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索瓦人,智人(現代人)的祖先之一,是最神秘、也是得到研究最少的人種之一。已經發現的丹尼索瓦人化石僅有一塊指骨、兩顆牙齒、一塊下頜骨碎片、少量手臂或腿部骨骼碎片。
丹尼索瓦人的指骨化石
丹尼索瓦人的臼齒化石
2008年在西伯利亞南部阿爾泰山丹尼索瓦洞(Denisova Cave)發現了新的人類化石,包括一塊指骨、一顆牙齒,以及一些飾物。通過DNA測序,確定了丹尼索瓦人的存在,他們與尼安德特人是兄弟群關係,這一發現入選《科學》雜誌2012年度的十大科學突破。
西伯利亞南部阿爾泰山丹尼索瓦洞(Denisova Cave)
丹尼索瓦人的出現,迫使人類學家修改了他們在非洲以外的人類進化模型。
通過DNA分析可以確定,丹尼索瓦人與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有共同的祖先,但又存在著一些差異,比如丹尼索瓦人的牙齒更接近他們的共同祖先海德堡人。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
丹尼索瓦人的線粒體基因顯示和他們尼安德特人、智人隔開了足有100萬年,但核基因顯示他們是尼安德特人的兄弟群,說明母系可能來自先驅人。如果最終能夠得到證明,那麼28萬年前的金牛山文化,20萬年前大荔文化、13萬年前的馬壩文化以及10萬年前的許家窯文化等所謂的「早期智人」文化都可能與他們有關。
作為智人的兄弟群,尼安德特人主要分布歐亞大陸的西部,之後向東遷移到達過東亞。尼安德特人最終與智人發生融合併被智人取代,因此非洲以外的智人都含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
丹尼索瓦人從一開始就進入東亞,因此東亞人普遍攜帶有少量丹尼索瓦人基因。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現代美拉尼西亞人中有約5%基因與丹尼索瓦人相同,可能是美拉尼西亞人的祖先在亞洲東南部與丹尼索瓦人相遇並通婚,然後美拉尼西亞人的祖先來到巴布亞紐幾內亞。
美拉尼西亞人
另外,一項研究發現,藏族人和夏爾巴人的高海拔基因來自丹尼索瓦人。研究人員測序了40名藏族人和40名漢族人的EPAS1基因,他們發現,藏族人的EPAS1基因比例很高。通過比較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DNA序列,確認這個基因是源自丹尼索瓦人。藏族人可能有大約6%的基因來自丹尼索瓦人。
藏族人
2019年我國科學家在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甘肅省夏河縣白石崖溶洞遺址中發現了夏河人的下頜骨化石,利用古蛋白分析方法鑑定其為丹尼索瓦人,並確定其距今至少有16萬年。這是丹尼索瓦洞以外發現的第一件丹尼索瓦人化石,首次將丹尼索瓦人的空間分布從西伯利亞擴展到了青藏高原。
白石崖溶洞
白石崖位置
10月30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了來自中國考古界的一項重大研究成果,科學家在白石崖溶洞遺址中,成功獲取丹尼索瓦洞以外的首個丹尼索瓦人線粒體基因序列。
夏河人的下頜骨化石
白石崖遺址保存有連續的舊石器文化層和豐富的舊石器考古遺存,包括大量的石製品和骨骼遺存。研究團隊在不同沉積層提取了大量樣品,證明他們在距今19萬年至3萬年間連續存在。
白石崖遺址的挖掘工作
雖然沒有發現新的骨骼化石,但是通過分析遺址沉積物DNA,也可以獲得大量的信息。
科學家取得了242個哺乳動物和人類的線粒體DNA,通過分析確定這些人類的線粒體DNA屬於丹尼索瓦人。
化石分析
結合地層測年結果,可以確定丹尼索瓦人主要出現在距今10萬年和距今6萬年前後,可能晚至距今4.5萬年,顯然丹尼索瓦人曾經長期生活在這個洞穴。
綜合夏河人下頜骨化石和最新的線粒體研究結果來看,丹尼索瓦人自倒數第二次冰期至末次冰期都生活在青藏高原,直到他們被智人取代。
夏河人與阿爾泰山地區的晚期丹尼索瓦人有緊密的遺傳聯繫,不僅說明他們已經成功地適應了高寒缺氧環境,而且進一步證實丹尼索瓦人做為智人祖先之一曾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東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