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1.10月份以來天氣、颱風實際影響情況
今年海南開割較遲上半年疫情、乾旱等問題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一直到7月份以後才真正進入正常開割,三季度以來,天氣對於割膠的影響也較為明顯,10月份連續4個颱風的襲擊導致實際割膠天數僅在10天,工廠加工停滯哄搶原料導致國慶節後原料價格的大幅上行。調研期間海南中部產膠區以多云為主,偶有一日夜間降雨對第二天割膠有影響,收膠偏少價格也相對有所回升。
2.乳膠擠佔全乳原料,減產僅在全乳一端
調研中,不論是國營還是民營工廠,甚至以往有較大的全乳生產線的廠商,今年也以主要生產濃乳為主,原料收購價格差異巨大,進濃乳廠的原料價格往往可以高2000左右,大部分全乳生產線沒有原料生產。三季度僅僅在11月初原料價差快速回落收窄時有過短暫的加工。整體了解看,雖然全島原料產出減產預估在20%以上,但各個廠家今年濃乳的產出與去年相近,多為擠壓全乳原料彌補。交割品全乳膠產出明顯下降的情況確有存在,預估今年全乳產量可能僅在1萬噸左右。
3.未來發展預期
逐步過渡至停割期,割膠末期幾日幹含下降,乳膠製成率較低時可能有部分原料回流至全乳生產線,但短期天氣等因素預期尚可,原料供應暫無明顯問題,乳膠仍保持較高生產開工率。未來新投產的生產線以濃乳為主,乳膠製品市場仍在不斷拓寬,如明年一季度疫情在疫苗控制大幅好轉好後,手套訂單不出現大幅回落,乳膠偏高的利潤仍會繼續擠壓全乳的產出,產業鏈仍向著深化濃乳方向發展,原料價格格局沒有明顯改變前,交割品產出仍會持續偏低,繼續支撐盤面價格逐步上行。
海南天然橡膠產業現狀
中國天然橡膠主要種植在雲南、海南兩地,其中海南2019年總種植面積在790.33萬畝,產量佔比在46.21%,是中國第二大產膠區。海南省的橡膠種植主要分布在中部的儋州市 、白沙縣、瓊中縣、屯昌縣、瓊海市、萬寧市,6個縣合計種植面積達到456.54萬畝佔海南省的57.76%。北部的5個縣種植面積在164.06萬畝,佔海南省的20.76%。南部的7個縣種植面積在169.74萬畝,佔比21.48%。由於海南省多颱風襲擾,目前西部地區對於颱風的阻隔相對較好,環境更為適宜橡膠生長,產出更多。2019年全島種植在4—7年內的樹佔比在40%,整體畝產在57.79公斤,低於雲南,整體開割率在72.4%,價格上行時仍有較大的增產空間。
各渠道調研反饋
1.收膠&膠林
收膠點A
儋州作為海南主要的產膠地區成為了我們第一天調研的目的地,我們一行人首先來到的是一個儋州的收膠點,該收膠點從早晨7點開始收膠,收購價格主要依據下遊合作的加工廠給出。但由於加工廠一般在7點30才會給出收購指導價,二盤商一般在此之前會選擇使用昨天的收膠價格來收購,給予了膠農與二盤商半個小時價格博弈的時間,當然這段時間一般收膠較少。前一晚夜間有一定的降雨,當日該收膠點收膠少於正常水平,幹含量則相對正常,送來的膠水多在27%—32%左右。由於海南地區膠水做用作乳膠生產,近來原料價格波動十分巨大,前一日收購價格為12.6元/公斤,調研當日則大幅上漲至13.8元/公斤。一般單個工人送來的膠水量在30公斤左右,折幹在9公斤左右,勞動一晚收入僅在130多元,一個月正常割膠天數15天左右,月收入在1950元,收入水平較為一般,年輕人並不願意參與,割膠的膠農多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群體。
該區域膠農普遍是凌晨12:00—1:00進行割膠,然後早晨收膠送膠,昨晚少量降雨不多。附近橡膠樹為主,以前有少量甘蔗,現在很少,現在砍樹需要申報。附近膠園主要是自有,一棵樹收入幾十不到一百,300棵橡膠樹一年收入也就是兩三萬,該區域1/3膠園屬於農場,2/3屬於私人。農場的原料是自己收取為主,普遍5:5或者6:4分成。現在1戶有橡膠樹500—800棵。當前膠價情況下不塗藥,一般在5—6月份天氣比較熱的時候會塗點藥。
收膠點B&C
收膠點B為本次調研走訪的第二個收膠點,該收膠點地理位置較好,位於多個縣市交界,原本每日收膠量十分巨大,但二盤商表示海南今年保險+期貨項目推廣較好,農民積極參保,想要獲得補貼的膠農必須在自家膠園所屬的縣區出售膠水,因而跨區出售量大減,現在一天只能收3、4噸。收膠點B的維護的較為乾淨,詢問後得知,如果膠水在加工前能保持較好的品質更為乾淨也有助於加工廠更好的加工,更貼合加工廠收膠的需求。
調研的第三日我們來到收膠點C,該收膠點位於海南中部地區,當日收膠價格在13塊左右,二盤商自測的幹含在26%、27%左右。周圍類似規模的收膠點還有6個,每個收膠點一般收膠量在4、5噸一天。但各個 收膠點採取的定價策略則各不相同,有些地區的膠農希望自己的膠水體現幹含高品質好的特質,有些地區的膠農則希望自家膠水能賣更高的單價,因而不同收膠點可能出現例如:單價14元 幹含 30% 或者 單價13元 幹含33%左右這樣本質上相同價格但是表現不同的收膠定價方式。從各處的收膠價格來看,主要以合作廠家定價為主,合作的廠家則會參考海膠的收購參考價,有時會出現原料收購價偏離行情趨勢的情況,例如27日,盤面橡膠價格大漲,而當地民營工廠的收膠價格回落至14.3元/公斤。
膠林C
走訪行程自西向東橫跨了海南中部地區,路途中我們路過了多片膠林,圖中即為位於海南中部的其中一片膠林。當地的膠樹生長較為良好,也沒有出現明顯的病蟲害,樹葉仍較為茂盛。但我們實際近距離觀察的膠林由於樹的年份較長,已處於生長的末期部分並未有人割膠。從當地了解到海南全島目前的開割率大概再6、7成左右的水平,10月底時價格大幅上漲確有大量的外出務工人員返回老家割膠,但原料價格在幾日內快速大幅下跌則再度打擊了割膠的積極性。我們發現在一部分年份十分久的老樹上仍然有膠杯掛著,但調研期間未見割膠的痕跡,猜測當地有許多缺乏日常養護的老樹,但如果價格再次出現前期大漲的情況,仍然會有膠農願意重啟老樹額外增加割膠的數量,心態上看如果二盤商收購價格達到17、18元,膠農割膠的意願會較為強烈。
2.工廠調研情況
國營工廠A
該家企業屬於海南儋州當地大型加工企業,在全省有多家兄弟工廠,廠內設備主要產濃乳為主,全廠區配備了108臺離心機,但是由於工人較為緊缺僅有103臺在運行。全年滿產產能可以達到8萬噸左右,折幹也可以達到4萬噸以上。工廠雖然也配備齊全的全乳膠生產設備,但今年開工極少,全乳膠競爭力無法與濃乳相比,僅在11月初原料價格大幅下行兩者原料價格相近時短暫生產過200噸左右的全乳膠,往年同期全乳膠產量在2000噸左右。調研當日,廠家收購制濃乳的原料價格比制全乳的原料價格高2200元/噸。
工廠目前的原料一般在3天內就會使用掉,最多可以保存5、6天,60%的原料來源於自家的膠園,但是企業改革後膠園多向外承包,膠農可以自由選擇收膠點出售。工廠認為今年海南的原料產量減產至少20%可能達到30%,但乳膠實際產出持平,主要是擠壓全乳膠的量。預計在1月10號以後才會停割,仍有較長的生產時間。工廠可以做到對每一車原料生產加工的追蹤、入檔,也通過工藝、技術的提升從微量元素含量等方面提高了產成品的品質。在經過市場使用歷練後已經可以接近海外高端品質產品的質量水平,因此可以賣出比民營加工廠高500左右的價格水平。工廠的加工成本在1000元/噸左右(折幹),根據當日的原料收購成本以及實際成品現貨賣價,仍然有極為可觀的利潤。
工廠已有近1000噸原料、超過3000噸成品庫存,未來計劃建成3萬噸的成品儲罐應對越來越旺盛的市場需求。銷售以點對點的下遊工廠為主,貿易商介入不多,主要用於生產乳膠手套,當前手套工廠訂單充足有些甚至已經排產至明年底。部分交流的產業同行認為未來醫用手套或成為剛需,保持較高的替換使用頻率。成品出廠運輸主要以太空包(散裝)為主,如果客戶有特殊要求也可以提供桶裝。對於冬儲的預期:工廠暫未有詳細計劃,根據市場變化調整。
國營工廠B
該工廠位于澄邁片區,工廠一共有42臺離心機,主要型號是460,今年有部分更換為新型560型號提升整體產能,全年產能在2萬噸左右,也擁有全乳膠生產線,但實際使用極少,大多數時候也在生產濃乳。與第一家走訪的工廠類似,僅僅在11月初有過短暫的生產全乳膠,總量在200噸左右,往年同期全乳膠產量大概在1000噸以上。今年全年預計濃乳產量在1.3萬噸左右,由於周圍有5家民營膠廠,搶原料的情況較為明顯,有時周圍工廠可以給出每噸高100、200元的價格,近期工廠每天處理100噸左右膠水原料,高產期每天最多可以處理700噸左右,但收到的原料也僅僅只有300噸、400噸。工廠濃乳直接加工成本在600元左右,綜合加工成本在1200元左右,當前原料儲罐與成品儲罐均不滿,暫未有冬儲計劃。
詢問周邊割膠情況時得知,今年海南地區檳榔價格大漲,可以達到20元以上每斤,收割季節也在每年的9—12月份,因此有很多的膠農、工人可以選擇去種植採摘檳榔,收入更高。導致膠價回落以後實際的割膠意願一般,工廠招收工人也較為困難。澄邁縣相對偏北,膠園要求溫度低於15度就需要停割,因此預計在12月中旬就會停割,但海南高速公路免費,運輸成本相對較低,屆時仍然可以從其他地區獲得原料延長生產。(另外,從周邊其他走訪得知不代表工廠意見:當割膠末期幹含量低於25%後,這樣的原料生產濃乳的效益並不好無法覆蓋成本,部分國營工廠可能會集中這些低幹含的原料重新打開全乳生產線生產來降低成本,可以關注12月底、1月初海南地區倉單變化)
民營工廠C
海南當地走訪的第一家民營加工廠,位於三個縣的交界口,地理位置較為優越,四周交通便利,可以接受各個縣的原料。工廠一共有46臺離心機,其中14臺為今年下半年採購添置,整體產能在2萬多噸,一天可以處理超過300噸原料。預計工廠今年的產量在1.5萬噸左右,折幹也在8000多噸,乳膠總量並沒有減產,自身的加工儲存量達到600噸,行業內普遍都準備了加工產能兩倍的加工儲罐能力。該民營加工廠運營較好,一噸乳膠折幹的綜合加工成本控制在750元左右,產銷效益尚可。
工廠日常生產時也會參考天氣預報,如果未來幾天下雨較多工廠會提前多預購一些原料,收購量主要也是靠提高一定的收購價格。10月份價格達到2萬以上時割膠頻率可以達到3天2割,割膠極為積極,但隨著膠價回落進入12月以後當地居民有些會轉去種菜,招工也會較為困難,割膠積極性一般。近期用標準法測試得到的幹含量在27.4%,仍然能割一段時間,去年收購原料一直到1月10號左右,今年預期也接近,工廠當前有1000噸左右的成品儲存量,暫未有冬儲的計劃。
民營工廠D
第二天下午走訪的第二家大型民營加工廠,工廠位於屯昌地區,該廠去年才投產,整體設備廠區都較新。設備、環保汙染處理設施均較為完善。工廠目前一共40臺離心機,主要為460型號(12萬左右成本),未來可能考慮產能更高的560型號(18萬左右成本)。460型號的離心機目前一天滿產處理膠水量在7噸左右,最大在7.3噸。工廠也準備了產能的兩倍,大約600噸的生產儲罐應對生產需要。同時,工廠也會在當地收購一定的膠團、膠塊,並利用產濃乳時產生的膠清來生產標膠。因此工廠的產品除了主要的濃乳意外還有等外膠、膠清膠、標二三類。
目前海南民營企業生產的濃乳距離泰國高端品質的產品質量仍有一定的距離,這主要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如氣候、土質、加工工藝等等,因此泰國高端品質的乳膠通常比我國乳膠賣家可以高出800—1200元,未來工廠也希望去泰國學習進步,加緊追趕高端的質量品質。
今年工廠產量已經超過1萬噸,成品庫存在幾百噸,綜合加工成本在800—1000。臨近年底原料品質會繼續下降,製成率會進一步降低,如果不能滿足幹膠/乳膠 1/1.4的產出比率工廠可能會沒有利潤,生產積極性會大幅下降。工廠目前在評估冬儲的必要性,仍需要參考市場行情的變化。從工廠了解到今年海南全島增加的離心機在200臺,部分還在調試投產中,並未投入使用,日常全島一天高產的情況下膠水產出可以達到6000噸。
民營工廠E
調研走訪第三天來到的瓊海地區較大的民營加工廠,該加工廠位於海南省的東部地區,周邊產膠並不如中西部地區那麼多,好在交通較為發達,中轉站在收膠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給廠家提供了較大量的原料供應。工廠主要加工濃乳,20號膠等一些幹膠也可以加工,但並未做全乳膠。工廠目前有61臺離心機,均為460型號,產能在當地較大。從實際的走訪看,雖然目前許多民營廠商均為配備全乳膠生產線,但未來如果乳膠產量增速過快,產業內濃乳、全乳的價格重新倒掛,全乳膠利潤更可觀時廠家也具備了迅速改造目前的膠清膠生產線轉而生產全乳膠的能力。
走訪的廠家近期基本保持滿產,僅在10月份颱風等影響下無法收到原料時有過10幾天的停產,最近不缺原料,當原料漲價至20000元以上時部分廠商的心態會有所改變,謹慎一些的廠家可能會停止收購高價原料降低產出。今年該廠家收的原料與去年相近,但今年生產的機器較去年多一些,去年總共產出在3萬多噸。一般幹膠/濃乳產出比例在1:1.54左右,廠家每年都會有一定的冬儲計劃,目前對於未來行情看法相對樂觀,逐漸進入到停割期後還有一定的原料儲備來生產標膠。當前可用的乳膠成品儲罐在3000噸左右,儲存成品在2000噸左右,未來儲存量會根據行情判斷調節。走訪了解到:今年全島全乳的產量都很少,僅僅在前期原料價格12100左右的水平時有少量的全乳膠產出。海南未來的環保、土地等要求較為嚴格,新建廠審批極為困難,未來的增量多數為目前已有廠家的擴產。
民營工廠F
該工廠也位於瓊海地區,也是民營工廠,調研時廠家處於停工改造生產線的階段,廠家並未開工。未來廠家設備全部調整完畢後預計有19臺新型號離心機,一條水洗生產線、一條幹攪線。廠家希望未來加大標膠生產的規模,增強20號膠、輪胎膠的產出適應市場發展。工廠擔心泰國旺產季到來、國內混合膠庫存較高可能會影響橡膠價格進一步上漲,心態相對偏空。
廠家目前標膠原料儲備較為充足,生產線調整完畢後標膠原料可以使用10天左右,走訪了解到海南多家廠家會利用濃乳副產品膠清膠、等外膠等來混合生產一些達到下遊廠商品質要求的混合標膠,性價比尚可。
3.其他
海南島近幾年發展已有了比較大的變化,各項政策支持下,島內向著旅遊國際化方向發展,對於旅遊業支持力度較大,環保等要求也在不斷提升。膠團、膠塊等原料氣味較大,可能影響周邊環境,產出多以膠水為主,新建工廠審批也因此較為困難。同時,島內其他產業效益也在提升,例如往年幾塊錢一斤的檳榔今年漲到了20元以上,大大增加的收入吸引了部分膠農轉而種植採摘檳榔而減少了割膠。檳榔的收穫時節也為9—12月,有部分重疊。對於天然橡膠產業而言,當前行業新鮮血月較少,產業基層人員多是中年以上,未來更加健康的產業鏈格局可能還需要市場價格、政策等多方位的調節。
總結
海南地區整體的產出狀況與往年有了明顯的不同, 乳膠下遊需求維持旺盛表現,廠家不論是生產利潤還是銷售狀況都是乳膠更為樂觀,乳膠的原料收購價格也明顯高出了全乳許多,因此大部分的廠家都是以生產濃乳為主,全乳膠生產受到了明顯的擠壓。實際海南的交割品產出可能明顯少於往年,進一步降低01、05合約的交割壓力。而從未來的擴產等計劃上看,這樣的情況可能會在新一年繼續延續,投資者需要持續關注濃乳與全乳原料收購價格的變化,各膠種供需出現明顯轉變前,全乳的供應仍然偏少。當前不同產區離停割期仍有1個月左右的時間,從整個調研情況以及雲南方面了解的產銷來看,交割品產出明顯低於往年的情況確實存在,預估海南產區全乳產量僅在1萬噸左右,交割壓力有較為明顯的減輕,拉尼娜現象仍在持續地影響著東南亞多個產區,我們對於未來行情持偏強預期,如果停割前天氣影響加劇,05合約上方可期待到18000元/噸以上。策略上,期貨盤面繼續以逢低做多為主,積累利潤後不斷上移止盈止損位置,膠種間差異化表現可能在未來引導行情向慢牛市發展。下遊廠家可以積極採用期權的方式例如賣出看跌期權來管理成本,應對未來更為複雜的上遊變化。(作者:戴高策)
責任編輯:李國雷
《期貨日報》社有限公司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