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秘密發明降雨術 在沙漠已炮製52場暴雨

2020-12-05 TechWeb

騰訊科技訊(悠悠/編譯) 據國外媒體報導,數個世紀以來,中東地區的人民一直夢想乾旱的沙漠能夠長出莊稼,能夠有新鮮的水源。目前,他們的夢想已成為現實,阿聯首都阿布達比的政府官員聘請科學家成功研製一種新型人工降雨技術,能夠有效控制沙漠氣候,在阿聯東部艾恩沙漠地區已成功炮製了52場暴雨和冰雹。

2010年科學家通過這項秘密實驗在阿聯東部艾恩沙漠地區製造了52場降雨

乾燥的沙漠:阿聯的沙漠地區經常持續數月沒有降雨,目前科學家一項秘密實驗可帶來降雨,2010年夏季出現了52次人工降雨。

採用大型電離裝置,外形像鋼柱上卸去燈罩的結構,可產生大量的負電荷微粒,它們可促使雲層形成,進而出現降雨。

科學家製造的人工降雨主要集中在乾旱的夏季7、8月份,以往這一季節沙漠地區基本上沒有降雨。然而,目前製造的部分人工降雨出現了暴風雨,給生活在阿布達比的居民帶來了一些麻煩,降雨中時常會出現冰雹、閃電和大風。

據悉,這幾位科學家與阿聯總統哈利法-本-扎耶德保持秘密合作關係,他們採用大型電離裝置,外形像鋼柱上卸去燈罩的結構,可產生大量的負電荷微粒,它們可促使雲層形成,研究人員希望藉助這一方法產生降雨。

在一段機密級商業公司視頻中,瑞士國際地鐵系統公司創始人赫爾穆特-弗魯爾(Helmut Fluhrer)負責這一研究項目,他說:「目前我們已製造出大量的降雨。」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稱,這是首次在晴朗天空中利用新型技術製造出降雨。在過去部分國家曾使用化學劑,對雲層進行催化實現人工降雨,或者人工消雨。去年6月,國際地鐵系統公司建造了5臺電離裝置,每臺配備20個發射器,能夠將數萬億個可形成雲層的離子發射到天空中。

在夏季的四個月裡,當大氣溼度降至30%時,電離裝置上的發射器即被啟動。雖然阿聯的氣象專家預言稱,2010年夏季艾恩地區沒有降雨,或者沒有雲層,但最終卻出現了52場降雨。期間,世界著名大氣物理學研究中心——馬克斯-普朗克氣象研究所負責監督該計劃,該研究所前主任哈特穆特-格拉斯爾(Hartmut Grass)教授說:「這項技術具有更廣泛的應用,其中之一就是使乾旱地區帶來水資源,或許這對於人類是最為重要的。」

據統計,使用這項技術可節約大量資金,每年該技術運行成本600萬英鎊,而海水脫鹽處理卻需要4500萬英鎊。建造一臺電離裝置大約700萬英鎊,而一座海水淡水裝置的原始成本為8.5億英鎊,此外還有大量的運營費用。

由於阿布達比是沿海地區,科學家一直對艾恩地區實施人工降雨持慎重態度,夏季雨季來臨時,空氣會從溫暖的海洋中聚集水氣,然後降落在地面,很容易產生降雨。

但是在最新電離裝置使用後,艾恩沙漠地區很快出現了降雨,令研究人員頗為驚奇。從事可持續性發展研究的德國慕尼黑大學彼德-威爾德爾(Peter Wilderer)教授參與了早期降雨實驗,並對該實驗持肯定態度。他說:「我們在實現一項重大研究中邁出了一大步,在全球氣候顯著變化時期,進一步增強了淡水資源利用率。」

相關焦點

  • 阿聯沙漠成功製造暴風雨 實現人工降雨
    作為阿聯七個酋長國之一,阿布達比聘請科學家秘密開發革命性人工降雨技術,首次在沙漠地區製造了超過50場暴風雨,為人類實現將沙漠變農田夢想帶來了希望。  數百年來,中東地區的人們夢想著將沙漠變成適於種植莊稼的農田,淡水資源不再像如今這樣緊缺。在阿布達比總統聘請的科學家宣稱已在沙漠地區成功造雨以後,他們距離這一夢想更近了一步。去年,科學家採用設計用於控制天氣的技術,在阿聯東部地區艾恩製造了超過50場暴風雨。  大多數人造暴雨出現在7月和8月的盛夏時節,通常情況下,艾恩地區在那個時候根本不下雨。
  • 阿聯實現在晴朗乾燥沙漠地區人工降雨
    《阿拉伯商業》雜誌日前獨家披露,阿聯阿布達比的科學家已經突破技術障礙,成功實現了在晴朗乾燥的不具備降雨的氣象條件下
  • 阿聯人工造雨出意外,結果造成洪災,這個沙漠之都的人都驚呆了
    阿聯是一個阿拉伯的國家,這裡常年乾旱少雨,並且境內有很多的地區屬於沙漠,然而這樣的一個沙漠國家最近卻遭遇了一場洪災,不得不說這可真是一個很大的諷刺,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一個乾旱的沙漠國家反而成為了洪災重災區?這件事情說來話長,也跟我們的科學是有關係的。
  • 沙漠中的綠洲,來阿聯,感受最大的阿布達比!
    在阿聯呢,也是最富有的酋長國,來感受一下這裡最大、最富有的地方,也是非常不錯的了。今天我們來到了這個沙漠之洲,一起感受一下它的美景吧。阿布扎在這裡是阿聯最大的地方了。在這裡呢,阿布達比酋長國呢,大部分都是沙漠。但是呢,在這裡也是一個沙漠綠洲了,街道的兩旁呢也是整齊的草坪,這裡綠樹成蔭,真的是非常美了,美麗的公園能讓你感受到這座城市的那種清新感,潮熱的海風,讓你感受到這裡的溫暖。
  • 阿聯人工降雨引發暴雨 2019年阿聯進行的人工降雨次數讓你意想...
    為了緩解杜拜的炎熱乾燥,阿聯國家氣象中心近日持續人工降雨,卻意外引發暴雨,導致杜拜全城大面積積水,交通擁堵、道路癱瘓。視頻截圖在杜拜購物中心裡,雨水從天花板傾瀉而下,店員奮力搶救存貨,顧客在水波粼粼的地板上行走。
  • 阿聯國家屬於哪個洲
    阿聯國家屬於哪個洲?阿聯國家屬於亞洲,這個國家被稱沙漠中的鑽石,該國家盛產石油。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詳細的概況吧。03阿聯本地居民為阿拉伯人,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阿聯杜拜的帆船酒店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七星級酒店。 艾恩文化遺址是阿聯唯一一處世界文化遺產。
  • 延胡索炮製方法
    【現代】  1.為了闡明延胡索的炮製原理,作者對延胡索及其水煎液、醋炒及酒沙延胡索的水煎液進行了化學分析和比較。並擬定了一些改進的炮製方法,測定這些改進法炮製品水煎液中總生物鹼的含量。試驗結果:若以延胡索含總生物鹼100%,則生煎含25.06%,酒炒水煎含22.66%,醋炒水煎含49.33%,改進法水煎含52.00%,檸檬酸法水煎含64.66%,酒石酸法水煎含68.02%。  根據以上結果認為:  ①延胡索及其水煎液、醋炒延胡索水煎液、酒炒延胡索水煎液所含成分一致。
  • 惠陽天氣6日1時52分發布:惠陽暴雨紅色預警解除
    來源: 惠陽天氣 時間: 2020-08-06 【惠陽暴雨紅色預警解除目前影響我區的強降水雲系已減弱,惠陽區氣象臺6日1時52分解除暴雨紅色預警信號。惠陽區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
  • 《我的世界》MC沙漠水井的三大秘密,知道兩個都是沙漠地形常客!
    在沙盒遊戲《我的世界》裡面,沙漠地形是一種危險與機遇同在的出生地,這裡可能有沙漠神殿,只是缺乏森林資源以及水源,只有仙人掌和沙漠水井,下面就盤點一下沙漠水井的三大秘密,沙漠地形的常客才知道兩個呢!,只不過沙漠水井自然生成的機率只有0.1%,作為沙漠地形中唯一的水源,沙漠水井在電腦版的出現頻率非常高,手遊版就比較罕見了,這個關於沙漠水井生成機率的秘密,你知道嗎?
  • 模仿大西洋冷洋流環境,杜拜在沙漠中建三文魚養殖場
    眾所周知三文魚居於挪威等冷水區域,要在沙漠養活它們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不過,阿聯杜拜近年大手筆在國內發展一個三文魚養殖場,人工製造潮汐等適合三文魚生活的條件,致力在未來兩年內滿足50%國內需求。
  • 豪遊中東沙漠中揮桿
    今年年假期間也想找一個球場揮桿,而太太提出要去杜拜旅遊購物,還想要體驗一下中東沙漠風情。請問是否可以幫忙制定一下度假行程?希望能夠兼顧我們兩人的度假需求。  A 中東高爾夫球場資源豐富  阿聯國家有著豐富的高爾夫球場資源,其中不少都是世界級的比賽用球場。以杜拜為中心的話,可選擇的球場也有十餘個之多。
  • 阿聯停止向13個伊斯蘭國家發放工作和旅遊籤證
    沙特據《華盛頓郵報》11月24日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訪問沙特期間,以色列新聞網站「Walla」披露了一場秘密會面: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於22日晚間秘密飛往沙特,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會晤,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負責人約西·科恩也隨同內塔尼亞胡到場。
  • 挪威公司新技術 沙漠變良田僅需7小時
    挪威初創公司沙漠控制研發一項新技術「液態納米黏土」,成功使杜拜的貧瘠沙漠在短短挪威一家初創公司研發出一項新技術,成功使杜拜的貧瘠沙漠在短短5個月內結滿新鮮蔬果,甚至實現7小時就把沙漠變成可耕地的農業奇蹟。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挪威科技公司沙漠控制(Desert Control)團隊今年3月初前往杜拜,使用自己研發的技術「液態納米黏土」(Liquid Nanoclay)在一片沙漠中種植西瓜、西葫蘆及穀類作物珍珠粟。
  • 人工降雨引發暴雨,杜拜全城大面積積水,網友:算天災還是人禍?
    上周,突如其來的暴雨突然襲擊了乾旱中的杜拜,雨勢之大,連市內最大最豪華的購物中心都漏了水。更糟糕的是,這場暴雨,可能是他們人工降雨失誤的結果。有人質疑,阿聯氣象局安排的人工降雨或許是這場水災的罪魁禍首。阿聯是地球上最乾旱的國家之一,年降雨量僅約120毫米,大部分淡水必須靠進口或著海水淡化生產。因此,尋雲求雨是他們的日常活動之一。一個中等大小的雲可以攜帶10億升水。在阿聯這樣一個水資源稀缺的國家,其價值可能高達45萬美元。
  • 阿聯計劃在火星建造人類定居點
    謝克哈·馬斯克瑞是阿聯航天局首席創新官,他表示,作為阿拉伯人,他們希望回歸科學,傳承千百年來世界科學進步開拓者的積極形象。如今的世界正處於巨大變化之中,為了讓更多國家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阿聯有必要在科學領域加快前進步伐。 因此除了探測器,阿聯政府還計劃在周邊沙漠地區建造一座被稱為「火星科學城」的建築群。
  • 一場暴雨下了200萬年,徹底改變了地球環境,創造出一種霸主生物
    我們都曾遇到過暴雨天氣,一般來說一場暴雨最多下幾個小時,如果下的時間太長,就可能會出現洪澇事件。但是在數億年前,地球曾發生過一場持續時間達到200萬年的大暴雨,你知道嗎?這就是地球歷史上著名的卡尼期洪積事件。
  • 400年沒下過雨的智利沙漠,突降大雨卻導致85%微生物滅絕
    然而在2015年至2017年阿塔卡瑪沙漠極幹地區卻迎來了前所未有的三場降雨,一時之間,這裡發生很大的變化。沙漠一整年不下雨並不稀奇,但如果沙漠突然連降暴雨,就有點不正常了。科學家紛紛為此感到擔憂,這是為何呢?
  • 丨《沙漠的秘密》
    《沙漠的秘密》繪本插圖一天,小花狗和小狐狸相約去大森林旅行,結果卻迷路來到了一片大沙漠裡。
  • 探尋沙漠綠洲背後的「秘密」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11月的內蒙古已經進入冬天,在阿拉善盟烏蘭布和沙漠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研究的試驗地裡,草已枯黃、蔬果已被收割,連平日活潑的野兔、田鼠也沒了蹤跡,萬物似乎已經沉寂。地裡的生命也隨著寒冬逝去了嗎?
  • 阿聯將舉行全球「最美、最大獵鷹」評選活動
    展會將於9月10日至13日舉行,其間將由來自阿聯和國際獵鷹領域專家組成的評選委員會,對參評獵鷹進行打分評選,評選條件包括測量體重、觀察羽毛顏色;看鷹頭、身、爪各個部位的細節,以及整體外觀狀況、健康狀況,並保證無病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