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天然吸聲的翅膀,讓飛蛾輕鬆躲過被吃的絕望

2020-11-30 網易新聞

2020-11-25 08:10:02 來源: 科學大觀園

舉報

  

  左圖是姬透目天蠶蛾(上)和統帥青鳳蝶(下)的合成圖像,右圖是超聲波回聲的聲學圖像。可見蛾的翅膀比蝴蝶翅膀的回聲弱。

  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長達6500萬年的進化「軍備競賽」中,飛蛾的翅膀進化成了天然的超材料。它能夠在保持輕盈的同時吸收超聲波,從而躲避利用超聲波回聲定位的捕食者——蝙蝠。

  這一發現將幫助材料科學家、聲學家和聲納工程師設計具有超深亞波長性能的仿生吸聲器。相關論文於當地時間11月23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雜誌中發表。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員已經確定,這是第一種已知的天然超材料。傳統的超材料通常是指物理性能超過現有自然材料的人工複合材料。自然產生的超材料極其罕見,過去在聲學世界中從未被描述過。

  今年早時,行為聲學和感覺生態專家Marc Holderied博士等曾報告,飛蛾進化出了1.5毫米厚的鱗片保護層作為多孔吸聲器,能夠吸收傳入聲音能量的85%來躲避蝙蝠捕食。然而,這種保護層會增加翅膀厚度,影響飛蛾的飛行能力。

  

  櫟枯葉蛾翅膀橫斷面的偽彩3D圖像,基鱗片為橙色,覆蓋鱗片為藍色和黃色。

  在新研究中,研究小組發現,飛蛾翅膀上的鱗片保護層已經進化成了超薄「共振吸收器」,它的厚度比吸收聲波長度小100倍,這樣,飛蛾就可以在保持輕盈的同時,有效地躲避蝙蝠的回聲定位。

  「最令人驚訝的是, 飛蛾翅膀的『共振器』可以吸收所有蝙蝠頻率,它們將調諧到不同頻率的多個諧振器組裝,形成一組吸收器,作為聲學超材料共同實現寬帶吸收。這種寬帶吸收對於超薄翅膀而言是很難實現的,因此特別引人注目,」首席研究員Holderied博士說,「根據這項研究,將來我們也許可以製造出更輕薄、用途更廣的吸音『牆紙』,並將其應用於家中及辦公室中。」

  原創編譯:花花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期刊編號:0027-8424

  原文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0-11-moths-evolutionary-arms-sophisticated-wing.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飛蛾翅膀竟是天然隱形聲學超材料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馮衛東)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近日報導,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了飛蛾翅膀的精確構造
  • 研究人員發現飛蛾翅膀竟是天然隱形聲學超材料
    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近日報導,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了飛蛾翅膀的精確構造,正是這種構造使該物種能夠逃脫6500萬年前的「進化軍備競賽」中最麻煩的捕食者。更加引人注目的發現是,研究人員確定了首個已知的天然發生的聲學超材料。傳統上,超材料被描述為一種人造複合材料,該材料經過工程設計以顯示出超過自然界中可用的物理性能。天然存在的超材料非常稀少,在聲學領域從未有過描述。
  • 飛蛾翅膀竟是天然隱形聲學超材料 能躲避蝙蝠回聲探測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馮衛東)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近日報導,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了飛蛾翅膀的精確構造,正是這種構造使該物種能夠逃脫6500萬年前的「進化軍備競賽」中最麻煩的捕食者。
  • 科學家發現飛蛾翅膀可作為天然隱形聲學超材料
    打開APP 科學家發現飛蛾翅膀可作為天然隱形聲學超材料 科技日報 發表於 2020-11-30 11:32:35 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近日報導,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了飛蛾翅膀的精確構造,正是這種構造使該物種能夠逃脫6500萬年前的「進化軍備競賽」中最麻煩的捕食者。
  • 能成功躲避蝙蝠回聲探測,科學家首次發現:飛蛾翅膀竟是天然隱形...
    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近日報導,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了飛蛾翅膀的精確構造,正是這種構造使該物種能夠逃脫6500萬年前的「進化軍備競賽」中最麻煩的捕食者。更加引人注目的發現是,研究人員確定了首個已知的天然發生的聲學超材料。傳統上,超材料被描述為一種人造複合材料,該材料經過工程設計以顯示出超過自然界中可用的物理性能。天然存在的超材料非常稀少,在聲學領域從未有過描述。
  •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了飛蛾翅膀的精確構造
    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近日報導,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了飛蛾翅膀的精確構造,正是這種構造使該物種能夠逃脫6500萬年前的「進化軍備競賽」中最麻煩的捕食者。布裡斯託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研究小組使用包括機載橫截面成像、聲學力學和折光儀在內的一系列分析技術,發現蛾翼上非常薄的鱗片層已經演化出非凡的超聲吸收特性,從而為躲避蝙蝠的回聲探測提供了隱形的聲學偽裝。
  • ...量子、雙黑洞吞噬恆星、第三代甲醇制烯烴、重型燃氣輪、飛蛾翅膀
    今日科技話題:嫦娥五號、半導體量子、雙黑洞吞噬恆星、第三代甲醇制烯烴、重型燃氣輪、飛蛾翅膀 2020-12-01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蝴蝶飛蛾翅膀形色確有基因「負責」
    (原標題:蝴蝶飛蛾翅膀形色確有基因「負責」)
  • 以前農村裡經常見到的「蜂鳥」大都是飛蛾,真正的蜂鳥非常有特點
    正當我快掃完準備回教室的時候,我發現綠化帶的植物旁邊有個東西在飛,還發出了嗡嗡聲,我本以為是黃蜂,但是那隻黃黃綠綠的小動物明顯比黃蜂胖多了,翅膀扇得很快,還在空中擺出了懸停的動作。後來我問自然老師,老師說那是蜂鳥。我那個時候還小,就信以為真了,直到後來我學習了很多動物方面的知識,才知道當年看到的不是蜂鳥,而是一種飛蛾。
  • 永安貢川驚現超大飛蛾,翅膀比兩個手掌還寬!
    昨日,微友「冒哥」給小編發來照片,他在貢川某處發現一隻超級大飛蛾,你見過嗎?
  • 今日科技話題:嫦娥五號、半導體量子、雙黑洞吞噬恆星、第三代甲醇制烯烴、重型燃氣輪、飛蛾翅膀
    ——《科技日報》3我國科研團隊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天文現象據介紹,黑洞潮汐撕裂恆星事件在每個星系中幾乎每10萬年才發生1次,概率為十萬分之一。因此,即便是經過了30多年的研究,天文學家們也僅在少數幾個活動的星系中找到了超大質量雙黑洞,而能夠捕捉到這種天文現象是極為罕見的。
  • 大飛蛾飛入永春人家 翅膀上長蛇頭比蝴蝶大好幾倍
    個頭比普通蝴蝶大好幾倍,兩個翅膀長有像蛇頭一樣的圖案,這到底是什麼?前天,永春一名網友在家裡發現這隻大飛蛾就問Big哥認不認識?大飛蛾通體呈黃褐色,翅膀頂端整個向外明顯突伸,非常引人注目。看到翅膀上兩個蛇頭沒有?簡直就是栩栩如生~那麼這貨叫什麼呢?好奇的Big哥諮詢了專業人士。泉州市林業局工作人員看了照片後,確認這是烏桕大蠶蛾是蛾不是蝶。
  • 吸聲材料 | 吸聲類型及原理
    吸聲是因為聲波的振動質點與材料表面相互作用,而產生的摩擦損失。聲波與材料表面的摩擦力隨頻率增大,因此,材料的吸聲也隨頻率的增大而增大。大量纖維的多孔吸聲材料具有較強的吸聲作用。材料與牆面的距離、材料的厚度等,對吸聲有較大影響。因在堅硬的表面,如牆壁,聲波質點振速為零,故距牆面1/4波長處質點振速達到最大值。
  • 敢與蝴蝶媲美的飛蛾「佳麗」
    敢與蝴蝶媲美的飛蛾「佳麗」   蜂鳥天蛾
  • 好大的飛蛾(圖)
    飛蛾翅膀上的花紋像蛇頭。文/圖記者辛平實習生高波濤本報訊 近日,記者在西安市長安區香積寺村的馬女士家見到了一隻稀奇的飛蛾,這隻飛蛾足有巴掌大小,而且有美麗的花紋。  馬女士說,7月19日早上,她在村口的一個木棚子的雨布上發現了這隻飛蛾。它全身呈棕黃色,飛蛾完全展開後在兩翅的翅尖處赫然有兩個像蛇頭一樣的東西,「蛇頭」呈藍色夾雜著黃灰,兩隻黑色「眼睛」炯炯有神,似在警惕地尋覓獵物。馬女士測量了一下,雙翅展開後最長處有12釐米多,而飛蛾的身體卻只有2釐米長。
  • 飛蛾:有那麼多趣味知識可以言說
    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物種說】,經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與原文作者聯繫《自然》上發表了兩項獨立研究,共同驗證了一個影響蝴蝶和飛蛾翅膀顏色和色彩圖案的基因。這個基因和與之相關的一個突變,帶來了工業革命期間樺尺蠖顏色變暗的現象,研究還發現,這個基因也決定了一些蝴蝶物種的天然色彩圖案變化。
  • 藍喉蜂虎的智慧:捕到飛蛾後先除掉其翅膀上有毒的鱗片再食用
    由於蜜蜂尾部具有螯針,藍喉蜂虎在電線撞擊蜜蜂的次數較多,時間較長;捕獲蜻蜓後, 通常經過幾次敲打後便吞食;捕獲蠅類之後被吞食的速度比較快,有時也會經過簡單的敲打再直接吞食;捕獲蛾類之後,通常敲打,甚至使其翅膀脫落,之後再吞食。可以看出藍喉蜂虎上非常有智慧的漂亮小鳥。有圖有真相,以捕食飛蛾為例,我帶你來看一看它們的智慧。這是在湖北省黃梅縣下新社區的一處農田旁的電線上,六月初。
  • 飛蛾扎堆鬧市泛濫"成災" 市民描繪"災區"示意圖
    水母網9月15日訊(YMG記者紀殿國)一隻飛蛾不至於擾民,成群的飛蛾扎堆鬧市區就不堪其擾了。4日至昨日,96110先後接到市民反映「飛蛾」擾民的電話26個。飛蛾讓關愛環境的市民們很鬧心,他們致電96110,描繪出飛蛾「災區」示意圖,希望有關部門按圖索驥,前往剿滅。市民報料說:難不成飛蛾也喜歡吃無花果?
  • 10大美麗而怪異的飛蛾
    飛蛾和蝴蝶都屬於鱗翅目。然而,蝴蝶通常受到最多的關注,大多數人認為飛蛾沉悶、沒有吸引力,事實並非如此。這裡有一些世界上最奇怪、美麗的飛蛾。No.10:貓頭鷹蛾貓頭鷹蛾是最大的蛾類之一。它分布在中國、緬甸、不丹、印度北部、日本。它是一種夜蛾翼展可達6英寸。
  • 流體,給你一雙飛翔的翅膀!
    但是粘彈性液體球會將水全部吸起!粘彈性流體,給你一雙飛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