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見習記者楊麗雲 表皮生長因子(EGF)能促進人體皮膚快速更新,所以人們也把EGF稱做美麗因子,近年EGF也被炒得很熱。但1月10日,國家藥監局官網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 》,文中表示:在配方中添加或者產品宣稱含有人寡肽-1或EGF的,均屬於違法產品。
寡肽-1≠表皮生長因子(EGF)
EGF不得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
寡肽-1和表皮生長因子(EGF)有何區別?國家藥監局對此回應稱,寡肽-1和人寡肽1(表皮生長因子,EGF)非同一種物質。寡肽-1為甘氨酸、組氨酸和賴氨酸等3種胺基酸組成的合成肽。而人寡肽-1又名表皮生長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是由53個胺基酸組成的 「53肽」,分子量為6200道爾頓單位。
EGF可否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文中稱,寡肽-1收錄於我國《已使用化妝品原料名稱目錄》(2015年版),一般作為皮膚調理劑使用。而人寡肽-1未被收錄於該目錄,一般在醫學領域使用較多,臨床適應症為外用治療燒傷、創傷及外科傷口癒合,加速移植的表皮生長。由於分子量較大,EGF在正常皮膚屏障條件下較難被吸收,一旦皮膚屏障功能不全,可能會引發其它潛在安全性問題。基於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的考慮,EGF不得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
國家藥監局特別強調,不同於寡肽-1,人寡肽-1(EGF)不得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在配方中添加或者產品宣稱含有人寡肽-1或EGF的,均屬於違法產品。
EGF是大分子成分
完整皮膚難以吸收
EGF有多火?南都記者在某電商平臺搜索「EGF」,出現大量主打修復、淡化痘印、祛痘坑、收縮毛孔等功能的化妝品,覆蓋精華液、凍乾粉、面霜等品類,以修復精華居多。其中不乏一些銷量很高的產品,例如城野醫生EGF修復精華液、暨南大學醫藥中心研發的麗普司肽寡肽原液等。
在小紅書上對「EGF」進行搜索,出現2.8萬篇相關筆記,而且基本點擊量都很高。一位叫「蘇打水」的網友自稱資深成分黨,文中聲稱「皮膚修復請認準EGF」,頁面顯示這則筆記被318人收藏。
EGF到底有何效果?前強生資深研發經理、護膚品公眾號「基礎顏究」主筆黃焱博士科普,EGF是表皮生長因子,可以促進皮膚表皮生長,加速癒合,但通常作為藥物使用,因EGF是大分子,屏障完好的皮膚難以吸收EGF,添加在化妝品中基本沒效果,「諾貝爾醫學獎獲獎成分不等於絕對安全有效,之間沒有任何聯繫」。
為何國家藥監局此次特別發文區分寡肽-1和人寡肽1(表皮生長因子,EGF)?黃焱博士補充,寡肽-1收錄於我國《已使用化妝品原料名稱目錄》(2015年版)中,而人寡肽1(表皮生長因子,EGF)還未收錄其中,這兩者是不同物質,只是因為人寡肽1和寡肽-1形似,一些品牌打擦邊球,產品添加EGF但申報的又是寡肽-1,得到批准又對消費者宣傳EGF成分,「這次監管部門出手也是對立法原意的重申」。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