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多數的人,可能一提起詩歌,必然是會在第一時間想到唐詩,作為詩歌裡的巔峰,唐詩就像是一座高峰,對於無數的後人來說,只能夠是心嚮往之,太經典了,無人能夠超越,即使是距離唐朝最近的一個朝代宋朝,那也是無法超越唐詩,這也使得唐詩獨樹一幟,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最耀眼的一顆明星。
其實宋詩之所以無數超越唐詩,最主要的一點,那就是不夠唐詩抒情,說理的成分太重,有一些宋詩,還是寫得非常不錯,也是值得一讀,例如這首《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這首詩也是一首描寫雨的佳作,應當說也是宋詩裡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宋代:志南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志南是南宋時期的一位高僧,不過對於他的生平,史料沒有記載,所以也就不知道他的生平,關於他的一切也就無從考評, 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他的詩作不僅在當時很出名,而且僅僅所流傳下來不多的詩作,那也是每一首都是精品。
這首詩很好地抓住了二月間早春細膩的感受,以及真切的描寫,從而使得這首詩,成為了一首千古佳作。
另外這首詩也是描寫的極為直白,讀來更是朗朗上口,人們一讀便是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僅僅是這開頭的兩句,便是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我剛剛在古大的樹下拴好了小船,拄起了拐杖,來到了這小橋邊,於是欣賞起了這早春二月的美景,真是如詩如畫,這二月間的景象真是太漂亮了。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最後這兩句也是此詩最為經典的兩句,寫得更為生動,也更加的唯美,這細細有春雨,雖然無法淋溼我的衣服,可是它飄撒在杏花上,使得這花兒更加的豔麗,也更加的燦爛,當有陣陣清風吹過,但我並不覺得寒冷,可是那楊柳枝在寒風中左右搖曳,卻是顯得更為輕盈,也更加的優美。
描寫春天的詩作,其實有很多,如果詩人不別出心裁的話,可能很難寫過前輩,但是這首詩,儘管沒有高超的表現手法,也沒有別具一格的寫作方式,可是詩人以真切的感受來描寫早春的二月,以及早春的雨,從而使得這首詩顯得更為真切,也更加的真實,即使是過去了這麼幾百年,但是讀起來,依舊還是能夠感受到詩人筆下唯美而充滿詩意的二月春雨和春風。
志南的這首《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無疑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而且在這首詩中,詩人那種細膩的描繪,立馬使得這首詩,顯得更為獨特,也更加的優美,從而使得人們讀了這樣的詩作之後,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也正是詩人以一種最真切的感受來描寫,從而使得此詩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