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物種為小檗科植物闊葉十大功勞 Mahonia bealei(Fort.)Carr.
常綠灌木,高1~4m。莖表面土黃色或褐包,粗糙,斷面黃色。葉互生,厚革質,具柄,基部擴大抱莖;奇數羽狀複葉,長25~40cm,小葉7~15片,側生小葉無柄,闊卵形,大小不等,長4~12cm,寬2.5~4.5cm,頂生小葉較大,有柄,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反卷,每邊有2~8枚大的刺狀鋸齒,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黃綠色。總狀花序生於莖頂,直立,長5~10cm,6~9個簇生,小苞片1;萼片9,排成三;花黃褐色,花瓣6,長圓形,先端2淺裂,基部有2密腺;雄厚蕊6;雌蕊1。漿果卵圓形,直徑約5mm,成熟時藍黑色,被白粉。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圖. 闊葉十大功勞
喜涼爽,不耐寒,適宜陰溼、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或衝積土。
生於向陽山坡的灌叢中,也有栽培。分布於狹西、安微、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功勞木】
本品為不規則的塊片,大小不等。外表面灰黃色至棕褐色,有明顯的縱溝紋和橫向細裂紋,有的外皮較光滑,有光澤,或有葉柄殘基。質硬,切麵皮部薄,棕褐色,木部黃色,可見數個同心性環紋及排列緊密的放射狀紋理,髓部色較深。氣微,味苦。
採收:全年均可採收,切塊片,乾燥。
炮製:取原藥材,洗淨,浸至六七成透,取出,潤透,切薄片,乾燥。
【功勞木】
苦,寒。歸肝、胃、大腸經。具清熱燥溼、瀉火解毒之效。主治溼熱瀉痢,黃疸尿赤,目赤腫痛,胃火牙痛,瘡癤癰腫。
【主編】李軍德 【編校與組稿】葉楊玉 張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