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賦予材料新生命——記青島科技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副...

2021-01-13 德州新聞網

個人簡介

馬鳳國,青島科技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1973年生於平原縣蘆坊鄉(今桃園街道)葦子園村。1996年畢業於山東紡織工學院 (今合併為青島大學);2002年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獲博士學位。 2005年4月起就職於青島科技大學高分子學院,之前曾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深造,就職於道康寧公司從事科學研究及產品開發。

先後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項目及國防預研項目。研究領域涉及聚氨酯、天然高分子改性、水溶性高分子、生物高分子等領域。

「我們葦子園村還在,也沒改名,我常常回去,那是我永遠的家。」在4月的青島,我們見到馬鳳國,聊起老家平原縣蘆坊鄉葦子園村,他滿臉興奮。

從農村到大城市,從國內到國外,從外企到高校,豐富的閱歷賦予馬鳳國有層次感的性格。他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古板、嚴肅這樣特定的標籤,在他身上絲毫沒有體現,他樂觀開朗,說話風趣,待人不但沒有距離感,還有一種天然的親切。

「超常發揮」考上大學

學習染整專業

「高中之前我幾乎沒離開過村子。 」考入平原一中之前,馬鳳國一直在老家生活。父母務農,母親曾考入高中,但因種種原因被迫輟學。「母親對上學有一種情結,再苦再累,她堅持供我們姐弟仨上學。 」馬鳳國說,母親是他堅持讀書的的最大動力。

「村裡的上學條件很艱苦,校舍都是透風的,一下大雨,教室裡全是水。每個同學都有一盞煤油燈,每天拎著去上學。有時候碰到大雨天,就直接在半路找親戚家裡住下。 」馬鳳國到現在都記得那幽暗泥濘的土路,還有路邊房子裡淳樸善良的老鄉。

中考時,馬鳳國考上了平原縣第一中學,這被他用「超常發揮」來形容,「我成績比較平均,不偏科,也沒有特別拔尖的,當時沒見過世面,沒什麼大理想,所以也沒認真想過要讀高中、上大學。 」

3年後,馬鳳國在高考中又迎來一次「超常發揮」。「本以為考不上大學,要回家種地了,填志願時也沒當回事,報了青島的山東紡織工學院染整專業,其實自己當時也不知道這個專業是做什麼的。 」1992年,馬鳳國就這樣走進大學校門,「到後來我特別感謝高中班主任老師張傳發,是他管制著我的小懶惰,督促我學習。 」

「我感覺上了大學後開始開竅了,我性格比較隨和,做什麼就喜歡什麼,讀了染整專業,我就喜歡上了這個行業。 」馬鳳國告訴記者,「染整,定義為對紡織材料進行以化學處理為主的工藝過程,這一專業看似冷門,實際很實用,涉及面很廣,整個化學專業的知識基本全覆蓋。 」

那幾年,正值紡染行業的興盛時期,紡織廠、染料廠、紡紗廠在青島遍地開花,工資待遇都很好,馬鳳國大二開始就到這些單位實習,收穫頗豐。

讀研讀博不斷進取出國深造積蓄力量

1996年,馬鳳國大學畢業。「始料未及的是,就在短短幾年內,紡染行業走上了下坡路,工廠大量倒閉,就業還是讀研這件事讓我很困惑。 」糾結過後,他決定繼續深造,「多學一些本事肯定能更好地立足社會。 」第二年,馬鳳國考入北京理工大學含能材料專業攻讀研究生。

馬鳳國學的兩個專業在外行人聽來很陌生。「染整專業主要學習染料、配色染色、纖維化學等知識;含能材料專業主要研究製作火炸藥的材料。 」馬鳳國介紹,「這兩個專業,包括我現在研究的項目,看似不相關,但其實都是以高分子材料為核心的,有很多相通之處,進行交叉學習研究能碰撞出火花。 」

1997年,馬鳳國跟隨導師譚慧民參與國家863重大專項的研究,是一項關於火箭推進劑的課題,科研經費達1500萬,當時在學校是獨一無二的。這是馬鳳國首次接觸重大科研項目,此後他「一發不可收拾」,頻頻參與重大項目的研究。拿到碩士學位後,他再接再厲,考取本校高分子專業博士。「讀博期間,我做的吸水樹脂課題比較有影響力,這是一種高吸水的高分子材料,生活中最常見的應用領域是紙尿褲。我們這個課題主要研究吸水樹脂在土壤改良方面的應用,在我國西部沙漠戈壁地區,水分難存留,利用它可以收集儲存雨水,在植物需要時釋放水分,以此改良沙漠土壤。 」馬鳳國說。

2002年,馬鳳國作出一個重要選擇,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深造,「南洋理工大學的材料專業處於亞洲頂尖水平,在全球也佔有重要地位,我想去見識一下。 」

出國後,馬鳳國真切體會到國內外的差距,有很多核心技術還是依賴國外,這一現狀時刻激勵著他前進。一年半的時間裡,他如饑似渴地學習,在高分子領域做了大量研究,「比如一項DNA載體在治療愛滋病引起的眼部疾病方面的基礎性研究,我們利用高分子材料作為DNA的載體,為治療這種疾病找到一種全新方式,這種項目往往戰線很長,完成之後還要進行長期臨床試驗,但一旦完成,對全人類的意義都是巨大的。 」

放棄外企優厚待遇到高校教書科研

2004年,完成深造的馬鳳國去往上海,入職道康寧公司成為一名研發人員。這家公司是全球有機矽技術龍頭企業,待遇高、平臺好。不過,工作了一年之後,他卻萌生去意。「一是因為做研究只能在公司整體規劃內,個人就是公司產業鏈條上的一環,不能按照自身意願選擇研究方向。 」馬鳳國如是解釋,「二是我見識到外企科研能力之強大遠超之前想像,產品的技術含量更是把我們遠遠甩在了身後,我們應該從大學開始,從教學出發,加把勁,以後才有趕超的希望。 」

2015年4月,馬鳳國毅然辭職,回到大學時代的城市,到青島科技大學任職,一邊教書育人,一邊埋頭科研。

馬鳳國的科研項目看似高深難懂,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以簡單總結為用科技賦予材料新生命,比如他研發的一種高分子材料製成的柔順劑,用在羊絨衫生產中,能讓羊絨更柔順,對皮膚沒有任何刺激;再比如他進行的乳液聚合技術研究,可以把油性漆「變」成水性漆,解決有機溶劑釋放的問題,更加綠色環保。「我在企業工作過,所以更明白,必須用高校的科研資源結合企業的實際需求,解決實際生產中的問題,才能真正推動技術進步、產業發展。 」馬鳳國對記者說。

2016年開始,馬鳳國開始與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合力研究管道疏通項目。「在這之前,中國疏通石油管道用的高分子泡沫球完全依賴進口,每個價格約為1至2萬元人民幣,石油管道平均每3個月到半年就需要清洗一次,需要大量高分子泡沫球,成本十分高昂。現在我們取得了技術突破,生產出了替代產品,讓成本下降了一半以上。 」馬鳳國說,「我們生活中的物品都離不開材料,高分子材料應用範圍非常廣,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

關照家鄉學子關心家鄉企業

「每學期培養8至10個研究生,今年指導了12個本科生做畢業設計。 」馬鳳國告訴記者,作為老師,要掌握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實驗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指導。「每天都過的很充實,學生也很喜歡報我的課程,畢業設計是學生教師雙向選擇,學校每次都會進行限額,要不然肯定會『爆滿』,我還是很搶手的。 」馬鳳國風趣地說。

馬鳳國負責的科研項目多,合作企業多,從他的實驗室畢業的學生實踐能力強,到了企業可以直接上手工作,所以他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很「吃香」。「快到高考填志願的時候了,我的手機又要忙起來了,很多親朋好友和老鄉給孩子報志願時都會諮詢我。 」馬鳳國告訴記者,2009年,一位同鄉的孩子報考了青島科技大學,通過馬鳳國的指導和牽線搭橋,這個孩子畢業後去往上海工作,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在讀的還有好幾個小老鄉,看到他們感覺特別親切,我也會在學習和生活上關照他們。 」「我們學校跟金能科技有合作,他們每年都會來招人。 」談及家鄉企業,馬鳳國表示,很期待能在科研方面與家鄉企業合作,並建議德州的企業借鑑浙江台州的發展方式,進一步把校企合作落到實處,通過人才促進科研水平的提高,從而推動企業和產業的整體發展。

不管離鄉多遠多久,鄉愁是永遠抹不掉的,在馬鳳國的言談舉止中,我們看出了他對家鄉的關注與關心,看出了他期待利用自身所學回報家鄉的懇切。

□本報記者梁希東李玉梅張曉航本報通訊員張大偉

相關焦點

  • 青島科技大學:四個英才班招生計劃增一倍(圖)
    近日,青島科技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招生辦主任張樹海接受記者專訪,就今年學校招生中的新變化進行解讀。  新增兩個專業、五個專業方向  「2018年,青島科技大學新增的招生專業和方向會讓人耳目一新。」青島科技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招生辦主任張樹海介紹,2018年,經教育部批准,青島科技大學新增功能材料、分子科學與工程兩個本科專業,此外還增加了機械工程(智能裝備方向)、自動化(智慧機器人方向)、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微電子技術方向)、化學工程與工藝(化工安全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分析與應用方向)(高密校區)五個本科專業方向。
  • 《大學》山東省省屬重點大學——青島科技大學
    青島科技大學 綜合排名:171 學校簡介:青島科技大學(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於山東省青島市,是原化學工業部直屬重點高校
  • 山東科技大學成立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新聞—科學網
    近日,山東科技大學宣布,正式成立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
  • 名校名院巡禮:電子科技大學之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本期推送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讓我們一起相約成電,向未來進發!目前,本專業除了擁有「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以外,還依託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電磁輻射控制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省部級平臺,建立起良好的軟硬體條件,成為國內最大的電子科學與技術領域人才培養基地。2008年,該專業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在2012、2017年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綜合排名第一。
  • 浙大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
    浙江大學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成立於1999年6月,是由原浙江大學化工學院、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和原杭州大學化學系高分子教研室合併組建而成的,是浙江大學理工結合、學科面較廣、規模較大,並在國內有一定領先優勢的學院。
  • 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 - 西南科技大學
    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員工100餘人,其中教授(研究員)28人,副教授(副研究員)38人,博士41人。有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5人,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3名,中科院「百人計劃」1人,綿陽市科技傑出貢獻獎2名,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7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四川創新團隊成員4人,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6人,校級教學名師2名,學校傑出青年科技人才2人。    目前開展環境科學與工程(工科)博士點汙染環境生物效應與修複方向博士招生。
  • 高分子材料與小角X射線散射研討會舉行
    研討會上,南京大學教授胡文兵、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李良彬、青島科技大學教授張建明等分別作了特邀高分子科學系列講座學術報告。研討會還特別設立了博士生論壇,來自中國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寧波大學、國家納米中心的多位博士研究生、青年學者展示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分享了科研心得。另外,研討會還設立了自由發言、專題討論、牆報展示等環節。
  • 專業解碼|山東科技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
    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https://zs.sdust.edu.cn/zyjs/dqkxygcxy.htm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山東科技大學辦學歷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前身是1961年成立的「地質與測量教研室」。學院下設四個系:基礎地質系、礦產地質系、水文與環境系、地球物理系及一個地質科學實驗中心。
  • 第五屆中國大學生高分子材料創新創業大賽網絡報名最終名單公告
    176 青島科技大學 智聯隊 一種可控溫調壓醫用高分子夾板的研發與應用 功能材料 180 青島科技大學 超級無敵TPI TPI發泡形狀記憶材料 橡膠
  • 青島科技大學史新妍教授團隊在3D列印可生物降解材料取得新進展
    因此,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成為材料科學界在環境保護方面所關注的熱點與難點。3D列印作為一種快速發展的數位化成型技術,在不依靠模具製造複雜製品,特殊功能製件的快速成型和多材料(梯度材料)複雜幾何結構成型方面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
  • 專業解碼|山東科技大學測繪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
    測繪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https://zs.sdust.edu.cn/zyjs/chkxygcxy.htm測繪,顧名思義為測量繪圖,即測角量邊並繪製成圖。測繪科學與技術學科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已實現傳統測繪向數位化測繪的轉化和跨越,正走向信息化測繪道路。以新一代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智能時代的到來,測繪也迎來了智能時代。
  • 青島科技大學:為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技術護航
    在這次任務中,青島科技大學作為山東省唯一一所參與火星探測任務的單位,為「天問一號」探測器精準、安全地著陸提供技術護航。在青島科大自動化與電子工程學院樓內,「藏」著一個並不知名的研究所。這就是承擔火星探測器精準著陸自主導航技術研究基礎的主體——自主導航與智能控制研究所。研究所成立於2003年,是國內較早研究自主導航的高校單位。
  • 青島科技大學4個團隊獲省高校「青創科技計劃」立項支持
    近日,山東省教育廳公布了《2020年度山東省高等學校「青創科技計劃」立項支持名單》,青島科技大學限項推薦的4個青年創新團隊全部獲批立項,立項總經費76萬元。獲立項支持的4個團隊分別為:化工學院高傳慧副教授為帶頭人的「生物基水性聚酯功能材料設計與應用」團隊,高分子學院趙英傑教授為帶頭人的「二維石墨炔碳材料製備及能源催化應用」團隊,中德科技學院趙健副教授為帶頭人的「N摻雜SiC納米線基複合電極材料的可控構築及電化學儲能應用」團隊,經管學院呂承超教授為帶頭人的「山東省社會保障收入再分配效應研究」團隊。
  • 南方科技大學陳忠仁教授課題組誠招博士後,高分子科學方向
    ▎學術經緯/報導 導師簡介 陳忠仁教授,加州理工學院化學工程與化學博士(師從諾貝爾化學獎得主Grubbs教授和Kornfield教授),南方科技大學(終身全職
  • 青島科技大學王霞科研團隊超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10月28日,記者從青島科技大學獲悉,該校王霞教授科研團隊在光子功能材料的相位調控領域取得新進展,在一區期刊Nano Letters(影響因子11.238)上發表標題為「Circular Phase-Dichroism of Chiral Metasurface Using Birefringent Interference
  • 人保杯•第六屆中國大學生高分子材料創新創業大賽圓滿收官
    10月19日下午,人保杯•第六屆中國大學生高分子材料創新創業大賽閉幕式暨頒獎典禮(簡稱「PMC大賽」)在橡膠谷舉行,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青島科技大學三支高校隊伍從61個進入決賽的作品中脫穎而出,斬獲大賽特等獎桂冠。
  • ...訪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實驗測試中心主任孫建林教授
    孫建林,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實驗測試中心主任,北京科技大學新材料技術研究院副院長。2003~2004年兼任青海大學校長助理,協管科研與實驗室工作。自2000年起,從事實驗室整合、建設與管理工作,發表實驗教學、教改與管理論文10餘篇,負責建設了材料虛擬實驗室。現任全國高校材料學科實驗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2012年12月組織全國首屆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
  • 鄒黎明——東華大學——功能高分子材料、纖維材料改性、生物活性...
    所在院系: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研究領域: 功能高分子材料、纖維材料改性、生物活性材料、纖維增強複合材料 。
  • 【走進重理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現重慶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是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鎂合金專委會委員、重慶市傑出人才突出貢獻獎獲得者、重慶市材料學會和重慶市功能材料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市鑄造學會理事、重慶市雙一流建設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負責人,並擔《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Journal of Alloys
  • 天津能譜科技應邀參加南開大學第19屆中國化學高分子學術研討會活動
    經中國化學會批准,《中國化學會第19 屆反應性高分子學術研討會》定於2018年8月24日~8月26日在南開大學召開。本次會議由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南開大學高分子化學研究所,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離子交換與吸附》編輯部共同承辦。作為化學實驗室及工業領域優秀的儀器供應廠商,天津能譜科技將參加並贊助此次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