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EGF不是化妝品原料中的「合法居民」寡肽-1,也可能不是那個有嚴格鑑別標準的醫學領域中的EGF,那麼,這些穿著寡肽-1的馬甲、打著EGF修復作用旗號的化妝品中,添加的到底是什麼?
護膚品的水很深,品牌商虛假宣傳、原材料造假等防不勝防,這兩年非常炙熱燙手的原材料EGF(表皮生長因子),號稱可以修復、淡斑、去痘印,去紅血絲的成分,大家應該非常熟悉。在淘寶「麗普司肽EGF凍乾粉寡肽原液」,月銷超過14萬,累計評論數近29萬次。但是在我國《已使用化妝品原料名稱目錄》中,EGF卻並未批准在化妝品中使用。這個是什麼情況?原來原材料商卻利用寡肽-1的「身份」瞞天過海,寡肽-1在我國《已使用化妝品原料名稱目錄》是允許添加的。
其實市面上很多EGF的產品,在生產過程當中確實也是使用EGF的原材料,但是在產品備案的時候卻是使用寡肽-1作為原料標註,這樣有利於備案通過!
寡肽-1和EGF是一樣的嗎?大家去百度檢索的時候,很多文章都是把寡肽-1說成EGF,但是實際上寡肽-1和EGF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成分,寡肽-1(Oligopeptide-1)為甘氨酸與組氨酸和賴氨酸組成的聚合物,而EGF(Epidermal Growth Factor)又稱「人寡肽-1」,是53個胺基酸組成的多肽,分子量約為6000道爾頓。從胺基酸的數目和生物活性上,二者有巨大差異。寡肽-1在皮膚抗衰老方面比較突出,EGF在修複方面效果比較明顯。其實在2017年10月中國醫藥報就有闢謠過兩個成分的關係,同時也把一些商家把寡肽-3、寡肽-5、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角質細胞生長因子(KGF)和EGF劃等號的宣傳行為。
在中外一些學術論文當中EGF廣泛用於皮膚創面的修復,抑制胃酸分泌,修複眼角膜損傷等方面,在一些醫院會給一些做微整手術後的人使用EGF。其實,EGF也沒有一些商家所宣傳的這麼神奇,針對健康皮膚來說,EGF很難穿透皮膚保護屏障,進一步發揮EGF的修復功能。對於健康皮膚來說,日常使用一些含有EGF的護膚品,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對一些損傷皮膚來說作用比較明顯。
為啥EGF在我國化妝品原材料目錄表沒有,但是一些商家還在使用?主要原因就是,EGF市場需求大,但是申請新材料的註冊和使用成本高,加上一些護膚品工廠也分不清寡肽-1和EGF,就用EGF冒充寡肽-1,加上一些軟文的推廣,也就給很多人認為兩者是一樣的!在淘寶上EGF的產品數不勝數,多如牛毛!產品多達100多頁。
在醫學方面EGF的使用要求有嚴格的規定,純度、含量和活性這三個指標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化妝品領域還沒有制定相關的使用和鑑別標準,質量非常難把控,市面上國內一些原材料供應商可以拿出驗證報告的非常少,市面上一些EGF原材料的活性是否達標,工程師表示懷疑。
由於品牌商過度宣傳,過分強調其修復、去痘印、抗衰老等的作用,導致大部分消費者對EGF濫用。根據相關文獻顯示,濫用EGF也會產生副作用,可能會引起表皮細胞過度或無限生長,從而導角質層增厚或者其它癌變。同時在一些整形醫院也出現大量非法注射EGF,而「毀容」的案例,大多數都是出現畸形、注射部位突出或異常腫脹等情況。
EGF不是化妝品原料中的「合法居民」寡肽-1,也可能不是那個有嚴格鑑別標準的醫學領域中的EGF,那麼,這些穿著寡肽-1的馬甲、打著EGF修復作用旗號的化妝品中,添加的到底是什麼?喜歡的朋友可以分享、互動和交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