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杜桂芳
2019年12月24日(昨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這一天,離全年結束還有一星期,即7天;這一天,是西方傳統節日裡的平安夜,聖誕節前夕。
隨著文化的交匯,這一節日已經越來越深入更多的人心,包括中國消費者在內。
然,今年的平安夜對於小C所在的化妝品行業而言,卻並非皆「平安」。
比如,聖誕節前夕,剛剛官宣黃渤成為品牌代言人的嬰童護理品牌小浣熊,出現在上海藥監局發布的2019年第2期化妝品監督抽檢質量公告中。
「選擇專業,選擇愛,小浣熊,值得信賴。」這是黃渤在視頻中的一段話。在這個平安夜看來,是何其的打臉。
又如,昨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統一簡稱「藥監局」)官網發布了《識別化妝品違法宣稱和虛假宣傳》的文章,對化妝品宣稱用詞範圍做出明確界定。
遊走在灰色地帶的化妝品及含禁用詞彙宣傳的化妝品:哦吼,這個平安夜,我要趕緊開動腦筋,想想以後宣傳用什麼詞合適。
具體發生了什麼呢?諸位看官,不妨接著往下看。
牽手黃渤走「花路」的小浣熊,
「遭」上海藥監局打臉
12月23日,嬰童護理品牌小浣熊於其官方微博,正式官宣黃渤成為小浣熊嬰童洗護品牌代言人。
12月24日,小浣熊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小浣熊攜手黃渤,平安夜集贊送祝福!」,該文中有一則視頻,即前文中小C提到的,這裡不再贅述。
看到這裡的看官,或許會想,小浣熊或許牽手黃渤後,即將開啟「花路」之途,畢竟明星經濟之於品牌,是一個不錯的宣傳及提升知名度和認可度的方式之一。
但是小浣熊這一行為,卻因此自身產品不合格,「遭」上海藥監局打臉。
平安夜前夕,上海藥監局發布了2019年第2期化妝品監督抽檢質量公告,據稱,其在今年4月-10月對上海市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實施了質量監督抽檢,共完成檢驗1743件,合格1729件。
而發布不合格的14批次產品中,兒童護理產品小浣熊兒童洗髮露(清爽型)和完美蘆薈膠Aloe Gel的出現,引起了小C的關注。
二者的不合格項目分別是菌落總數、丙烯醯胺等。
前者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指示產品生產過程中受汙染程度,間接反映出化妝品生產加工環節衛生狀況的優劣。
公告中顯示,小浣熊兒童洗髮露(清爽型)菌落總數為1600CFU/g,但《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年版)規定眼部化妝品、口唇化妝品和兒童化妝品中菌落總數應≤500(CFU/g或CFU/ml),其他化妝品中菌落總數應≤1000(CFU/g或CFU/ml),不難發現,小浣熊這一產品超過該標準3倍之餘。
小C在搜查資料後了解到,這是繼2016年11月小浣熊蛇膽+牛黃花露水產品被爆,菌落總數項目不合格後,小浣熊產品第二次因菌落總數項目不合格而「上榜」。
雖然,該產品在其天貓旗艦店,只是作為贈品贈送,但是截止目前,小浣熊官方並未作出相關回應。
另外,在小浣熊的「花路」上,還有一件值得玩味的事,即前文中提到的其與黃渤的合作。
依據現行的《廣告法》第二條,「廣告代言人,是指廣告主以外的,在廣告中以自己的名義或者形象對商品、服務作推薦、證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此,代言人有義務對自己推薦的產品進行審核。
此外,該《廣告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廣告代言人在廣告中對商品、服務作推薦、證明,應當依據事實,符合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並不得為其未使用過的商品或者未接受過的服務作推薦、證明。
那麼,「黃渤叔叔」是否使用過小浣熊兒童洗髮露(清爽型)及其其他產品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暫時不得而知,但其在視頻中說:「選擇專業,選擇愛,小浣熊,值得信賴。」其中,「專業」、「值得信賴」等詞,確實是考慮欠妥和值得考究的。
這也就意味著,小浣熊只有自身產品品質切實有保障,這一說法才能穩穩站住腳。
C評論:「花路」要走,但請保證「地基穩固」。
完美蘆薈膠並不「完美」?
直銷事件後又被爆不合格
上文中有提到,本次上海藥監局發布的不合格產品共14批次,包括:菲靈染髮膏極淺豔橙色、完美蘆薈膠Aloe Gel(以下統一簡稱「完美」)、聖薇娜彩色焗油(褐色)、小浣熊兒童洗髮露(清爽型)等。
其中,高中時曾用過且在年初曾報導過的完美引起了小C的注意。高中時期,因為長痘,曾在店員的推薦下用過一段時間的完美蘆薈膠,只能說無功無過吧,青春期的痘痘不是想消就能消的,後來也就沒有繼續關注過完美。
而直銷保健品代替化療的完美事件,則是指2013年,楊蘭在妹妹的介紹下進入完美成為一名直銷員。2016年女兒李詩涵查出神經母細胞瘤,她拒絕給女兒化療,用服用完美產品代替求助醫生。2018年1月3日,用直銷保健品代替化療後中的「主人公」李詩涵去世的事件。(詳情報導請戳《直銷暫停審批備案,但那些「不完美」還在》)
完美蘆薈膠是否「完美」,暫不下定論,從當下的信息來看,完美因丙烯醯胺及菌落總數項目不合格而出現在「上榜」不合格批次產品。
據悉,丙烯醯胺屬於《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年版)中的化妝品禁用物質,即不得添加使用。但丙烯醯胺作為常見工業原料聚丙烯醯胺的分解殘留物常存在於化妝品當中。
而聚丙烯醯胺為化妝品中限用物質,當其用於駐留類體用產品時,產品中丙烯醯胺允許的最大殘留量為0.1mg/kg;但用於其他類產品時,丙烯醯胺最大殘留量為0.5mg/kg。
該完美蘆薈膠丙烯醯胺含量7.733mg/kg>0.1mg/kg,菌落總數則>30000CFU/g,遠超過標準含量。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有此前的「不完美」事件存在,但這一產品卻非揚州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所有。
據小C了解,經過揚州市監管局核查,企業否認上述產品為其生產,並提供了相關證明材料。
但該產品產自何處?為何有「以假亂真」的產品存在?這也是企業和相關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否則,之於品牌,其形象會大大受損。
C評論:要「完美」,市場監管和自身督查必不可少。
藥監局發文:
去除皺紋、抗敏、除菌、祛疤等詞禁用
除了小浣熊和完美的平安夜不好過之外,昨日還有一些遊走在灰色地帶的化妝品及含禁用詞彙宣傳的化妝品的日子也不好過。
因為2019年12月24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一則《識別化妝品違法宣稱和虛假宣傳》的通知。
該文顯示,化妝品是指以塗擦、噴灑或者其他類似方法,施用於皮膚、毛髮、指甲、口唇等人體表面,以清潔、保護、美化、修飾為目的的日用化學工業產品,其作用溫和,只是起到輔助作用。對於具有誇大效果、明示或暗示具有醫療作用、或者頗具煽動性的宣傳用語,消費者應理性對待。
因此,根據《化妝品標識管理規定》《化妝品命名規定》《化妝品命名指南》等文件要求,化妝品宣稱用語應根據其語言環境來確定,禁止表達的詞意或使用的詞語包括但不限於以下詞語(詳情請點擊下方圖片查看):
從圖片中,我們不難看出,該通告再次明確化妝品定義,並對化妝品宣傳的相關用語提出了規範。
比如,化妝品宣傳中的絕對化詞意:換膚、去除皺紋等。
又如,虛假性詞意。即只添加部分天然產物成分的化妝品,但宣稱產品「純天然」的,屬虛假性詞意。
再如,誇大性詞意。即再生、換膚、抗疲勞、激活、抗氧、透活等。
但是,小C在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服務平臺中搜索後發現,產品名稱中含有「換膚」、「再生」、「抗氧」、「純天然」等詞的,多數是有不少產品有備案記錄。
而且,前段中提及的詞語,是化妝品業界宣發的高頻詞彙。藥監局的這一動作,對於化妝品行業,尤其是那些遊走在灰色地帶的化妝品及含禁用詞彙宣傳的化妝品而言,是個壞消息。
但是,之於消費者及真正用心做品牌及宣傳的企業來說,這是個好消息。因為它不僅能進一步遏制虛假宣傳,還能使得化妝品行業的規劃化宣傳更加嚴謹。
最後,小C希望那些遊走在灰色地帶的化妝品及含禁用詞彙宣傳的化妝品,能夠真正守住底線,並在做好自身產品研發與品質管控的同時,加強其自身的宣傳管控。
C評論:信任從來都不是單方面的,宣稱用語請「走心」。
小結:平安夜能否平安度過?不是看別人讓你好不好過,而是在於你自身。就拿是前文中的品牌來說,無論是產品的不合格,還是產品的虛假宣傳用語,都是品牌內在沒有把好關。
所謂「勇者無懼」,一個人,只有內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對於化妝品品牌而言,亦是如此。只有當品牌的品質、文化、宣傳等「地基」都穩固的時候,日子方能過得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