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極性在各領域中的不同含義
1、宏觀領域:物體在相反部位或方向表現出的固有的性質或力量;
對特定事務的方向或吸引力;向特定方向的傾向或趨勢;對兩極或起電的特定正負狀態;
2、細胞極性:
指細胞、細胞群、組織或個體所表現的沿著一個方向的,各部分彼此相對兩端具有某些不同的形態特徵或生理特徵的現象;
例如:
*在腺上皮細胞中,核的位置靠近基部,中心體的位置靠近表面;
*卵細胞質內的氧化還原能、氧的消耗、SH基、核糖核酸濃度的梯度等;
*渦蟲的切斷體進行再生時,從朝向原來前端的斷面上再生出頭部,從朝向原來後端的斷面上再生出尾部。
3、化學領域:
A、共價鍵極性:指一根共價鍵或一個共價鍵分子中電荷分布的不均勻性;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種原子形成的共價鍵,由於兩個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不同,共用電子對必然偏向吸引電子能力較強的原子一方,因而吸引電子能力較弱的原子一方相對的顯正電性。這樣的共價鍵叫做極性共價鍵,簡稱極性鍵。
分布均勻-------非極性(弱極性)
分布不均勻-------極性(強極性)
由成鍵的原子電負性不同而產生,鍵的極性程度可以用兩個原子電負性之差來平衡;
差值 0.4~~1.9 極性共價鍵;
差值0 非極性鍵
差值>1.9 不會形成共價鍵,而是離子鍵;
B、分子極性:取決於分子內各共價鍵的極性及他們的排列方式;
多數情況:極性分子中含有極性鍵,但:含有極性鍵的不一定是極性分子;
非極性分子即可以含有有非極性鍵;也可以有極性鍵,
只要分子高度對稱,各極性鍵之間的正負電荷相互抵消,便消去極性;
*物質的一些物理性質,如溶解度、熔點、沸點等都與分子的極性有關;
*分子極性對物質的溶解性有很大影響——相似相溶——極性分子易溶於極性溶劑;*非極性分子易溶於非極性溶劑;溶質與溶劑之間的極性相差越小,溶解度越高;
*在分子量相同的情況下,因極性分子之間的取向力比非極性分子之間的色散力大,所以極性大的分子有更高的沸點;
二、油脂極性:
1、 極性(Chemical polarity)指一根共價鍵或一個共價分子中電荷分布的不均勻性。如果電荷分布得不均勻,則稱該鍵或分子為極性;如果均勻,則稱為非極性。
2、分子的極性取決於分子內各個鍵的極性以及它們的排列方式。在大多數情況下,極性分子中含有極性鍵,非極性分子中含有非極性鍵。
3、 然而,非極性分子也可以全部由極性鍵構成。只要分子高度對稱,各個極性鍵的正、負電荷中心就都集中在了分子的幾何中心上,這樣便消去了分子的極性。這樣的分子一般是直線形、三角形或四面體形。
三、化妝品常用成分極性的判斷方法及應用:
1、護膚品產品中,各成分的分子極性,可以影響產品的配伍性、穩定性、使用服感、滲透效果等多方面性能;
2、化妝品原料的極性比較:
&可通過比較其官能團(極性鍵)的不對稱性,同等分子量的成分,官能團的不對稱性越強,則組分的極性越強;
& 碳原子數越多,相對極性越小;
3、常見官能團的極性排序:
4、兩相的極性相差越大,相互的界面張力越大,越易收縮成球,也難鋪展開,在肌膚上越易成球形,膚感更滑
5、化妝品組分的極性排列:
大致可以參照如下排序:
水>乙醇>多元醇>皮膚>脂肪酸/酯類>植物油>油醇類/高碳醇類>合成油酯>烷烴類>矽油類;
多元醇與酯類與皮膚的極性相近,所以相對易於在皮膚上鋪展開,
水在皮膚上形成水珠(趨向球形);
矽油類在皮膚上形成微小的球形,不易鋪開,提供很好的滑感;
以上觀點,是匠姐多年職業經驗的歸納總結,純屬個人理論,合理與否,望各位讀者自行辨識,不要盲目照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