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技進步獎「最神秘獲獎人」,有了新職務

2020-10-23 觀察者網

據人社部網站消息,10月23日,國務院任命相裡斌為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免去相裡斌的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職務。

公開資料顯示,相裡斌,男,漢族,1967年3月生於西安,籍貫山西,博士,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光學工程與空間技術領域研究工作。

相裡斌 資料圖丨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

曾是科技進步特等獎得主,站習近平身邊,成果卻不能披露

2016年1月8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進行,潘建偉和他的團隊摘取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新聞被刷屏。但是當天還有一位獲獎者,他從習近平手中接過獎狀,合影時在習近平的正後方,公布的獲獎名單卻沒有他,因此他被稱為「最神秘獲獎人」。

相裡斌接受習近平頒獎的照片出現在新華社的圖片報導中

當時中科大新創公益基金會披露的消息稱,這個「最神秘獲獎人」正是時任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主任的相裡斌。相裡斌(中國科大859校友)作為第一完成人,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由於某些原因,獲獎信息未公布。

合影時相裡斌在習近平的正後方 圖丨中科大新創公益基金會

其實早在2015年6月公布的科技進步獎初評通過項目(通用項目)名單中,就沒有相裡斌的名字,這意味著,他的獲獎成果應該屬於「專用項目」,即涉及國防、軍事、安全的項目。

據中科院光電研究所網站信息顯示,相裡斌發展了我國新型光譜成像技術,提出高靈敏度光譜成像儀物理模型,提出了大孔徑靜態幹涉光譜成像技術創新方案,對光譜成像技術領域前沿研究方向空間調製幹涉光譜成像技術、層析光譜成像技術、高速光譜成像技術、幹涉光譜成像儀數據反演和定量化技術等進行了深入研究。

另外,相裡斌還先後承擔國家重大、重點項目20餘項,研究主要集中在衛星成像等領域。他是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總指揮、「嫦娥一號」探月衛星有效載荷光學成像探測系統指揮,是國家高技術863計劃航天領域首席科學家,2013年就因環境災害監測衛星獲得過科技進步二等獎。

相關焦點

  • 國家科技進步獎"最神秘獲獎人",有了新職務
    據人社部網站消息,10月23日,國務院任命相裡斌為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免去相裡斌的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職務。公開資料顯示,相裡斌,男,漢族,1967年3月生於西安,籍貫山西,博士,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光學工程與空間技術領域研究工作。
  • 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獎獲獎名單公布 快來看看都有哪些?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21日訊(記者 胡旭陽)記者從四川省科技廳獲悉,4月21日上午,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成都舉行,大會公布了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獎獲獎名單。244個項目榮獲2019年度省科技進步獎,梁繁榮教授、陳代文教授摘得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傑出貢獻獎。「基於海綿鈦用大型流水線電解鎂關鍵工藝技術開發及應用」等35項成果獲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高純淨鋼冶煉技術研究」等69項成果獲二等獎,「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技術研究 」等139項成果獲三等獎。
  • 2020年度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揭曉!四川2人獲獎
    11月3日,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獲獎名單揭曉,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鍾南山院士和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另有30位和20位科技工作者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四川共2人獲獎。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王琪院士因其在塑料加工領域的傑出成就和貢獻,榮獲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 「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 2020年度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揭曉!四川2人獲獎
    11月3日,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獲獎名單揭曉,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鍾南山院士和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另有30位和20位科技工作者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四川共2人獲獎。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王琪院士因其在塑料加工領域的傑出成就和貢獻,榮獲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 「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 重慶交通大學科技成果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
    相關新聞: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舉行 重慶12項科技成果獲獎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0日16時40分訊(記者秦思思)今(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重慶交通大學主持完成的公路橋梁檢測新技術研發與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據悉,鋼筋鏽蝕、拉吊索腐蝕斷裂、預應力失效等內在病害已成為威脅橋梁安全運營的「第一殺手」。
  • 2003年度國家科技獎勵情況分析
    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獲獎總人數2449人,獲獎單位670個。2003年度國家科技獎勵評審工作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初評工作。此次獲獎項目中,通用項目186項,佔總數的73.2%,國防、國家安全項目68項,佔總數的26.8%。國防和國家安全項目在國家科技獎勵中的比例較往年有明顯提高,國防、國家安全項目在國家科技進步獎中所佔比例達29.2%。從獲獎的186個通用項目看,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各個行業。
  • 關於獎勵2015年度自治區科技進步獎獲獎科技成果和特等獎獲獎人員...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 文 件 新政發〔2016〕42號 關於獎勵2015年度自治區科技進步獎獲獎科技成果和特等獎獲獎人員的決定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各州、市、縣(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區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 北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2003年度北海市科技進步獎獲獎項目的通知
    ,取得了豐碩成果,對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增強科技實力起到了積極作用。經市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評審,YH-9500電力企業應用系統信息一體化集成平臺等28個項目獲得2003年度北海市科技進步獎,現予公布。    希望獲得2003年度北海市科技進步獎的單位和個人戒驕戒躁,再接再厲,不斷爭取更好的成績。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向獲獎的單位和個人學習,繼續深入開展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開拓進取,勇攀科學高峰,為推動我市科技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 海南1人獲獎!​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揭曉
    ,收集保存了熱帶牧草種質資源14000多份,建立了國家熱帶牧草種質資源圃、國家牧草種質資源中期庫和標本館,命名並在國際上公開發表中國(海南)特有新物種5個、海南新紀錄屬1個、新記錄種55個,培育國審熱帶牧草新品種29個,新品種累計推廣3800多萬畝。
  • 齊魯政情丨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公布,解碼山東近五年獲獎項目
    1月10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和人選名單,山東省共32個項目獲獎。作為我國最權威的政府科技獎勵,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頒發,每年都是科技界的盛事。五年來,山東在獲獎數量繼續保持高位的同時,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 海南1人獲獎!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揭曉
    其中,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劉國道榮獲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區域創新獎),表彰其對區域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的突出貢獻。,收集保存了熱帶牧草種質資源14000多份,建立了國家熱帶牧草種質資源圃、國家牧草種質資源中期庫和標本館,命名並在國際上公開發表中國(海南)特有新物種5個、海南新紀錄屬1個、新記錄種55個,培育國審熱帶牧草新品種29個,新品種累計推廣3800多萬畝。
  • 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醫衛領域有36個項目獲獎
    今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額度提高60%,由500萬元/人調整為800萬元/人,並調整獎金分配結構,將獎金全部授予獲獎人個人,由個人支配。據悉,這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近20年以來,對獎金額度及結構的首次調整,旨在充分體現黨和國家對我國科技工作者的激勵和關懷。同時,今年對「三大獎」獎金標準也一併做了適當調整,獎金額度提高50%,今年還設計製作國家科學技術獎獎章,強化獎勵的榮譽性。
  • 精工鋼構:全資子公司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中證網訊(記者 徐金忠)1月12日晚間,精工鋼構(600496)公告稱,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浙江綠築集成科技有限公司為主要完成單位之一的「高層鋼—混凝土混合結構的理論、技術與工程應用」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證書編號:2019-J-22101-1-01-D04)。
  • 2020國家科學技術獎公示:看通信行業有多少項目獲獎
    8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1項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1項。
  • 美亞光電榮獲全國商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11月1日,全國商業科技質量大會在北京召開,對2018年度、2019年度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獲獎單位及代表授予證書,美亞光電「主糧加工中真菌黴素消減技術裝備創製及產業化」項目,獲得全國商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該獎項是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的子獎項,經國家科技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准設立。
  • 2020國家科學技術獎公示有感:看歷年汽車行業有多少項目獲獎
    8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國家科學技術獎是我國最權威的政府科技獎勵,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的成果是經過嚴格評審、從眾多科技成果中脫穎而出的傑出代表,其技術先進性、創新性和學術價值代表了全國行業和領域內的領先水平。
  • 52人獲獎!2020何梁何利獎名單出爐
    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鍾南山院士和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授予30位在數學力學、生命科學、工程技術等領域取得重大科學發現,作出突出技術貢獻的優秀科技工作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下設「青年創新獎」、「產業創新獎」、「區域創新獎」三大類,共授予20位優秀科技工作者。
  • 齊雲山食品有限公司一項目獲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9年贛州科技成果喜獲豐收贛州有關企業、駐市高校牽頭組織或參與的項目共有20項獲獎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2項贛州的驕傲!9月2日,省委、省政府在南昌召開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表彰榮獲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的單位和個人,加快推進全省科技事業發展和創新型省份建設。
  • 華陽新材料煤矸石山修復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本報訊 記者任志青 通訊員李穎報導 近日,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煤矸石山自燃汙染控制與生態修復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據了解,由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中國礦業大學等共同完成的《煤矸石山自燃汙染控制與生態修復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針對廢棄煤矸石山綜合治理難題,以陽泉煤矸石山坡面為試驗地進行研究,研發了自燃煤矸石山治理與生態重建技術體系和以覆壓阻燃為核心的自燃煤矸石山治理關鍵技術,提出了適於推廣的「從上向下、推散火層、局部注漿、斜坡壓實、封閉覆蓋」的滅火新工藝,可以有效解決煤矸石山自燃汙染控制與生態修復中遇到的難題
  • 巴中4項科技成果獲省級科技進步獎
    近日,省科學技術廳公布2020年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名單,我市有4項科技成果獲獎,其中《四川地方豬遺傳資源保護技術體系創建與產業化開發利用》《獼猴桃優質高效綠色生產技術創新與應用》分別獲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魔芋產業化綜合開發及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柞蠶高效種養關鍵技術研究集成及示範》均獲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獲獎等級和數量均創下歷史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