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5日14時11分,尼泊爾發生8.1級強震,中國西藏震感強烈。截止27日凌晨,尼境內已有2460人遇難;中國遇難人數達24人。地震引發珠峰多次雪崩,衝擊南坡營地,上千人受困。
地震雖然目前是人類無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從災難中將傷害降到最低的。
1.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請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動時間約為1分鐘左右。這時首先應顧及的是您自己與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較低、且結實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並緊緊抓牢桌子腿。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也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
2.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
大地震時,也會有不能依賴消防車來滅火的情形。因此,我們每個人關火、滅火的這種努力,是能否將地震災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2.1 從平時就養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關火的習慣吧
為了不使火災釀成大禍,家裡人自不用說,左鄰右舍之間互相幫助,厲行早期滅火是極為重要的。
2.2 地震的時候,關火的機會有三次
第一次機會在大的晃動來臨之前的小的晃動之時
在感知小的晃動的瞬間,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關火!」,關閉正在使用的取暖爐、煤氣爐等。
第二次機會在大的晃動停息的時候
在發生大的晃動時去關火,放在煤氣爐、取暖爐上面的水壺等滑落下來,那是很危險的。大的晃動停息後,再一次呼喊:「關火!關火!」,並去關火。
第三次機會在著火之後
即便發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鐘之內,還是可以撲滅的。為了能夠迅速滅火,請將滅火器、消防水桶經常放置在離用火場所較近的地方。
3.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
地震發生後,慌慌張張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頂上的磚瓦、廣告牌等掉下來砸在身上,是很危險的。此外,水泥預製板牆、自動售貨機等也有倒塌的危險,不要靠近這些物體。
4.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鋼筋水泥結構的房屋等,由於地震的晃動會造成門窗錯位,打不開門,曾經發生有人被封閉在屋子裡的事例。請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平時要事先想好萬一被關在屋子裡,如何逃脫的方法,準備好梯子、繩索等。
5.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
當大地劇烈搖晃,站立不穩的時候,人們都會有扶靠、抓住什麼的心理。身邊的門柱、牆壁大多會成為扶靠的對象。但是,這些看上去挺結實牢固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危險的。
在1987年日本宮城縣海底地震時,由於水泥預製板牆、門柱的倒塌,曾經造成過多人死傷。務必不要靠近水泥預製板牆、門柱等躲避。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此外,還應該注意自動售貨機翻倒傷人。在樓區時,根據情況,進入建築物中躲避比較安全。
6.在百貨公司、劇場時依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
在百貨公司、地下街等人員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發生混亂。請依照商店職員、警衛人員的指示來行動。就地震而言,據說地下街是比較安全的。即便發生停電,緊急照明電也會即刻亮起來,請鎮靜地採取行動。如發生火災,即刻會充滿煙霧。以壓低身體的姿勢避難,並做到絕對不吸菸。
搭乘電梯的話
在發生地震、火災時,不能使用電梯。萬一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後避難。高層大廈以及近來的建築物的電梯,都裝有管制運行的裝置。地震發生時,會自動的動作,停在最近的樓層。萬一被關在電梯中的話,請通過電梯中的專用電話與管理室聯繫、求助。
7.汽車靠路邊停車,管制區域禁止行駛
發生大地震時,汽車會象輪胎洩了氣似的,無法把握方向盤,難以駕駛。必須充分注意,避開十字路口將車子靠路邊停下。為了不妨礙避難疏散的人和緊急車輛的通行,要讓出道路的中間部分。
都市中心地區的絕大部分道路將會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車收音機的廣播,附近有警察的話,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有必要避難時,為不致捲入火災,請把車窗關好,車鑰匙插在車上,不要鎖車門,並和當地的人一起行動。
8.務必注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
在山邊、陡峭的傾斜地段,有發生山崩、斷崖落石的危險,應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
在海岸邊,有遭遇海嘯的危險。感知地震或發出海嘯警報的話,請注意收音機、電視機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
9.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
因地震造成的火災,蔓延燃燒,出現危機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時,採取避難的措施。避難的方法,原則上以市民防災組織、街道等為單位,在負責人及警察等帶領下採取徒步避難的方式,攜帶的物品應在最少限度。絕對不能利用汽車、自行車避難。
對於病人等的避難,當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從平時起,鄰裡之間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難的方式等進行商定。
10.不要聽信謠言,不要輕舉妄動
在發生大地震時,人們心理上易產生動搖。為防止混亂,每個人依據正確的信息,冷靜地採取行動,極為重要。
從攜帶的收音機等中,把握正確的信息。相信從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災機構直接得到的信息,決不輕信不負責任的流言蜚語,不要輕舉妄動。
地震後為保護災區居民飲食安全,預防食源性疾病發生,特別提示注意以下食品安全措施:
1.儘可能選擇新鮮的食品;不食用腐敗、變質或黴變的食品;不食用病死及死因不明或腐敗變質的畜、禽肉;注意查看定型包裝食品的保質期,防止食用過期食品;不採摘當地沒有食用習慣的野菜及野生蘑菇,防止誤食中毒。
2.選用清潔、安全的水源;不喝生水,儘量喝開水或瓶裝水。
3.在簡易條件下,飯菜應現做現吃,儘量不存放熟食品;烹調方法以煮、蒸等徹底加熱的方法為主;儘可能不加工和食用冷葷類食品;生食水果、蔬菜一定要清洗乾淨後食用。
4.食品容器用後要洗淨消毒,儘可能保持餐飲具、飲食環境的清潔。
5.生熟食品要分開放置,防止交叉汙染;
6.講究個人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
7.嬰幼兒、孕婦和老人等特殊人群容易出現營養不良,造成人群免疫力降低,需要特別關注。
8.一旦出現嘔吐、腹瀉等食物中毒症狀,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物並進行自救,吐出胃內容物,並儘快就醫。同時注意保留好可疑食物、吐瀉物和加工設備,以備調查中毒原因之用。(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
在山區,地震引發雪崩是常見現象,甚至山坡積雪受到輕微震動都可能引發雪崩。面對突如其來的雪崩,人們該如何應對呢?
坡度 40 度的山坡最易發生雪崩
當山坡積雪內部的內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的重力「牽引」時,便向下滑動,引起大量積雪崩塌。中科院天山積雪雪崩研究站曾發現,在坡度40度左右的山坡坡面上,發生雪崩的可能性最大。因為坡度太大則積雪不易堆積,坡度太小雪層不易滑動。
強烈地震引發雪崩並不稀奇,其實哪怕是一點點外界的力量都可能引發雪崩,比如人和動物的行走、石塊滾落、颳風、輕微震動,甚至在山谷中大喊一聲,都有可能破壞山坡積雪脆弱的平衡,導致雪層滑動發生雪崩。雪崩發生時,積雪不停地從山體高處借重力作用順山坡向山下崩塌,速度極快且衝擊力極大,往往將所到之處夷為平地。
在積雪山區,雪崩造成的危害往往極為慘烈,常常造成雪崩地帶「全軍覆沒」。2012年5月,巴基斯坦北部山區曾發生過軍營被雪崩掩埋的事件,100多名官兵喪生。登山者遭遇雪崩的地理位置不同,危險性也不一樣。如果遇到雪崩的地點正處於雪崩通過區,適當的躲避可能逃離厄運。但如果被雪崩帶到堆積區,生存機率就很小。
向山下跑反而更危險
雪崩發生時,向山下跑反而很危險,因為雪崩襲來的速度遠大於逃跑速度,拋棄負重向旁邊跑有可能增加生存機率。如果無處可逃,可就近找一掩體如巖石等,並躲在其後面。如果被雪崩的積雪掩埋且無法掙脫時,要減少活動,放慢呼吸,以節省體能。某些應急呼吸裝置可幫助遇險者在積雪中堅持幾十分鐘,還有一些隨身佩戴的雪崩信標器能向半徑數十米的周邊區域發射無線電信號。
被埋35分鐘內必須奮力破雪而出
在積雪破裂使你跌倒之前,趕快以45度角向下側方逃離雪崩板塊。如果跌倒、翻滾,要抓住樹幹或者其他安全的物體,採用遊泳姿勢,盡力保持浮在流雪上面。當流雪開始減速時,清理自己眼前的呼吸通道,努力把一隻手伸出雪面,保持鎮定。
如果被雪埋住,一定要奮力破雪而出,因為雪崩停止數分鐘後,碎雪就會凝成硬塊,手腳活動困難,逃生難度更大。如果雪堆很大,一時無法破雪而出,就雙手抱頭,儘量造成最大的呼吸空間,讓口中的口水流出,確定自己是否倒置,然後往上方破雪自救,時間就是生命!
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75%的人在雪埋後35分鐘死亡,被埋130分鐘後成功獲救者只佔3%。
身處雪崩現場的目擊者是第一時間救援的最佳人選。他們可依據遇險者消失前的位置,觀察雪崩停止後暴露在外的遺留物特徵,推測人們被埋之處。當然,如果救援者攜帶的信標器能接收遇險者的信標信號,就對找到被埋者大有裨益了。此後,救援者可用與「洛陽鏟」功效相似的探杆進一步查探,並用雪鏟多人輪流挖掘。
(本文綜合自新華網北京、中國警察網)
掃一掃,關注大浙健康,了解更多健康資訊
免費領取更多健康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