韭菜,開青色的花,人吃了之後就不會感到飢餓。據考:一說是山韭菜,一說是天門冬。(就是這兩者並沒有吃了就不會飢餓的神奇功效。)山中還有一種叫「迷轂」的樹,形狀像構樹,樹上有黑色的紋理,開的花能發光,照亮四周,佩戴在身上就不會迷路。此「迷轂」應該就是《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中的迷谷。山中還有一種叫「狌狌」(通猩猩)的野獸,長得像獼猴,但耳朵為白色,趴著身子走路,也能像人這樣直立行走,人吃了它的肉,能跑得更快。(讓我想起了《西遊記》的六耳彌猴)。


2、堂庭山:山中生長著很多棪木,棪木果實像蘋果,山中還生活著很多白猿,還有很多的水晶和黃金。

3、 猿翼山:山中很多野獸,水裡很多怪魚,白玉、蝮蛇、怪蛇,怪樹很多,一個怪字概括這座山,因為怪的東西太多,人並不能攀登上去。

4、 杻陽山:南面多赤金,北面多白金(難道是金山?好想去)。山中有一種叫「鹿蜀」的獸,形如馬,頭為白色,尾巴紅色,身上是老虎一樣的花紋,發音就像唱歌(這是唱歌小能手喲),佩戴它的毛髮能福延子孫。有一種黑色的龜,叫「旋龜」,形狀像烏龜,腦袋像鳥,尾巴與蛇相似,它發出的聲音像劈木頭的聲音,佩戴它可以防止耳聾,還能醫治手腳上的老繭。(現代人也沒有什麼老繭可言)


5、柢山:柢山多水,山上並沒有草木。山中有一種叫「鯥」的魚,形狀像牛,生活在丘陵之上,有蛇一樣的尾巴,有翅膀,長於脅下,叫聲如留牛一般,冬眠夏醒,吃了它的肉,人就不會再長毒瘡(這描述我一下子想到了穿山甲)。

6、基山:南面多玉石,北面多怪樹。山中有一種叫「猼(bo)扡(tuo)」的獸,形狀像羊卻有九條尾巴(也是九條尾巴,但不是九尾狐嗷!),四隻耳朵,眼睛長在背上,佩戴它的皮毛將會無所畏懼。山中有一種叫「(尚鳥)(chang)(付鳥)(fu)」(實在找不到這兩個字o(╯□╰)o),人吃了它的肉就不想睡覺了(所以這是堪比亢奮劑的存在嗎)

7、青丘山:南面多玉石,北面有很多可以做青色顏料的礦物。山中有一種叫「九尾狐」的野獸,形狀像狐狸,有九條尾巴,聲音像嬰兒的啼哭聲,會吃人(電視劇中九尾狐吃人不?好像都是美女~),人吃了它的肉,就不會受毒氣侵蝕。山中有一種叫「灌灌」的鳥,形狀像鳩,叫聲像人們大聲斥罵,把它的羽毛配在身上,人就不會迷惑。還有一種叫「赤鱬」的魚,在發源於青丘的英水中,和魚類似,卻長著和人一樣的臉(驚!好可怕的樣子),發出的聲音像鴛鴦的鳴叫,人吃了它的肉就不會生疥瘡。

此為《南山一經》鵲山山系的一些生物的介紹,在這個山系中,山神的形狀是鳥身龍頭。祭祀山神的儀式是:把帶毛的動物和一塊玉璋一起埋入地下,用糯米作為祭神用的精米,用白茅作為草蓆鋪在山神座下。
最後,看完《南山一經》,我感覺怎麼都是在研究吃了會怎麼怎麼樣?果然,人類是吃貨嗎!也不得不讚嘆古人的想像能力,或許正是由於古代並沒有能夠解決各種身體疾病的途徑,所以想像或者說希翼能夠通過這些方式解決疾病。突然想到百度百科介紹各種植物或者草藥,名為什麼,屬於哪一科,有何功效?吃了會怎麼怎麼樣!
關注我,看更多少女心目中的《山海經》,也和你一起看充滿奇幻色彩的百科全書——《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