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又又又又上熱搜,說他是當今世界中的網紅,應該沒人會否認吧?只不過這一次,不是因為智能汽車特斯拉,不是因為Space X發了火箭,而是因為一顆「晶片」。
晶片作為一臺電腦或者一部手機的核心,而馬斯克帶來的晶片,是用來植入人類的核心之中---大腦。在北京時間8月29日,馬斯克對外公布了Neuralink初創公司的腦機接口最新的晶片設備LINK V0.9。
一直以來馬斯克都希望通過提升人類自身的能力,以對抗不斷崛起的AI人工智慧。腦機晶片短期目標是用來解決健忘、抑鬱,或者幫助人們解決大腦因為受到損傷而失去的能力。
當然隨著技術不斷發展,更深層的目標則是通過腦機晶片把大腦中的意念「數位化」,這一舉動被很多人戲稱為「人類改造計劃」的第一步, 大腦就真的如同電腦一般,可以實現修改、儲存等操作。
如果說人腦中植入晶片目前還是一個設想和實驗的階段,在汽車領域晶片已經成為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小到一個換擋信號的傳遞,大到數據協同分析,這一切都與汽車「身上」的晶片息息相關。
在智能化,物聯網化的今天,汽車不再是單一工具,它更像一個載體,可承接信息交換,即時通訊,應急響應處理等,而這背後的邏輯正基於強大的晶片技術。而如果人腦可被改造,那麼工業產品的技術飛躍,會更快到來。
寫在最後:
馬斯克作為一個「科技狂熱」,現實中的鋼鐵俠總是能夠帶來一些跨時代的產品,無論是此前為移居火星的SPACE X還是到現在「人類改造計劃」的腦機晶片。雖然有不少人說這些「炫技」只是為了刺激公司的股價。但在我看來,如果沒有這些嘗試,就不會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腦機晶片和我們畢竟還有一定距離,但在汽車上卻已經應用的風生水起。對於現在的新車來說,特別是新能源車ADAS駕駛輔助系統幾乎已經成為標配,而在這些功能的背後,恰恰就是由這些運算實力強大的晶片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圖/文 網通社 翟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