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愛科學,尋找恐龍博士贏大獎

2021-02-17 中華恐龍園
「我們愛科學」活動是少先隊組織恢復以後第一個影響全國的少先隊活動。1979年2月,常州少先隊員率先向全國少年兒童發出「我們愛科學」活動的倡議:「人人讀一本科技書,講一個或聽一個科學故事,做一項科學小實驗,製作一件科技小作品,用科學解釋一種自然現象,了解一門科學在未來發展的遠景,為四化學科學,用科學」。倡議發出後,愛科學活動從此在常州大地上生根發芽,並很快走向全國,形成了全國青少年的普遍共識。




去年,「我們愛科學」還舉行了35周年系列紀念活動「科學點亮夢想 創新贏得未來」!到今年,「我們愛科學」已經36歲啦!這個活動已經成為提升少年兒童科學素養和綜合素質,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的知名品牌。

我們少先隊員將和在常高校的大哥哥大姐姐們手拉手,結成互助合作小組,共同搜尋家鄉常州從古自到今跟科學有關的人物、事件、物品等;搜尋家鄉常州的科技精英(海歸科技人才、「龍城千人計劃」科技精英、土生土長的科技創新創業者等等);搜尋家鄉常州領先世界,領跑全國、全省的創新創造。將聘請高校科技社團的老師及學生擔任結對小學科技節或科技興趣小組的顧問或校外輔導員,與少先隊員共同研究科技小課題,探索科技小發明、小創造等。高校科技志願者走進小學校園,對少先隊員進行科普知識培訓,以此激發隊員們的科學興趣,使隊員們的創新意識、空間想像力得到提高,從而促進科技教育活動的普及與發展。少先隊員走進高校「創客空間站」、創新教育基地等,促進高校科技教育工作創新發展。當然,今年還為大家準備了一個互動小遊戲找到恐龍小博士!恐龍園門票、太陽能爬坡車……豐厚好禮等大家來搶喲!就在大家為「我們愛科學」36周年盛典忙碌時,我們博學多才的小恐龍博士居然神秘失蹤了,這可急壞了恐龍寶寶。他們覺得發動身邊的夥伴一起尋找行蹤不定的小恐龍博士。

11月30日-12月11日,邀請好友幫你送小紅花,集齊10朵後,領取「我們愛科學」專屬大獎。


集滿10朵小紅花,找回了小恐龍博士,恐龍寶寶們為了表示感謝,為大家準備了許多專屬大禮,包括中華恐龍園門票、智能太陽能爬坡車、迪諾水鎮觀光塔門票以及精美紀念品等專屬大獎。


還在等什麼,禮品就要被搶光了!

遊戲在哪裡?

請猛戳閱讀原文參與遊戲喲!

獎品領取時間:12月14日——30日
獎品領取地點:新北區漢江路1號306室
領獎須知:請攜帶領獎碼以及中獎的微信號

相關焦點

  • 2018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
    「我們如果能為此盡綿薄之力,也會無限榮幸。」田剛認為,未來科學大獎在推動基礎研究,表彰優秀科學家,促進科學發展方面正在發揮重要作用。希望通過這種激勵示範效應,激發全社會對科學的熱愛,對科學家的尊重,實現中國公民科學素養的提升。隨後,「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及「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依次在近兩千名觀眾的見證下頒出。「生命科學獎」授予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三位科學家。
  • 副省長、院士、科學大獎得主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5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使用方式不受限制。盧柯,男,1965年5月出生,河南汲縣人,1990年4月參加工作,1993年加入九三學社,工學博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盧柯現任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負責科技、衛生健康、體育等方面工作。
  • 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尋找身邊的科學
    追溯原因,就是一項又一項的科學發明和創造,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比如,集各種高科技於一體的神舟六號邀遊太空,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中國人的能力、中國人的科技實力。可以說,今天我們的一切,都已經離不開科學技術的發展。從衣到食,從住到行,從學到樂,從個人到國家,科學技術的發展,使許多童話中的故事變成了現實,人類上天入地不再是美好理想,呼風喚雨不再是痴心妄想。
  • 邢立達的琥珀標本:在巖壁上尋找恐龍的人
    原標題:邢立達的琥珀標本:在巖壁上尋找恐龍的人   12月9日,上海自然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邢立達博士等4位科學家介紹了他們發現的琥珀中的恐龍標本,詳細解釋了它的發現過程及研究成果,這是人類首次有機會一睹恐龍生前的真實面目
  • 科學改變未來,2020未來科學大獎剛剛揭曉
    ,1986年獲普魯旺斯大學(University of Provence)博士學位,目前他擔任山東大學教授。回首百年前「賽先生」將科學思維和科學精神引入中國,從科學救國、科教興國到科技強國,向未知世界不斷開疆拓土、為我國科學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用科學改變未來的科學家,皆因未來而成為我們的時代英雄。
  • 世界恐龍谷玩嗨黃金周~
    不必猶豫,莫要煩惱,我們為您奉上一個最優解決方案,為您尋覓了一個雲南周邊遊好去處。來世界恐龍谷吧,國慶黃金周我們在世界恐龍谷等您!國慶黃金周期間,世界恐龍谷主推互動演出、抖友狂歡、美食盛宴、炫酷科技、積攢贏獎五大項精彩活動,各個活動引人入勝、精彩紛呈,最重要景區優惠大放送,門票價格只需70元,70元玩遍整個恐龍谷,還能參加五大活動,怎能不令您心動?
  • 施一公獲頒第二屆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
    施一公獲頒第二屆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 來源:清華大學   發布者:尹海華   日期:2017-11-07   今日/總瀏覽:1/2208
  • 馬大為、馮曉明、周其林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
    9月8日消息,第三屆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今日在北京舉行。馬大為、馮曉明、周其林獲得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他們在發明新催化劑和新反應方面的創造性貢獻,為合成有機分子,特別是藥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徑。具體獎金分配上,馬大為為1/2,而馮曉明、周其林各為1/4。獎金總額為100萬美元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
  • 副省長拿下科學大獎,獎金100萬美元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5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盧柯,男,1965年5月出生,河南汲縣人,1990年4月參加工作,1993年加入九三學社,工學博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盧柯現任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負責科技、衛生健康、體育等方面工作。
  • 量子攻防實驗室設百萬大獎尋找挑戰者
    為驗證現實量子通信系統的安全性,近日,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聯合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成了量子攻防實驗室,並設立百萬大獎擺下擂臺,尋找破解現有量子密鑰分發系統的高手。 記者注意到,被攻擊的對象為一對由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量子通信設備,包括一臺發送端和一臺接收端。發射端和接收端被安置在同一個房間內,連接設備的光纖鏈路則被完全開放地放在另一個房間內,任攻擊者處理。
  • 副省長榮獲科學大獎,獎金100萬美元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5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將未來科學大獎頒發給他,是為了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 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領域中最核心的科學問題之一。
  • "哆啦A夢"大雄與可愛雙生恐龍有愛劇照 白堊紀的冒險之旅 記錄少年...
    時光網訊 即將於12月11日全國公映的動畫電影《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今日發布一組野比大雄與可愛雙生恐龍的「有愛」劇照,展示了大雄為了照顧好從時光包袱中孵化出來的超萌雙生恐龍而發生的一系列成長與蛻變。
  • 【No.005】火恐龍 愛噴火的小霸王
    原本溫順的它變得暴躁起來,成為火恐龍似乎是它不曾想過的事情。進化之初,它興奮地隨意噴火,以此來慶祝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卻險些釀成一場火災慘劇,幸得訓練家身邊的水系寶可夢及時撲火。火恐龍雖然性情暴烈了一些,但是它極富正義感,有時會像個大俠一樣幫助弱小。
  • 小豬佩奇:喬治最愛的恐龍,哪裡都找不到了,佩奇一家子出動尋找
    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個最愛的玩具。這個玩具孩子會走哪到哪,就像是自己的寶貝一樣,一直都不能離開。喬治也一樣,他也有自己的玩具,那就是恐龍先生。恐龍先生是一個玩偶,全身都是綠色的,就跟一般的恐龍沒有什麼不一樣。
  • 副省長、院士、未來科學大獎得主!
    副省長、院士、未來科學大獎得主!大河報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5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使用方式不受限制。
  • 遼寧副省長榮獲科學大獎,獎金100萬美元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5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為100萬美元,使用方式不受限制。盧柯,男,1965年5月出生,河南汲縣人,1990年4月參加工作,1993年加入九三學社,工學博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盧柯現任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負責科技、衛生健康、體育等方面工作。
  • 山東大學誕生四位未來科學大獎得主,三人與數學系有關
    9月6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張亭棟、王振義、盧柯和彭實戈獲獎。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統計發現,2016年設立的未來科學大獎至今共產生20位獲獎人,其中已有四位本科就讀於山東大學的科學家獲獎,是目前誕生未來科學大獎得主最多的高校。2016年,未來科學大獎首位「物質科學獎」得主誕生,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獲獎。
  • 山東大學誕生四位未來科學大獎得主,三人與數學系有關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統計發現,2016年設立的未來科學大獎至今共產生20位獲獎人,其中已有四位本科就讀於山東大學的科學家獲獎,是目前誕生未來科學大獎得主最多的高校。2016年,未來科學大獎首位「物質科學獎」得主誕生,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獲獎。他198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 王貽芳:未來會讓我們無法想像 | 未來科學大獎五周年專欄
    迄今共頒發了16位獲獎者,獲得了科學和社會領域的廣泛認可。2019年我們更是立下了將未來科學大獎打造成「百年科學大獎」的遠大目標。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已經步入第五個年頭,我們特邀多年來深度參與和支持未來論壇及未來科學大獎的數十位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及社會各界人士,凝所思、抒其感、匯其思想,在回顧與總結的同時,期待與展望未來!正式推出「未來科學大獎五周年專欄」。
  • 未來科學大獎揭曉,施一公、潘建偉、許晨陽分獲百萬美元獎勵
    施一公、潘建偉、許晨陽 未來科學大獎:中國版「諾貝爾獎」 2016年,未來科學大獎正式設立,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個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 之所以稱為民間科學獎項,是因為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等政府設置的獎項不同,未來科學大獎是一次科學界和商業圈聯袂設立的獎項。此外,未來科學大獎和民間一些家族或個人設立的獎項不同,在獎金來源上,創投公司和上市公司的大鱷們為共同捐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