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監視器提供了準確的內部和遠程溫度測量
數字監視器提供了準確的內部和遠程溫度測量
-
一文讀懂機械製造領域中的精密測量技術
掃描X射線幹涉測量技術是微/納米測量中的一項新技術,它正是利用單晶矽的晶面間距作為亞納米精度的基本測量單位,加上X射線波長比可見光波波長小兩個數量級,有可能實現0.01nm的解析度。該方法較其它方法對環境要求低,測量穩定性好,結構簡單,是一種很有潛力的方便的納米測量技術。
-
手機也能測量物體溫度你知道嗎?
從前,我們一提到測溫,就會想到測溫儀,通過測溫儀就可以得到物體的溫度,不過不少小夥伴們的家裡都沒有測溫儀,但近期發布了一款手機,這款手機將測溫儀的功能也安裝了手機上,對準目標物點擊測量,屏幕上就會顯示出目標物的溫度了。
-
稿件速遞|晶片表面微波磁場測量技術
杜關祥博士團隊致力於發展實用化量子精密測量技術,他面向晶片表面微波磁場測量要求,提出了掃描式和成像式兩種測量新方法,研製了錐形光纖亞微米級金剛石NV色心探頭和晶片表面微波磁場高分辨高速成像系統,實現了晶片表面微波磁場高分辨測量,對提高晶片設計和測試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國內外晶片測試技術的產業現狀高集成度晶片是我國製造業卡脖子的核心技術。
-
數字萬用表測量溫度的方法
數字萬用表,一種多用途電子測量儀器,一般包含安培計、電壓表、歐姆計等功能,有時也稱為萬用計、多用計、多用電錶,或三用電錶。數字萬用表有用於基本故障診斷的可攜式裝置,也有放置在工作檯的裝置,有的解析度可以達到七、八位。
-
功率探頭的原理及選型
2、功率探頭類型及原理從探頭採用的技術類型劃分,可分為兩大類:熱電探頭和二極體探頭。熱電探頭又分為熱敏、熱偶和熱電堆三個類別;二極體探頭又分為單通道、多通道和寬帶(峰值)幾個類別。綜合考慮測試頻率範圍、功率範圍和準確度,熱電堆是目前最佳熱電功率探頭技術。
-
溫度測量與溫度測量儀表
溫度測量與溫度測量儀表一、溫度測量的基本概念 溫度是表徵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溫度只能通過物體隨溫度變化的某些特性來間接測量,而用來量度物體溫度數值的標尺叫溫標。它規定了溫度的讀數起點(零點)和測量溫度的基本單位。目前國際上用得較多的溫標有華氏溫標、攝氏溫標、熱力學溫標和國際實用溫標。 華氏溫標(oF)規定:在標準大氣壓下,冰的熔點為32度,水的沸點為212度,中間劃分180等分,每第分為報氏1度,符號為oF。
-
盤點那些先進位造中的精密測量技術及儀器設備
掃描X射線幹涉測量技術是微/納米測量中的一項新技術,它正是利用單晶矽的晶面間距作為亞納米精度的基本測量單位,加上X射線波長比可見光波波長小兩個數量級,有可能實現0.01nm的解析度。該方法較其它方法對環境要求低,測量穩定性好,結構簡單,是一種很有潛力的方便的納米測量技術。
-
用單片機實現溫度遠程顯示
這種傳感器至儀表之間一般都要用專用的溫度補償導線;而溫度補償導線價格很貴,並且線路太長也會影響測量精度。在實際應用中往往需要對較遠處(1 km左右)的溫度信號進行監視。現有的解決方案有很多,例如:① 在現場用智能儀表對溫度信號進行測量,用計算機作上位機與智能儀表進行通信來實現遠程溫度監測。
-
新突破!用於嵌入式溫度測量的磁性納米傳感器
美國NIST的熱磁成像與控制項目正在開發納米級別的溫度傳感器 位於馬裡蘭州的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納米級超靈敏溫度傳感器陣列,據悉,這種傳感器可以嵌入到各種材料中。遙感系統將接收到這些磁性信號,被研究的系統將不會受到導線或其他笨重的外部物體的影響。 它可以使溫度測量的精確度比最先進的技術提高10倍,精確度在100毫秒內達到25millikelvin。測量可到國際單位制(SI);換句話說,它的讀數可以精確地與開爾文的基本定義相關聯。
-
基於ARM和乙太網的遠程電參數測量技術研究
摘要 針對目前各地用電及收費管理不便的問題,文中研究了基於ARM和乙太網的遠程電參數測量技術。該技術主要用於對電參數的採集和存貯。文中結合網絡技術,採用高性能的乙太網控制晶片W5100,利用專用的電能計量晶片CS5460A研究了電參數的遠程傳輸。通過W5100嵌入乙太網,可以實現數據的遠程傳輸,有效地將經CS5460A採集的電流值、電壓值及功率值傳送至PC,較好地完成了電能計量和收費管理。
-
高精度溫度傳感、測量與控制技術綜述
此外歐空局的重力場和海洋循環探 測衛星GOCE,根據 283~308K溫度範圍,5mHz~0.1Hz 測量頻段,加速度計溫度穩定性優於 5μK/Hz1/2 的要求,設計了一套基於鉑電阻的溫度測控系統,該系統能夠實現 5mHz~0.1Hz頻段內5 μK/Hz1/2 的溫度噪聲測量。
-
低壓測量中對示波器探頭的選擇
進行低壓測量的用戶通常會落入使用示波器標配10X探頭的陷阱——後得到的結果並不準確,因為10X無源探頭在毫伏級的低壓範圍內並不能準確地進行測量。在進行低壓測量時,必需考慮示波器的靈敏度、探頭衰減、系統噪聲、探頭接地、探頭輸入阻抗、AC耦合、探頭偏置和探頭帶寬。
-
如何實現示波器探頭的最佳匹配?
可是你知道如何實現探頭的最佳匹配嗎?> 表2 常見高壓差分探頭規格參數 1.31.3 電流探頭 電流探頭是利用霍爾傳感器和感應線圈實現直流和交流電流的測量,其工作原理是把電流信號轉換成電壓信號 圖4 電流探頭圖片 電流探頭優點是不用斷開供電線就可以進行電流測量,典型應用場合是系統功率測量
-
「熱魔法」:溫度成像的新革命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正在進行的一項新項目,可能在未來某一天將這一切變成現實,甚至實現更多的想法。 NIST的研究人員正處於設計和製造微型超靈敏溫度計的早期階段。如果他們成功了,這個系統將是第一個侵入不透明的三維體積中對微觀溫度進行實時測量的系統——可能包括醫用植入物、冰箱,甚至人體。
-
電容電壓測量技術、技巧與陷阱
研發實驗室廣泛利用C-V測量技術*測新材料、工藝、器件和電路。負責產品和良率增強的工程技術人員利用它們優化工藝和器件性能。可靠性工程師利用這類測量技術對供貨商的材料進行資格檢驗,監測工藝參數,分析失效機理。毋庸置疑,它們是半導體特徵分析與測試的基礎。本文討論如何針對特定的應用選擇最合適類型的C-V測量儀器,並探討某些C-V測試的典型功能和參數提取限制、連接探針臺以及校正探針尖的技巧。
-
熱電薄膜材料產業化前景廣闊
熱電薄膜材料不但可以製作成薄膜溫差電池,同時還可以製作成各種探頭以及係數測試儀,在工業生產中具有廣泛的用途: 在測量冶煉及熱處理爐高溫的過程中,對於溫度傳感器的超小體積、超快速測量、特殊測試環境及特殊安裝方式的應用需求越來越迫切。然而,傳統的溫度傳感器都存在體積大、耗材多、熱容量大與響應速度慢等問題。
-
新成果!自學習AI算法發現高性能材料,未來遠程科研或成現實
近日,一個包括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在內的多機構研究團隊在 AI 研究領域取得了又一項重要研究成果:他們開發出了一種名為 CAMEO 的 AI 算法,該算法在不需要科學家額外訓練的情況下,自主發現了一種潛在的實用新材料。
-
材料性能熱分析:瞬態平面熱源法測試技術的拓展及應用研究
此時的訊號頻率即可認為是試樣在此溫度下的固有頻率,由此可以計算獲得被測試樣在此溫度下的動態彈性模量。2.3.2. 熱膨脹測試方法低溫熱膨脹係數測量採用非接觸位移光學投影測量技術,可以實現低溫和高溫甚至超高溫(2500℃以上)條件下的線性位移和變形測量,其測試原理如圖 24所示。
-
歐工有話說:熱電偶溫度測量儀表中常用的測量元件
最近,歐工一直在被客戶諮詢什麼是溫度測量儀表中常用的測溫元件?其實,測問元件在用我們的行話來說,就是「熱電偶」。熱電偶」是可以直接測量溫度,並把溫度信號轉換成熱電動勢信號,通過電氣儀表(二次儀表)轉換成被測介質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