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 原纖維 功能性化妝品 禁藥 化妝品原料 藥妝品 EGF-社會...

2020-12-02 東方網

原標題:化妝品「禁藥令」發布40天,還有產品在打擦邊球

  2月19日消息,國家藥監局嚴令禁止化妝品以「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誇大宣傳40天後,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很多以前知名藥妝品牌都在產品宣傳主頁上聲明「不具備疾病治療功能或其他醫療作用」。但調查中還可以看到某些品牌精華素聲稱自己是「生物基因創新」可「修復多種問題肌」,在宣傳詞彙上打起擦邊球。而在線下,藥妝店依然「鶴立」於商業中心。據悉,國家藥監局從2010年起就把標識和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誇大宣傳、使用醫療術語的違規行為作為日常監督檢查的重點之一。今年有再次明確,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均屬於違法行為。

  調查:有產品宣傳打擦邊球

  薇姿、理膚泉曾經都是藥妝界的扛把子,專櫃設在藥店裡,產品賣點就是針對各種問題肌膚,如過敏、祛痘、祛斑等。不過北青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一款名為「理膚泉清痘淨膚爽膚水」的產品試用裝上,貼有「本產品不能代替藥品使用」的字樣。在京東商城上,薇姿理膚泉官方旗艦店的功能性化妝品主頁下方,都有粗黑體字聲明「本產品屬於化妝品,不具備疾病治療功能或其他醫療作用。本頁面所有廣告都不應解讀為宣傳醫療作用或者暗示醫療效果」。

  知名產品宣傳文案已經規範,不過也有產品在廣告上儘管沒有違規字樣,但可以感覺到他們在「絞盡腦汁」的暗示消費者。北青報記者在一家國產化妝品官網上看到,該企業主打一款產品名為「修護再生原液」,聲稱是「生物基因創新」,具有「應急+修愈」功能,可以修護問題肌膚,如「修護激素臉、淨排鉛汞臉」,而且包裝上還配有一個紅十字圖標。

  而另一款進口護膚產品,其在百度百科中的宣傳語仍然是「為乾燥、敏感皮膚及皮膚疾病提供輔助治療的醫學化護膚品」、「得到全球皮膚科醫生認可」等。

  值得一提的是,線上化妝品宣傳違規現象得到了一定遏制,但是線下,銷售進口藥妝店鋪依然存在,招牌十分搶眼。如鷗美藥妝,在很多大型購物中心都有門店,店鋪招牌不僅有「藥妝」二字,而且還有一個大大的「十」字。在優貝施門店,雖然招牌上沒有「藥妝」字樣,但是門楣招牌上也有一個大大的「十」字,在某點評上的賣點也是藥妝店鋪。

  分析:化妝品緣何喜歡攀「藥」

  在調查中北青報記者發現,很多化妝品喜歡與醫療概念掛鈎,有的聲稱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有的標明自己的產品出自藥廠、有的乾脆就把產品商標名稱起成「某醫生」或「某某醫生」。在藥妝店裡,顧客錢女士選擇了一款美白面膜。她說自己屬於敏感皮膚,特別害怕化妝品裡面含有酒精、色素,而「藥妝一般都不含有酒精、色素、香料等化學成分,所以對於一些敏感肌膚的人群來說,藥妝的安全性更高。

  此外,有觀點認為,藥妝能依照人群的膚質問題的不同(如保溼補水,控油潔面)有針對性的增加藥分,即不同成分的藥妝所針對的肌膚問題不同,所以藥妝的功能性更強。

  化妝品跟醫藥攀上關係就能給人安全和靠譜的感覺,因此非常受消費者追捧,市場潛力強大。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此前發布的數據,近年來,中國消費品市場增速下降到了個位數,但是藥妝市場卻保持了兩位數高增長,規模從2010年的110億元增至2017年的625億元。2010-2017年,行業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8.16%。同時,報告還分析稱,未來中國的藥妝市場增長空間巨大。

  據一位在進口化妝品企業工作多年的高管人員分析,藥妝本質上就是功效性化妝品,如美白、抗皺、祛痘等。其主要消費對象是皮膚敏感人士,因此,藥妝一般都會宣稱產品中無酒精、無化學添加劑、無色素、無激素、無重金屬、無石油系、無礦物油、無合成香精。藥妝在國外非常流行,如法國、日本、加拿大等,但是在中國並沒有藥妝的界定。

  監管:宣稱「藥妝」屬違法

  藥就是藥,化妝品就是化妝品,不能混為一談。我國從9年前就對「藥妝」、「醫學護膚品」概念有明確規定,統一被界定為誇大宣傳。

  2010年,原國家食藥監辦公室發布《關於加強化妝品標識和宣稱日常監管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將把標識和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誇大宣傳、使用醫療術語的違規行為作為日常監督檢查的重點之一。2011年,《關於進一步加強化妝品違規標識監督檢查的通知》中再次指出,重點檢查「是否存在小包裝或者說明書上標識和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誇大宣傳的違法違規行為」。

  2019年1月10日,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司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再次明確我國對於「藥妝」「醫學護膚品」「藥妝品」概念的監管態度——即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均屬於違法行為。

  根據我國現行《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中第十二條、第十四條規定,化妝品標籤、小包裝或者說明書上不得注有適應症,不得宣傳療效,不得使用醫療術語,廣告宣傳中不得宣傳醫療作用。因此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均屬於違法行為。

  國家藥監局此次發布公告時也指出,世界大多數的國家在法規層面均不存在「藥妝品」的概念。部分國家的藥品或醫藥部外品類別中,有些產品同時具有化妝品的使用目的,但這類產品應符合藥品或醫藥部外品的監管法規要求,不存在單純依照化妝品管理的「藥妝品」的特殊標識方式。

  釋疑:化妝品緣何與藥品不能混為一談

  我國對於化妝品的定義是:以塗擦、噴灑或其他類似的方法,散布於人體表面任何部位(皮膚、毛髮、指甲、口唇等),以達到清潔、消除不良氣味、護膚、美容和修飾目的的日用化學工業產品。國家藥監局指出,化妝品與外用藥品是不同的,主要區別如下。

  (1)對安全性的要求程度不同

  化妝品應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對人體不允許產生任何刺激或損傷;而外用藥品作用於皮膚時間短暫,對人體可能產生的微弱刺激及不良反應,在一定範圍內是允許的。

  (2)產品使用對象不同

  化妝品的使用對象是皮膚健康人群,而外用藥品的使用對象是有病症人群。

  (3)使用目的不同

  使用化妝品的目的包括清潔、保護、營養和美化等,而使用外用藥品是為治病。

  (4)對皮膚結構和功能的作用不同

  外用藥品作用於人體後能夠影響或改變皮膚結構和功能,而化妝品不能。雖然某些特殊用途化妝品具有一定的藥理活性或一定的功能性,但一般都很微弱並且短暫,更不會起到全身作用;而外用藥品的藥理性能更強大、深入、持久。

  相關:EGF被命令禁止加入化妝品

  繼藥妝被叫停後,明星達人、網紅等紛紛熱捧的化妝品原料EGF(人寡肽-1)也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明令禁止。

  據百度百科介紹,EGF是表皮細胞生長因子,又名人寡肽-1,是人體內的一種活性物質,由53個胺基酸組成的活性多肽,藉由刺激表皮細胞生長因子受體之酪氨酸磷酸化,達到修補增生肌膚表層細胞。

  業內人士分析,此次EGF被叫停,與被過度宣傳的修復功效不無關係。據了解,在1986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中,兩位科學家共同發現控制細胞生長和發育的因子——神經生長因子(NGF)和EGF,但當時EGF的應用並沒有在美容領域被提及。幾年後,由於EGF有激髮膠原蛋白、促進肌膚生長、修復膠原纖維等功效,開始逐漸應用於美容行業中。然而, EGF的功效僅在肌膚和細胞受損時、通過皮膚表面的創口進入皮膚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而當皮膚沒有受損時,皮膚對EGF並不會有太大反應。這一點也在此次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公告中得以說明:「由於分子量較大,EGF在正常皮膚屏障條件下較難被吸收。」據了解,雖然EGF被廣泛用於醫學領域,但是在化妝品中,添加EGF並不能發揮所謂的修復功效,甚至有可能因為皮膚屏障功能不全引發其他安全問題,錯誤使用EGF產品還會致病。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在說明中稱,基於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的考慮,EGF不得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在配方中添加或者產品宣稱含有人寡肽-1或EGF的,均屬於違法產品。

相關焦點

  • 化妝品「EGF後時代」,功效護膚產品風向如何轉?
    「藥妝品」屬於違法行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在解答中明確了: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屬於違法行為。明確指出,世界大多數的國家在法規層面均不存在「藥妝品」的概念。避免化妝品和藥品概念的混淆,是世界各國(地區)化妝品監管部門的普遍共識。部分國家的藥品或醫藥部外品類別中,有些產品同時具有化妝品的使用目的,但這類產品應符合藥品或醫藥部外品的監管法規要求,不存在單純依照化妝品管理的「藥妝品」。
  • EGF 在化妝品行業的前緣~今生~來世
    EGF 的前緣~今生~來世EGF-表皮細胞生長因子,又名「人寡肽-1」,是人體內的一種活性物質,由53個氨基組成的活性多肽;(1)1986年榮獲人類科學的最高獎——諾貝爾獎。用於角膜損傷、燒燙傷及手術等創面的修復和癒合取得了很好的療效,Montalcini 和Cohen教授因為發現表皮生長因子並分析其結構和作用機理,1986年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獲獎。如此神奇的一種物質,也曾經在化妝品行業被廣泛應用推廣,為什麼現如今,被迫退出美妝行業舞臺呢?
  • 布局天然化妝品原料 奇華頓收購德國植物原料供應商化妝品業務
    瑞士知名香水原料供應商Givaudan(奇華頓)宣布將收購植物絲質聚合物供應商AMSilk GmbH(以下簡稱AMSilk)的化妝品業務。Givaudan沒有透露具體的財務條款,但表示將利用現有資源為交易融資。
  • 「諾貝爾獎」包裝的化妝品:EGF凍乾粉
    「凍乾粉」應用最廣泛的是生物學和製藥行業,但是,讓普通消費者了解凍乾粉的,卻是化妝品行業,不得不佩服化妝品行業的威力。其中,最火的當屬「EGF凍乾粉」,因為發現這個成分的科學家,曾經因此獲得過「諾貝爾生物學獎」,為擅長炒作的化妝品行業提供了威力巨大的彈藥。
  • 化妝品行業深度報告之原料黃金「玻尿酸」
    需求端:玻尿酸應用領域同時覆蓋三大醫療健康+化妝品+保健食品三大高景氣度行業,其中醫美+功能性精細護膚更是細分賽道中高增長的典範, 行業紅利一觸即發。1)醫療健康:全球醫療健康行業市場規模穩步上升,中國醫療產業規模保持10%以上增速。
  • 日企開發杜仲膠彈性體,用作化妝品原料
    日本化妝品公司寶麗奧蜜思(Pola Orbis)與綜合性重工企業日企開發杜仲膠彈性體,用作化妝品原料(Hitachi Zosen)合作,共同開發100%植物基生物聚合物,作為化妝品成分和包裝材料。本次合作旨在開發植物基成分,用於生產環保的產品。
  • 國家藥監局發聲:EGF不可用於化妝品!曾經的招牌成分為何被禁用?
    它以「化妝品原料」的身份出道之後,就享有各種美名,什麼震驚世界、美麗因子、護膚神器、改寫肌膚基因,儼然一副萬能高手的模樣。 不過,就在昨天,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明確表示:EGF不得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在配方中添加或者產品宣稱含有人寡肽-1或EGF的,均屬於違法產品。
  • 高端訪談|何聰芬博士:EGF存在潛在風險 不可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
    2019年1月1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明確指出:EGF不可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或宣傳!但你了解EGF嗎?為什麼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會突然發布此項規定?EGF到底有哪些潛在風險?
  • 國家藥監局:「藥妝」 「EGF」等產品宣稱屬於違法行為
    1月1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稱國家藥監局)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細看全文,主要是兩個重點:1.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屬於違法行為。2.在配方中添加或者產品宣稱含有人寡肽-1或EGF的,均屬於違法產品。
  • 官宣| 國家藥監局:「藥妝」 「EGF」等產品宣稱屬於違法行為(福利...
    「藥妝」宣稱屬於違法行為我國現行《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中第十二條、第十四條規定,化妝品標籤、小包裝或者說明書上不得注有適應症,不得宣傳療效,不得使用醫療術語,廣告宣傳中不得宣傳醫療作用。對於以化妝品名義註冊或備案的產品,宣稱「藥妝」「醫學護膚品」等「藥妝品」概念的,屬於違法行為。
  • 電商平臺緊急下架「EGF」和「藥妝」,小心不要再被套路了!
    近日,國家藥監局在其官網發布了「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依據我國現行化妝品法規規定和有關技術規範,對一些化妝品熱點問題作出明確解答。其中明確提出,世界上多個國家在法律層面上均不存在「藥妝品」的概念,其目的是避免化妝品與藥品的混淆。
  • 2020十大化妝品明星原料,大麻葉提取物赫然在列!
    因此,真正有效的化妝品才是王道,而化妝品原料是化妝品的靈魂所在,2020年又有哪些原料會成為護膚化妝品成分的主流?化妝品是由各種原料經過合理調配加工而成的復配混合物。化妝品原料之於化妝品就像細胞之於人體一樣,成分的結構、形態構成了化妝品的外觀,而成分的功效及相互之間的作用決定了化妝品的功效。化妝品的原料種類繁多,性能各異。
  • 常見化妝品油性原料的物性指標及作用
    化妝品中使用的油性原料通常包括油脂、蠟、矽油及其衍生物、高級脂肪酸和高級脂肪醇等,按其來源將化妝品用油分為植物類油、動物類油、礦物類油和合成油。油性原料的特徵及品質,可以通過以下物理化學參數來表徵,依據這些參數可以判定油性原料的品質。同時,油性原料的物理化學性質對化妝品的外觀、穩定性以及使用效果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 淘寶銷量冠軍EGF是什麼?在我國化妝品不允許添加,你還敢用嗎?
    導讀:EGF不是化妝品原料中的「合法居民」寡肽-1,也可能不是那個有嚴格鑑別標準的醫學領域中的EGF,那麼,這些穿著寡肽-1的馬甲、打著EGF修復作用旗號的化妝品中,添加的到底是什麼?但是在我國《已使用化妝品原料名稱目錄》中,EGF卻並未批准在化妝品中使用。這個是什麼情況?原來原材料商卻利用寡肽-1的「身份」瞞天過海,寡肽-1在我國《已使用化妝品原料名稱目錄》是允許添加的。其實市面上很多EGF的產品,在生產過程當中確實也是使用EGF的原材料,但是在產品備案的時候卻是使用寡肽-1作為原料標註,這樣有利於備案通過!寡肽-1和EGF是一樣的嗎?
  • 國家藥監局:化妝品添加或宣傳人寡肽-1或EGF,屬違法行為
    但1月10日,國家藥監局官網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 》,文中表示:在配方中添加或者產品宣稱含有人寡肽-1或EGF的,均屬於違法產品。寡肽-1≠表皮生長因子(EGF)EGF不得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寡肽-1和表皮生長因子(EGF)有何區別?
  • 盤點韓國2015年三大最佳化妝品品牌:和辰化妝品/自然共和國/SNP
    bnt新聞訊 2015年是韓國化妝品品牌欣欣向榮的一年。
  • 化妝品現違禁成分「EGF」問題產品已全部下架
    化妝品現違禁成分「EGF」問題產品已全部下架   近日,荔枝新聞報導了某化妝品品牌違規以「藥妝」、「輕藥妝」概念進行營銷,甚至有產品裡添加了化妝品違禁成分「EGF」。
  • 網購化妝品應注意些什麼?如何查詢化妝品信息的真實性?化妝品會...
    2019年,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進一步推進醫療機構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建設,強化哨點能力培養,推動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落實不良反應報告制度,完善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與評價機制,為化妝品安全監管提供技術保障。
  • 比水蛭更難「養」的是水蛭化妝品
    但據行業人士介紹,水蛭化妝品在市場上遠未普及,而最重要的制約因素來自於水蛭素這一原料本身。 ▍多普泰公司2018年上半年對水蛭化妝品的投入(截自多普泰2018年半年報) 藥用為主 據了解,市面上的化妝品按原料來源大致可分為化學合成、生物合成(發酵)、植物提取、動物提取、天然來源(花,海泥等)五大類,以水蛭素為原料的化妝品正是屬於動物提取類。
  •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新舊對照表
    新發布的,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取代了原《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新舊規定變化在哪?化妝品新原料備案人通過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提交本條例規定的備案資料後即完成備案。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自化妝品新原料準予註冊之日起、備案人提交備案資料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向社會公布註冊、備案有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