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沒下過雨的智利沙漠,突降大雨卻導致85%微生物滅絕

2020-11-08 迷你科學星球

在南美西海岸的沙漠地區,有一個阿塔卡瑪沙漠,總面積約為18萬平方公裡,其主體位於智利的北部地區。此沙漠可以說是世界最乾燥的地區,年降雨量幾乎為0,被稱為世界「幹極」。


該沙漠的部分地區,甚至曾數百年不降雨,乾旱程度是撒哈拉沙漠的250倍。然而在2015年至2017年阿塔卡瑪沙漠極幹地區卻迎來了前所未有的三場降雨,一時之間,這裡發生很大的變化。


沙漠一整年不下雨並不稀奇,但如果沙漠突然連降暴雨,就有點不正常了。科學家紛紛為此感到擔憂,這是為何呢?


沙漠連續降雨真的好嗎?

據科學家對阿塔卡瑪沙漠部分地區的地巖芯研究,這一區域自1570年到1971年間可能沒有出現過任何明顯降雨,也就是說,乾旱一直持續了長達400年之久。而前幾年的降雨情況就顯得十分不同了。要麼不來,一來連續來了三場降雨,2015年連降2場,2017年1場。


那麼,這種巨大的氣候變化會給這裡帶來什麼呢?

首先,正如人們想像的那樣,會給這裡帶來一些生機,沙漠中的低洼地帶形成了小型湖泊,有些植物開始生長,原本休眠已久的花種,開始發芽開花,綻放出生命的奇蹟。這是阿塔卡瑪沙漠從未出現過的壯觀景象。


於此同時,卻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擔憂,突如其來的連續降雨,對於原本已適應這裡極端環境的微生物卻是致命性的打擊。

專家在對該沙漠雨後的微生物群落展開研究後,發現此前曾有的16種特有微生物,雨後卻僅存2-4個物種。雨水無疑是導致那些微生物死亡的罪魁禍首。


那些微生物經過成百上千萬年的演化後,好不容易習慣了絲毫沒有降水的生存環境。而大量的雨水則會使微生物細胞濃度遭到破壞,滲透壓也跟著改變,導致它們無法適應新的環境,從而慘遭大規模滅絕。受影響最大的區域,滅絕的微生物甚至高達85%!

僅存的2-4個物種因進化出了抵禦滲透壓力改變的能力而頑強地倖存下來。

異常降雨的原因

更令人擔憂的是,百年乾旱的阿塔卡馬沙漠,為什麼會一改常態,突然出現異常的連續降雨呢?

這一事件被歸因於「全球變暖」。全球變暖導致的厄爾尼諾現象,導致全球各地頻繁出現極端天氣。2015年的厄爾尼諾現象減弱了南美洲西海岸的秘魯寒流。秘魯寒流具有十分顯著的「降溫減溼」作用,其作用被減弱後,便不再對沿岸產生降溫減溼的控制作用,這就帶來了不同尋常的降雨。而這次的影響僅僅只是個開始。


在2019年年初,厄爾尼諾的再次出現,又帶來了智利北部等地的異常暴雨,極度乾燥的阿塔卡馬沙漠一時之間歷史重演——又被綠色植物覆蓋!但同時周圍的村莊卻因洪水的侵襲,被迫離開了家園。


全球變暖導致地球環境的持續惡化,世界「幹極」的阿塔卡瑪沙漠,也許每隔幾年就變綠一次,沙漠生態也將持續遭到破壞,同時對人類的影響也將越來越大。應對全球變暖,從我們做起。

相關焦點

  • 400年來未曾下過雨的沙漠開始變綠,但專家卻很擔憂,這是為何?
    世界上存在很多沙漠,比如中國、美國、非洲等等地區都有數量不少的沙漠。沙漠地區乾旱一片,沒有一點綠色,這主要是因為該地區的氣候所導致的。氣候乾旱、降水量稀少,有些沙漠甚至好幾百年都未曾下過一場雨。但即使是這樣的環境,也依舊很多生物在此生存,例如駱駝、仙人掌、沙漠中的微生物、蜥蜴等。
  • 世界第一乾旱沙漠,連續91年沒有下過雨,仍有100多萬人生活在那
    眾所周知,在環境惡劣的沙漠裡很難生存,但現在真的也有少數人真正地去體會沙漠裡生存的殘酷,在沙漠危機時期,擁有「水比黃金貴」是很正常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沙漠一年四季都沒有雨,反而會很少下雨,但是,世界上有一個沙漠之地,從1991年開始就沒下過雨,生活環境極其惡劣。
  • 全球最荒蕪的沙漠,91年從未下過雨,卻在一夜之間變成「花海」
    而在世界上還有著全年不下一滴雨的城市,被稱為是「無雨之都」,它就是利馬。而還有一座城市是全年300天都在下雨,它就是挪威。說來也是非常的奇怪,怎麼會有這種情況呢?今天小編要介紹的並不是它們,而是全球最荒蕪的沙漠。它就是阿塔卡馬沙漠,主體位於智利境內,也有部分位於秘魯,玻利維亞和阿根廷。
  • 地球最古老的沙漠,西邊臨近太平洋,為什麼近400年滴雨未下?
    1874年,玻、智兩國籤訂新約,規定智利政府放棄南緯24°以北地區的全部權利,玻利維亞同意在5年內對智利公司不提高現行稅率。1878年,玻利維亞政府出於籌措軍費的需要,單方面增加了智利–英國礦業公司的稅額!
  • 2億年前,地球下了一場持續500萬年的雨,導致一半生物滅絕
    筆者-小文每到四月份,我國的南方地區就會進入「雨季」,大大小小的雨會伴隨著我們每天的日常,但中國的南方並不是地球上降雨量最多的地方。但長期降雨的地區卻要面臨著城市地下水道堵塞、洪災甚至是海平面上升的威脅,因此,過多的雨水並不是好事,而在距今約兩億年前,地球就下了一場持續500萬年的雨,直接導致過半的生物滅絕了。在距今約2.3億年前,地球的大陸還是連成一片的,科學家把地球的原始大陸稱為「盤古大陸」,當時地球的環境非常惡劣,地表上遍布著火山和巖漿。
  • 世上最荒蕪的沙漠,91年沒下過一滴雨,卻在一夜之間成了花海
    所謂「旱的旱死,澇的澇死」,有的城市降水量暴增,有的城市則在發愁氣候太乾旱了,導致農田的莊稼必須要天天人工降水才能夠維持生長。世界上有很多地區都是處於乾旱狀態,例如位於西亞和非洲的一些地區和國家,因為地理緣故導致降雨量非常少,從而成為了世界上最乾旱的地區。說到乾旱,相信大家率先想到的就是沙漠。
  • 遠古大雨下了100多萬年,它沒導致物種大滅絕,還造就了恐龍
    然而前段時間有研究報告指出,幾億年前地球的降雨情況與此恰恰相反,其中在大約2.34億年前有一場大雨足足下了一百多萬年。一場雨能下一百多萬年,估計很多人都不會相信,但當我們知道木星的表面存在著很多已經持續百萬年的風暴時,就知道一切皆有可能。那麼這一發現是怎麼被提出來的呢?
  • 世界上最乾旱的沙漠,91年內滴雨未落,乾旱程度是撒哈拉的250倍
    不過沙漠偶爾也會天降甘霖,就拿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來說,它每年的降雨量平均也有17毫米。但有著這麼一個沙漠,91年卻從未下過一滴雨。這個沙漠就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這個沙漠位於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區,是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區,在安第斯山脈和太平洋之間南北延綿約1000千米,總面積約為18.13萬平方千米,其主體主要在智利境內,也有些許在秘魯、阿根廷和玻利維亞境內。
  • 世界氣候的「旱極」:阿塔卡馬沙漠,曾經連續91年滴雨未下
    阿塔卡馬沙漠沙漠比如,我們的首都北京屬於溫帶季風氣候,我們可以這樣描述北京的氣候特徵: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雨熱同期。世界那麼大,不同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不同、洋流不同,從而塑造出了不同的氣候特徵。有的地方高溫、有的地方極寒、有的地方多雨、有的地方少雨,也會造就出一些區域極端的氣候特徵。
  • 紅塵沙漠 阿塔卡馬:雨、霧和「草泥馬」
    我已數不清這是第幾次穿越德雷克海峽了,但我還是沒能習慣海峽裡的大風和陰雨天氣,因為氣候欠佳的海峽不僅讓人暈船,而且總是給南極航程帶來糟糕無趣的尾聲。我和船上的同事們商議是否考慮下船後增加一些節目,以便給我們可見未來裡最後一次南極之旅增添一點亮色。    幾乎沒怎麼多想,我選定了智利北方的阿塔卡馬沙漠,那裡常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下沉的離岸風。
  • 統治地球上億年的恐龍,竟然依靠的是一場下了幾百萬年的雨
    水是萬物之源,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都離不開水,沒有水的地方就會出現乾旱,然後變為荒蕪的沙漠。連續下幾天的大雨,河流暴漲,水位增高,土地吸水飽和以後,如果雨還接著下就會形成洪災。今年南方的雨水太多導致各省都出現了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不過連續陰雨天數也就二十來天,曾經的地球上出現過連續潤溼期幾百萬年,也就是說幾百萬年都在下雨。
  • 全球第一乾旱沙漠,91年未下過一次雨,被稱為火星在地球的投影
    沙漠之中的環境很惡劣,如果在這種環境下生存,人們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沙漠之中,水源是非常重要的,而這也是生命生存在基本,可是有一個沙漠就曾經連續91年沒有下過一次雨,但是在沙漠之中卻生活著100多萬人,他們到底是如何生存下來的?
  • 世界上最乾燥的沙漠,91年滴雨未落,卻在一夜之間變成花海
    世界上最乾燥的沙漠,91年滴雨未落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世界上最乾燥的沙漠,它是位於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阿塔卡馬沙漠,阿塔卡馬沙漠在安第斯山脈和太平洋之間,南北綿延了將近1000千米,面積有18.13萬平方千米,它主要位於智利境內,部分位於秘魯,阿根廷和玻利維亞。
  • 世界旱極400年沒雨,最像月球,當地人不知雨傘雨衣為何物
    根據當地人口述,這裡從16世紀開始到20世紀,長達400年未曾降雨。有文字記載的資料顯示,從1845年至1936年,連續91年,沒有過任何降水記錄。美國科學家認為這裡是地球上最接近火星的自然環境,因此直接將這裡當成火星地理環境模擬場,在此進行了很多次火星高溫與乾旱的實驗,並進行太空探測車的測試。
  • 世界最乾旱的沙漠,下3場雨後開出了花朵,科學家為什麼而憂心?
    人們對沙漠的印象大多都停留在一望無際的荒涼狀態,並且環境也十分的惡劣,沙漠地區簡直是寸草不生,不會煥發出勃勃生機,人類想要在此地區生存那也是幾乎不可能的。如果說能夠在沙漠上開出花朵,那簡直是奇蹟,按照這種道理來講,人類應該會比較高興才對,可是在世界上最乾旱的沙漠中就開出了花兒,科學家並沒有因此而感到興奮,反而對此憂心忡忡,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目前為止,地球上「最大的雨」下了多長時間?答案:200萬年!
    那麼從古到今下過最大最長的一場雨是什麼時候呢?相信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不過科學家經過仔細的研究分析之後得出來了答案,在地球演變的過程當中,曾經下過一場持續了200萬年的大雨,你沒看錯,就是200萬年。這個時間可以說是非常恐怖了,相當於人類誕生開始下,可以一直持續下到現在。
  • 科學家發現新滅絕事件,大雨下了1百萬年,地球像「桑拿房」
    不過最近科學家確認了一場新的滅絕事件,這次的滅絕事件發生在二疊紀末到三疊紀末之間,正是這場滅絕事件的出現導致了地球上現代生物系統的起源。也造就了恐龍這個霸佔地球一億多年的新主人。,導致了這次事件。大雨持續下了近100萬年,那麼研究人員如何知道這場曠日持久的雨季的?
  • 這片荒蕪的沙漠住著100萬人,300年才下一場雨,人們如何生存?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辦法生存。在沙漠裡,乾旱少雨,卻仍然有人在沙漠裡頑強生活著。位於南美洲西海岸的阿塔卡馬沙漠是世界上最乾旱的沙漠,裡面卻有100萬居民,300年了才下一場雨,沙漠裡很多居民一生都沒見過下雨是什麼樣子。不下雨,沒有水,人們如何生存?
  • 2億多年前碳排放量極大,地球下了幾百萬年的雨,毀了無數生物
    幾百萬年的時間裡,每一天都是雨,下不完的雨,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休停的雨。那個時候的動植物都不堪重負,所以在那段難熬的時光裡,為了生存許多動植物紛紛做出不同的「變身」,通過一些被挖掘出來的化石,我們可以看到那個時候的動植物和我們現在所見的動植物有很大的不同。
  • 一場持續了200萬年的大雨,使地球的氣候變得適合人類居住
    你見過下得最長的雨大約是幾天?3天?,10天?甚至是一個月,其實,這些下雨時間不是很長,如果你出生在二疊紀時期,可能一輩子都沒見雨停過,那個時候,地球下了一場持續了200萬年的大雨。,出現了許多早期的爬行動物和海洋動物,然而好景不長,在不到4500年的時間裡,二疊紀就進入了物種大規模滅絕時期,它是地球有史以來最大的滅絕事件,大約90%的物種都被滅絕,其中包括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生物,原因是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引發氣候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