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國家天文臺陳學雷:「嫦五」奔月將解答此前「沒回答的問題」

2020-12-04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專家簡介

陳學雷: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宇宙暗物質暗能量組首席科學家、星系宇宙學部副主任,我國暗能量射電探測關鍵技術「天籟」項目負責人。

「當然很高興了,因為長五(長徵五號)火箭以前也經歷過挫折,這次把嫦娥五號發射上去,還是非常振奮的。大家都很高興,很多人歡呼。」

11月2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陳學雷在從海南返回北京的途中接受了封面新聞記者採訪。這是他第一次造訪文昌航天發射場,電話那頭,這名宇宙暗物質與暗能量研究團組首席科學家難掩見證發射成功的「小激動」。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宇宙暗物質暗能量組首席科學家、星系宇宙學部副主任,我國暗能量射電探測關鍵技術「天籟」項目負責人陳學雷。受訪者供圖

當天凌晨4時30分,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按照計劃,嫦娥五號將完成中國首次地外天體無人自動採樣,並從月球上帶回約2公斤樣品。

「我們對月壤性質很感興趣,也希望可以利用月球背面做一些研究。」作為我國暗能量射電探測關鍵技術「天籟」項目負責人,陳學雷對記者表示,「月球背面可以擋住來自地球的輻射,提供獨特的觀察環境,可以探測到一些地球上沒有辦法探測的東西。」而嫦娥五號將帶回月球的第一手信息,將回答一些此前「沒有回答的問題。」

封面新聞:今天凌晨您在文昌見證嫦娥五號發射升空,心情怎麼樣?

陳學雷:很高興,因為長五(長徵五號)火箭以前也經歷過挫折,這次把嫦娥五號發射上去,還是非常振奮的。

我是來參加一個深空探測方面的會議,組織我們觀摩發射。現場有很多深空研究方面的專家,大家都很高興,很多人歡呼。

早上天氣比較涼快,大家穿了長袖的衣服。當時風挺大的,一開始還有點擔心,風會不會影響發射。後來看,完全沒問題。

封面新聞:作為我國目前技術難度最大、系統組成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為什麼我們需要去月球「挖土」回來呢?

陳學雷:我雖然不是研究月球的,但我想這些採樣,對於了解月球的形成歷史以及太陽系的早期歷史有更多幫助。

雖然人類也曾實現登月,從月球帶回月壤,但帶回的量很有限,探索的地方也很少。我們對月球的認知還有很多不確定的東西,沒有回答的問題,所以這個研究是非常有意義的。

封面新聞:可以利用月球背面做哪些研究?

陳學雷:我們比較感興趣的是在月面造射電望遠鏡,對月壤的性質希望有進一步的了解。因為月球背面可以擋住來自地球的輻射,提供獨特的觀察環境,可以探測到一些地球上沒有辦法探測的東西。

封面新聞: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中國探月「繞、落、回」三步走即將全部完成。對於未來的深空研究具有哪些意義?

陳學雷:「落」月技術,我們已經實現了。這次(嫦娥五號)將實現「回」,技術上更進一步。可以說,這些技術為在月球上建站,開展更多的科學研究,奠定了一個基礎。

但是,在月球上建造射電望遠鏡,難度是很大的。每一克物質運上去,都有相當大的成本。所以,怎樣一步步實現,現在仍在探討過程中。

相關焦點

  • ​從「一克月巖」到「嫦五」奔月
    11月24日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這一次,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從以前人類探測器都不曾到過的地方,攜帶約2公斤月壤返回地球。從「一克月巖」到「嫦五」奔月,中國航天事業42年磨一劍,不僅將「嫦五」成功送上月球,而且將帶回珍貴月壤著陸地球,這不僅彰顯中國在航天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也力證我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 2021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長五」送「嫦五」奔月,為何...
    2021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長五」送「嫦五」奔月,為何去月球 2021-01-12 11:57:32| 中公事業單位考試題庫 2021山東事業單位招聘公告職位表即將發布,筆試預計3月份舉行。
  • 「嫦五」奔月,去月球「挖土」沒那麼簡單!這些知識講給孩子聽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嫦五奔月11月24日4時30分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順利將探月工程快和教育小微一起來學習↓↓↓先一起來回顧發射全程視頻發射過程沒看懂?沒關係這還有個真人演繹的通俗易懂版本了解一下1 「嫦五」去月球做什麼?
  • 「嫦五」奔月,牛!晉江「追星人」,贊!
    「嫦五」奔月,牛!晉江「追星人」,贊! 11月24日4時30分 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 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 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 最強「挖土」「嫦五」成功奔月,這些大學再立新功
    原標題:最強「挖土」「嫦五」成功奔月,這些大學再立新功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12秒,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發射!開始歷時23天的探月之旅。
  • 「嫦五」成功奔月,這些大學再立新功
    「嫦五」奔月,高校立功。本文小編帶大家揭秘嫦娥五號升空背後的「大學力量」。在「嫦五」奔月的任務中,國防科技大學科研團隊參與了多個重要項目的設計與研製,為嫦娥五號完成探月任務貢獻出科大力量。嫦娥五號奔月成功,即將開啟「挖土」之旅,中國將實現首次機械臂表層月壤自主採樣。
  • 「嫦五」奔月上天「挖土」
    除了本次發射任務使用的長徵五號火箭外,此前的嫦娥發射任務均由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執行,分別為長三甲,以及其改進型號長三乙、長三丙。2007年10月24日,由長三甲火箭將嫦娥一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拉開了中國人探索月球的大幕。
  • @三亞「嫦五」出徵在即,細數「嫦娥」的奔月之路
    11月17日,被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鵲橋」穩定運行在地月引力平衡點軌道,解決了月球背面與地球的通訊問題。同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從地球啟程,於2019年1月3日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的預選著陸區,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 「胖五」送「嫦五」 「奔月」採樣去|我國首次,510所擔綱嫦娥五號...
    如果成功,我國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三個獲取月球樣本的國家,相比最近的前蘇聯1976年月球24號採樣返回任務,時隔44年。 「嫦五」落月之後採樣封裝並在其後成功返回地球這一核心任務的成敗,與地處祖國西部蘭州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10研究所(即「510所」)密不可分。
  • 胖五!嫦五!相當威武!
    我國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後,先後實施了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一二級分離以及器箭分離等動作。
  • 44年全球首次,"長五"送嫦五奔月,為何去月球"挖土...
    據長五團隊介紹,「十四五」期間,長五火箭已經非常確定的發射任務大約有10發,都是國家重大航天工程,包括明年長徵五號B火箭將執行空間站建設的發射任務。那麼,對於資本市場而言,是不是意味著又有一個大風口誕生呢?嫦娥攬月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嫦五」順利飛天,國內外多家媒體關注:九天攬月步步高 神州沸騰聲聲遠
    美聯社早在11月17日就對此進行報導,稱此次任務將從月球帶回物質。隨著2003年以來中國的太空計劃不斷積聚動力,這次嫦娥五號任務已經成為中國最雄心勃勃的太空項目之一。「中國巨大的技術和工程人才庫已經使其能夠克服大多數障礙。」該報導稱。  圖文、視頻形式繽紛  「嫦五」奔月作為人類探索月球的又一偉大嘗試,備受矚目。
  • 錢學森彈道助力嫦五奔月,無法拒收的東風快遞,中國速度世界矚目
    本次嫦五的奔月之旅被無數人關注,奔月旅程的有個地方,反覆被人提到,那就是如何返回。上天旅行,中國早已不是第一次了,帶著「禮物」返回的經驗,我們卻並不豐富。為了防止嫦娥五號因為過熱而出現問題,科學家們想了一個辦法,安排返回器以特殊角度進入大氣層,並在大氣層密度變化的部分產生跳躍,跳出大氣層,隨後二次再入,為的是延長再入時間,避免產熱過快,就像是「打水漂」一樣。
  • 「胖五」送「嫦五」奔月!去月球上抓把土有多難?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長五」送「嫦五」計劃月底飛 航天板塊會跟著飛嗎?
    來源:上海證券報 「長五」送「嫦五」,計劃月底飛!航天板塊會跟著飛嗎?按計劃,11月底前,我國探月工程將迎來「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作。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底前擇機實施發射。目前,各系統正在進行各項測試等最後準備工作,任務進入發射實施階段,嫦娥五號即將踏上奔月之旅。
  • 「嫦五」奔月成功!探月工程中也有咱們宣威人!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後,先後實施了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一二級分離以及器箭分離等四次分離。
  • 「長五」送「嫦五」 月球去「挖土」!
    原標題:「長五」送「嫦五」,月球去「挖土」!   北京時間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同時也是中國目前技術難度最大、系統組成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此次任務將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數看"嫦娥攬月" 五組數字看長五遙五如何送「嫦五」[組圖]
    中國網 楊佳 攝影中國網文昌11月24日訊(記者 楊佳) 24日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發動機發出巨大的轟鳴聲,尾焰照亮夜空,很快穿越雲層,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嫦五」飛天,月球,我又來了!
    >「嫦五」升天四個「糖葫蘆」,組成「嫦五」探測器重8.2噸、高7米2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由4部分組成,從上到下分別是上升器、>嫦娥五號結構圖「嫦五」亮點:四個「首次」那麼,嫦娥五號探測器要想實現這種以無人交會對接方式完成的採樣返回究竟難在哪兒?
  • 「長五」將送「嫦五」奔月,月壤取樣之外,該任務將試解月球成因
    自從嫦娥探月計劃實施以來至今,我國就成了全球探月領域最重要的國家,並且已經取得了月球背面登陸和巡行等史無前例的成就,就在本月下旬,我國的嫦娥五號將出徵奔月,完成我國探月計劃初期階段的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一步,它的主要任務就是將月球的表面物質帶回到地球,供科學家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