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後定居火星?阿聯計劃在火星建造人類定居點

2020-12-05 人民網國際

「西方熒惑耀芒角,初月吐魄來食之」,自古以來,火星就是人們嚮往又陌生的地方,定居火星也是科學界經久不衰的話題之一。比起遨遊無邊無際的宇宙空間,在火星地表留下人類腳印的想法更加迫切。近日,阿聯就提出了一個設想,打算在火星表面建造一個人類定居點,100年以後,就能讓人類實現定居火星的夢想!

2021年年底之前無人駕駛飛機「希望號」將前往火星

據英國廣播公司官方新聞網報導,在剛過去不久的11月杜拜航空展上,阿聯航天局公布了一項發射火星探測器的計劃,以及360度沉浸式體驗火星生活的虛擬視頻,試圖將定居火星的夢想付諸現實。

外媒指出,成立於三年前的阿聯航天局是一個雄心勃勃的機構,它希望從現在開始的100年後,建立一個適宜人居的火星居住點。為了實現這一「2117年火星戰略」,首先需邁出實地探測的第一步。阿聯計劃在2021年年底之前,派遣一艘無人駕駛飛機「希望號」前往火星,以配合阿聯建國50周年紀念日活動。

這艘探測器將會在9個月內,急速行駛6000萬公裡,攜帶科學儀器以研究火星上的地理構造與大氣環境。如果成功,它將是第一個到達紅色星球的阿拉伯國家探測器。謝克哈·馬斯克瑞是阿聯航天局首席創新官,他表示,作為阿拉伯人,他們希望回歸科學,傳承千百年來世界科學進步開拓者的積極形象。如今的世界正處於巨大變化之中,為了讓更多國家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阿聯有必要在科學領域加快前進步伐。

因此除了探測器,阿聯政府還計劃在周邊沙漠地區建造一座被稱為「火星科學城」的建築群。它實質上也是一個太空農業中心,內部包括一個模擬火星環境和地形的實驗室,太空人和科學家可以在裡面測試理論研究的成果。資深美國太空人沃登表示,他支持阿聯提出的新計劃,但它必然需要一些幫助才能執行下去,相信接下來會有多國研究力量參與進來,確保人類能夠成功到達火星。

人們已能保證萵苣、草莓和西紅柿三種食物能在太空中茁壯成長

預估數據顯示,「火星科學城」佔地約190萬平方英尺,約合17.5公頃,將會是有史以來人類建造最大的太空模擬城。

目前阿聯對建築群的投資已超過54億美元,建成後,一組研究人員將會在裡面生活一整年,開展實驗,觀察植物生長狀況,統計對食物、水和能源需求的變化數據,探討如何在火星上維持生命,以及定居火星的可行性。城市內還將打造一家博物館,用於展示一些世界上最偉大的太空成就,全館將採用3D列印技術建成。此外,城內還有幾個圓頂的未來系列建築,已預定由丹麥建築師和阿聯的科學家共同設計製造。

外媒指出,「火星科學城」將會是巨大的模擬空間,能夠利用地球上的沙漠環境逼真地複製火星環境及其大氣層,從而便於研究者進行地外農業測試。為了建造這一特色空間領域,阿聯在宣布進軍太空農業領域後,就與三菱重工開啟合作對話,並發起了一系列促進相關科研進步的舉措,包括促進樹木與植物生長的大學研究項目等。

阿聯航天局高級策劃師瑞希德稱,火星土壤和阿聯周邊的沙漠之間存在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人類在火星上需要食物,在地球上就得先培植成功。當然,新研究不僅是為了學習太空知識,還有利於改善地球農業。比如研究能夠在惡劣沙漠環境中生存,不需要太多水分和養分的椰棗樹。如今人們已能保證萵苣、草莓和西紅柿三種食物能在太空中茁壯成長。在現有太空農業的開發基礎上,研究人員希望能與國際合作者攜手,再向前推進一步。

阿聯已設想在2047年進行第一次火星飛行載人任務

為了詳細闡述杜拜「2117年火星戰略」,阿聯特意在網絡上公布了一則最新虛擬視頻,人們可以通過虛擬眼鏡直接觀看。它以驚人的逼真畫面,描繪了在火星居住點內,人類與機器人一起生活的美好願景。

視頻開頭首先是來自「火星聯合政府」全息代表的問候,歡迎來到第二個人類之家「智慧之城」。接著,主持人會介紹說,以下場景都是人類建造火星據點70年後才出現。阿聯已設想在2047年進行第一次火星飛行載人任務。

之後,觀眾會進入飛行艙內部,體驗行程約2.5公裡的飛行旅程,沿途觀賞城市內的各個景點。人們將看到,作為人類在火星上的第一個定居點,「智慧之城」不僅擁有實驗室,還有大學、摩天大樓、美麗的特色建築及60萬居民。7分鐘的長途旅行中,觀眾將多次體驗從火星地表飛入大型圓頂建築內部的過程。研究者稱,只要使用VR耳機,人們就能在國際視頻網站上直接體驗這則完全沉浸式視頻。其中先進的運輸系統、各種各樣的機器人、呼嘯而過的飛行器、人群與植被都栩栩如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外媒指出,儘管阿聯的新設想無論是聽起來還是看起來都有些異想天開,但其態度和認知轉變卻有根本的經濟原因,即為石油時代的結束做準備。伴隨旅遊業和航空業的極速擴張,與之配套的服務和工程相繼蓬勃發展起來,阿聯意識到,此時正是進軍高科技領域的絕佳時機。阿聯政府認為,他們所扮演的是「史詩般的挑戰者」角色,假如一切順利,載人登陸火星並不遙遠。

阿聯航天局火星探測項目的負責人則表示,阿拉伯地區擁有1億多數量的年輕人,他們代表著未來的阿聯。未來的後石油時代,經濟發展勢必以知識為基礎,以創新為動力,儘快成立得到世界公認的科學中心很有必要。阿聯工程師數量豐富,但科學家卻不多,火星項目也肩負著促進人才培養的使命。

(責編:樊海旭、常紅)

相關焦點

  • 阿聯2117年移民火星計劃邁出第一步!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2021年正值阿聯成立50周年,屆時將有可能收到來自遙遠火星,「希望號」探測器的賀電!阿聯人的火星夢近年來,太空探索起步不算早的阿聯人也正雄心勃勃的向太空進軍,火星作為太陽系中唯一一顆最有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阿聯人自然也想佔有一席之地。2017年,剛剛成立三年的阿聯航天局高調提出「2117火星戰略計劃」,因計劃跨度剛好一百年,所以又稱「百年火星計劃」。
  •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耗資2億美元左右
    「希望之星,未來之託」,同時激勵著阿拉伯年輕人保持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希望之心,更加彰顯了阿聯推出「2117火星定居計劃」雄心壯志的初始起點,甚至被譽為「阿拉伯世界的登月計劃」。先有太空計劃,再建立國家航天局。通過建造、發射衛星,增強拓寬航天產業,再應時建立國家級航天機構。僅僅成立於2014年的阿聯航天局(U.A.E. space agency),在不到6年時間裡已向太空領域投入60億美元,平均每年10億美元,僅次於日本,在各國年度航天預算排名中躋身前十。
  • 別那麼樂觀:人類許永遠都無法殖民火星
    很多人對以下這件事感到理所當然:人類將在不遠的將來,在火星上建立起欣欣向榮的,長期存在的定居點。但是在某種程度上,這種觀點可能過於樂觀了,它低估了定居火星可能將要面臨的挑戰和困難。除非我們極大地調整我們的大腦和身體去適應火星的極端環境,否則這顆紅色星球將永遠不適宜我們定居。
  • 先行一步:阿聯火星探測器從日本上路
    探測器抵達火星的時機也是有意選擇的,那就是要趕在該國獨立50周年紀念日之前。阿聯獨立日是1971年12月2日。 阿聯的火星探測計劃堪稱志存高遠。該國號稱要在未來100年內在火星上建設人類定居點。「希望號」也是阿拉伯世界開展的首項行星探測任務。阿項目經理沙拉夫此前稱,這項任務所代表的不只是阿聯,而是整個阿拉伯世界。
  • 火星殖民地建造者
    火星殖民地建造者,這是一款全新打造的模擬生存類遊戲,在這款遊戲當中,玩家將會作為第一名來到火星定居的人類,你需要在廣闊的土地上,尋找一個合適的居住點,通過不斷的建造,將你的生存基地打造出來,慢慢的創造城市,發展各種不同的建築,例如醫院、學校等等。
  • 馬斯克計劃到2050年運送100萬人上火星
    近日,馬斯克透露了他計劃到2050年在火星上建造一座擁有100萬人口的城市的新細節。 他希望在10年內建造1000艘星際飛船,每年100艘。並且目標是每天平均發射三艘星際飛船,讓任何人能夠前往火星。
  • 扎堆探索火星,中、美、阿聯的探索有何不同?
    「希望」號由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發射,依照計劃,探測器將於2021年2月抵達環火星軌道進行觀測,阿聯希望屆時以此紀念建國50周年。諸多國家扎堆發射探測器 火星為何這麼「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2020」計劃,其探測器也將於30日發射升空,預計2021年2月中旬在火星著陸。人類的火星探測起步於1960年,到今年6月底,全球共實施了44次探測火星活動,其中完全成功的探測有19次,完全成功或部分成功的探測有23次,成功率約43%。
  • 2030年人類就可能殖民火星 制氧成一大難題
    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已經預測,未來100年內地球上就可能發生這樣的災難,我們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開發運載火箭。人類能在世界末日到來之前做好太空殖民的準備嗎?參加Futurism民調的70%讀者認為,人類能夠在21世紀前50年建立起太空殖民地。此外,36%的參與者認為2030年左右就能實現這個目標。
  • 【圖說】中東「土豪」阿聯構想的火星城市
    技術賦能,拉動著人類向外的邊界,擴展點、再擴展點。這也是距離地球最近都有 5600 萬公裡的火星,得以成為人類下一步的承載者所必須的客觀條件。 阿聯作為中東「土豪」選手近日在杜拜舉行的世界政府峰會上,公布了一項名為「火星2117」的計劃,阿聯總理和杜拜酋長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阿布達比王儲兼阿武裝部隊司令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宣布啟動該計劃方案。 按照計劃,未來 100 年內,阿聯要將人類送往火星,並在那裡建造首個「微型城市」,也不排除在火星上蓋一座杜拜塔。
  • 送100萬人上火星定居是天方夜譚嗎?定居火星得滿足這幾個條件
    送100萬人上火星定居,是天方夜譚嗎?之前就有不少的科學家提出了去火星定居的想法。然而這個送100萬人去火星定居的想法,是由特斯拉,SpaceX,paypal這三個在業界內的巨頭公司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提出來的,然而在埃隆馬斯克的計劃裡面他自己將會組建一支艦隊作為他整個計劃的支撐。那麼去火星上面定居是否是天方夜譚呢?
  • 移民火星,人類能活下來嗎?
    這不,中東「土豪」阿聯最近也高調宣布要進軍火星。這個不差錢的國家表示,要在2117年前移民火星,甚至在紅色星球上再建一座杜拜塔。「火星2117」計劃的第一階段是形成科學突破小組。目前,阿聯航天局已經和法國和英國航天局建立起合作,未來這個國際科研團隊還會不斷擴大。而阿聯走向紅色星球的第一步,將是2021年的火星登陸探測任務。
  • 阿聯公布月球飛行器,將在2024年登月,2117年帶60萬人到火星
    根據英國《自然》雜誌近期的一篇報導,阿聯聯合酋長國宣布,在2024年,將發射一架名為「拉希德」的小型登月飛行器,它在抵達月球後,將進行月球探測、月球研究等一系列工作,目前,「拉希德」已經正式立項,將進行一系列的研發、建造等工作。
  • 為了完成人類殖民火星計劃,可以提前用微生物「感染」火星嗎?
    那麼,第一批移居火星的「住戶」會是什麼樣子呢?很多人認為,肯定是我們這個世界最聰明的人,來自世界各地,擁有多個學位,並接受過幾十年的天體物理學培訓。如果人類希望能在火星上定居,那麼火星上的微生物至關重要。
  • 2024年登月,22世紀移民火星,阿聯又有了大動作!
    畢竟從2014年成立航天局至今,阿聯已經有了多次大動作了!阿聯的火星城市計劃在2017年,也就是阿聯航天局剛剛成立3年左右,在航天事業的發展上,差不多還是一片空白的時候,阿聯卻對外宣布,將在2117年移民火星,在火星上建造一座可供60萬人生存的火星城市。
  • 火星競賽不光中美、阿聯今年夏也要在日本發射火星探測器
    「希望號」火星探測器2020年夏季從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發射。這不但是阿聯史上第一次,也是阿拉伯世界的首次星際探索。升空後,火星探測器計劃飛行近5億公裡,2021年2月抵達火星軌道,正好在太空遙祝阿聯建國50周年。阿聯為此準備了六年。「希望號」是今年7月計劃發射的三個火星探測項目之一。美國和中國的火星表面探測器據悉都在最後準備階段。
  • 月球 火星or太空「殖民地」?哪裡才是人類地外定居點丨財經科普
    氣候變化對地球的影響日益明顯,如果地球不再適合人類居住該怎麼辦?哪些地外空間可以成為人類新的定居點?月球是最容易想到的答案,美國宇航局(NASA)2024年前將重返月球。NASA希望2028年前人類可以在月球長久居住,前提是找到辦法應對月球寒冷的黑夜。特斯拉CEO馬斯克認為人類的未來在火星,成立了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希望將人類送上火星,並計劃2050年在火星建設一座城市。
  • 日本天氣惡劣 阿聯推遲火星探測器發射到7月17日進行
    由於日本發射臺天氣惡劣,阿聯將火星任務推遲到阿聯政府通信辦公室在推特上宣布:「阿聯的太空任務是阿拉伯世界的第一個星際任務,將於阿聯時間7月17日,星期五上午12:43(格林尼治時間7月16日晚上8:43)從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該任務原定於阿聯時間周三凌晨12:51(格林尼治時間周二20:51)發射,但在發射前的幾個小時,日本當地開始下起瓢潑大雨。該探測任務歷時7個月達到火星。
  • 石油大亨也熱愛航天:阿聯將發射火星探測器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計劃於周三發射「希望」號探測器,成為首個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阿拉伯國家。盛產石油的阿聯計劃加入一個精英國家俱樂部,向位於杜拜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的火星任務控制室發送一個探測器。阿聯的這個項目是全球的三個「奔火星」項目之一,其他兩個項目還包括中國的「天文一號」和美國的「火星2020」,它們都利用了地球和火星距離最近的黃金時間:僅相隔5500萬公裡(3400萬英裡)。
  • 日本凌晨成功發射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這是2020年第一個
    其主要任務是研究火星大氣,包括氣候變化、低空天氣變化、火星沙塵暴預報等,相關數據將與全球二百多個太空研究機構共享。如果一切順利,將有望成為人類第一顆真正的「火星氣象衛星」。希望號攜帶儀器「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是阿拉伯國家的首個火星探測器。當然,這可不是阿聯一時興起而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它只是一顆前鋒衛星,為後面阿聯火星移民計劃做準備的。
  •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一個火星氣象衛星
    北京時間2020年7月20日5時58分,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搭乘H-2A運載火箭在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點火一小時後,「希望號」與運載火箭成功分離。一個半小時後,於北京時間7點31分左右,「希望號」順利將太陽能帆板展開,與地面成功建立連接,並收到「希望號」回傳的信號,從而成功完成了此次發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