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熱學中熱能傳遞的三種基本方式及研究方法

2020-11-24 騰訊網

熱力學第二定律指出,在自然界中不可能把熱量從低溫物體傳向高溫物體而不引起其他的變化。由於自然界和生產過程中幾乎到處存在溫度差,所以熱量傳遞就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物理現象。傳熱學就是研究由溫差引起的熱能傳遞規律的科學,其作用是利用可以預測能量傳遞速率的一些定律來補充熱力學分析。傳熱學與空氣動力學有著緊密的關係,了解傳熱學的相關知識有助於解決汽車空氣動力學中發動機冷卻、新能源汽車熱管理以及駕駛室空調性能優化等問題。下面分別介紹熱能傳遞的三種基本方式和傳熱學的研究方法。

一、熱能傳遞的三種基本方式

熱傳遞有三種基本方式,分別為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

1.熱傳導(heat conduction)

物體各部分之間不發生相對位移時,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電子等微觀粒子熱運動互相撞擊,使能量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至低溫部分,或由高溫物體傳給低溫物體的過程,叫做熱傳導,又稱導熱。物體或系統內的溫度差,是熱傳導的必要條件。熱傳導是固體中傳熱的主要方式,在不流動的液體或氣體層中逐層傳遞,在流動情況下常與熱對流同時發生。

熱傳導

熱傳導有如下幾個特點:

必須有溫差

物體直接接觸

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電子等微觀粒子熱運動而傳遞熱量,不發生宏觀的相對位移

沒有能量形式之間的轉化

2.熱對流(heat convection)

熱對流,指流體的宏觀運動而引起的流體各部分之間發生相對位移,冷、熱流體相互摻混所導致的熱量傳遞過程。熱對流僅能發生在流體中,而且由於流體中的分子同時在進行著不規則的熱運動,因而熱對流必然伴隨有熱傳導現象。熱對流有三種基本形式,分別是自然對流、強迫對流以及湍流。在工程應用上更注重的是流體流過一個物體表面時,流體與物體表面間的熱量傳遞過程,並將該過程稱為對流傳熱。

熱對流

對流換熱有如下幾個特點:

必須有流體的宏觀運動和溫度差

流體與壁面必須直接接觸

既有對流,也有導熱

沒有熱量形式之間的轉化

3.熱輻射(thermal radiation)

物體會因各種原因釋出輻射能,其中因熱引起的電磁波輻射稱為熱輻射,它是由物體內部微觀粒子在運動狀態改變時激發出來的。在自然界中,任何物體都在不斷地向空間釋出熱輻射,同時也在不停地吸收其他物體所釋出的熱輻射,在這種輻射與吸收的過程中,形成了以輻射方式進行物體間熱量的傳遞方式,叫做輻射傳熱,也被稱為輻射換熱。熱傳導、熱對流這兩種熱量傳遞方式只有在存在物質的條件下才能夠實現,但熱輻射可以在真空中傳遞,並且在真空中,輻射能的傳遞效率最高。

熱輻射

熱輻射有如下幾個特點:

不需要物體直接接觸,可以在真空中傳遞

不僅有能量的轉換,還伴有能量形式的轉化

輻射能力與物體的溫度性質有關

以上介紹了三種熱量傳遞的基本方式,但是在實際問題中,這些方式往往都是結合出現的,解決問題的時候要靈活分析運用。

二、傳熱學的研究方法

研究傳熱學主要有三種方法,分別是實驗測定、理論分析和數值模擬。

1.實驗測定

實驗是研究傳熱學最基本的方法,所有的熱傳遞過程,其基本規律的揭示都要通過實驗測定來完成,引入的熱物性參數也要依靠實驗測定來獲得,當前階段對流傳熱表面傳熱係數的工程計算公式都是通過實驗測定得出的。實驗的方法在傳熱設備性能的標定、過程的控制、實驗儀器的開發以及新現象的研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理論分析

在同樣的物體中,各點的溫度由一個稱為能量方程的偏微分方程所制約。應用數學分析的理論,求解在給定條件下的偏微分方程,從而得出能夠確定物體中各點的速度、溫度等的函數,稱為解析解或精確解,這是傳熱學理論分析的主要任務。做好理論分析,對研究人員用基本原理分析複雜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3.數值模擬

對於大多數實際問題,表達流動與傳熱問題的偏微分方程組難以得出分析解,利用現代的計算技術,將這些偏微分方程轉化成求解區域上的一組代數方程從而通過計算機求解,最終得出其近似解的方法,即為數值模擬。利用該方法,對解決複雜的實際問題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由於理論分析、實驗測定以及數值模擬這三種研究方法各有其最適合的應用範圍,把這三種方法結合起來運用,相輔相成,可以得到更加準確的研究結果。

相關焦點

  • 2018年華北水利水電大學934傳熱學考研大綱
    二、考試基本要求  傳熱學是為熱能工程類碩士研究生考生而設置的專業課程考試科目,主要考查考生對傳熱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掌握和分析求解傳熱學基本問題的能力。要求考生準確把握傳熱學物理量定義及其量綱;掌握熱量傳遞基本規律;具備應用傳熱學基本理論知識分析和處理工程傳熱問題的基本能力;掌握傳熱學的基本計算方法,並具備相應的計算能力;了解傳熱學基本實驗和測量方法,並具備初步的實驗技能。  三、試卷內容及結構  1 緒論:傳熱學的研究對象及其在專業中的作用。
  • 生活中哪些現象是熱量傳遞過程引起的?能量守恆定律還適用嗎?
    熱量傳遞的研究就是研究有溫度差異引起的熱能或能量傳遞規律的一門學科,熱力學第二定律指出:凡事有溫差存在的地方,就有熱能自發的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在這傳遞過程中轉移的熱能常常被稱為熱量。在自然界中和各種生產技術領域裡到處都存在著溫差,所以熱能傳遞就成為自然界和生產技術領域中極普遍的物理現象。
  • 專業課大綱:西安交通大學傳熱學教學大綱
    本課程不僅為學生學習有關的工程技術課程提供基本的理論知識,而且也為學生以後從事熱能的合理利用、熱工設備效能的提高及換熱器的設計、開發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礎。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應使學生獲得比較寬廣和鞏固的熱量傳遞規律的基礎知識,具備分析工程傳熱問題的基本能力,掌握計算工程傳熱問題的基本方法,並具有相應的計算能力(包括具有初步上機計算的能力)及一定的實驗技能。
  • 《物理提高》熱量傳遞的三種方式是什麼
    熱傳遞的三種基本形式為:熱傳導、熱輻射和熱對流。只要在物體內部或物體間有溫度差存在,熱能就必然以以上三種方式中的一種或多種從高溫到低溫處傳遞。
  • 利用傳熱學的知識解釋生活的現象
    傳熱學作為一門工科生的專業課,下面筆者帶大家來了解一些傳熱學在生活之中的小應用。傳熱學中熱量傳遞的方式主要有三種,分別是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下面筆者分別帶大家來看看這三種傳熱在生活中應用。熱傳導是介質內無宏觀運動時的傳熱現象,其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均可發生,但嚴格而言,只有在固體中才是純粹的熱傳導。那麼熱傳導在生活中有哪些活生生的例子呢呢,炎炎夏日中,家裡的地板和冰淇淋都是很涼快的,如果你用舌頭去舔冰淇淋,熱量會從你的舌頭傳遞到冰淇淋上,所以你的舌頭溫度會降低。
  • 極簡傳熱學
    ,寫一些基本的傳熱學理論,一方面可以作為熱設計的一些基礎準則,另一方面也算為電池熱模型離散做個鋪墊。既然是「極簡」傳熱學,就不會出現大量公式,以生活中的熱現象展開,寫個小科普文。傳熱學專家請忽略此文。其實日常生活中傳熱學問題無處不在,先提幾個小問題:1)雞蛋在熱水裡煮後,放在涼水裡冷卻直至雞蛋表面變涼。但從涼水中拿出來後放在空氣中,煮過的雞蛋為何會再次變熱?2)泡完熱水澡出來,吹一吹風扇會感覺更涼爽,這是為什麼?
  • 從傳熱學的角度分析:CPU是如何散熱的?
    傳熱學在各行各業都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它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強化換熱、削弱換熱和保持溫度。航空、航天、醫療、機械、計算機中都有著它的身影。在各行各業的換熱的技術中,電子產品的散熱方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如今,各種電子產品越做越小,但是產熱量卻沒有跟著一起減小。各種控制器在沒有冷卻的情況下,溫度動則就是九十、一百多度。在這種條件下電腦的中央處理器很容易因為溫度過高而損壞。
  • 繼傳導、對流、輻射,科學家發現熱能的第4種傳遞方式:量子波動
    教科書教我們,熱的傳遞方式有三種:傳導、對流、輻射。傳導和對流需要介質,無法在真空傳遞熱量;而輻射是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發送能量,是恆星傳遞能量給其他星球的主要方式。近期,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的物理學家們,研究一種通過「量子波動」(quantum fluctuations)傳遞熱能的全新方式。他們將論文發布在《Nature》期刊上。
  • 第四種熱傳遞方式被找到了!
    熱在真空環境下很難被傳遞,這是經典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在中學物理課上,我們學習了熱量的3種傳遞方式:熱傳導、熱對流,以及熱輻射。其中,除了熱輻射,前兩種熱傳遞方式都無法在真空中進行。現在,第四種熱傳遞方式被發現了。
  • 第4種熱傳遞方式被發現,宇宙不再只通過熱輻射進行熱傳遞
    熱傳遞是指由於溫度差引起的熱能傳遞現象。熱傳遞中用熱量量度物體內能的改變。熱傳遞主要存在三種基本形式:熱傳導、熱輻射和熱對流。只要在物體內部或物體間有溫度差存在,熱能就必然以以上三種方式中的一種或多種從高溫到低溫處傳遞。
  • 真空聲子傳熱,一種全新的熱傳遞方式,物理書或要被改寫
    目前,許多物理書本上都會寫著熱能的傳播方式有三種,一是傳導,二是對流,三是輻射。除了這三種傳播方式之外,熱能的傳播就沒有其它的方式了。但最新的科學研究發現,熱能的傳播還有著一種全新的方式,即「真空聲子傳熱」。這種全新熱能傳播方式的發現,或許會改寫我們現在的物理課本,同時也會增加我們的認知。甚至,還可能會運用到實際中,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
  • 真空聲子傳熱,一種全新的熱傳遞方式,物理書或要被改寫
    而本次文章所要講述的則是物理學上的一個最新發現,那就是熱能的傳播新方式。目前,許多物理書本上都會寫著熱能的傳播方式有三種,一是傳導,二是對流,三是輻射。除了這三種傳播方式之外,熱能的傳播就沒有其它的方式了。但最新的科學研究發現,熱能的傳播還有著一種全新的方式,即「真空聲子傳熱」。
  • 潮汐發電廠的歷史:它工作原理我們可以通過三種基本方式來了解
    潮汐發電廠的歷史:它工作原理我們可以通過三種基本方式來了解原創|簫笛帶你學歷史可以利用海平面上升和下降的力量或潮汐發電來發電。一些研究人員還試圖直接從潮汐流中提取能量。潮汐盆地的能源潛力很大 - 最大的設施,法國的La Rance站,產生240兆瓦的電力。目前,法國是唯一成功使用此電源的國家。法國工程師已經注意到,如果在全球範圍內使用潮汐能達到足夠高的水平,地球將每2000年減速24小時。由於潮汐流量減少和淤泥堆積減少,潮汐能系統可能對潮汐盆地產生環境影響。
  • 高效太陽能與熱能轉換材料與器件的創新
    他是麻省理工學院Carl Richard Soderberg講席教授,是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系主任、美國能源部「固態光熱轉換能源前沿研究中心」主任。陳剛教授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機械工程博士學位,先後執教於杜克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於2001年加入麻省理工學院。
  • 科學家發現一種全新熱傳遞方式,或改寫物理教科書
    熱傳遞的三種方式在初高中的物理學課上,都會涉及聲、光、電、力、熱這幾個部分。其中在講到熱力學時,老師通常會說,熱傳遞有三種方式:熱傳導、熱對流 、熱輻射。那這三種方式該如何去理解呢?一般來說,熱能其實都是從高溫向低溫來進行傳遞。
  • 通風(換氣)裝置在交換車內外空氣,加速熱能傳遞時使用
    熱量的產生有三種形式:其一是由發動機冷卻水通過專門散熱器產生。其二是由發動機的排氣餘熱獲得。其三是由專用的燃料燃燒裝置產生熱量。其中第一種方式因結構簡單,在汽車上獲得了廣泛應用,但其只有發動機工作到正常溫度時才能使用,且制熱量較小。第三種方式在部分車輛使用,它安裝方便,且製冷量較大,又稱獨立式採暖裝置。
  • 由於量子的奇異性,熱能可以穿越空曠的空間
    一項新的令人驚訝的研究表明,由於一種叫做「 Casimir卡西米爾」相互作用的量子力學現象,熱能可以跨越幾百納米的完全真空地帶。儘管這種相互作用只在很短的長度範圍內具有重要意義,但它可能對計算機晶片和其他散熱至關重要的納米級電子元件的設計產生深遠的影響,同時顛覆了我們許多人在高中物理中所學到的熱傳遞知識。如果你使用真空隔熱保溫瓶來幫助保持咖啡的熱度,你可能知道這是一個很好的隔熱材料,因為熱能很難通過空曠的空間。
  • 選擇的基因轉錄是蛋白質在細胞內表達的區域中電子傳遞的基本方式
    最近發表在《免疫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表明,利用現有的納米晶體包裹特定基因轉錄本的現有方法不會轉化為其最終的蛋白質。製備一個由生物技術材料製成的納米晶體特異性編碼新標記基因的能力與製備基因轉錄本並插入細胞表面區域的能力一樣重要。多種納米技術方法的綜合一致性的高確定性大大提高了細胞生物學技術的靈活性。然而,該研究並未揭示納米晶體是如何確定特定基因轉錄的。
  • 傳熱學實驗之自然對流橫管管外傳熱係數測試
    傳熱學實驗之自然對流橫管管外傳熱係數測試對流換熱是指流體與固體表面的熱量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