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夜行動物

2021-02-13 看自然


動物的活動時間可以劃分為四種,分別是:

(1) Diurnality animals:日行性動物:只在白天活動,如松鼠、鳴禽;

(2) Nocturnality animals:夜行性動物:只在夜晚活動,如貓頭鷹、黃鼬;

(3) Crepuscular animals:活躍於黃昏的動物:通常被列為夜行動物的範疇。如草兔、老虎、鬣(liè)狗、北美臭鼬;

(4) Cathemeral animals:白天和夜晚都活躍的動物:這一類動物的生活模式既不屬於日行性,也不屬於夜行性,如獅子。有些動物還會呈現季節性的變動,如獴(měng)狐猴。

(圖源:https://lemur.duke.edu/discover/meet-the-lemurs/mongoose-lemur/)

第二類和第三類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夜行動物通。這類動物通常具有較高的聽覺和嗅覺感應,尤其是視覺尤為突出,在微弱甚至無光線條件下也能感知到周圍的環境[1]。相對於這些夜行動物,人類在黑暗中的行動能力與感官要弱許多。很長一段時間,人們一直在通過各種方式研究夜行動物,探究他們能在黑夜中生存的原因。直到最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才終於能通過高超的攝像設備記錄黑夜籠罩下的夜行動物真正的活動狀態,也讓更多人了解夜晚的大自然是別樣的活躍。

 

網飛拍攝的撒哈拉沙漠中的獵豹和蠍子,其中蠍子在紅外拍攝下會發藍綠色光芒,目前科學研究無法解釋(圖源:https://www.standard.co.uk/culture/tvfilm/netflix-night-on-earth-nature-documentary-nocturnal-animals-a4347761.html)

夜行動物為什麼喜歡在夜晚活動?

(a)資源的競爭:

例如,貓頭鷹可以和鷹隼生活在同一片棲息地,捕食該區域內的嚙齒類動物而不會在生態位上存在競爭,因為鷹隼在白天捕食而貓頭鷹在夜間捕食。所以夜間活動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定性為一種生態位。

 

(b)避開白天氣溫最高的時段:

例如,蠍子一類在荒漠比較常見的物種會避開一天中氣溫最高、日照最強的時段活動,從而降低水分的流失[2]。很多變溫動物如果在日照強烈的時分出來活動可能會導致體溫過高,不利於它們的生存。

土耳其蜥虎(Hemidactylus turcicus)

(圖源:http://www.wildflorida.com/wildlife/lizards/Mediterranean_Gecko.php)

沙漠中常見的以色列金蠍(Leiurus quinquestriatus),同其他蠍子一樣是夜行性動物(圖源:https://www.oddizzi.com/teachers/explore-the-world/physical-features/ecosystems/deserts/what-can-you-find/animals/)

(c) 躲避天敵:

很多草食動物會在夜晚出來活動,以躲避白天猛禽的捕食。或者一些行動遲緩、防禦較差的動物也會選擇夜間覓食,減少自己被天敵發現的風險,比如考拉。

 

夜行動物的類型有什麼?


哺乳、兩棲、爬行、鳥類、昆蟲等都有夜行動物。

手繪的幾種典型的夜行動物

(圖源:https://www.exploringnature.org/db/view/Nocturnal-Animals-An-Adaptation-for-Survival)

右圖為嬰猴

(圖源:https://www.pinterest.com/pin/54184001738574002/)

絕大多數袋鼠(袋鼠目有袋動物有多種)都是夜行動物,部分是黃昏活動。他們通常在炎熱的白天休息於樹蔭下,涼爽的晚上、傍晚和清晨出來活動覓食。

(圖源:https://www.dw.com/en/kangaroos-slaughtered-in-australia-for-pet-food-exports/a-51417815)

夜行動物是怎樣適應黑暗生活的?

(a) 進化出更發達的視力

(b) 利用超聲波

(c) 一些大型貓科動物和貓頭鷹擁有靈敏的聽覺;

(d) 蛇通過突出蛇信來感知氣溫和環境;

(e) 鼠類、狐狸和浣熊擁有更佳的嗅覺。它們的嗅覺神經系統比人類的複雜很多,從而能接收並識別到更多種氣味。

幾種典型的夜行動物

貓頭鷹屬於猛禽的一種。絕大多數鳥類都擁有非凡的視力,猛禽更是鳥類中極為突出的一類。而貓頭鷹不同於其他猛禽,它們的夜視使它們更能適應夜間行動。當夜色降臨,一隻隼的視力和人類的差不多,但是這對貓頭鷹而言剛好是能發揮優勢的時刻。貓頭鷹的眼球十分巨大,幾乎佔據了它們頭骨的大部分空間。不同於大多數動物球狀的眼球,貓頭鷹的眼球是細長的筒裝,從而能接收更多的光線,光感也更佳。

(圖源:https://www.deviantart.com/achamplin/art/Barred-Owl-Skull-256002462)

但是這種形狀的眼球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它們的眼球不能轉動。所以貓頭鷹的眼球都是固定的。那麼為了看到更廣的視角,貓頭鷹的脖子能夠旋轉270°,這是大多日行鳥類無法做到的。同時貓頭鷹同人類的面部相似,雙眼的方向都是朝前而不是朝兩側,所以它們的雙眼視覺(binocular vision)範圍很廣[3]。人類的視力範圍是180°,其中有140°是雙眼視覺範圍。丘鷸的視力範圍有整整360°,但是它的雙眼視覺不超過10°[4]。

 貓頭鷹視力範圍示意圖,弧形範圍為貓頭鷹的全部可視角度,中間白色的部分為雙眼視覺區域圖源: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org/media/birds-eye-view-wbt/

圖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Eurasian_woodcock

圖片出自電影《變身特工》,主人公變成一隻鴿子後視覺範圍可以不依靠轉動頭部,同時看到面前的人和自己的尾羽

除了眼球的大小和形狀,貓頭鷹的眼球還擁有更大的角膜(cornea),同時虹膜(iris)控制了瞳孔的大小,瞳孔越大進入眼球的光線越多。眼球後方的視網膜(retina)感光性能非常強,相對的,貓頭鷹對色彩的感知會更弱,所以貓頭鷹眼中的世界色彩沒有我們看到的那麼鮮豔。同時貓頭鷹因為能看清距離非常遠的物體,所以它們的眼睛都是遠視眼,距離太近的物體在它們眼中都是模糊的。

貓頭鷹有3層眼皮來保護它們超大的眼睛。同其他動物一樣具備的上下眼皮外,還有一層叫做瞬膜的眼皮。這3層眼皮分別起到不同的作用。上眼皮是當貓頭鷹眨眼是合上,下眼皮是貓頭鷹睡覺的時候合上,而這第三種眼皮——瞬膜是一層薄膜組織,從內眼角向外眼角斜對角合上。瞬膜能夠起到清潔和保護眼球的作用。人類的眼睛其實還保留了瞬膜這一組織,只不過人類在漫長的進化中漸漸失去瞬膜完整的功能,如今只有在扒開人類眼睛的兩角時可以看到一小塊組織[5]。

蝙蝠作為一類非常獨特的哺乳類動物。它們部分物種除了食性上存在吸食血液的特性,還通過超聲破來完成夜行的習性。脊椎動物中,不泛能夠發射超聲波、次聲波的生物。海豚利用超聲波與自己的同類完成交流,大象通過次聲波來告知種群內其他成員水源的位置。而蝙蝠通過超聲波來感知行動的方向、捕食的獵物以及周圍環境情況。他們額外發達的聽覺系統能夠接收自己向前方輻射出的超聲波信號,並通過比對左右耳接收頻率的不同,判斷前方物體的大小、形狀、同自身的距離等等。除此之外,它們的耳蝸能敏銳的捕捉到它們鍾愛的幾類獵物發出的聲音,比如蛾子煽動翅膀的聲音,蜈蚣爬動和轉動身體的聲音[6]。

蝙蝠發射超聲波

(橙色)和經物體反彈回來的波(綠色)(圖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t#Senses)

海豚(圖源:https://www.mentalfloss.com/article/540093/facts-about-dolphins)

蝙蝠的耳朵(圖源:https://phys.org/news/2008-09-molecular-evolution-echoed-ears.html)

 

  蝙蝠發射超聲波探測到蛾子(圖源:https://askabiologist.asu.edu/echolocation)

一隻蝙蝠在捕食蜈蚣(圖源:https://arthropoda.wordpress.com/2009/12/04/giant-bat-eating-centipedes/)

有研究表明環尾狐猴還會根據環境因素顛倒自己的生物鐘,實現不同季節日行或夜行的作息[7]。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Agee, H.R. Studies of the neural basis of evasive flight behavior in response to acoustic stimulation in Heliothis zea(Lepidoptera: Noctuidae): organization of the tympanic nerves. Annals of the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Nocturnality

[3]https://www.forbes.com/sites/quora/2017/05/02/what-makes-owls-so-different-from-other-bird-species/?sh=59f11a92707c

[4]http://www.worldofowls.com/eyes-and-vision/

[5]http://www.worldofowls.com/eyes-and-vision/

[6]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t#Senses

[7]Handbook of the Mammals of the World-Primates. Published by Lynx

 相信我,下期更精彩!!

相關焦點

  • 《夜行動物奇遇記》 音頻小課今日上線
    其間,你會和6種夜行動物神奇相遇,闖進它們有趣的夜生活,了解它們的來歷、習性,甚至人文故事。  錢江晚報聯合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共同打造  帶你結識6種夜行動物,揭開動物世界神秘一角  《夜行動物奇遇記》  音頻小課今日上線  想聽課,趕緊下載浙江24小時APP,搜索「夜行動物奇遇記」  這將是你和夜行動物之間「距離」最近的一次。事實上,動物界大多數都是「夜行俠」,只有夜黑風高時,它們才會展現出真面目。
  • Vlog|《夜行動物奇遇記》粉絲夜探動物城,揭開猛獸真面目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張蓉 通訊員 董森超 文 吳元峰 攝 邵帥 視頻製作夜幕下的動物世界,都藏著什麼秘密?「這隻小貘好興奮,一直圍著媽媽蹦蹦跳跳。」10歲女孩田芮驚喜地發現,長得呆頭呆腦的貘也會歡快地奔跑。「那幾隻老虎竟然在打架!」
  • 夜行動物,冬眠已醒
    就像瑪麗黛佳四月即將上市的新品 「夜行動物眼影盤」and「夜行動物唇釉」。無需偽裝,釋放真我。「夜行動物眼影盤」眼眸流轉,鎖定獵物想在人群中閃耀卻又怕太招搖,為了低調只敢選擇大地色啞光眼影,對高調的姿態望而生畏,仿佛泯然眾人做個小透明才有安全感。可為何一定要屈服於平凡,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要做,就做不一樣的人。
  • 《夜行動物》小說讀後感:我們都是是披著文明外衣的夜行動物
    今天終於把《夜行動物》讀完了。其實以前也讀過一點,只是可能中途放棄了。因為裡面有一些筆跡,而且很早之前就買了。有時候,他懷疑文明掩蓋了自身一個巨大的弱點,但既然找不到解決方法,他也就安之若素,甚至為之驕傲。這是裡面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我覺得可以囊蓋整本小說的中心觀點。而且它引起了我的共鳴。
  • 《夜行動物》豆瓣評分7.5分
    《夜行動物》在豆瓣上的評分是7.5,中規中矩的分數。豆瓣影評向來善意地高估影片,論分數,這部絕不在我的看片名單裡,但是衝著導演湯姆·福特的大名,我還是去看了,好奇跨界導演是如何調度資源,完成作品的。如果因為導演並非科班出身,而認為這部電影大大超出了預期,也許是沒看過湯福的上一部長篇《單身男子》。
  • 影片《夜行動物》主創亮相威尼斯電影節(高清組圖)
    9月2日,在義大利威尼斯舉行的第73屆威尼斯電影節上,演員埃米·亞當斯亮相《夜行動物》拍照環節。 新華社記者金宇攝9月2日,在義大利威尼斯舉行的第73屆威尼斯電影節上,《夜行動物》演員阿倫·泰勒-詹森、導演湯姆·福特、演員埃米·亞當斯、演員傑克·吉倫哈爾(從左至右)亮相拍照環節。新華社記者金宇攝
  • 夜行動物的狂歡 Garmin用Instinct系列激發年輕人本能
    近日,由Garmin推出的《照一下你晚上的真實面目》H5引發全網熱議,連迪麗熱巴都在呼籲大家照亮自己夜晚的真實面目,化身#夜行動物#。據了解,#夜行動物#是Garmin Instinct系列的產品態度宣言,通過#夜行動物#的身份認證,結合Garmin Instinct風格化強烈的產品特性,意圖激發年輕人展現自我,釋放本能天性,創造屬於年輕人自成一派的時尚歸屬感。
  • 《夜行動物》:小眾化的懸疑電影,氣氛營造一流
    《夜行動物》這樣的電影名字,偏冷僻和怪異,讓多數人選擇瞭望而卻步。1991年王朔寫過一本書叫《動物兇猛》,很多人同樣難以理解書名和內容到底是有有著怎樣的聯繫,後來它卻成了94年電影巔峰之年的《陽光燦爛般的日子》的原著劇本。而《夜行動物》給我的感覺,與「動物兇猛」極度相似。
  • Garmin個性海報引發猜想:夜行動物是什麼梗
    近日,在專業和時尚道路上不斷精進的Garmin,推出了主題名為#夜行動物#的系列海報,夜間活躍的Instincter們勁酷有型、動感十足,海報內容態度鮮明、自成風尚,引發喜愛Garmin的粉絲們熱烈討論,#夜行動物#的話題籤更引發大家的猜想,Garmin會帶來什麼驚喜?
  • 夜行動物:用時間換空間的夜間模式
    但在夜幕中,還有這樣一群動物和人,他們習慣行走在夜色中,沒有人知道他們從哪裡來,也沒有人關心他們要到哪裡去。他們只是最懂黑夜的夜行動物。夜行動物「夜行性」(Nocturnality)是一種動物行為,具有夜行性的動物喜歡晝伏夜出,通常白天休息、夜間活躍。
  • 【寧聯會】神奇動物零距離|活動宣傳
    歲末將至,即將開啟寒假生活之際,寧聯會想藉助這個機會,讓大家齊聚臺北動物園,從繁忙的課業中稍作小憩,一同感受大自然和動物的神奇力量。同時,我們也希望藉此促進同學們的溝通與交流,增進同學之間的情誼,以紀念這次特殊的返臺之路。
  • 周五,應該去哪裡「捕捉」夜行動物?
    夜行動物,我們要怎麼形容他們呢?生機勃勃、野性難馴、敏捷迅速、興致盎然....這些都是出沒在都市裡午夜動物們的特徵,每個周末的夜晚是他們的活躍期。所以,在你們打瞌睡的時候,他們到底在這個水泥叢林裡玩什麼呢?
  • Tizzy T中國巡演「夜行動物園」海報中十二種夜行動物哪一種是你
    前不久,Tizzy T中國巡演「夜行動物園」發布主視覺海報,繼概念版海報後再次點燃了歌迷們對於巡演的期待。這一次,十二站巡演分別代表的動物一一曝光,隨著懸念的一步步揭示,Tizzy T籤約摩登天空後的首次個人巡演也將正式拉開帷幕。分站海報首次露出十二隻夜行動物躍然圖上鼯鼠也稱飛鼠,現在因容易馴化而常被人們作為通人性小寵物。
  • 《夜行動物》:現實、虛幻、回憶——時空交叉的情感背叛
    這是《夜行動物》裡的語言主題,也是與片尾寓意高度契合的點睛之筆。《夜行動物》是美國著名時尚設計師湯姆·福特執導的第二部影片。湯姆·福特曾是國際一線品牌Gucci的執行長,他獨到的時尚眼光和暗藏的藝術天賦讓他在時裝界和電影界均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夜行動物》有三條主線,現實陰沉冷冽,回憶青蔥斑駁,小說驚悚駭人。
  • 夜行動物 – 阿麗莎
    在過路車燈的照射下搔首弄姿,從此做只夜行動物。「Sic transit Gloria Mundi.」塵世榮耀,就此消逝。——《烏克蘭拖拉機簡史》於是李嶽決定再來一次烏克蘭,為了拍這些從「東三州」出來的站街女。
  • 夜行動物 尋找黑夜特寫,ColorOS教你用手機拍大片
    ColorOS在微博上發起了#夜行動物#活動,微博帶#夜行動物#超話,發布照片和故事即可參與,在ColorOS社區、OPPO+社區發帖也可參與該活動。評選出的入圍獎可登上OPPO鎖屏雜誌,出現在上億OPPO手機用戶鎖屏上,可獲得點讚互動;最佳夜行動物獎評選出5個優秀作品,入選作者可獲得OPPO Reno手機。
  • 2017金球獎電影類最佳男配角公布:《夜行動物》亞倫·泰勒·詹森
    2017金球獎電影類最佳男配角:亞倫·泰勒-詹森《夜行動物》,能看出來這是「婦聯」版的快銀俠嗎?  亞倫·泰勒-詹森《夜行動物》  >>2017金球獎直播地址  >>2017金球獎獲獎名單完整版  《夜行動物》是由美國環球影業、焦點電影公司出品的驚悚劇情片
  • 神作《夜行動物》:理想主義的男人註定被現實的女人殺死
    今天想給大家介紹的《夜行動物》,就是這樣一部隱喻極深的電影。這部電影根據奧斯汀·懷特的小說《託尼與蘇姍》改編,新晉時尚大腕湯姆·福特執導。影片除了華麗的影像風格外,其對婚姻中男女價值觀差異不同所導致的分歧描述的可謂入木三分。相比於很多膚淺的爭吵,《夜行動物》用故事套故事的方式講述了一則失敗而疼痛的情愛關係。
  • 電影《夜行動物》:透過現實與回憶之間的關係,交織出完美的過場
    看完《夜行動物》後,我真的被編導神乎其技的高超審美所折服,即使故事高潮來的太快,導致收尾整個疲軟,不如影片大半處理的暴力、尖銳,但仍會留下淡淡的哀愁,卡司集合了《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的艾美亞當斯、麥可夏儂、珍娜瑪隆,過於浮華的鬥大飾品與濃妝,有種前衛的時尚感。
  • 《夜行動物》何謂愛的反義詞
    了解我的就很清楚,我很少用這些抽象的形容詞來給電影貼上一張張廉價的標籤,諸如什麼人性黑暗還是不為人知的秘密,甚或是人生意義狗屁倒灶的道理等等,我很不喜歡,也覺得那是譁眾取寵的營銷標籤,然而《夜行動物》正有如這一類的故事般,隱晦而深刻,沈穩但驚悚。復仇在哪?選擇的效應為何?現實又如何與理想拔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