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藥監局發聲:EGF不可用於化妝品!曾經的招牌成分為何被禁用?

2021-01-13 騰訊網

EGF,也叫表皮生長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人寡肽-1。它以「化妝品原料」的身份出道之後,就享有各種美名,什麼震驚世界、美麗因子、護膚神器、改寫肌膚基因,儼然一副萬能高手的模樣。

不過,就在昨天,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明確表示:EGF不得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在配方中添加或者產品宣稱含有人寡肽-1或EGF的,均屬於違法產品。

國家藥監局的說明

問:寡肽-1和表皮生長因子(EGF)有何區別?EGF可否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

答:寡肽-1和人寡肽1(表皮生長因子,EGF)非同一種物質。寡肽-1為甘氨酸、組氨酸和賴氨酸等3種胺基酸組成的合成肽。而人寡肽-1又名表皮生長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是由53個胺基酸組成的 「53肽」,分子量為6200道爾頓單位。

寡肽-1收錄於我國《已使用化妝品原料名稱目錄》(2015年版),一般作為皮膚調理劑使用。而人寡肽-1未被收錄於該目錄,一般在醫學領域使用較多,臨床適應症為外用治療燒傷、創傷及外科傷口癒合,加速移植的表皮生長。由於分子量較大,EGF在正常皮膚屏障條件下較難被吸收,一旦皮膚屏障功能不全,可能會引發其它潛在安全性問題。基於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的考慮,EGF不得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

綜上,不同於寡肽-1,人寡肽-1(EGF)不得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在配方中添加或者產品宣稱含有人寡肽-1或EGF的,均屬於違法產品。

為什麼EGF不能用於化妝品?它和另一個成分「寡肽-1」是一回事兒嗎?

什麼是寡肽-1?

何為寡肽?寡肽也稱作小肽、低聚肽,一般由2-6個胺基酸組成,胺基酸為50多個以上的多肽稱為蛋白質。

關於寡肽-1最早的報導來源於Sederma公司。1993年(也可能更早)的生物肽CL(Biopeptide CL)的資料,其主要活性成分就是「棕櫚醯三肽-1」(Pal-GHK),可以有效刺激膠原蛋白的合成,具有類似維生素A的活性。

Sederma公司後來推出的Haloxyl、Maxi-Lip、Matrixyl 3000 等產品均是以「棕櫚醯三肽-1」作為主要活性成分。棕櫚醯三肽-1早期的INCI命名就是棕櫚醯寡肽(Palmitoyl Oligopeptide),但是由於寡肽的定義含糊不清,到2013年9月,正式改名為:棕櫚醯三肽-1(Palmitoyl Tripeptide-1)。

至於寡肽這一說法被淘汰的原因,美國CIR(一個評估化妝品成分的獨立理事會)是這樣說的:在國際化妝品成分字典和手冊(字典)中列出的成分名稱「棕櫚醯寡肽」已經被淘汰了,因為它含糊不清,而且不確定地代表了另外兩種成分。

什麼是EGF?

EGF的全稱是「表皮生長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也叫人寡肽-1、人體低聚多肽-1(Human oligopeptide-1)。化妝品應用的EGF是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由53個胺基酸組成(即53肽),相對分子量約為6000道爾頓的小分子多肽。EGF的發現和研究貢獻者,在1986年還被授予了諾貝爾醫學與生理學獎。

EGF具有多種生物活性,能引起細胞內一系列的生化活動,能刺激表皮和上皮細胞,促進表皮增生和角質化,能強烈促進細胞分裂,增強細胞活性,促進新陳代謝,促進透明質酸和糖蛋白的合成。

看到這裡,估計成分控們都會心動了。然而,EGF的能耐不止上面這些。EGF還能促進皮膚和黏膜創傷的癒合,有防治潰瘍以及消炎鎮痛的作用,廣泛應用於治療燒傷、燙傷、手術傷、機械傷、皮膚潰瘍、雷射美容等,並能有效地抑制粉刺和青春痘的生長,保護皮膚和黏膜免受或少受機械和化學損傷。

類似的生長因子還有,例如人寡肽-2(胰島素生長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人寡肽-3(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人寡肽-5(角質化細胞生長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2,KGF-2)、人寡肽-11(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等。

寡肽-1≠人寡肽-1(EGF)

根據以上的描述,寡肽-1≈三肽-1(3肽),人寡肽-1=EGF(53肽)。顯然,寡肽-1≠人寡肽-1(EGF),至少從胺基酸的數目和生物活性上,都是有著巨大差異的。

但是,如果你隨便一搜,關於成分「寡肽-1」的文章,都是說這個成分就是表皮生長因子EGF:

那麼,為什麼寡肽-1會被認為是EGF呢?

EGF有著優異的生理活性,是多少成分想要成為的樣子,也是眾多化妝品生產企業夢寐以求的功能成分。

表皮生長因子及其受體的信號通路 | Wikimedia Commons

然而,在中國生產銷售的化妝品能使用的原料是受到限制的,2015版《已使用化妝品原料目錄名稱》並沒有EGF對應的名稱「人寡肽-1」

怎麼辦?想到「寡肽-1」有著多年的使用歷史,並且CIR也發布過寡肽-1的安全報告,並收錄在《原料目錄》中。因此,使用寡肽-1作為EGF的馬甲就成為再適合不過的選擇,更何況,之前監管部門對於EGF都沒有特別的要求。

於是原料商們就通過這個方法,將EGF含糊地用於護膚品中了。行業內的人也懶得去追究,老闆們更不會關心這些事,既然市場熱,那麼當然要出產品滿足消費者啦,有錢掙的事為什麼不做呢。 於是,成千上萬的EGF護膚品包括EGF凍乾粉,出現在國內市場上。

雖然,EGF的作用不可否認,合理的配方與劑型是有效果的,然而EGF應用在化妝品中卻有著一定的隱患

濫用EGF的話,有可能導致肌膚生長不可控,形成「腫瘤」樣結節增生。EGF被濫用注射,導致肌膚組織過度生長的報導時常可見。

EGF被濫用,險些毀容 | 微博:@央視新聞

而有一些皮膚病症患者,本身皮膚細胞就是不健康有問題的。這個時候再碰到EGF來個增生就非常風險難控了。更有一些學者認為,外用EGF有促進皮膚癌細胞生長的嫌疑。

不過,主流觀點還是認為EGF並不致癌,但是對已存在的皮膚癌細胞,卻有促進癌細胞繁殖,加速癌細胞生長的可能,這個風險是必須考慮進去的。

本文來源於網絡,均用於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國家藥監局發聲:EGF不可用於化妝品等資訊大放送
    4 法國化妝品行業上半年營業額總體下降10% 日前,法國美容公司聯合會(FEBEA)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新冠疫情對美妝行業造成嚴重影響,今年上半年法國化妝品銷量大幅下降,但不同產品之間存在很大差異。
  • 國家藥監局:化妝品添加或宣傳人寡肽-1或EGF,屬違法行為
    但1月10日,國家藥監局官網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 》,文中表示:在配方中添加或者產品宣稱含有人寡肽-1或EGF的,均屬於違法產品。寡肽-1≠表皮生長因子(EGF)EGF不得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寡肽-1和表皮生長因子(EGF)有何區別?
  • 國家藥監局:「藥妝」 「EGF」等產品宣稱屬於違法行為
    1月1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稱國家藥監局)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細看全文,主要是兩個重點:1.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屬於違法行為。2.在配方中添加或者產品宣稱含有人寡肽-1或EGF的,均屬於違法產品。
  • 小浣熊遭打臉/藥監局發文化妝品宣稱禁用詞
    又如,昨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統一簡稱「藥監局」)官網發布了《識別化妝品違法宣稱和虛假宣傳》的文章,對化妝品宣稱用詞範圍做出明確界定。遊走在灰色地帶的化妝品及含禁用詞彙宣傳的化妝品:哦吼,這個平安夜,我要趕緊開動腦筋,想想以後宣傳用什麼詞合適。具體發生了什麼呢?
  • 國家藥監局針對多款化妝品發出安全提示
    央廣網北京2月10日消息 國家藥監局近日針對多款化妝品發出了警戒快訊。 Salicylic acid.本次修訂禁止該成分用於「可能產生吸入毒性的噴霧型產品」、「口腔類產品(作為防腐劑時)」、「身體乳、眼影、睫毛膏、眼線、唇膏和除臭滾珠產品(用作非防腐目的時)」以及「所有三周歲以下兒童使用的產品」中。
  • 官宣| 國家藥監局:「藥妝」 「EGF」等產品宣稱屬於違法行為(福利...
    1月1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稱國家藥監局)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需要明確指出的是,不但是我國,世界大多數的國家在法規層面均不存在「藥妝品」的概念。避免化妝品和藥品概念的混淆,是世界各國(地區)化妝品監管部門的普遍共識。部分國家的藥品或醫藥部外品類別中,有些產品同時具有化妝品的使用目的,但這類產品應符合藥品或醫藥部外品的監管法規要求,不存在單純依照化妝品管理的「藥妝品」。針對「藥妝「的概念,PC醬特意採訪了全方位美膚達人家弘老師。
  • ...1986年 原纖維 功能性化妝品 禁藥 化妝品原料 藥妝品 EGF-社會...
    據悉,國家藥監局從2010年起就把標識和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誇大宣傳、使用醫療術語的違規行為作為日常監督檢查的重點之一。今年有再次明確,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均屬於違法行為。
  • 國家藥監局:含硼酸及硼酸鹽藥品,這兩類人禁用
    國家藥監局:含硼酸及硼酸鹽藥品,這兩類人禁用 2020-04-17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化妝品現違禁成分「EGF」問題產品已全部下架
    化妝品現違禁成分「EGF」問題產品已全部下架   近日,荔枝新聞報導了某化妝品品牌違規以「藥妝」、「輕藥妝」概念進行營銷,甚至有產品裡添加了化妝品違禁成分「EGF」。
  • 國家藥監局:2批次化妝品檢出禁用物質
    10月13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2批次檢出禁用物質化妝品的通告(2020年第67號)。通告指出,在國家化妝品監督抽檢工作中,經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檢驗研究院等單位檢驗,標示為茗燕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生產的御信堂蘆薈蛇油膏1批次一般護膚類產品,河南庫拉索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薈美東方庫拉索蘆薈蠶絲面膜1批次面膜類產品檢出禁用物質。
  • 國家藥監局:3批次化妝品檢出禁用物質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3月17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3批次檢出禁用物質化妝品的通告(2020年 第20號)。據通告,在國家化妝品監督抽檢工作中,經浙江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等單位檢驗,標示為汕頭市美妮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追美®女士雪膚活力霜、追美®活泉補水盈潤保溼霜等
  • 國家藥監局:含硼酸及硼酸鹽藥品,這兩類人禁用!
    國家藥監局:4月8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修訂含硼酸及硼酸鹽藥品說明書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稱,為進一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對含硼酸及硼酸鹽藥品說明書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等進行修訂。修訂要求顯示,大面積皮膚損害者和嬰兒禁用。
  • 高端訪談|何聰芬博士:EGF存在潛在風險 不可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
    2019年1月1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明確指出:EGF不可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或宣傳!但你了解EGF嗎?為什麼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會突然發布此項規定?EGF到底有哪些潛在風險?
  • 孕婦護膚品成分禁用表 孕婦護膚品禁用成分
    我們都知道護膚品中含有很多化學成分,所以對於孕婦來說最好選擇使用天然的孕婦護膚品,這樣就能把對胎兒的傷害降到最低。可是有些質量不過關的孕婦護膚品中含有一些禁用成分,這些禁用成分會傷害孕婦的身體,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孕婦護膚品中的禁用成分有哪些。
  • 國家藥監局:18歲以下禁用這種感冒藥!複方甘草合劑、強力枇杷露...
    9月6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禁止18歲以下青少年使用含可待因的感冒藥藥品。公告要求,對含可待因感冒藥藥品說明書進行修訂:將「禁忌症」及「兒童用藥」中相關內容均修訂為「18歲以下青少年兒童禁用本品」。
  • 國家不允許凍乾粉添加EGF,凍乾粉還有效嗎?
    很多人會跑到泰國啊東南亞這些國家去玩,順便買點土特產回來,很多人都吃過泰國的榴槤幹、山竹幹或者草莓幹,也是運用凍乾粉的技術來做的。不過在目前市場教育的情況下,凍乾粉就是一種美容的產品。二、凍乾粉的優勢凍幹這項技術的最大優勢,就是能夠充分保存物質的活性。例如維生素C作為一種非常好的美白成分,雖然效果好,但是穩定性太差,做成凍乾粉形式後,活性能夠得到很好的保存。
  • 國家藥監局啟動首屆全國化妝品安全科普宣傳周 上線化妝品監管APP...
    央廣網北京5月20日消息(記者張明浩)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國家藥監局今天在北京啟動「安全用妝,點靚生活」首屆全國化妝品安全科普宣傳周,同時上線化妝品監管APP。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化妝品市場,全國化妝品安全知識科普現狀調查顯示,高達81.7%的公眾關心化妝品的安全性。
  • 國家藥監局:大面積皮膚損害者禁用含硼酸及硼酸鹽藥品
    國家藥監局:大面積皮膚損害者禁用含硼酸及硼酸鹽藥品 2020-04-09 17:18:10 來源: 華龍網 國家藥監局於8日在官網發布《關於修訂含硼酸及硼酸鹽藥品說明書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稱,為進一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對含硼酸及硼酸鹽藥品
  • 有哪些化妝品中的常用成分已被列為「黑名單」
    有沒有發現,基本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一些關於化妝品成分的安全問題會被爆出來,你可能還會在自己平時喜愛的產品中發現這些成分!其實,很多化妝品原料可能本身有毒性,但化妝品配方師把控分量以及偏好其易用性,加上如FDA(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等機構並沒有嚴格禁止而仍被大量使用中。有些原料仍得到皮膚科的認同,但有些已被普遍抵制。
  • 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APP上線,可查詢是否正品
    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APP上線,可查詢是否正品 2019-05-22 0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