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災害中,我們是無能為力,阻擋不了任何災害的到來,但是我們要做的是,如何在災害成功避險,並且教會我們的孩子如何面對災害,特別是地震。
一、學習地震知識
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由地殼板塊運動造成的。
地震前兆:臨近地震時會出現,常見的有井水高度的變化、變渾濁,動物異常變化,地聲、地光等現象。
1、井水異常
井水水位上升或下降,自流、自噴;變色、變味(如變苦、變甜)、變渾,有異味;水溫的變化,水溫超過正常變化範圍;也有可能出現如翻花冒泡、噴氣發響、井壁變形等。
2、動物異常
牛羊不進圈,狗狂吠,鳥或昆蟲驚飛、非正常群遷,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動不怕人,青蛙大量上岸活動等。
3、電磁異常
最常見的是收音機的失靈、手機信號減弱或消失、電子鬧鐘失靈等現象。
4、地聲
地聲一般出現在震前幾分鐘、幾小時、幾天或更早;以臨震前幾分鐘出現得最多。
5、地光
地光的顏色很多,有紅、黃、藍、白、紫等,有的也像電火光。
二、面對地震來臨之際,我們如何做好準備工作。
1、讓孩子謹記應對地震的口訣
地震來了不要慌,
跑到屋外空地上。
如果逃跑來不及,
躲進桌子或床底。
搖動時刻不能跑
找個牆角躲起來
雙手抱好小腦袋
屁股朝外頭朝裡
地震地震不可怕
沉著冷靜最重要
遠離玻璃和門窗
注意屋頂天花板
搖動過後跑出去
開闊地方最安全
順著人流向前跑
最怕逆向被撞倒
提前預防最重要
家庭常備急救包
藥品食物飲用水
備用手電要記準
千萬別用打火機
煤氣爆炸危險大
壓在地下也不哭
先把心情靜下來
聽到人聲再呼救
保持體力不慌張
相信人間有真愛
危難過後顯真情
2、在不同場合應對地震的不同技巧
在學校裡
在教室上課時間,聽從老師指揮,蹲下來躲在課桌下,用書擋在頭上,等地震過後,有秩序離開教室到操場或空曠的地方,等待餘震過後。
在操場活動時間,要避開高大的建築物和籃球架等一些危險物,蹲下,雙手抱頭護住頭部和頸部。
在家裡
一定時間不要慌張,安慰好孩子,不用怕,有你在。千萬不能慌張,不能跳樓,不要站在玻璃窗下,不要站在陽臺上。
躲在安全的地方,就是當房屋倒塌了容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相對安全,這些地方是內牆角,廚房,廁所,大件堅固衣櫃,這些地方躲起來相對安全。
三、當地震來了,被困了,應對措施
不要盲目大聲呼喊,保持體力,等有人經過的時候才呼喊,或者敲擊一些能發出聲音的東西,例如,鐵器,石塊。當收到地震要來的通知時準備好口哨,也是派的用場的。
當被困住狹小的空間時,要設法用堅固的東西支持上方可能不穩的物體,當有東西壓在身上時,設法清除,注意不可動作過大,以防碰到不堅固的再次倒塌。
找到食物和水,延長生存的時間,等待救援。
地震來了,和孩子一起面對,沉著冷靜,共同解決困難。
人類幾千年來能成功的應對大大小小的困難,信心要有,解決問題的辦法多的多。
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馬上刪除。